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课件.ppt
《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 -交大一附院经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崔晓海,1,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组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定义,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2,特点:良性疾病、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手术后仍易复发、脓肿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或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伤害。,3,高发年龄为2836岁(2050岁)。多发生于育龄经产妇女,其小孩2-4岁。发病率不详,临床表现为呈增高趋势预后好,一般发病后半年至1年痊愈,流行病学特征:,4,病因不详,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的危险因素:乳管
2、阻塞、乳头内陷合并细菌感染、外伤自身免疫相关高泌乳素血症感染因素(尤其是kroppenstetii棒状杆菌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创伤、体内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物、口服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病因:,5,乳头内陷/乳管阻塞分泌物排除不畅、淤积反复刺激上皮形成炎症合并细菌感染脓肿形成破溃、或窦道形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乳腺上的表现。,推测的发病机制:,6,肿块期:以边界不清肿块为主,与乳腺癌无法鉴别。脓肿形成期:快速进展为脓肿期,皮肤红肿、可伴有发热、血象增高。破溃或窦道形成期:破溃、脓液流出;以及后续的反复破溃。少部分伴有双下肢结节性红斑,4型超敏反映。,临床表现:,7,8,9
3、,排除性诊断:乳腺癌、乳腺结核、特异性肉芽肿穿刺或手术活检获取病理诊断。其他:临床查体+B超、钼靶、MRI,诊断:,10,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和MRI均不能区分乳腺癌和非哺乳期乳腺炎;穿刺诊断也不是金标准,仍然是排除性诊断(首先排除乳腺癌等,然后才能诊断)。,原则:,11,目的:寻找病因,根据病因治疗。血清泌乳素:排查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微瘤。免疫系统:血常规、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谱以及IgA、IgG、IgM、补体C3和补体C4,排查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等。,血液学检查:,12,棒状杆菌:多次取脓液培养可提高阳性率(培养阳性率27.4%;基因测序方法阳性率58.8%62.5%)。伴有该细菌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哺乳期 乳腺炎 诊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