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docx
《“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内容提要】“天下”作为表征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术语已得到普遍使用,但像俄罗斯这样在两个多世纪里持续把中国称为“n。旦He6ecHaH(天下)的国家却是少见的。俄罗斯的“天下”形象是19世纪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的产物。1820年前后,中国自称“天朝”的消息在西欧社会流传开来。帝俄在谋求领土扩张和寻求独特文明身份的历程中,共享了西方基于贸易利益和西方文明观而创造的野蛮傲慢的“天朝”形象,但未全盘接受西方将华夷观作为“天朝”精神内核的时代叙事,而是借助彼时居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汉学成果,力求建构出贴近中华文明的“天下”形象。尽管当时俄国对天下观的
2、认知也有局限,但这一形象的复杂性及其联结的意义网络的深刻性,还是赋予了它超越特定历史时期的旺盛生命力。这构成“TIoe6CCHaa”至今仍能作为中国的代称而得到活跃使用的一个先决条件。【关键词】天下国家形象俄罗斯跨文化传播世界秩序oHe6ecHaH”(直译为“天下”)是当今俄罗斯人对中国习以为常的一种代称,频繁出现在书报、影视作品、网站及社交媒体上,迥异于“天下”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要含义。在汉语文化语境中,“天下”一词几经学者阐释,作为表意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术语得到价值中性或肯定的学术正统性;而语义相近的“天朝”一词若不是在历史语境中严谨使用,而是用来漫指中国,则作为雄踞一方的宗主大国、历史悠
3、久的文明古国、落后傲慢却不自知的末代皇朝、重新崛起的东方强国等多种国家身份的混合体,在大众话语中有着模糊的多元意指。在中国近代史上,“天朝”的崩溃和天下秩序的瓦解,是在屈辱的殖民侵略的冲击下完成的,被视为西方资本主义及现代性文明的双重扩张下中华文明的一次惨败。在百余年西强东弱的世界政治秩序及文化传播结构中,“天朝”意象不仅融入中国民众对国耻的民族记忆,也渗入了西方18世纪末以来为合理化殖民行径而对中华帝国停滞愚昧、傲慢暴政的霸权想象。当他国借用类似“天朝”的词语代指当今中国时,不免引起中国读者的疑虑,这其中是否潜藏着一种东方主义式的戏谑、嘲讽和鄙夷?然而,现代俄罗斯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对“天下”
4、称名稀松平常的使用,似乎对18-19世纪西方现代精神烙印在“天朝”之上的负面隐喻失忆般地毫无体察。俄文“口OHe6ecHah”的语义也未像英文“CelestialEnIPire”(通常被认为是中文“天朝”一词的英译)那样沉淀为对清王朝或古代中国的固定特指,而是在19-20世纪随着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格局不断沉浮和流转,成为现代中国在俄语中的非正式代称。据此我们不禁要问,俄罗斯不同时期公共话语中的“天下”分别意指什么样的中国形象?这一语词为何会流行,又是什么因素造成其象征意义的转变?本文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挖掘、梳理俄罗斯不同时期认知中国形象的文化心理、外交动机及历史条件,还在于借助其反复构建的“
5、天下”意象,思考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现代世界大国的双重国际形象融合统一的路径。中国近现代百年巨变使得上述两种形象存在感知上的割裂,如何弥合这两种形象,关涉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与现代精神文明融汇的重要时代命题。不同于“哲人之邦”“衰落之邦”“红色圣地”等描述中国形象的词语总是在新时期被新词所取代,“口。“HeGecHaH”似乎展现出超越具体历史时期的象征意义的延展性。对上述问题的完整回答,需要以系统研究作支撑。本文将回到“天下”形象在俄国诞生的初期,考察“天下”一词何时以及如何作为中国的代称出现在俄语中,继而借鉴观念史的研究思路,分析“天下”形象在俄国最初形成阶段的内涵。研究资料上,本文选取俄
6、国书刊上出现OHe6ecHaH”一词的语料,并借助全球最大的俄-苏报刊数据库俄罗斯通用数据库(EaStViewUniversalDatabase),以及苏联汉学家斯卡奇科夫(心pCKaMKOB)编著的1730年一1930年俄文汉学文献索引中国书目广泛搜集文本。当前对这一议题的研究不多,仅有的两篇论文都是中国研究者以俄语发表的,主要分析当代俄罗斯媒体对“天下”称名的使用偏向、感情色彩及修辞手法。这也从侧面证实,俄罗斯人早已将“中国即天下”当作常识,导致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不足。俄国当代知名汉学家米亚斯尼科夫(BjIaIn(HMHPMhchhkob)曾基于“天下”之说出自中国古代典籍,而俄国汉学奠基
