第七章 果树害虫课件.pptx
《第七章 果树害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果树害虫课件.pptx(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果树害虫,(一)、苹果害虫(二)、葡萄害虫(三)、柑橘害虫,1,(一)苹果害虫,2,1、叶螨类2、蚜虫类3、食心虫类4、卷叶蛾类5、金纹细蛾6、苹果虫害综合治理,3,1、叶螨类1-1 山楂叶螨1-2 苹果全爪螨1-3 二斑叶螨,4,1-1 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 蜱螨目,叶螨科,(1)形态特征雌成螨体卵圆形,红色,背隆起,体长0.4-0.7mm ,背毛24根,长而具有绒毛,刚毛状,不着生在疣突上 。雄成螨体菱形,长0.350.45mm,末端略尖,橙黄色。卵圆球形,半透明,卵可悬挂在蛛丝上 。幼螨足3对,体圆形黄白色 ,若螨足4对,淡绿呈浅橙黄
2、色 。,雌成螨 雄成螨 若螨 幼螨 卵,5,(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梨、桃、樱桃、山楂、核桃等。 为害:刺吸芽、叶、果的汁液。使之呈现失绿斑点,逐渐扩大连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枯焦早落,削弱树势,既影响当年产量,又影响来年产量。繁殖与习性:一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取食并陆续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与苹果、梨的盛花期相吻合。在华北6-7月份为为害盛期(但因地区而异)。卵产于叶背主脉两侧或蛛丝上。,6,7,雌成螨寿命约7天(夏)30(春秋)天。一年发生多个世代,如在河南省每年发生12 13代。越冬:以受精雌螨在枝干粗皮缝隙处越冬 。翌年春平均气温9 11,树芽萌动膨大时,越冬雌螨出蛰,开始取食。传播:爬
3、行、吐丝飘移、 借风力以及人、畜活动等。 天敌:肉食性蓟马、小花蝽、草蛉、粉蛉、捕食螨等。,8,捕食螨,食螨瓢虫,小花蝽,草蛉,9,1-2 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Koch)蜱螨目,叶螨科,(1)形态特征雌成螨呈卵圆形,深红褐色,长约0.45mm,背面着生26根粗壮刚毛,其基部有瘤状突起。雄成螨呈倒梨形,长约0.3mm。卵扁葱头形,顶部中央具一柄。幼螨3对足,色绿。若螨4对足,色红。,10,(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桃、李、葡萄、樱桃、山楂等。为害:刺吸叶片汁液,造成褪色、苍白。严重时使刚萌发的嫩芽枯死。一般不吐丝结网,只在营养条件差时雌成螨才吐丝下垂,借风力扩大蔓延。
4、繁殖与习性:45月卵孵化,孵化时间较集中,这是药剂防治关键适期。67月是全年发生危害的高峰,世代重叠严重。8月中、下旬出现滞育卵,进入越冬状态。,11,12,在辽宁、内蒙古一年发生6代左右;在河北、河南、山东一年发生8代左右;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年发生10代左右。 越冬:以滞育卵(冬卵)在24年的枝条分杈、伤疤、茅腋等背阴面越冬。传播:同山楂叶螨。天敌:同山楂叶螨。,13,1-3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蜱螨目,叶螨科,(1)形态特征雌成螨椭圆形,体色多变,有浓绿、褐绿、深绿等色,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体背两侧各有一个褐色斑,体长0.42-0.59mm;
5、越冬雌螨橙黄色,褐斑消失。雄成螨菱形,体长0.26mm;多呈绿色。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卵球形,直径0.1mm 。,14,(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植物及灰藜、苋菜等杂草上 。为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危害。高温、低湿适于发生。 繁殖与寿命:月气温达5-6时,越冬雌螨开始活动,月均温达6-7时开始产卵繁殖。,15,世代重叠,一年可发生10几代。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越冬雌虫出蜇后多集中在早春杂草上危害繁殖,待作物出苗后便转移危害。6月中旬-7月中旬为猖獗危害期,进入雨季虫口密度迅速下
6、降。至9月气温下降陆续向杂草上转移,10月陆续越冬。,16,越冬:以受精雌螨在枝干粗皮缝隙、落叶、杂草等处越冬 。传播:同山楂叶螨。天敌:深点食螨瓢虫 、食螨瓢虫、暗小花蝽、草蛉、塔六点蓟马、小黑隐翅虫、捕食盲蝽、小枕绒螨、拟长毛纯绥螨、东方纯绥螨、芬兰纯绥螨 等。,17,智利小植绥螨,胡瓜钝绥螨,18,叶螨类的防治要点,(1)保健栽培果园有机质丰富,配方施肥,生态条件良好,优化排灌,通气良好。苹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培肥和培养天敌。 (2)实行科学预测预报山楂叶螨越冬雌成螨累计出蜇率达50时为防治适期;苹果全爪螨的越冬卵孵化率达到50%时为防治适期。,19,依据经济阈值进行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
7、治理:落花后平均雌成螨1 头/叶 ;麦收前雌成螨2 头/叶 ;麦收后无天敌,雌成螨3 头/叶, 有天敌,雌成螨5头/叶。,20,(3)清洁田园清除地面的枯枝落叶,刮除老树皮,剪除病虫枝果等,并把这些处理物进行深埋或焚烧。 (4)生物防治注意保护与利用叶螨的各类自然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人工培养天敌进行田间释放。(5)化学防治在果树萌芽前:喷施波镁35石硫合剂。喷施要细致周到,除苹果枝干外,还要喷洒地面,特别是树下的土壤表面。这样可铲除多种越冬的病虫害。,21,果树生长期:可选用的农药有10%浏阳霉素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5%达
