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规定全面解释)课件.ppt
《煤矿防治水规定全面解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规定全面解释)课件.ppt(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防治水规定,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中国国家委员会 副主席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 成员国家煤监局”水害防治”专家组 组长中国地质学会 理事 ;,主要目录一、第一章 总则二、第四章 第五节 疏干开采和带压开采三、第五章 井下探放水四、第七章 露天煤矿防治水五、第八章 水害应急救援,第一章 总 则 本次规定的总则,重点强调了颁布的规定:目的和依据;在矿井防治水领域的权威性;防治水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防治水工作的责任人;防治水工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专用装备;矿井防治水应开展的工作等; 第1条: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
2、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的各类煤矿。煤炭行业现行的各项规程、规范、标准在防治水方面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第3条 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第4条 煤矿法定代表人或煤矿主要负责人(含实际控制人,下同)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第5条 煤矿必须配备专门负责防治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要设立专门防治水
3、机构。 第6条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还要建立探放水制度、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等。制定的各项制度都要组织宣传学习,并悬挂在醒目位置,做到人人皆知。 第7条 煤矿要编制(5-10年)的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年初),并组织实施。,第8条 煤矿企业、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况。在水害情况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发现矿井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
4、透水原因。,第9条 煤矿要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10条 煤矿要加强防治水科技攻关和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第二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第11条 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见表2-1)。,表2-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
5、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当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4.按分类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第12条 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10.9前完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6、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第13条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 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第二节 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 第14条 矿井应当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水内容。 井田地质报告一般可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地质报告。 第15条 矿井应当按照规定编制下列
7、防治水图件:(一)矿井充水性图;(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五)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其他有关防治水图件由矿井根据实际需要编制。 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半年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见附录一。,第十六条 矿井应当建立下列防治水基础台账:(一)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二)气象资料台账;(三)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四)钻孔水位、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及河流渗漏台账;(五)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六)矿井突水点台账;(七)井田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八)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
8、(九)水质分析成果台账;(十)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十一)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十二)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十三)矿井和周边煤矿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十四)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十五)其他专门项目的资料台账。 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半年修改1次。,第17条 新建矿井应当按照矿井建井的有关规定,在建井期间收集、整理、分析有关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并在建井完成后将资料全部移交给生产单位。 新建矿井应当编制下列主要图件:(一)水文地质观测台账和成果;(二)突水点台账、记录和有关防治水的技术总结,以及注浆堵水记录和有关资料;(三)井筒
