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精选)课件.pptx
《滕王阁序(精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精选)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中国四大名楼:,鹳 雀 楼黄 鹤 楼岳 阳 楼滕 王 阁,唐登鹳雀楼,唐 崔 灏,宋,唐 王 勃,1,滕王阁序(精选),滕王阁序,王勃,2,滕王阁序(精选),滕王阁:,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7)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建成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1985年10月8日又重新建成,屹立于鄱阳湖,赣水之滨。,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但无有出王勃右者,滕王阁序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3,滕王阁序(精选),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人。六岁即善文,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
2、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4,滕王阁序(精选),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
3、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5,滕王阁序(精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泪沾巾。,6,滕王阁序(精选),文体知识,1、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2 、骈体文:古代一种字句整齐、音韵铿锵、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文体。多属应用文。有的用于抒情、写景,具有浓郁的诗意。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其中尤以“四六文”突出,其句式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相间。此文体盛行于唐代。滕王阁序为骈体文。,7,滕王阁序(
4、精选),骈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内容的表达往住受到束缚,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唐以后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直至清末,骈文仍十分流行。,8,滕王阁序(精选),14、舸( )15、蠡()16、遄飞( )17、睢( )18、邺( )19、睇眄( )20、南溟( )21、阍( )22、舛( )23、赊( )24、悫( )25、
5、簪笏( )26、梓( )泽27、胜筵( ),1、翼轸( )2、襟( ) 三江3、棨( )戟4、懿()范5、襜( )帷6、潦水( )7、骖騑( )8、崇阿()9、鹤汀( )10、凫( )渚( )11、闼( )12、甍( )13、川泽纡( ),y zhn,jn,tng,f,zh,y,hn,sh,mng,yn,z,q,y,chn,lo,cn fi,chaun,t,mng,g,l,sui,y,d min,chun,qu,zn h,9,滕王阁序(精选),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四字句的停顿只有一种模式:二二,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1)孟学士/之词宗(2)临/帝子之长洲(3)钟
6、鸣/鼎食/之家(4)气凌/彭泽之樽(5)扶/凌云/而自惜,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1)襟三江/而/带五湖(2)宾主/尽/东南之美(3)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10,滕王阁序(精选),自主学习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并做好批注。(要求:如有疑问,组内先行讨论解决,写下不能解决的问题。),11,滕王阁序(精选),诵读第一段,用原句回答下列问题并作简要分析。1、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情况怎么样?2、哪些人参加了宴会?3、王勃参加宴会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一,12,滕王阁序(精选),诵读2-3段,找出你觉得最
7、美的写景句子与大家分享,要求说明理由(注意联想和想象)。,探究二,13,滕王阁序(精选),色彩变化之美,寒潭清,暮山紫,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青雀黄龙,彩彻区明,远近变化之美,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山原盈视 川泽骇瞩,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上下浑成之美,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雁阵惊寒,14,滕王阁序(精选),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
8、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15,滕王阁序(精选),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作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16,滕王阁序(精选),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
9、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17,滕王阁序(精选),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18,滕王阁序(精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9,滕王阁序(精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0,滕王阁
10、序(精选),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21,滕王阁序(精选),评:注意意境和谐美,想象要自然生动,色彩要明丽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赏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景色。,22,滕王阁序(精选),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阅读下面前三句子说说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好在哪里?即云似岭,望水若天。(袁宏东征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萧绎荡妇秋思赋),23,滕王阁序(精选),以上三句都是写水天(或天山)相接,相与共色的静态美,自
11、然质朴,不事雕琢。有个别句求工,如:天与水兮相逼的“逼”字,但整体而言,是一幅幅淡雅沉静的画面,缺少灵动的色彩。 王勃的诗句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寥寥数笔,极富动感,遥远的天际红霞飘动,白鹭迎着霞光展翅翱翔,红白相应,熠熠生辉。境界开阔,自然奔放。 这是一幅燃烧着的富有激情的画面,在秋水长天的背景下,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不仅是霞光的映照和鸟的飞翔,而是明丽鲜活的生命在苍茫天地间尽显生命的张力和豪情。或许登楼远眺的王勃面对浩瀚高远的大千世界,胸襟为之开阔,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就是那只白鹭,在人生天地间飞舞翱翔,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24,滕王阁序(精选),探究三,高阁宴饮,良辰美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滕王阁序 精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