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学第二篇第七章课件.ppt
《机械工程材料学第二篇第七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学第二篇第七章课件.ppt(1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轴类零件用钢,第三节 齿轮用钢,第七章 机器零件用钢,第四节 弹簧用钢,第五节 滚动轴承用钢,第六节 易切削钢,1,t课件,第一节 概述,机器零件用钢是指用于制造各种零件所用的钢种,如轴类、齿轮和弹簧等。,2,t课件,1、工艺性能可锻性、切削加工性及热处理工艺性能,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型材改锻毛坯热处理机械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3,t课件,使用性能,1、常温及温度波动不大条件下承受动载荷,机器零件用钢应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2、需要承受短时间过载,机器零件用钢应具有高的抗塑变能力和抗断裂能力。,3、零件相互间产生摩擦,机器零件用钢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4、零件结构复杂,具
2、有不同形式缺口,易产生应力集中,机器零件用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及较低的缺口敏感性。,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更为重要。,4,t课件,机器零件用钢的使用状态一般是淬火+回火,称为强化状态。,根据强化范围分为整体强化和表面强化。,机器零件用钢是不同含碳量的碳钢和合金钢。根据含碳量分:0.2%左右、0.4%左右、0.5%0.6%左右和1%左右。合金元素总质量分数一般在3%5%,最多不大于10%。,影响机器零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1)碳含量;(2)淬火后的回火温度;(3)合金元素种类和数量。,5,t课件,第二节 轴类零件用钢,根据轴的工作状态:(1)不传递动力,只承受弯矩起支撑作用的心轴;(2)通过旋
3、转运动来传递力矩的传动轴。,工作条件:承受交变应力;相对滑动产生摩擦;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缺口(台阶等),螺钉、螺栓、连杆等与轴的工作条件近似,统称轴类零件。,6,t课件,性能要求,1、高的疲劳极限(利于承受交变应力)多数轴类零件通过建立疲劳与普通拉伸性能之间的经验公式加以解决。钢的塑变抗力指标(b、s)越高,疲劳极限越高。疲劳裂纹的形成还与异相质点的形状与数量有关。,7,t课件,2、良好的冲击韧性(利于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和塑性轴上面存在台阶、键槽及油孔等,为减少应力集中效应以减轻缺口效应,要求具有良好的抗冲击韧性、断裂韧性及塑性。,3、轴的表面或局部表面有一定的耐磨性(利于承受摩擦),通过
4、热处理强化使轴类零件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一般采用淬火加回火工艺处理。,8,t课件,二、含碳量、回火温度对淬火钢机械性能的影响,低、中、高碳钢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b、s)不断下降、塑性(、)不断上升,弹性极限(e)先升后降。,(一)淬火回火钢的拉伸性能,原因:碳化物聚集长大,滑移阻力减少。,9,t课件,(二)淬火回火钢的断裂抗力用冲击韧性(k)、断裂韧性(KIC)及极限塑性(k、k)衡量淬火状态下,钢的韧性和塑性均较低,脆性大。随含碳量的增加,脆性增加(C%0.4%,无颈缩)。,低温回火(200oC):马氏体分解和部分应力消除,导致韧性和塑性得以改善。但表现出较大的缺口敏感性。,10,t课件