7、人比丘林(HHKHTaBnqypHH,当时也被尊称为雅金福神甫)是俄国直接从汉文而非满文译介中国典籍的第一人,推测是其最早将“天下”称名引入俄国。尽管米亚斯尼科夫对此未作充分论述,仅在论文尾注中一笔带过,但他的观点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线索。“天下”形象构成俄国人建构的中国整体形象里一个自带标识的子集,可以借助话语分析法来锚定。笔者将文本视为特定历史时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通过萨义德(EdwardSaid)所言的“同情地、个人化地进入书面文本的生命中”,阐释“文本与文本群、文本类型在自身内部以及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和获取现实指涉力的方式,具体到本文研究,则通过分析0He6ecHaH”一词所在文
8、本的主题、修辞等描绘“天下”形象,借助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推断“天下”称名的传播路径,并结合历史社会语境解析其所投射的俄国文化自我意识和国家利益考量。下文将首先基于相关文献搭建起研究国家形象的基本框架,接着论述“天下”形象在俄国的缘起及其早期意象,最后对研究发现作讨论总结。若依据近代俄罗斯历史变革的元事件将中国形象在俄发展历程粗略地划分为三个时期:帝俄时期、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那么,本文呈现的正是帝俄时期的“天下”意象。二、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和动杰机制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可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个时间维度加以考察。在长时段的视角下,国家所代表的全球文明板块及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是国家形象
9、较为稳固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国对自身和他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自我与他者在文明特性上的共性与差异的对比。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可用差异性理论来解释,即人们借用特定背景下能将自己区别于他人的东西来界定自己。这一现象在族群、国家、区域联盟、地缘文明等诸多层级中广泛存在。因此,构建他国形象,也常被视为作为文明体的国家投射自我意识、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路径。然而,国家形象建构并非仅是对自身或他国精神特质、文化经验的真诚再现,还有着对价值观与文化异彩的集体想象成分。尽管认识论上的真假范畴难以区分两种知识生产模式的产物,但批判文化理论对殖民主义、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则识别出国家形象建构背后潜藏的自我中心主
10、义动机。这种“他者化”的国家形象建构模式通常反映出文化霸权与政治经济军事强权之间的互构关系,早已偏离平等理性的文明互鉴关系,浮现出文明等级论的意识形态陷阱。在中时段层面上,对国家形象的差序构建,是一国在国际政治场域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国家形象会引发决策者和公众产生特定的情感倾向和问题意识,继而影响外交决策。霍斯蒂(OleHolsti)等人将国家形象比作“信息过滤器”,既可用于筛选过量信息,简化外交模型以降低决策成本,也可在情报不充分时补足判断依据。国家形象尽管存在滑向刻板化的危险,但并非一成不变。不仅新变化、新信息会校正既定印象,决策者也会基于特定的决策动机,调整本国社会认知对象国的心
11、理图式。赫尔曼(RiChardHerrmann)的国家形象理论还假设,决策者和公众需要将自身及自己国家的行动认知为符合道义规范的,通过构建特定的对象国形象,能够在为了本国利益而违反道义原则的情境中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赫尔曼等人提出,本国与对象国的相对国力差距、威胁潜力/合作机会、文化差异是构建他国形象的三个重要坐标,论证了国家形象能够有效地反映潜在的外交政策动机。这类研究兴起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秩序使得学界对国家形象的分类局限在盟国、敌国、附庸国、帝国、蛮国等类型,较少论及各国独立自主、平等合作的非结盟关系。但其所强调的国家都需要为了本国生存利益而彼此竞争或合作的现实主义法则,明白
