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课件.ppt
《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1945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人生巅峰后的8周、8年和20年后死于高血压引发的脑卒中。20世纪70年代前,医学界一直将高血压作为身体的正常代偿机制。1949年,Charles friedberg 撰写的经典教科书心脏病学将良性血压定义为不超过210/100mmHg。三位国家元首的高血压一直未获得治疗。1947年11月,在美国政府支持在马萨诸塞州的Framingham小镇启动Framingham心脏研究。1957年,Framingham研究报道了首个主要发现,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将高血压定义为160/95mmHg,揭开了心血管疾病预防与
2、治疗的新篇章。,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 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 损伤心、脑、肾结构和功能,导致器官功能 损害和衰竭,概念:,人群血压为连续性正态分布高血压定义:未使用降压药物,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血压分类和定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1,2,3,4,1级 140159/ 90992级 160179/ 1001093级 18
3、0/ 110,年龄大于5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CV家族史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左室肥厚颈动脉增厚肾功能受损,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危险分层评估,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疾患,高血压分级,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疾患,2022/12/8,10,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以上的标准适合于男、女性任何年龄成年人。若现在应用降压药物即使血压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分类和定义,流行病学:,发病率有差异:国家(工业化)、种族(黑人)、地域等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地区城乡年龄地域性别,流行病学-中国人群流行病学特点
4、,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为多因素,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途径不明!研究表明:不是同质性疾病,不同个体机制不同。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加速机制不同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个体差异大,1、遗传因素: 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高血压-子女发病率46%。2、环境因素: 包括:饮食 与钠盐摄入显著正相关,钾摄入呈负相关。 饱和脂肪酸、高蛋白摄入正相关。饮酒量正相关! 精神应激:城市、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噪音! 吸烟: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3、其他因素: 包括:体重、肥胖 药物:避孕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0%以上有高血压!,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高血压发病的有关因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
5、,血管紧张素,肾素,ACE,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升高,交感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的正反馈使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醛固酮增加导致钠水储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1、激素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1、激素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钠摄入增加,细胞外液增加,血压升高,血管平滑肌内钙离子增加,血管收缩反应增加,外周阻力增加,2、肾脏机制:高盐饮食、遗传性和获得性排钠能力下降是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异常。盐敏感性高血压:摄入钠盐
6、后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3、神经机制:,精神紧张压力增加长期焦虑噪音,大脑皮层兴奋,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儿茶酚胺释放,肾素释放,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4、血管机制:大、小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动脉内皮功能异常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 血脂异常、吸烟、血糖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内皮舒张因子减少,收缩因子增加 血压增高 血管重塑:血管壁增厚、壁/腔比值增加。,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发病机制,5、胰岛素抵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糖耐量降低,(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维持正常的糖耐量)称为胰岛素抵
7、抗(insulin resistance)胰岛素可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增加交感神经活动;细胞内钠、钙增加;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 以上皆使血压升高,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特点,高钠:高同型半胱氨酸高体质指数:肥胖高危险分层:达70%,低钾低叶酸低肾素低镁,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血流动力学:血压(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CO)*总外周血管阻力(PR)年轻人:CO 主动脉硬化。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中年人:PR CO不增加。舒张压增高。老年人:单纯收缩压增高,脉压增高提示中心动脉的硬化及周围 动脉回波速度增快
8、导致收缩压增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是舒张性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心脏、脑、肾、视网膜,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长期血压升高引起心脏左心室肥厚扩大血管重构既是高血压所致的病理变化,又是高血压维持和加重的基础。主要表现:血管壁增厚,血管壁腔比增加,内径缩小,血管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脑肾组织缺血。病程的早期仅有心排血量和全身小动脉的张力增加,无明显的病理学变化。持续进展出现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血管壁重构、促进动脉硬化发生、进展。,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心脏、脑、肾、视网膜,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心肌细胞肥大
9、-高血压性心脏病脑:脑血管缺血变性、动脉硬化,微动脉瘤。腔隙性脑梗塞。肾: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慢性肾衰。视网膜:Keith-Wagener眼底分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心脏、脑、肾、视网膜,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可致脑梗死,高血压易形成脑血管微小动脉瘤,破裂后导致脑出血。,肾脏的变化,高血压,肾小球的入球动脉硬化,肾小球囊内压升高,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衰,视网膜的变化,高血压,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级),动静脉交叉压痕(级),视网膜出血(级),视乳头水肿(级),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高血压,收缩因子:内皮素(ET-1)、血管收缩因子(EDCF)、血管紧张素舒
10、张因子:前列环素(PGI2)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NO),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初期血压波动性,暂时性升高,自行下降和恢复正常。随着病程的迁延,尤其在靶器官受损或有合并症之后,血压逐渐呈稳定和持久性升高。一般表现:缓慢起病,症状不典型,体检时发现。可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疲劳、心悸、耳鸣,但这些症状不一定和血压水平有关。体征:周围血管搏动、杂音。主动脉A2亢进;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长时间可使左心室肥厚,闻及第四心音。,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高血压的并发症:损害靶器官心衰和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衰脑血管病TIA 、脑卒中、脑出血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病动脉硬化
11、闭塞症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级,高血压的实验室检查-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 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基本项目:血、尿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脂、血糖、心电图、胸片和眼底检查。推荐项目:动态血压监测、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测定、测定等检查。选择项目:主要针对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血尿醛固酮、血尿皮质醇、血儿茶酚胺、肾上腺超声、睡眠呼吸监测。,高血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诊室血压值安静休息坐位上臂肱动脉部位。 右侧大于左侧非同日三次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高血压病史,目前口服降压药物。,高血压的危险评估和预后,高血压患者预后:血压水平相
12、关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危险因素的分层指标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高血压的危险评估和预后,高血压的危险评估和预后,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与其治疗和预后相关临床评估意义重大,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与原则,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根治办法!降压治疗明确的心脑血管获益!SBP降低10-20mmHg或DBP5-6mmHg,3-5年内脑卒中、冠心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事件减少38%、16%
13、与20%。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高危患者获益更为明显!降压治疗的目的: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血压的治疗,治疗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决心:改变生活方式!代谢性高血压。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恒心:持之以恒。信心:罕有降不下来的血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生活方式干预,一、治疗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象: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内容: 1、减体重: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24Kg/M2 2、减少钠盐摄入:6g/天。 3、补充钾盐:水果蔬菜 4、减少脂肪摄入: 5、戒烟限酒: 6:增加运动: 7:减轻精神压力: 8:补充叶酸制剂:,高血压的治疗原则-降压药物治疗与控
14、制目标,二、降压药物的应用:对象:1、高血压2级或以上2、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已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3、血压持续增高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未控制。4、心血管危险分层:高危、很高危高血压患者必须降压治疗!三、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1、140/90mmHg!老年人150/90mmHg! 2、数周至数月,平缓降压。非越快越好! 3、年轻、病程短可以较快达标,病程长、老年人、合并症适度缓慢,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四、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1、中国高血压人群特点,高危险分层!2、血糖、血脂、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3、补充叶酸,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中国防控脑卒中!,高血压治疗策略发展之路,过 去,有效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血压 原发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