5、,中温回火(200-400oC):塑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回火脆使k值降低;在回火脆温度范围内KIC最小。,高温回火(500-650oC),即调质状态: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KIC、k)较高。,随碳含量增加,整个回火温度范围内,强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相对减少。,11,t课件,(三)淬火回火钢的疲劳极限,回火温度为300-400oC时,疲劳极限最大。原因:淬火应力和残余奥氏体的消除。,碳质量分数在0.4%-0.7%时,钢的疲劳极限较高,随碳含量增加,疲劳极限下降。,12,t课件,三、轴类零件用钢,根据含碳量、合金元素、回火温度对钢机械性能的影响,轴类零件选用中碳钢(0.3%0.5%
6、)。,与中碳钢比,低碳钢疲劳极限低,淬透性差;高碳钢韧性塑性低。,碳素钢淬火态的韧性和塑性很低,脆性大;低温回火后,缺口敏感性大;中温回火后,存在低温回火脆。,轴类用钢通常在高温回火状态使用,又称调质钢。,(一)碳素调质钢的特点,碳素调质钢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13,t课件,不足之处:(1)碳素钢淬透性低;(2)调质状态钢硬度较低,耐磨性不足;(3)回火温度高,强度下降较多。,克服缺点的措施:(1)通过合金化克服淬透性低;(2)采用表层强化(表面淬火或化学热处理)提高耐磨性;(3)适当调整回火温度提高调质碳素钢强度。,14,t课件,(二)合金调质钢的特点为提高淬透性常加入Mn、Cr、Ni、B、S
7、i等元素为抑制第二类回火脆可加入Mo和W为减少过热敏感性及细化奥氏体晶粒,加入Ti和VSi还可提高回火稳定性,15,t课件,合金调质钢特点:(1)淬透性高于碳素钢;(2)合金钢有第二类回火脆,快冷或加入Mo和W可抑制;(3)合金调质钢的过热敏感性较小,奥氏体晶较细,韧性强度高;(4)合金调质钢的强韧性高于碳素调质钢。,16,t课件,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合金元素符号+该元素百分含量数字+当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小于1.50%时,只标元素符号,不标含量;当合金元素的平均含量为1.502.49%、2.50 3.49%时,在相应的合金元素符号后标2、3等数字。高级优质钢在牌号后加字母A,
8、如60Si2MnA。特级优质钢在牌号后加字母E,如30CrMnSiE。,17,t课件,按淬透性高低将调质钢分为以下五类:(1)碳素调质钢,如45钢。淬透性低,承载能力小,只能制造中小负荷的轴类,如机床。(2)含Cr的钢,如40Cr。淬透直径20mm(介质为油),使用于截面不大的轴类零件。(3)淬透性较高,如40CrMn。可用于直径20-40mm的零件。,18,t课件,(4)含1wt.%1.5wt.%的Ni。Ni即增加淬透性,又降低脆性转折温度。直径为40-70mm的轴可用,尤其适用于受冲击载荷的零件。(5)直径大于70mm,需要调质时,采用30CrNi3,但第二类回火脆倾向大;对于承受动载荷的
9、大尺寸零件用30CrNi2MoV。,19,t课件,四、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常用工艺:锻造、切削、热处理,(一)中碳碳素钢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锻造预备热处理(退火、正火)机械加工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精加工(磨削)装配,20,t课件,1、锻造锻造目的:锻成接近轴的毛坯。锻造好处:节省原料;改善冶金质量。锻造工艺性能要求:(1)低的热变抗力;(2)宽的锻造温度(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间隔);(3)锻裂、冷裂及组织缺陷的倾向小。,21,t课件,锻造工艺规范决定毛坯质量。锻造工艺规范指锻造加热速度和透烧时间、始锻和终锻温度、冷却规范、变形程度。,锻前加热速度不宜过快,保温时间要充分。消除应力并获得低的热变形
10、抗力。始锻温度要考虑钢具有最佳塑性和小变形抗力终锻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长大;过低造成锻裂和内应力。冷却速度过快,易形成冷裂。,中碳碳素钢始锻温度为1100-1150oC,终锻温度800-850oC,中碳钢锻后组织:块状铁素体+细片珠光体,22,t课件,2、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锻造工艺中的缺陷,为随后的工艺操作作组织准备。原因:中碳碳素钢锻后,易形成硬度较高的细片状的珠光体组织,不利于切削;锻后毛坯内存在内应力;锻后晶粒粗大,组织不均匀,影响淬火后质量。,预备热处理工艺:完全退火或正火。,23,t课件,中碳碳素钢完全退火的加热温度为Ac3+30-50oC,退火后得到铁素体加珠光体,硬度HB18
