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评价与选择课件.ppt
《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评价与选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评价与选择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寇耀時,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评价与选择,1,概述,抗精神病药物 (antipsychotic drugs) 是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精神病性症状的一类药物。20 世纪 50 年代初出现的第一个精神药物氯丙嗪标志着现代精神药物治疗的里程碑 。近20 多年来 , 精神药物治疗学是临床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 品种繁多、结构各异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正不断研发、上市。抗精神病药物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first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FGAs; 或称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 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
2、chotics, SGAs; 或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 参考文献:沈渔邨 . 精神病学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 648.,2,概述,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 D2 受体 , 故又被称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 其典型代表为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泰尔登等 , 这些药物对中枢的多巴胺 D2 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对中枢多种受体的综合调节作用 , 目前按照其药理作用分为以下四类 : 1) 5 - 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serotonin - dopamineantagonists, SDAs) , 如利培酮
3、、齐拉西酮。 2)多受体作用药(multi - acting receptor targeted agents, MARTAs) , 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3)选择性 D2 /D3 受体拮抗剂 , 如阿米舒必利。 4)D 2 、 5 - 羟色胺 1A (5 - HT1A ) 受体部分激动剂和5 - 羟色胺 2A (5 - HT2A ) 受体拮抗剂 , 如阿立哌唑。,3,抗精神病药的药理学特点,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对受体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点,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情感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如何正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 就必须先了解
4、这些药物 , 目前国内外精神病学界药物治疗学的研究热点也集中在这方面。面对如此多的抗精神病药物 ,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应用于患者是临床医生最关心的问题 , 下面就这些问题予以讨论。 参考文献: 江开达 . 精神药理学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318.,4,脑内有四条多巴胺通路,5,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中脑额叶和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6,边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边缘系统主要由围绕侧脑室周围的结构组成,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结构、隔区和梨状区。扩大的边缘系统还包括与上述部位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相关的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如眶额回后部、岛叶前部、颞极、杏仁核、隔核、下丘脑、丘
5、脑前核及中脑背盖内侧等。边缘系统在功能上主要与情绪反应(恐惧、愤怒)、行为(摄食、性、攻击)反应、内脏功能调节及记忆功能有关。其对内脏活动的影响主要通过下丘脑来实现。,7,边缘系统的结构,8,精神症状与特定通路或脑区有关,阳性症状: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阴性症状:中脑皮质/前额叶皮质;伏核/奖赏回路认知方面: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情感症状: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攻击性:眶额叶皮质/ 杏仁核。,9,不同脑区多巴胺受体分布不同,药理学特征: D1、 D5 D1 族受体 D2、D3、D4 D2族受体中脑-皮质: D2族受体( D2、D3、D4,与精神分裂症-SCH有关)中脑-边缘通路:D2族受体( D2、D3、