8、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2000倍液及50%四螨嗪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螨剂应交替使用,以减少螨类抗药性。,22,2、蚜虫类2-1 秀线菊蚜2-2 苹果瘤蚜,23,2-1 绣线菊蚜(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同翅目 蚜科,(1)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成蚜体长1.61.7mm,多为黄色。有翅胎生雌成蚜体长约1.5mm 。若虫 鲜黄色 ,头、口器、腹管、尾片黑色,具翅芽 。卵 椭圆形,长0.5mm,初淡黄至黄褐色,后漆黑色,具光泽。,24,(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绣线菊、木瓜、榆叶梅、海棠、樱花、山
9、楂、柑桔、枇杷、李、杏等。 为害:刺吸新梢嫩芽及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向叶尖及叶背横卷皱缩,提早脱落,新梢生长受抑,树势减弱 。,25,繁殖与习性:寄主萌动后越冬卵孵化,一般4月下旬开始为害,进行孤雌生殖直到秋末,只有最后1代进行两性生殖,产卵越冬。,每年发生10多代 。越冬:以卵在枝杈、芽旁及皮缝处越冬 。传播:密度高时产生有翅蚜迁飞传播;人为传播。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 。,食蚜蝇,蚜茧蜂,26,27,28,僵蚜,(3)防治要点人工防治:结合夏剪,剪除被害枝梢,要保护天敌。生物防治:使用蚜霉菌400500倍液,掌握在蚜虫高峰前喷雾防治。麦收后麦田的瓢虫转移到果园,此时应减少果园喷
10、药,以保护天敌。防治指标:50%卵孵化率或20%虫梢率 。,29,化学防治:早春发芽前喷5机油乳剂杀卵。喷雾:生长期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灭蚜松(灭蚜灵)乳油100015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 、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新烟碱类、吡蚜酮等。药液涂干:在蚜虫初发时,用毛刷将40氧乐果乳油2050倍液用毛刷涂在树干上,涂药环宽度依树干粗度而异,一般为35厘米。涂药后用布或厚纸包扎药环。,30,2-2 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 Matsumura 同翅目 蚜虫科,(1)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
11、成蚜体长约1.5mm,暗绿色。有翅胎生雌成蚜的头、胸部均为黑色,腹部暗绿色。头部额瘤明显。若虫体小,淡绿色,体形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卵椭圆形,长约0.6mm,漆黑色。,31,(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海棠、山荆子、沙果等。为害:刺吸为害新芽、嫩叶和幼果。可造成叶片皱缩,枝叶变小簇生,果面形成红斑、畸形。繁殖与习性:萌芽期,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为害幼芽,展叶后即爬到小叶上危害,孤雌生殖。5月中出现被害梢,出现有翅蚜,到6月下有翅蚜迁飞。7月后,迁出苹果园,在其他植物上繁殖越夏。10月份产生有翅蚜飞回果园,在果树上交尾产卵,以卵越冬。每年繁殖10余代。,32,越冬:多以卵在芽旁和芽腋处越冬。
12、 传播:密度高时产生有翅蚜迁飞传播;人为传播。天敌:有瓢虫、草蛉和食蚜蝇等。(3)防治要点见秀线菊蚜。要注意在卷叶前进行防治,切勿造成卷叶。,33,3、食心虫类3-1 桃小食心虫3-2 梨小食心虫,34,3-1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 鳞翅目 蛀果蛾科,(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7-8mm,雄成虫5-6mm。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三角形大斑,翅基和中部有7簇褐色斜立鳞毛。后翅灰白。卵椭圆形,深红色。卵壳上有近似椭圆形的刻纹,顶部环生2-3圈“Y”状毛刺。老龄幼虫体长13-16mm,头褐色,体背及其余部分桃红色,无臀栉。蛹长6-8mm,淡黄色至褐色
13、。茧分冬茧和夏茧。,35,臀栉:卷蛾科幼虫肛门上方常有梳状骨片,称之,(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梨、枣、山楂、桃、李等。为害:幼虫由果面蛀小孔入果,在果内核周围蛀食为害,被害果内充满虫粪,提前变红、脱落,变形(猴头果)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量。 繁殖与习性:5月上旬,遇雨后,幼虫开始破冬茧出土,出土可一直延续到7月中旬。幼虫出土:降雨早,则出土早。出土后,1天内即可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缝等处结成纺锤形的夏茧,后化蛹。蛹期9-15天。6月下至7月上为成虫发生盛期,直到9月份仍有成虫发生。一年发生1-3代。,36,37,夏茧,冬茧,越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扁圆形冬茧越冬。越冬深度以3-8cm深
