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直接液化技术全解课件.ppt
《煤直接液化技术全解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直接液化技术全解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直接液化技术,主讲:。,煤基产品,煤,燃烧转化,煤液化技术的机遇,所谓煤液化技术也称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以固体状态的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态烃类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技术,主要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发展煤液化技术,可以解决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格局,缓解石油进口压力,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系数,对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煤液化技术的机遇,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4%,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52%。2020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将为4.5亿吨6.1亿吨,届时国内石油产量估计为1.8亿吨,进口量将为2
2、.7亿吨4.3亿吨,进口依存度将处于60%70%。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和国际油价持续高位振荡,对我国经济,能源安全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煤液化技术来解决石油需求问题成为确保我国石油安全的重要战略抉择。,煤液化技术的机遇,虽然我国对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大了开发力度,但是来占主导的核聚变能和太阳能技术远未成熟。即使到2020年全部实现核能计划,核能的发电能力也不足我国发电能力的5%,太阳能、风能因技术和难以普及使用且投资昂贵等问题,短期内的大规模利用也不现实。因此,煤液化技术将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煤液化面临的挑战-化学工程挑战,煤分子量一般认为5000-10000或更
3、大,含有C、H、O、N、S等元素,H/C比较小;汽油分子量一般110左右,只有C、H元素,H/C较大。因此,实现煤液化就是减小煤分子量,提高H/C比,脱除O、N、S等元素。目前,我国所有煤液化项目均处于中试和示范过程,直接液化技术在国际上尚没有大规模生产的经验。虽然南非SASOL公司已经成功进行间接液化技术,但工艺路线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煤质和设备条件。,煤液化面临的挑战-化学工程挑战,从化学工程层面上讲,煤液化过程主要包括煤裂解产生自由基碎片和自由基碎片的加氢过程。但目前人们对煤热解产生自由基碎片机理和自由基碎片加氢机理的认识还很肤浅,甚至可以说在科学层面上还没有认识。大量研究表明,液化条件下
4、煤自由基碎片的生成机理和加氢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多相复杂体系中不同尺度下化学、物理、工程等方面的诸多基本现象,极具挑战性。,煤液化面临的挑战-能源资源挑战,煤炭和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煤液化过程实际上是以一种稀缺资源代替另一种稀缺资源。中国的煤炭按目前速度可以使用100年,但其中可以煤液化的据估计只能用30年。煤直接液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煤炭44.5 t, 煤间接液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煤炭55.5 t。煤液化工艺同样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煤直接液化法生产1 t油品需要消耗89 t水,SASOL公司所采用的间接液化方式,耗水量更是直接液化法的1.5倍。而我国水资源严重紧张,661 座城市中有
5、420 座城市水资源短缺,有108 个城市严重缺水。,煤液化面临的挑战-能源资源挑战,煤化工是高耗水产业,发展煤化工对水资源压力很大,水资源超标消耗可能导致生态失平衡。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煤化工的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存在问题、具体要求以及批准设限都有明确界定。2007年,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中规定,“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化工”。,煤液化面临的挑战-环境保护挑战,煤炭属低效、高污染能源。传统的煤化工是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
6、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三高一低”)行业。煤液化技术虽然属于现代煤化工,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其中1/6超标外排,开采过程中每年排放煤层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也日趋严重,并以每年2至3万亩的速度递增。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产生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同样严重污染环境。,煤液化面临的挑战-环境保护挑战,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也严重制约着煤液化工艺,美国环保署研究表明,无论是否经过二氧化碳处理,煤液化工艺都明显比石油制燃料多排放二氧化碳。按照目前的直接液化工艺, 每生产1 t成品油,同时排放的CO2是石油化工行业的710 倍,这就无疑加剧了我国减排的严峻形势。因此,即使采用洁