11、0左右。,为缩短完全退火时间,可采用等温退火工艺。钢件加热到Ac3+30-50oC后,快冷到Ac3以下50-100oC保温,使奥氏体完全转变。,24,t课件,正火的目的: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可代替调质处理),终锻温度高,奥氏体晶粒粗大;冷却不当得到强度和韧性低的针状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终锻温度介于Ar3-Ar1时,会形成带状组织,使钢呈现方向性。,碳质量分数介于0.3-0.4%时,可用正火代替完全退火。,碳质量分数大于0.4%时,正火钢硬度高,不利于切削。,25,t课件,3、切削工艺影响切削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硬度硬度高,切削抗力大,刀具磨损快。硬度低,易黏刀,降低刀具寿命。HB160-
12、203组织铁素体较多时不利于得到光洁表面。,中碳碳素钢锻后经完全退火,可满足切削加工性能。,26,t课件,4、最终热处理目的:赋予零件综合机械性能。工艺:完全淬火+高温回火淬火目的: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防止表面脱碳和氧化。脱碳(C+O2CO2)和氧化(2Fe+O22FeO)显著降低疲劳性能。,27,t课件,控制内应力淬火过程中,各部位温差形成热应力;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差异形成组织应力,叠加的内应力大于断裂极限引起开裂。,水淬:Ms点附近冷却速度快,易导致零件变形和开裂。油淬:Ms点附近冷却速度比水小。,碳钢临界冷却速度大,因此用水冷。,高温回火冷却速度对碳素调质钢的性能没有影响,因此采用空冷。
13、,28,t课件,(二)中碳合金钢制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工艺过程和种类原则上与中碳碳素钢一样。合金元素的加入使工艺的规范发生相应变化(从临界点和淬透性变化考虑):锻造温度范围小;锻前加热速度不易过快;锻后冷却需要缓慢进行。最终热处理工艺:完全淬火+高温回火工艺。通常合金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小,可用油冷防止淬火后零件变形和开裂。中碳合金钢存在第二类回火脆,不含Mo和W的钢,高温回火后,需要快速冷却。,29,t课件,第三节 齿轮用钢,一、齿轮的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工作条件:1、通过齿面接触而传递动力,接触应力下易产生接触疲劳而形成剥落。,2、齿根承受反复弯曲应力,易发生弯曲疲劳破坏。,30,t课件,高速运
14、转齿轮间易产生胶合磨损。,3、两齿轮齿面相对运动而易产生摩擦磨损。高速运转齿轮间易产生胶合磨损。4、变速等情况下冲击载荷易导致齿根断裂。,31,t课件,齿轮工作的失效形式:齿根断裂、弯曲疲劳、接触疲劳与磨损。,32,t课件,性能要求(1)高的接触疲劳强度(从回火温度和含碳量考虑)表面硬度越高,接触疲劳的抗力越大,应对齿轮表面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表面组织为马氏体或马氏体+粒状碳化物时,接触疲劳强度随含碳量增加而提高;表层存在条状或网状渗碳体时,碳含量越多,接触疲劳强度越低。要求齿轮表面碳含量为0.9%-1.0%,碳化物呈细而圆的形态均匀分布;表面强化采用淬火+低温回火。夹杂物往往是接触疲劳的裂纹
15、源,降低疲劳抗力,33,t课件,2、钢的耐磨性(从含碳量和碳化物颗粒考虑)钢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能越高。随钢中碳和碳化物元素量增加,淬火后钢中碳化物数量增多,耐磨性和塑变抗力随之提高,且有利于防止黏合。3、具有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良好的韧性与塑性,34,t课件,要求:齿轮工作表面应坚硬耐磨; 心部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综合强化方式:(1)低碳钢渗碳淬火;(2)中碳钢感应加热表面淬火;(3)中碳钢调质处理加氮化处理;(4)热处理后再加表面冷塑性变形(如喷丸等)强化。,35,t课件,(三)影响表面性能的因素,(1)表层组织采用合金化及表面热处理等方法综合强化表层(如马氏体组织或采用化学热处理提高碳含