9、及主要巷道水文地质实测剖面;(四)建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成果;(五)建井水文地质报告(可与建井地质报告合在一起)。,第18条 矿井在废弃关闭之前,应当编写闭坑报告。闭坑报告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闭坑前的矿井采掘空间分布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充水水源、通道、积水量和水位等情况的分析评价;(二)闭坑对邻近生产矿井安全的影响和采取的防治水措施。闭坑报告(包括图纸资料)应当报所在地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19条 矿井应当建立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矿井水文地质文字资料收集、数据采集、图件绘制、计算评价和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一体化,第五节 疏干开采和带压开采,第七十二条:煤层(组)顶板导水裂缝带范围内
10、分布有富水性强的含水层,应当进行疏干开采。 垮落带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可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有关公式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综合确定。,释义本条是关于煤层顶板被疏干范围确定方法的有关规定。,煤层采动后,其顶板覆岩按照破坏形式,可划分为垮落带、导水裂缝带和弯曲带三个不同的开采影响带。 垮落带是指由采煤引起的上覆岩层破裂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范围。具有以下特性:无序性,垮落岩块大小不一,无规则地堆积在采空区内;碎胀性,它是使垮落能自行停止的根本原因;可压缩性,垮落岩块间的空隙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采动程度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可得到压实;垮落带的高度主要取决于采出煤层厚度和
11、上覆岩石的碎胀系数,通常为采出煤层厚度的3-5倍。,导水裂缝带是指开采煤层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岩层发生垮落和断裂,产生裂缝,且具有导水性的岩层范围。这一层具有成层性、连通性和导水性的特点。弯曲带位于裂缝带之上直至地表。其特点是具有隔水性,岩层的移动过程是连续且有规律,其发育高度主要受开采深度的影响控制。 疏干开采要预先设置排水系统,防止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水突然涌出,造成灾害。为了确定疏干范围,必须预测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该高度主要与煤层开采厚度和开采面积、覆岩岩性和组合方式、煤层倾角和埋深、煤层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等因素有关。,确定煤层覆岩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的方法有经验公式法、现场实测法
12、和数值模拟法等。有条件的矿井,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1. 经验公式法,表4-1 厚煤层(0-54)分层开采的垮落带高度计算公式,注:M累计采厚;公式应用范围:单层采厚13m,累计采厚不超过15m;计算公式中号项为中误差。附表4-2、4-3同。,表4-2 厚煤层(0-54)分层开采的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表4-3 急倾斜(55-90)煤层垮落带、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公式,注:M累计采厚;h-采煤工作面小阶段垂高(m)。,2. 现场实测法 主要在煤矿采空区上方施工钻孔,通过观测钻孔中冲洗液漏失量和钻孔中水位变化来确定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高度。具体测定方法可参阅有关标准。此外,在现场运用地球物理勘探
13、方法,测定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并最后用钻探实测结果校正,也是常常采用的一种实测方法。 表4-1、4-2和4-3中经验公式适用于分层开采的情形。但近年来,由于综放开采具有高产高效的优点,因此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在目前尚未总结出适合综放开采的计算两带高度的经验公式条件下,采用现场实测法是较好的选择。,3数值模拟法。 用有限单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等模拟确定导水裂缝带的高度,已有现成程序,如Flac-2D、Flac-3D和Ansys-2D等。 经验公式法、现场实测法和数值模拟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有条件的矿井可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确定。,第七十三条: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且浅埋的缓倾斜煤层,需要
14、疏干开采时,应当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或者补充勘探,以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并根据勘探评价成果确定疏干地段、制定疏干方案,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执行。,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且浅埋的缓倾斜煤层疏干开采的规定。,1进行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疏干勘探是以疏干为目的的补充水文地质勘探,采用物探、化探和钻探等手段,查明疏干含水层的厚度、富水性、渗透性、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和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与运动规律、渗流场分布、矿井涌水量以及疏干工程的出水能力、疏干水量、残余水头、疏干时间等;其目的是进一步查明矿区疏干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疏干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2编制
15、疏干方案。根据专门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确定疏干地段、疏干工程布置、规模、种类、质量、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完工时间等,编制疏干方案。疏干方案编制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应与煤矿山建井、开采阶段相适应;疏干能力要超过充水含水层的天然补给量;疏干工程应靠近防护地段,并尽可能从充水含水层底板地形低洼处开始;疏干钻孔数应采用多种方案进行试算,孔间干扰要求达到最大值;水平充水含水层应采用环状疏干系统,倾斜充水含水层采用线状疏干系统。疏干方案的编制是在水文地质勘探基础上进行的,在试验性疏干结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疏干方案作进一步修订。,3疏干方案经审批执行。疏干开采技术难度大,还要考虑经济成本、水资源和生态环