7、净煤技术,煤液化工艺排出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巨大挑战。,煤液化面临的挑战-投资风险挑战,煤液化项目投资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受国际油价和成本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石油价格下跌、煤炭价格和环境成本上升都将降低煤液化的经济性。2008 年11 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跌破50 美元/ 桶,煤制油的经济性已经遭受严重打击。煤液化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限长,煤液化工业化从立项到生产大约需要5年时间,从建厂到收回投资8年,10年间的油价谁能预测。,煤液化面临的挑战-投资风险挑战,另外,煤液化投资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投资,神华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和宁东梅间接液化示范工程投资均
8、在300亿左右,兖矿集团在陕西榆林的间接液化示范工程投资也在600亿元以上。我国各地煤液化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2000亿元,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风险投资项目,相关企业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投资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行充分的评估。,煤炭直接液化,煤炭直接液化是把煤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典型的煤直接液化技术是在400摄氏度、150个大气压左右将合适的煤催化加氢液化,产出的油品芳烃含量高,硫氮等杂质需要经过后续深度加氢精制才能达到目前石油产品的等级。一般情况下,一吨无水无灰煤能转化成半吨以上的液化油。煤直接液化油可生产洁净优质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
9、。但是适合于大吨位生产的直接液化工艺目前尚没有商业化,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煤种要求特殊,反应条件较苛刻,大型化设备生产难度较大,使产品成本偏高。,煤直接液化的历史,1913 德国Bergius发明了煤高温高压加氢液化的方法(Nobel Prize 1931)1927德国Leuna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直接液化厂 10万吨/年1936-1944德国建成11套直接液化厂 423 万吨/年 9套间接液化厂 60 万吨/年,二战前后 英国15 万吨/年 日本中国抚顺(1942,连续运行1000 h,未能正式投产)法国、意大利、朝鲜、,1950s苏联 11套直接液化厂(运行7年) 110万吨/年德国技术和设备:
10、70 MPa,450500 oC,铁催化剂,高晋生、张德祥煤液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煤直接液化的历史,1950廉价的中东石油 DCL生产和研发停止1973、1979 两次世界石油危机 DCL研究蓬勃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前苏联、多种工艺、实验室数百吨/天,德国IGOR(1981,200 t/d)美国SRC(50 t/d)EDS(1986,250 t/d)H-Coal(600 t/d)苏联低压加氢(1983,5 t/d)日本BCL(1986,50 t/d),高晋生、张德祥煤液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煤直接液化的历史,1990s石油价格下跌,煤直接液化的发展基本
11、中断美国CFFLS (DOE)日本NEDOL(1996,150 t/d)中国煤科总院(1983以来,0.1 t/d),NEDOL,Japan (150t/d),煤直接液化的历史,2000年以后中国神华(2004,6 t/d)神华(在建100 万吨/年,总计320 万吨/年),神华 3x100万吨/年,神华 6 t/d,煤直接液化的宏观化学,煤,挥发分固定碳灰分水分,Coal,H/C=0.8,煤直接液化的宏观化学,Coal,煤直接液化的宏观化学,煤直接液化包括三个目的煤大分子 (M=5000-10000) 破碎为油小分子 (M200)H/C比从0.8 提高至1.9从油品中脱除S、N、O等杂原子,
12、自由基,加热断键,目前的认识:,和自由基大小相近的产物,加氢,缩聚,大分子固体产物,煤直接液化的宏观化学,煤直接液化反应的核心 “自由基产生速率”和“加氢速率”匹配,煤直接液化过程的必备单元,磨煤(包括:干燥)制氢(气化、水煤气变换)制浆(煤油催化剂)煤浆预热液化分离(气-液、液-液、液-固)油品加工(脱硫、脱氮、脱氧、脱金属、芳烃转化)残渣利用(燃烧、气化、),液化段数?一段液化、两段液化产品加氢?循环油加氢?,煤液化工艺介绍,煤直接液化工艺介绍EDS,新鲜H2,气体,循环H2,制浆,煤,管式反应器,预热器,闪蒸,加氢反应器,H2,减压蒸馏,石脑油,燃料油,去气化,焦化炉,循环油,“煤”经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接 液化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3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