16、量和渗氮),防止剥落、磨损和疲劳。(2)表层内应力分布(表层压应力提高疲劳抗力)通过碾压或喷丸等方法使表面存在过渡缓和的压应力,从而提高疲劳抗力。,36,t课件,(3)硬化层的厚度硬化层深度不足,易使过渡层产生塑变而形成裂纹,造成硬化层剥落;硬化层过厚,降低表面残余应力,降低弯曲疲劳强度。(4)心部硬度心部硬度过低,易使硬化层剥落;过高则降低表面残余应力。,37,t课件,二、齿轮用钢与强化工艺,根据齿轮使用性能的要求,齿轮用钢及强化工艺主要有:齿轮渗碳用钢及渗碳工艺;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用钢及工艺;氮化用钢及工艺。,38,t课件,(一)渗碳用钢及强化工艺1、渗碳用钢(1)渗碳钢碳含量的确定从齿表层
17、和齿心部的性能考虑。保证齿轮心部的韧性,渗碳钢碳含量在0.20%左右,上限为0.30%。C%过低,强度低,过渡区易塑变,硬化层易脱落C%过高,表层压应力低,疲劳强度降低,内部韧性下降。,39,t课件,(2)合金元素的作用心部硬度增加,疲劳寿命增加;心部强度和硬度增加,可防渗碳层脱落。心部强度和硬度决定于淬透性。淬透性过低,心部不能得到完全马氏体;淬透性过高,淬火变形量增加。渗碳钢加入Cr、Ni、Mo等能获得适当的淬透性。合金元素还影响碳化物形态,从而影响表面性能Cr使碳化物呈粒状分布,产生有利影响;W、Mo及Si易使碳化物呈长条和网状分布,产生不利影响,为使渗碳后直接淬火组织为较细的晶粒,要采
18、用本质细晶粒钢。,40,t课件,(3)齿轮渗碳用钢按强度(b)级别或淬透性的大小,可将渗碳用钢分为以下三类:低强度渗碳用钢。强度(b)为800MPa以下,又称低淬透性渗碳用钢。如:15、20、20Mn2。适用于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齿轮,如中、小型机床变速箱齿轮。,41,t课件,中强度渗碳用钢。强度(b)为800-1200MPa之间,又称中淬透性渗碳用钢。如:20Cr、20CrMnTi、20Mn2TiB。适用于淬透性与心部强度较高的齿轮,可用于制造较重要的齿轮,如汽车、拖拉机的变速箱齿轮。,汽车变速箱齿轮,42,t课件,高强度渗碳用钢。强度(b)大于1200MPa,又称高淬透性渗碳用钢。如:20C
19、r2Ni4、18Cr2Ni4W。具有很高的淬透性和心部强度,适用于制造界面大的重负荷渗碳件,如飞机、坦克的变速箱齿轮。,43,t课件,2、低碳钢的渗碳淬火目的:赋予齿轮表面良好的耐磨性及较高的接触疲劳强度,且保证心部良好的性能。(1)齿轮的渗碳,经渗碳的机车从动齿轮,在增碳的活性介质中,将低碳钢加热到高温(900-950oC)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表面,以获得高碳的渗碳层组织。,44,t课件,气体渗碳法示意图,固体、液体和气体渗碳法气体渗碳法将工件放入密封炉内,在高温渗碳气氛中渗碳。渗剂为气体 (甲烷、乙烷、煤油等)。,活性碳被齿轮表面吸收,造成浓度梯度,C向内部扩散,固溶于奥氏体中。,渗碳过程包
20、括:渗碳介质分解、零件表面吸附碳及碳的进一步扩散组成。,45,t课件,(2)渗碳工艺规范控制渗碳层含碳量及渗碳速度的重要参数:渗碳温度、渗碳时间及介质浓度。提高渗碳温度,渗碳速度和渗层深度急剧增加。,46,t课件,低碳钢渗碳缓冷后的组织,渗碳后,碳含量从外向内逐渐降低,渗层碳浓度可达1.2-1.3%。,渗层碳质量分数超过0.8%-0.9%的为过共析组织;向内依次为共析组织和亚共析组织。,对于齿轮,渗碳层碳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0.9%-1.0%。碳量过高使二次渗碳体过量,增加渗层脆性。,表层渗碳后,比容大,有膨胀趋势,受压应力,可提高抗弯曲疲劳性能。,47,t课件,(3)渗碳后的热处理淬火+低温回
21、火, 回火温度为150-200。目的:(1)淬火使表面抗压强度和耐磨性增加,心部保持高韧性;(2)低温回火可消除内应力。热处理后,齿轮表面硬度为HRC60左右,心部硬度为HRC15-30。,48,t课件,淬火规范应考虑两点:(1)消除长时间渗碳引起的晶粒长大;(2)仅要求表面硬度,对其他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的齿轮可直接淬火。如:20Cr等,49,t课件,对组织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渗碳后先空冷,再加热至850-900oC,进行淬火,又称一次淬火法。对于由18Cr2Ni4WA钢制性能要求特别高的齿轮,采用二次淬火。,第一次加热至850-900oC,为细化心部(可用正火);第二次加热到780-800oC