14、处最多;越冬幼虫主要在树干周围1m以内分布。 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人为传播等。天敌:无脊大腿蜂、黑胸茧蜂、中国齿腿姬蜂、卷蛾壕姬蜂、甲腹茧峰等。,姬蜂,38,(3)防治要点人工及物理防治:果实及时套袋;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后处理;在树干基部绑扎草束,诱集幼虫爬入做茧,集中处理;越冬幼虫出土前在树盘覆盖地膜,用土压严可阻挡羽化的成虫飞出产卵。生物防治:保护与利用当地天敌。使用菁夜蛾线虫处理土壤或绿僵菌处理土壤。,39,地面化学防治:利用桃小食心虫诱芯,当诱到第一只蛾子时开始地面施药;或当出土幼虫达5%时,开始地面施药,将越冬幼虫毒杀于出土过程中。可选用48%毒死蜱800倍液、25%辛硫磷微
15、胶囊剂200倍液在树盘喷雾,喷至地面湿透。亦可制成毒土,撒于树下。,40,施药后都应浅锄,锄后盖土、或覆草,以延长药剂残效期,提高杀虫效果。树上化学防治:当树上卵果率达到1%-2%时,或当性诱捕器内出现大量成虫时开始喷洒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对卵和初孵幼虫有强烈的触杀作用,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氯虫苯甲酰胺。每1015天1次,连续喷洒23次,杀灭虫卵及初孵幼虫。,41,3-2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7mm,全体灰褐色无光泽,前翅约有10条白色斜短纹,翅中央有一小
16、白点。幼虫:体长1013mm,头、前胸盾、臀板均为黄褐色。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臀栉47根。 卵:长0.5mm,椭圆形,黄白色、孵化前变黑褐色。,42,(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梨、桃、苹果、李、樱桃、枇杷、山楂等。 为害: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幼虫喜为害桃树嫩梢,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43,繁殖与习性:越冬幼虫化蛹及成虫羽化时间与温度、降雨等因素有关系。一般4月上旬开始羽化。在北方(如辽宁),发生2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6月中;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
17、-7月末;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初-9月中。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桃梢、梨梢嫩叶及叶柄。第二代幼虫为害果增多,第三代为害果最重。,44,越冬: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老翘皮、落叶及杂草中越冬。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人工果实运输传播等。天敌:无脊大腿蜂、黑胸茧蜂、卷蛾壕姬蜂、食心虫纵条小茧蜂、中国齿腿姬蜂等。,茧蜂,45,(3)防治要点人工及物理防治:清洁果园;及时剪除附近桃树上的被害梢;果实及时套袋;及时摘除和捡拾虫果;在树干基部绑扎草束,诱集幼虫爬入做茧,集中处理;使用糖醋酒液诱杀,使用黑光灯或频振灯诱杀。,46,生物防治: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芯监测,在蛾子高峰后12天,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公顷1
18、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化学防治 :7月下8月初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可选用的药剂: 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等、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等。,47,4、卷叶蛾类4-1 苹果小卷叶蛾4-2 苹果顶芽卷叶蛾,48,4-1 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 鳞翅目 卷叶蛾科,49,(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8mm,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斜纹,近后缘处分叉似“h”形。卵扁平椭圆形,长
19、径0.7mm,淡黄色半透明,孵化前黑褐色,数十粒卵排列成鱼鳞状,多产于叶面、果面上。幼虫体长13-18mm,细长翠绿色,臀栉6-8根。蛹体长9-11mm,细长,黄褐色,雄性第八节2排刺较大,雌虫小而少。,50,(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李子、桃、梨、柑橘、梅、杏等。 为害:幼虫为害新梢的幼芽、幼叶、花蕾和嫩梢,造成芽枯,影响抽枝开花和结果;展叶后吐丝缀叶成“虫包”;3龄后转移为害,幼虫还能吐丝将叶片贴在果面上居内啃食果皮,使果面呈不规则的片状洼坑,最终形成干疤 。,51,繁殖与习性:盛花期是幼虫出蛰盛期,前后持续一个月。幼虫活泼,可随风飘动(吐丝)转移为害。幼虫老熟后从被害叶片内爬出重新