12、地指出了国家利益、威胁或合作期望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直接影响。在短时段层面上,国家形象建构是一个围绕特定事件的信息控制、话语生产与传播的过程,它能促成舆论在短时间内形成有关对象国的特定印象和情感偏向,同时也是文明自我意识及国家利益认知形成或施加影响的微观机制。在这一视角下,国家形象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传播议题,其学术脉络发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心理战及冷战以来的第三世界民主化扩散,后又衍生出“公共外交”“国家品牌”等语义更为中性的术语。传播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重点关注叙事策略、宣传技巧、传播渠道等因素如何影响本国或他国民众认同某种对国家精神文化、政治理念及行为的阐释,还考察其背后的对外传播
13、基础设施、国际话语权斗争、文化产业霸权等全球传播权力问题。这种短时期内围绕政治议程、文化仪式、国际冲突等事件构建的国家形象通常是碎片化、流动而易变的,但同一时期的诸多话语、符号、影像将持续在社会记忆领域进行意义的联结、拓展、竞争和再阐释,最终形成如年轮般烙印着历史时代特征的国家形象。上文借助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三种时间尺度,辨析了文明文化、国家利益、话语生产与传播分别作用于国家形象建构的方式、强度及效果。整体而言,文明文化因素构成认知本国和他国形象的基本图式,其所生成的国家形象较为持久稳定。国家利益和外交动机能够推导出周期性调试国家形象的意义生产原则,其所投射的国家印象会随着国家间关系变动而
14、灵活调整。话语生产与传播则指向无数个微小时段里国家形象的主题、表述、符号借助特定传播技术被调动、散播、修正、固化的模式。这三类因素纵横交织,共同决定着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变迁。因此,若要检视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如何共同影响国家形象的生成,就需要回归具体历史语境去考察微观话语过程。本文将俄国“天下”意象的生成置于国际政治的历史背景及全球文明秩序下俄罗斯身份认同的意义生产进程中进行分析。三、以西观中:“天上帝国”形象在俄国的传播1832年1月13日,俄国官方报纸圣彼得堡新闻报第2版刊登了一则关于“道光不是中国皇帝的名字而是年号”的趣闻,结尾写道:“天上帝国”这个我们觉得很是可笑的称谓在中文里根本没有。常
15、见的叫法是“tianhia,但这两个字的含义是“O(HHe6心CHH出”,代指“土地”;所以“iutianhia”应该译为“在地上”,而不是“在天上帝国”。圣彼得堡新闻报作为彼得一世1703年下令创办的俄国第一份印刷报纸以及1756年前俄国唯一的报纸,影响力不言而喻,是俄国皇帝、贵族等了解国内外社会政治的重要信息来源。根据这则未署名的短文推断,“天上帝国”这一称谓于19世纪30年代初已在俄国上层社会流传,但俄国人尚不解其意。从引文对其中文出处的好奇来看,当时俄国人恐怕不记得曾经听到清朝官员或民众提过“天上帝国”,因而很可能是先从西欧人那里听说了此事。“CelestialEmpire(即俄国官方
16、报纸上“天上帝国”的英文对应词)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作为中国的代称出现在英文书刊的。它的使用频次自1815年激增,1840年达到顶峰后逐年下降,1930年后活跃度长期趋于零(见图1)。欧洲社会起初对“天上帝国”的历史渊源也不甚了解,但已觉察到其中包含的妄自尊大。1822年在伦敦发行的杂志闲娱阅评:文学生活轶事精选中有一篇题为天上帝国的文章写道:图1:关键词CelestialEmpire”词频统计0.0000550%0.IXWOSM-数据来源:谷歌全球书籍数据库词频统计工具(GoOgleNgram)o“天上帝国”是一些人对中国的称呼,这是因为那个国家的统治者将他的陆上领地尊为天境。就算本文
17、也如此称呼,但还是要坦率地声明,(在我们看来)所谓天上帝国的居民令人讨厌,不符合这样的称谓。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这个西方因工业革命实力大增而清朝衰势已显的大变局时期,中西世界秩序观冲突的骤然升级,特别是马戛尔尼(GeorgeMacartney)和阿美士德(WilliamAmherst)时隔20年的两次使华皆以自觉羞辱的失败而告终,最终促成在访华使团看来狂傲无比的“天朝上国”自称在欧洲的迅速传播。“天上帝国”指向的正是西方现代性叙事赋予传统中国停滞、野蛮、专制的整体形象,成为当时欧美公共话语代指中国的流行词。除了与彼时西方对华认知高度一致,“天上帝国”形象还特别凸显出清朝的虚弱及与其实力极
18、不相称的外交傲慢。马戛尔尼1793年使华后判断,两艘英国军舰足以战胜清朝的全部海军。令欧洲人介怀却又困惑的是,虽然科技军事力量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却仍坚持将西欧诸国视为前来朝贡的西洋蛮夷。16世纪中西接触早期就让来华传教士及官商印象深刻的华夷观念,再度成为“天上帝国”形象的核心注解。伦敦圣教书会1843年前后在伦敦出版的中国人一书,清晰地指出“天上帝国”自称同“内藩外夷”观念的联系:中国政府对蛮夷们做了区分。那些接受天上帝国教化的被称为“藩”。生活在中国山区的未开化居民被视为内夷;而英国人和其他国家完全不知何为文明的人则是外夷。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欧都不具备从亚洲内陆政治深刻观察中国与周边
