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完整版课件.ppt
《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完整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完整版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主要内容,热射病(heat stroke,HS)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热射病的定义,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EHS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
2、0以上。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训练强度,热射病流行病学特点,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的气象阈值: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热指数:是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得出的数值,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图1)。,热射病发病的环境因素,热指数表(与温度、湿度相关),易感因素,个体因素: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脱水;睡眠不足;缺乏热习服训练;肥胖;低血
3、钾。环境因素: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直射。组织因素:与体能不相适应的训练计划,不适当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补水不足。易感因素的叠加,增加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与预后相关。,训练强度,未进行过热习服的官兵在炎热夏季实施5公里越野训练,是发生劳力型热射病的最主要原因。,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热射病)。,热射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4、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重症中暑-分类,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 临床表现:于训练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痉挛有时易与热衰竭时过度通气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后者常出现手足痉挛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
5、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并做好积极转运准备。,重症中暑-分类,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体钠丢失过多,水电解质紊乱,但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临床表现: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重症中暑-分类,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比积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肝功能异常,肌酸激酶增高。 救治原则: 迅速降温;当血容量严重减少、电解质紊乱时需静脉输液。如果血压
6、随体位波动,应继续补充生理盐水直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余失液量可在48h内缓慢补充,过快纠正高钠血症可引起脑水肿,导致意识障碍或癫痫发作。,重症中暑-分类,劳力型热射病(EHS):在热射病基础上伴有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故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DIC出现早,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出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达50以上。,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特征为躁动、谵妄和昏迷。还可出现其他神经学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角弓反张、幻觉、去大脑强直、小脑功能障碍等。(2)凝血功
7、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合并DIC提示预后不良。,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3)肝功能损害: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h开始升高。(4)肾功能能损害:多与横纹肌溶解有关。表现为少尿、无尿,尿色深,为浓茶色或酱油色尿。25%30%的劳力型热射病患者和5%的经典型热射病患者出现急性少尿型肾衰竭。,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5)
8、呼吸功能不全:重度肝损害是劳力型热射病的一个固有特征。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迅速升高,第34天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胆红素的升高相对滞后,通常在热射病发病后2472h开始升高。(6)急性胃肠功能损害:腹痛、腹泻、水样便、消化道出血较常见。,劳力型热射病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7)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率大于130次/min)、心律失常等。 (8)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后期可出现肌肿胀、骨筋膜室综合征。,1.血常规: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
9、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板(PLT)发病初期正常,继而迅速下降,尤以发病后13d为甚,最低可小于10109/L。2.感染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增高,其增高的程度与中暑的严重程度相关,合并感染者明显升高,可伴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升高。,实验室检查,3.血液生化:发病早期因脱水致血液浓缩可出现血红蛋白(Hb)升高、红细胞比积(Hct)增加,血小板(PLT)发病初期正常,继而迅速下降,尤以发病后13d为甚,最低可小于10109/L。 电解质:高钾、低钠、低氯、低钙、高磷血症。肾功能: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均出现不能程度升高
10、。肝功能:AST、ALT、LDH早期即显著升高,最高可达5000U/L以上,总胆红素(TBil)在2472h后开始升高,最高可达300mol/L以上,可伴有低蛋白血症。,实验室检查,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CK) 1000U/L,最高达300 000400 000U/L,CK5000U/L表明肌肉损伤严重,CK1 6 0 0 0 U / L 提示与急性肾衰竭相关。肌红蛋白(Mb) 明显增高, 一般血Mb1000ng/ml,最高可达70 00080 000ng/ml或更高;尿Mb500ng/ml,最高可达50 000ng/ml或更高。初期血Mb高于尿Mb,随着肾功能恢复,尿Mb高于血Mb。,实验室
11、检查,4.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可在发病第1天出现,但更常见于第2天和第3天。 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 纤维蛋白原(Fib)1.5g/L或进行性下降; 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或3P试验阳性;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s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s以上。上述检查有3项异常者,即可诊断DIC。发病早期应每46h复查凝血功能。,实验室检查,5.动脉血气: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6.尿常规及尿生化:尿色为茶色或酱油色,镜检可见大量颗粒管型和红细胞。Mb增高。7.粪便常规:大便潜血可阳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射病 规范化 诊断 治疗 专家 共识 2021 完整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