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ppt课件——地质构造.ppt
《煤矿地质ppt课件——地质构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ppt课件——地质构造.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地质构造,定义:原始沉积岩层在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形成褶皱和断裂等构造形迹,称为地质构造。1 岩层的产状 一、岩层产状的概念 定义: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 岩层形成之后,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其原始产状将程度不同地发生改变,有的近于水平,有的变成倾斜,甚至直立,在构造运动强烈地区,岩层还会倒转(图4-1)。,1,1 岩层的产状,图4-1 不同产状的岩层示意图 (a)水平岩层;(b)倾斜岩层;(c)直立岩层;d)倒转岩层P、C、D、S地层代号,2,单斜岩层,中岳河南嵩山,3,二、岩层产状要素,通常用岩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来表示。 1走向(图4-2的AO
2、B)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中的水平延伸方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 2倾向倾向表示岩层的倾斜方向,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相垂直的直线称为倾斜线。 3倾角 (图4-2中的角)倾角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它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亦有真倾角和视倾角,4,二、岩层产状要素,真倾角与视倾角之间有如下的关系(图4-3): tan=tancos或tan=tansinr,5,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一)地质罗盘 在野外或煤矿井下,常用地质罗盘测定方向和测量岩层及煤层的产状要素。地质罗盘的构造如图4-4所示。,6,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二)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定法 (1)选择岩
3、层面 (2)测定岩层走向 (图4-5a) (3)测定岩的倾向 (图4-5b) (4)测定岩层倾角 (图4-5c),7,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2间接测定法 煤矿井下找不到理想的层面时,可采用间接方法测定岩层产状要素。如图4-6所示,8,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三)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1方位角记录法 方位角记录法是以正北方向为0,按顺时针方向将坐标方位分为360,正东方向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正北为360与0的重合(图4-7a)。此法只记倾向和倾角,如13530。此种记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象限角记录法 象限角记录法是地球子午线的南、北两端为0,东、西记为90(图
4、4-7b)。 当岩层走向为北偏东或南偏西45,向南东倾斜。倾角25时,记录为N45E25SE或者S45W25SE。,9,三、岩层产状的测定和表示方法,10,2 褶皱构造,一、褶皱的基本概念 (一)褶皱的定义 褶皱岩层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它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图4-8)。,11,一、褶皱的基本概念,(二)褶曲的基本形式 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1背斜 (图4-9a) 2向斜 (图4-9b),12,13,向斜 背斜,背斜,向斜,一、褶皱的基本概念,(三)褶曲要素褶曲要素主要有:1核部2翼部3翼角4转折端5轴面6轴线和轴迹7枢纽8高点及鞍部(图4-11),17,二、褶曲的分类,
5、常根据横剖面、纵剖面及平面上的形态进行分类: (一)横剖面上的形态分类 1直立褶曲 (图4-12a) 2斜歪褶曲 (图4-12b) 3倒转褶曲 (图4-12C),18,二、褶曲的分类,(二)纵剖面上的形态分类 1水平褶曲 (图4-13a) 2倾伏褶曲 (图4-13b),19,二、褶曲的分类,(三)平面上的形态分类 1线形褶曲长与宽之比大于10:12短轴褶曲长与宽之比为10:13:1(图4-14)3穹窿和构造盆地长与宽之比小于3:1,背斜称为穹窿;向斜称为构造盆地(图4-15),20,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一)查明褶皱的存在,确定褶皱类型 在构造简单的矿井,主要根据岩层产状,岩层层位来确定
6、褶皱的存在。如果同一岩层对称重复出现,相对倾斜为向斜,相反倾斜为背斜(图4-16)。,21,顺地貌向斜谷,庐山,22,背斜山,23,逆地貌示意图,24,逆地貌,背斜谷,向斜山,25,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在构造复杂的矿井,褶曲紧凑,岩层倾角较大,岩层容易倒转。观测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岩层层序和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而岩层产状只能作参考。如图4-17所示,某矿巷道揭露的岩层产状为同一方向倾斜,沿倾斜方向同一层位重复出现,中间地层老,两翼新,为一倒转背斜。,26,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二)确定褶皱的位置和方向 1褶皱轴位置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根据巷道中所见岩层的产状和层间距,用作图法推断褶曲轴的
7、位置。对于下部拟开采的煤层可用上部已揭露的资料用下延推断法确定褶皱轴的位置(图4-18)。,27,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当煤矿生产需要准确的掌握褶曲轴的位置、标高等参数时,就需采用巷探和钻探方法。如沿煤层走向掘进的水平煤巷出现转弯而呈“U”型展布时,那么巷道的转弯部位即为倾状褶曲的轴部(图4-19)。,28,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2褶皱轴方向的确定 褶皱轴方向可采用实测法和作图法来确定。 对于小型褶皱,当石门巷道两壁都有褶皱轴部出露时,在两壁褶皱轴相同标高位置拉测绳,用罗盘测量其方向,即为褶皱轴向。对于中型褶皱需在煤矿水平切面图上,根据不同巷道揭露的褶皱轴位置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确定褶
8、皱的延伸方向。,29,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三)褶曲内部小构造的研究 如层面擦痕、层间小褶皱、小断裂等。 在褶曲枢纽近于水平的部位,层面擦痕方向与枢纽近于垂直,在枢纽倾伏部位,层面擦痕方向与枢纽斜交。 层间小褶皱又称拖拉褶皱,它是一种不对称的小褶皱,多发育在两层坚硬岩层之间的软岩层中(图4-20)。,30,(三)褶曲内部小构造的研究,在正常情况下,小褶曲轴面倾角大于岩层倾角,在岩层倒转情况下,小褶曲轴面倾角小于岩层倾角。由此可以确定背斜和向斜的位置,恢复褶皱形态(图4-21)。,31,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四)褶皱的形成作用 一般根据力对岩层的作用方式,将褶皱的形成作用分为纵弯褶皱
9、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 1. 纵弯褶皱作用 是作用力顺层面发生挤压,使岩层失稳弯曲而形成褶皱。按变形方式又可分为: 弯滑褶皱 弯流褶皱作用,32,(四)褶皱的形成作用,(1)弯滑褶皱作用 是指岩层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通过层间滑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图4-22)。,33,(四)褶皱的形成作用,(2)弯流褶皱作用 是指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时,不仅有层间滑动,而且还有显著的顺层物质流动(图4-23)。煤系地层在形成褶皱时,煤层容易产生塑性流动,往往从翼部挤向转折端,从而使煤层厚度发生变化。,34,(四)褶皱的形成作用,2. 横弯褶皱作用 是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横弯褶皱是由地壳局部升降、基底
10、断块的垂直运动、岩浆侵入顶托和岩盐的底辟作用引起岩层的弯曲(图4-24)。,35,三、褶皱构造的观测与研究,(五)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一般通过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来确定褶皱形成的时代。原始水平岩层在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应力作用下发生褶皱上升,褶皱岩层遭受风化剥蚀。若地壳重新下降,就会在风化剥蚀面上沉积新的水平岩层,从而形成了岩层的角度不整合。由此可见,褶皱的形成时代是在不整合面下伏最新褶皱岩层形成之后,上覆最老岩层形成之前。即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作为褶皱的形成时代。 此外,褶皱的形成时代还可根据与褶皱相接触的岩浆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来测定。,36,3 断裂构造,定义:岩层受力后产生变形,当应力达到或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地质 ppt 课件 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