6、D4,与SCH有关);黑质纹状体通路:D1族受体,D2、D3 (阻断可致EPS-锥体外系反应)结节漏斗通路:D2受体,10,D1家族的位置(D1、D5),分布最广泛,数目最多的DA突触后受体。主要分布于纹状体、大脑皮质,边缘系统等。前额叶(PFC)锥体神经元;前额叶含GABA( -氨基丁酸)的中间神经元上。皮质内锥体投射区。与D2不共戴天,大脑皮质中D1受体是D2的1020倍。D1家族比D2家族更直接地参与了认知活动。不阻断为好!,11,D2家族的位置(D2, D3, D4),D2受体在皮质(前额叶皮层除外)、基底节、边缘系统分布广泛。D3和D4受体亚型主要在边缘系统,D3在边缘系统具有特异性
7、。在D2较多的纹状体中几乎不存在D3。这一特点使人们从理论上构想特异性的D3受体配体将有可能既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而又不产生锥外系副作用。,12,D3 受体的药理活性,D3受体与D2受体有相似的药理活性,是抗精神病药物的重要的靶点。氨基酸排列有52%的相似性,膜穿透能力有75%的相似性。不同:在D2较多的纹状体中几乎不存在D3。D3受体阻断具有抗精神病作用,改善认知。几乎所有经典抗精神病药都与D2有关。如果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D3受体,则能提高抗精神病药疗效,减少副反应。,13,常用抗精神病药的受体药理学特点,14,抗精神病药物对中枢受体的亲和力等级,此表来自:湖南医大附二院精研所,
8、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7579.,Ziprasidone (齐拉西酮)Sertindole (舍吲哚),15,氯氮平 ( Clozapine),此药对单胺类、乙酰胆碱、组织胺类受体均有较高的亲和力 , 对 D4 受体的占有率达50% 75% , 对 D2 受体的占有率约为 25% ,对 5 - HT2 受体的占有率则高达 90% , 业已证明 , 氯氮平对难治性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继发阴性症状有效 , 且能降低自杀危险性 , 改善生活质量 , 维持治疗能降低复发。对焦虑、抑郁、情感淡漠可能有效 , 而对原发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的有效性尚需进
9、一步验证。氯氮平 EPS 发生率低的解释 : 可能与D2 受体低亲和力和 5-HT2A 受体高亲和力有关。对 D1与D4 受体的特殊作用或 D1 /D2 ,D4/D2 受体的交互作用。与胆碱能、组胺、 1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参考文献: 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7579.,16,利培酮 ( Risperidone),利培酮是一种苯乙唑衍生物 , 具有较强的拮抗 5 - HT能、 DA 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 , 特别是高 5 - HT2A / D2 受体拮抗比率也是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最为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 利培酮无抗胆碱能作用 , 清除半衰
10、期为 20h 22h(包括其活性代谢物 9 - 羟 - 利培酮) ,各种临床试验的治疗剂量范围在 116mg/d , 目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推荐剂量为 28mg/d。棕榈酸帕潘立酮缓释注射剂( Invega Trinza, 9-羟-利培酮)每3个月肌内注射一次,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每3个月注射一次,一年只需注射4次,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Invega Trinza通过FDA的优先审查程序批准,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一年用药仅4次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参考文献:黄继忠 , 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 2:7580.
11、,17,奎的平 ( Quetiapine ),对多个脑受体有亲和力 , 并且有很强的1肾上腺阻滞特性 , 对 5 - HT2 受体的亲和力大于对 D2 受体的亲和力。临床试验表明 : 日剂量 50mg, 其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继发性的阴性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 , 但EPS 、肝转氨酶增加的发生率明显低且轻微 ,无血清催乳素分泌增加 , 可引起一过性的轻度升高 , 此外尚有口干、失眠、体重增加的报道 , 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参考文献: 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7579.,18,阿密舒必利 ( Amisulpiride)-氨磺必利,类似舒必利
12、 ,动物研究发现低剂量时具选择性突触前 D 2 样自身受体作用而产生 DA 能激动作用 , 高剂量时阻断突触后 DA 受体 , 并具一定的区域选择性特点 , 如在皮质边缘区的相对高密度产生抗精神病作用 , 纹状体的低密度几乎不引起肌强直。日剂量 300mg 时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阴性症状和缺陷症状有效 , 对抑郁症病人日剂量 50mg的疗效与丙咪嗪(100mg/ d ) 相当 , 当日剂量为100 300mg 时 , 不会引起 EPS 和内分泌系统副作用 , 高剂量(600 1200mg / d ) 对阳性症状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而耐受性更好。该药可导致某些 EPS 如静坐不能和内分泌症状 ,
