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傣族舞蹈》课件.ppt
《民俗学《傣族舞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傣族舞蹈》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傣族舞蹈,演讲:苗佳鑫制作:曹瀚博 刘龙啸 丁磊 收集:李梦鸽 战梦涵 姚越 整理:李昊锦 乔国玺 刘英杰 魏建,1,t课件,傣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的民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2,t课件,1自娱性的节目有“嘎光”、“象脚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嘎光”和“象脚鼓舞”。 “嘎光”系傣语,“嘎”为跳或舞,“光”泛指鼓,也有集拢、堆积的意思。“嘎光”可译为“围着鼓跳舞”,也可译为“跳鼓舞”。西双版纳称为“凡光”,有很多地方又叫“跳摆”、“宁摆”等。此舞是傣族最古老
2、的舞蹈,流行在20多个县市,是在年节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场地,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嘎光以象脚鼓等民族打击乐为伴奏;但有的地方,敲鼓的人也参加舞蹈,并且带领众人围圈而舞。,3,t课件,象脚鼓舞是自娱性兼表演性的男性舞蹈。 象脚鼓是根据鼓的形状而取的名称,傣族一般统称“嘎光”,但对长、中、小三种象脚鼓又各有名称。,4,t课件,长象脚鼓的鼓身长为一米八至二米,傣语称“嘎光绕”,各地均有,但以瑞丽县的最具代表性。长象脚鼓多用于伴奏,可以打出丰富多变的鼓点。可边击边独舞,在展现击鼓技艺的同时,以长鼓尾的大幅度地转动摆动形成优美的舞姿。,5,t课件,6,t课件,中象脚鼓的鼓身长约一米多,这种舞蹈流
3、行整个傣族地区,尤以德宏地区和保山、临沧等地最具代表性。中象脚鼓舞在傣语称为“嘎光”也有称为“嘎光武杰”或“嘎光黑拉”的。跳时一般是背鼓顺圆圈而舞,可二人对舞,过去有赛鼓的活动,以击鼓声的长短、音色的优劣、鼓尾甩动幅度的大小、舞姿是否好看等为评比标准,胜者在鼓上挂银牌。,7,t课件,8,t课件,小象脚鼓的鼓身长约六十厘米左右,流行于景洪、勐海、勐腊等地。因鼓小轻便,可灵活舞动,因此这种舞蹈以竞技为主,一般是双人对舞,四人或集体也可。舞时有击鼓追斗、退让躲避、踢腿斗脚等动作。,9,t课件,关于象脚鼓及其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古时有一对夫妻,劳动后在水潭边小憩,突然风把熟透了的芒果从树上吹落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傣族舞蹈 民俗学 傣族 舞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