19、国家或地区交往的条件,主要是借助西方对华外交困境以及中国同东亚近海朝贡国的稳定关系来理解中国外交理念一一欧美对前现代中国边疆的系统研究还要等到20世纪30年代才迅速发展,因而对朝贡体系的认识较为有限,将其核心价值简单地归结于华夷等级观,把朝贡礼仪视为中国确认他国臣服与自身文明优越的权力展演模式。这种观点也影响了欧洲社会对早期俄中贸易关系的认知。1857年4月,马克思在纽约每日先驱报发表通讯俄国的对华贸易,文中写道:俄国同中华帝国的关系是极为奇特的。当英国人和我们(美国人一一引者注)自己连跟两广总督直接进行联系的权利都得不到的时候,俄国人却享有在北京派驻使节的特权。固然,据说这种特权是俄国甘愿被
20、天朝计入中华帝国的纳贡藩属之列才换得的。但这毕竟使俄国外交在中国,也像在欧洲一样,能够产生一种决不仅限于纯粹外交事务的影响。在鸦片战争之前,或是说在俄国侵占黑龙江地区的意图充分暴露之前,西欧人尚认为遵从跪拜礼仪是建立对华贸易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低估了清政府面对边疆俄国隐患的妥协退让和牵制笼络之意,较少将互市视为一种灵活的地缘政治策略。事实上,清朝未能让俄国接受藩属身份,同这一“敌体之国”的边境通商、军事相持、外交礼仪折中成为清朝保护边疆国土及其藩属的策略。受限于自身对华交往和认知的不足,当时的欧洲在主权平等、权力对等的西方外交体系与其所认定的以华夷观念为核心的朝贡体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不相容的对立
21、关系,将其作为理解中国对外关系的基准,未看到俄中贸易实则介于两种体系之间。清朝坚定秉持外夷观念处理对欧事务的做法无疑强化了西欧人的判断。对华贸易的巨大利益也同样使得西方拒绝基于自身认同的各国主权平等理念尊重中国不愿通商的选择。因此,华夷观念虽是事实存在的,西欧对华夷观念的话语生产却是以符合西方利益及其文明进步观的方式进行的:其公共话语构建了落后无知却又自大的“天上帝国”形象,为追逐利益的对华贸易交往赋予启蒙东方的崇高道义感,也为暴力教化非西方的落后权力观念提供了合理性依据。这种符合西方文明自我想象的叙事若要持续,华夷观就需要被描述为不可理解的、非文明的。当时的西方报刊及译介西欧文论的俄国报刊上
22、经常可见对华夷观念之怪诞野蛮的感慨,将华夷观简单地描述为不可理喻的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偏见:在中国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中,最令欧洲人心酸尴尬的是他们的民族虚荣心。无疑,他们可以称得上全球最自大的人。从孔子时代到我们的时代,他们认为并且仍然认为所有外国人都是野蛮人,远不如他们。奇怪的民族!对外国事务的一无所知构成他们民族自豪感的重要特征。他们的政治家、诗人和民众都只知道中央帝国、华国、天下之国。19世纪上半叶的俄国仍持续大量引介西方思想,国内西方派杂志对西欧时评的引述,促成“天上帝国”形象在俄国的传播。1853年,俄国极具影响力的祖国纪事杂志摘录了法国杂志两个世界评论对清朝应对鸦片战争的报道。这篇文
23、章基于前香港殖民地总督德庇时(JOhnFrancisDavis)的新书中国:战时与休战之后写成,开头点明中华帝国能够开放门户接受西方贸易和启蒙正是鸦片战争的成果,接着讲述了清朝军队不敌坚船利炮却极力掩饰战败于西洋蛮夷以维护“天朝”虚荣心的荒诞故事:最匪夷所思的是,整个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每天都会在交战谈判中受到最最惨痛的教训,却仍顽固坚持古老的偏见,拒绝接受战败后的任何直接指示。文官和武将之间充斥着矛盾的谎言,将最残酷的战败编造为辉煌的胜利,使得北京朝野陷入致命的傲慢之中。中国将领不愿承认失败,他们以惊人的勇气讲述撤退中的胜利,在向人民的宣言中,在给皇帝的奏章中,用华丽的辞藻宣布即将消灭夷人。从上
24、述引文可见,在中华文明几乎遭遇彻底否定的欧洲语境中,无论是对遥远中国的夸大奇谈,还是观察家力求客观的理性叙事,都为当时西欧人眼中滑稽的天朝奇观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与蒙昧的“天上帝国”形象相伴而生的,还有西方真诚希望引领中国破除狭隘的民族迷信,融入西方光明世界的进步叙事。1839年,同样颇具影响力的俄国杂志祖国之子刊登了一篇转自英国报刊的时评英国对华鸦片贸易。文章指出,外夷观念及早期来华西欧人的海盗般行径导致欧洲对华交往障碍重重,倡导以坦诚、坚定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而不是以暴力惩戒来化解中国人的偏见,继而斥责可耻短视的鸦片贸易对英国声誉、英中关系及中国国民身心的严重损害。但正如其开场白所示,这则显示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下 比邻 19 世纪 东西方 文明 碰撞 俄国 中国 形象 建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