13、后者主要是导致催乳素升高所致。参考文献:黄继忠 , 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 2:7580. 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7579.,19,阿立哌唑 ( Aripiprazole),阿立哌唑系一种喹诺酮类衍生物 , 具有较强的多巴胺 D2亲和力和中等程度的 D3 亲和力 , 药理特性表现为部分性突触前 D2 激动和突触后 D2 拮抗作用 , 并有轻度 5 - HT1A 、 2A/ C 受体结合而具有部分 5 - HT1A 激动和 5 - HT2A 拮抗作用 , 临床前研究发现对中
14、脑边缘区 D2 受体具有拮抗作用 , 而对中脑皮质区呈部分激动作用 , 对中脑被盖区 D2 神经元具有激动 - 拮抗作用 , 并抑制黑质 - 纹状体通路的 DA 传递 , 其清除半衰期为44h 70h 。参考文献:黄继忠 , 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 2:7580.,20,齐拉西酮 ( Ziprasidone),对 5 - HT 2A 受体和 D 2 受体有亲和力 , 给药 40mg 时 , 5 - HT 2 受体的占有率达 98% , 对1 肾上腺素受体及 5 -HT1A / D , 5-HT2C 和 D 1 受体有部分亲
15、和力。此药致僵住所需剂量是其抗精神病有效剂量的 10 倍 , 表明 ESP 的易患性低。已有的临床研究表明 , 此药对阴性、阳性症状疗效好 , 且对抑郁症状有效。其副作用主要有鼻塞、疲乏、失眠。参考文献: 刘铁桥.新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2:7579.,21,抗精神病药物的评价与选择,1952 年临床发现氯丙嗪具有抗精神病疗效 , 才开始了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障碍的现代治疗。之后的 30 多年间 , 氯丙嗪、氟哌啶醇等一直应用于临床 ,并称之为“经典抗精神病药(classic antipsychotics) ” , 其主要作用机制与阻断中枢多巴胺 D 2受体
16、有关 , 但因疗效谱性的局限和各种突出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 (EPSs) 导致患者持续的功能损害、病耻感和治疗依从性差。 EPSs 的罹患率高达 60 % , 包括帕金森病、急性肌紧张、静坐不能和迟发性运动障碍。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主要限于阳性症状 , 至少 50 % 的患者在治疗情况下仍持续存在各种精神症状和功能缺陷 ,20 % 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剂量的经典抗精神病药治疗时仍出现复发 , 以致反复住院、社会医疗资源负担加重和预后不良。,22,抗精神病药物的评价与选择,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原型药物 氯氮平应用于临床实践后 , 发现其具有突出的抗精神病作用 , 几乎不引起EPSs
17、 , 对中枢多巴胺 D 2 受体的阻断作用较弱 , 更主要是通过阻断 5 - 羟色胺 (5 - HT) 、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调节谷氨酸受体等多种受体而起作用 , 于是提出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atypicalantipsychotics) ”的最初定义 , 即不再以多巴胺 D 2 受体阻断作用作为抗精神病药唯一的生化机制解释 。由于氯氮平可引起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而被限制使用。精神药理学专家开始专注于研发具有氯氮平样治疗作用同时又可避免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新药 , 近 20 年来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断问世 , 利培酮 (Risperidone) 、奥氮平 (Olanzapine)
18、、喹硫平 (Quetiapine) 、齐拉西酮 ( Ziprasidone) 、阿 密 舒 必 利 (Amisulpiride) 和 阿 立 哌 唑(Adpiprazolel) 等已成为代表药物 , 在美国 , 已有 50 % 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参考文献:黄继忠 , 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 2:7580.,23,评价与选择标准:疗效+安全性,目前 , 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评价主要依赖精神症状 ,缺乏可以用实验室检查量化的“金标准 ”。既往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评价 , 多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 ,
19、随着 20 世纪80 年代精神量表的应用 , 目前评定量表已成为精神药物疗效评价工具 , 常用的量表 有: 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NS) 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等。一项应用正常人的脑组织进行的研究,报告了一系列抗精神病药物与多巴胺D2、毒蕈乙酰胆碱(M型Ach)、组胺H1、 1与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的研究,对奋乃静、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等17种药物的研究 结果显示:药物的平均有效日剂量与亲和力呈明显负相关(r=-0.80),亦就是说,亲和力愈低,所需日剂量愈高。至于其他4种受体,或者并无相关( 1与2 ),或者呈正相关( M-Ach 与H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病 药物 临床 评价 选择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8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