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营养液的配制课件.ppt
《静脉营养液的配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营养液的配制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脉营养液的应用,1,t课件,基本概念适应症状禁忌症状营养途径营养系统营养液的配置,2,t课件,基本概念,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肠外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
2、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3,t课件,适应症状,主要适应症为:无法通过胃肠道摄食者如食管瘘、肠瘘、胃肠道畸形等。胃肠道严重创伤、严重炎症等。胃肠道严重功能损害,如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等。经胃肠摄食有危险,如气管食管瘘、喉关闭不全等。完全静脉营养与等渗氨基酸或葡萄糖输液疗法的不同点是:溶液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不同,前者由深静脉,后二者由周围静脉进入。前者供给热量较高,常称为静脉高营养,后者供应热量较低。前者可以长期应用以维持生命,高营养液连续滴注时间可达一个月、数月至一年不等,后者则不然。,4,t课件,疗效显著,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
3、收功能障碍: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5,t课件,支持有效,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整理预计大手术后5-
4、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6,t课件,3.炎性肠道疾病:Crohn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粘膜修复。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710
5、天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恢复进食为止。,7,t课件,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致营养负平衡,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而需肠外营养支持。慢性肾衰透析期间可由静脉回输血时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8,t课件,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缺乏证据)。C
6、OPD病人理想的葡萄糖与脂肪比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l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肺部并发症。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46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梗阻。,9,t课件,禁忌症状,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10,t课件,营养途径,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取决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静脉解剖条件、凝血状态
7、、预期使用肠外营 养的时间、护理的环境(住院与否)以及原发疾病的性质等因素。长期住院病人最常选择短暂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插管;非住院环境的长期治疗病人,以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或植入皮下的输液盒最为常用。,11,t课件,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证:短期肠外营养(2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1200mOsm/LH2O者;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优缺点: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感染),且容易早期发现静脉炎的发生。缺点是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复穿刺,易发生静脉炎。故不宜长期使用。,12,t课件,2.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营养液 配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