20、找叶,卷起居内化蛹,蛹期6-9天,成虫羽化1-2天便可产卵,每雌蛾可产卵百余粒。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抗药性强,吐丝缀叶成“虫包”等都给防治增加了困难。,52,越冬:幼虫在老树皮、剪锯口等处结茧越冬。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幼虫随风飘动(吐丝)转移传播;人工传播。 天敌: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蛉瘤姬蜂、广大腿小蜂、卷叶蛾肿腿蜂、甲腹茧蜂、草蛉、蜘蛛等。,53,(3)、防治要点人工防治: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虫苞。物理防治:糖醋酒液诱杀;黑光灯诱杀。生物防治:性诱芯诱杀及迷向防治;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可在越冬代成虫高峰后第二天开始放蜂,每亩释放23万头,以后每隔6d释放一次,这样连续
21、放蜂四次左右可基本控制卷叶蛾(包括其它卷叶蛾)的危害。,54,化学防治:各代幼虫发生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指标:5%卷梢率。可选用的药剂有: 0.6%苦参碱水剂 8001000倍液、1.5%天然除虫菊素水乳剂15002000倍液、50%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40.7%乐斯本乳剂2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进行防治。,55,4-2 苹果顶芽卷叶蛾Spilonota lechriaspis Meyrick 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翅展1315mm,银灰色,前翅有4个黑褐纹带,外缘有5-7条黑褐短纹。幼虫体长811mm,污白色,头部和前胸背板暗棕黑色,
22、无臀栉。卵长椭圆形,乳白色,长0.7mm。蛹纺锤形,黄褐色,末端有8根钩状刺。,56,(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海棠、山荆子、花红、榛子、洋梨和白梨等 。为害:幼虫为害幼芽、花蕾、花朵、幼果、嫩梢及叶片。幼虫可将数张嫩叶缀成叶苞,呈绣球状,在其中取食。 繁殖与习性:萌芽时幼虫出蛰卷嫩叶为害,取食顶芽生长点。6月上旬幼虫老熟,在卷叶内作茧化蛹, 6月中、下旬发蛾。卵多散产于叶片背面。7月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第2代幼虫于10月以后进入越冬期。年发生23代。,57,越冬:以23龄幼虫在顶梢卷叶团内做虫苞越冬。 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幼虫随风飘动(吐丝)转移传播;人工传播。 天敌:见苹果小卷
23、叶蛾。(3)防治要点见苹果小卷叶蛾。,58,5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 鳞翅目 细蛾科,59,(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5-3mm,全身金黄色,上有银白色细纹。前翅从基部到中央有1条银白色剑状花纹。翅端前缘有4条,后缘有3条银白色纹,放射排列。后翅披针状。幼虫体长6mm,细纺锤形,黄绿色,老熟时变为黄色。卵呈扁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蛹呈梭形,长约4mm,黄褐色。,60,(2)发生与为害特点寄主:苹果、梨、桃、李、樱桃等。为害:幼虫从叶背潜食叶肉,形成椭圆形的虫斑,叶背表皮皱缩,叶片向背面弯折。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受
24、害严重时导致叶片脱落。,61,繁殖与习性:苹果发芽时出现成虫,第一代发生盛期为5月下到6月上。北方1年可发生5代。成虫多在早晨和傍晚前后活动,产卵于嫩叶背面,单粒散产。幼虫孵化后从卵和叶片接触处咬破卵壳,直接蛀入叶内危害。,62,越冬:以蛹在被害叶片中越冬 。传播:成虫飞翔产卵传播,叶片飘移传播及人工传播。天敌:金纹细蛾跳小蜂、金纹细蛾绒茧蜂等。,茧蜂寄生,63,(3)防治要点人工防治:果树落叶后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各种天敌。防治指标:落花后麦收前,平均1头活虫/百叶;麦收后,平均5头/百叶;79 月份,8 头/百叶。,64,化学防治:防治的关键期是各代成虫发生盛
25、期。其中在第1代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效果优于后期防治。常用药剂有25的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该药对金纹细蛾主要天敌寄生蜂类基本无杀伤作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65,6、苹果虫害综合治理保健栽培要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建园,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以上,质地疏松,排灌条件良好。选择抗病虫品种,培育健树。合理密植,合理修剪,保证果园内通风透光良好。果树行间种植显花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培肥土壤和培殖天敌。,66,果园种植紫花苜蓿培殖天敌,67,果园养鹅养鸡吃虫治草,68,物理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果树害虫课件 第七 果树 害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