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留置针适应症与并发症,1,浅静脉留置针的定义,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2,小夹子,针柄,针尖,肝素帽,白色隔离塞,延长管,导管,留置针基本组成,小夹子,3,浅静脉留置针的种类有:,开放式留置针密闭式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防逆流留置针,4,临床上型号的选择:,流速,应用,1925ml/min,小儿/脆小血管,3336ml/min,输液,5565ml/min,输血,76105ml/min,手术室/急诊,头皮针,5#,7#,9#,12
2、#,规格,24G,22G,20G,18G,颜色,5,留置针适应范围,适用范围:输液时间长、输液量较多的患者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危重的、手术的病人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需做糖耐量试验以及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内分泌)注入造影剂禁用范围:输入发疱剂药物胃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时禁用,6,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7,常见并发症概述,8,01,导管堵塞,9,一、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指血管内置导管部分或完全 堵塞,致使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或受限。最基本的2种类型是:血栓性导管堵塞非血栓性导管堵塞
3、,导管堵塞,10,临床表表现,不能抽回血,滴注停止,无法冲管,滴速减慢,流速一天天变慢,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11,相关因素,胃肠外营养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封管液种类、用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血液凝结药物沉淀或脂肪乳沉积药物PH值变化,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12,导管堵塞预防,选择合适部位、血流丰富的血管选择合适功能的穿刺工具-防堵管留置针选择合适型号的穿刺工具,导管堵塞的预防,13,导管堵塞预防,选择合适正确的冲封管两种药物之间冲管用药后、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冲管输注速度减慢、抽血前后应冲管停止输液后需每6-8小时冲管1次执行脉冲-正压封管手法留置针保留3-5天,不超7天,导管
4、堵塞的预防,14,如清洗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 患者教育,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阻塞,必要时遵 医嘱应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可尝试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如若阻力较大不可强行推注,以免将形成的血栓推入血流中。,解 读,导管堵塞的处理,15,导管堵塞的处理原则:1、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2、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导管堵塞的处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6,02,静脉炎,17,静脉壁内膜的炎症,一种进行性并发症。 类型:,化学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警惕:拔针后的静脉炎
5、, 以上任何 一种都有可能!,二、静脉炎概念,静 脉 炎,18,静脉呈条索状,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色条纹,红、肿、热、痛,滴速减慢,穿刺点出现脓性分泌物,常见并发症静脉炎,临床表表,19,20,病人状况:年龄、免疫、疾病、皮肤、营养、既往静脉穿刺状况液体和药物渗透压、pH值和种类,以及微粒输液装置导管的规格、长度和材料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穿刺者的导管置入知识和技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血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 粗导管) 留置时间过长 消毒剂未干 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冲管,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化学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2,化学性静脉炎预防,充分的血液稀释 首选合理选择输液工
6、具刺激性的药物输注后及时进 行冲管合理酸碱溶液稀释,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23,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固定不良,在更换敷贴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4,机械性静脉炎预防,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 细最小的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 少移动必要时可使用手臂固定托或 其它固定辅助工具,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25,操作者洗手不彻底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皮肤消毒
7、/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细菌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6,细菌性静脉炎预防,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程序密闭式固定避免二次穿刺,细菌性静脉炎的预防,27,反复穿刺使导管前端出现劈叉、毛刺、皱褶,形成微血栓静脉内膜划伤,形成微血栓,运动过度,血液回流形成血栓血压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形成血栓非正压封管,导致血栓形成未封管或封管保留时间超过标准,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28,血栓性静脉炎预防,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穿刺角度大,避免划伤血管 内膜穿刺后送管速度稍慢,避免刺破血 管后壁使用防堵管留
8、置针自动 正压封管,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29,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最后一次输液后拔针前未冲管可能是前四种静脉炎的任何一种,拔针后静脉炎的预防,拔针后静脉炎的相关因素,30,拔针后静脉炎预防,满足输液的前提下,选择最 细最小的导管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 无菌敷料,提醒病人要防水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拔针后静脉炎的预防,31,静脉炎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选择工具,合理留置时间,使用带有过滤装置的精密输液器,长期输液者有计划的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的一条血管反复穿刺,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32,静脉炎的预防与处理,静脉炎
9、发生率应低于5或更低(INS标准),如果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5,应寻找原因并予以排除。,33,作用: 具有抗炎、促进水肿和血肿吸收,抑制血栓形成和生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的功能 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 禁忌: 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禁用,局部涂擦喜疗妥软膏,静脉炎处理,34,如意金黄散为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大黄、白芷、姜黄、天南星等。,作用: 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 尚可激活巨噬细胞,达到灭菌作用 除了单纯的收敛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硬结型,静脉炎的处理,注意: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禁用,35,03,药物的渗出/外渗,36,渗出/外
10、渗,输液渗出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致使非刺激性药液或液体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输入的发疱剂及刺激性药液或液体进入了周围组织。区别:外渗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三、常见并发症渗出和外渗,37,没有症状,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厘米,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厘米之间, 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 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 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 最
11、小处直径大于15厘米, 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中度到重度的疼痛,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的液体渗出,0级,1级,2级,3级,药物外渗的分级,38,临 床 表 现,常见并发症渗出和外渗,39,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40,护士因素1、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2、护士巡视不及时3、血管选择不当,一个部位反复多次穿刺4、使用钢针进行输液5、穿刺部位在关节或骨突处6、一根静脉上长时间输液或使用注射泵7、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过长8、外周静脉使用刺激性或发疱性药物9、PICC导管体内破损导致药液外渗10、交接班只观察输液是否通畅,不观察穿刺部位,41,病人因素1、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在输液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留置 并发症 预防 处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