22、,为得到细针状马氏体和分布其间的剩余碳化物。,渗碳后的热处理示意图,50,t课件,3、渗碳钢齿轮的加工工艺锻造正火高温回火(高合金钢)切削加工镀铜(不渗碳部位)渗碳淬火冷处理(高合金钢)低温回火喷丸精磨,渗碳钢的锻造性能较好,51,t课件,锻后预备热处理对于低碳钢和低、中合金渗碳钢,锻后采用正火而不用完全退火。完全退火使组织中出现大块铁素体,降低加工后粗糙度。高合金钢,如12Cr2Ni4A,淬透性高,正火后还要高温回火,降低硬度。18Cr2Ni4WA,淬透性大,且没有珠光体转变区,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区重合,因此锻后需要进行高温回火软化,得到回火索氏体。,52,t课件,高合金钢,如18Cr2Ni
23、4WA的Mf点在0oC以下,普通淬火和回火工艺后,残余奥氏体量较多,降低渗碳层硬度。措施:冷处理,-60 -70oC。,淬火和回火后,为提高齿轮表面疲劳强度,需进行喷丸处理。,喷丸处理使工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加工硬化层,同时获得残余压应力。也可用滚压法或碾压法。,最终热处理,53,t课件,(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用钢及强化工艺,对于小模数轻载齿轮或特大尺寸的齿轮,使用中碳钢、中碳低合金钢或低淬透钢制造,并采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1、中碳钢轻载齿轮可用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如45、40Cr等。重载齿轮可采用37CrNi3A等。这些钢号属于调质钢,但它们与调质钢存在差别。,54,t课件,(1)感应
24、加热表面淬火前,可用正火替代调质处理;(2)化学成分应保证淬火后,淬硬层和心部都得到所要求的性能。控制淬透性和含碳量淬透性大,零件易变性开裂;过低,达不到要求含碳量增加,表面性能增加,但脆性也变大。元素含量波动性小。,55,t课件,齿轮放入感应器内,通入高频电流,齿轮表层中产生同频率交变磁场而产生感应电流,而心部电流密度接近0,这一现象为集肤现象。频率越高,电流层越薄。,表面淬火后,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能和接触疲劳抗力;心部组织性能不发生变化。齿轮表面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可抵消工作时的拉应力。,56,t课件,2、低淬透性钢指淬透性很低,甚至低于普通碳素钢。适用于中等模数齿轮(模数4-6)进行
25、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对于中等模数齿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仅能得到齿顶硬化层;中频导致整个齿牙热透而出现开裂;齿间距小也不能进行逐齿加热。,利用低淬透性钢进行中频感应加热。,57,t课件,降低钢的淬透性可采用如下措施:(1)限制钢中元素Si和Mn含量w(Si)0.25%;w(Mn) 0.29%(2)加入w(Ti)0.04%-0.10%形成TiC以细化晶粒,并成为奥氏体转变珠光体的核心。,58,t课件,3、感应加热表面淬火齿轮加工工艺对于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齿轮锻造完全退火切削加工调质精加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对于承受较小冲击载荷的齿轮锻造正火切削加工精加工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感应加热后立即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 材料 第二 第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