16、境保护等。因此,需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执行。在实施疏干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加强地面和井下水文地质情况的监测。,第七十四条:疏干开采半固结或者较松散的古近系、新近系含水层覆盖的煤层时,开采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明流砂层的埋藏分布条件,研究其相变及成因类型; (二)查明流砂层的富水性、水理性,预计涌水量和预测可疏干性,建立动态观测网,观测疏干速度和疏干半径; (三)在疏干开采试验中,应当观测研究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水砂分离方法、跑砂休止角,巷道开口时溃水溃砂的最小垂直距离、钻孔超前探放水安全距离等; (四)研究对溃水溃砂引起地面塌陷的预测及处理方法。,释义本条是关于在易形成流砂的
17、半固结或较松散含水层下开采的有关规定。,在流砂层下采煤极易造成涌水溃砂灾害。涌水溃砂产生的条件是: 1上覆含水层中存在厚度大于0.25m的粉细砂层,砂土的含水率大于3%或孔隙率大于43%;土的组成中粉砂含量大于75%;,3采矿破坏形成的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贯通含水层; 4采空区和巷道有足够大空间容纳溃入的水砂。 防止煤矿涌水溃砂的主要方法是疏水降压,减小动水压力。为此,必须查明含水层和粉细砂层的埋藏分布规律和成因类型、含水层的颗粒级配、富水性、水理性质、渗透系数、贮(释)水系数、给水度、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动态变化等,编绘地下水水位和基岩顶面等值线图,计算垮落带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确定疏干地段和疏
18、干方案,并预测涌水溃砂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及其预防处理方法。,案例: 2004年3月7日,新疆哈密煤业集团井采公司二井W4105工作面上顺槽发生涌水溃砂事故,导致9人死亡和矿井停产。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采矿活动形成的垮落带沟通了上覆新近系含水砂层。,第七十五条:如果煤层顶板受开采破坏后,其导水裂缝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在掘进、回采前,应当对含水层采取超前疏干措施。要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并编制疏干方案,选定疏干方式和方法,综合评价疏干开采条件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疏干方案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定。,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疏干开采方案编制和审批的规定。,煤层开采过程中或顶板破坏后
19、,其导水裂缝带波及范围内存在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体),在具备疏干的条件下,在采掘前要进行专门水文地质疏干勘探和试验,编制疏干方案,选定疏干方式与方法,对含水层(体)采取超前疏干措施。 对导水裂缝带可能波及到的诸如老空水等强富水体,必须预先彻底疏干或疏放,方可开采。,第七十六条:在矿井疏干开采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应用“三图双预测法”进行顶板水害分区评价和预测。有条件的矿井可以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疏干水量和地下水流场变化的模拟和预测。,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疏干开采过程中应当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预测预报的规定。,为了使矿井疏干方案更具合理性,应采用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导
20、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充水含水层富水性、顶板水害分区评价和疏干水量预测等研究。 “三图双预测法”是一种解决煤层顶板充水水源、通道和强度三大关键技术问题的顶板水害预测评价方法。“三图”是指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和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图;“双预测”是指在天然和人为改造状态下的回采工作面分段和整体工程涌水量预测。,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可通过影响控制含水层富水程度的厚度和岩性、地质构造、渗透特性、单位涌水量、钻孔岩芯描述和采取率、冲洗液消耗量、抽(放)水试验和井下涌(突)水形成的地下水渗流场分析、地下水水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勘探场分析等资料,根据多源信息复合原理,应用G
21、IS的叠加功能编制形成。,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是指煤层回采过程中诱发的顶板导水裂缝带加保护层总高度与煤层至含水层之间覆岩厚度之差图,它是煤层回采过程中顶板突水灾害发生的前提。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总高度受控因素多,具有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除了受控于煤层覆岩岩性组合、塑与脆性岩沉积厚度比值和其沉积位置、倾角和构造条件以及原岩地应力分布等自然影响因素外,开采工艺、采高和工作面斜长以及具体的顶板管理方式等人为影响因素也同等重要地控制其发育总高度。导水裂缝带发育总高度一般可采用经验统计公式或数值模拟计算评价,也可采用井下现场实测确定。,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图,是应用GIS的多源信息复合叠加功能,
22、将前述的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与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图复合叠加处理后编制而成。,天然和人为改造状态下的回采工作面分段和整体工程涌水量预测,是根据研究矿井具体的充水水文地质物理概念模型,建立地下水流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在反演识别基础上,根据回采工作面周期来压步骤,分别预测在天然和人为改造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回采工作面分段和整体工程涌水量。,第七十七条: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后,隔水层不容易被破坏,煤层底板水突然涌出可能性小,可以进行带压开采,但应当制定安全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审批。 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见附录四。,释义本条是
23、关于矿井带压开采的规定。,1带压开采评价。测定底板隔水层平均重度、平均抗拉强度和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根据附录四安全隔水层厚度和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评价是否可以带压开采。 2制定带压开采方案。在带压开采过程中,要加强动态监测,制定现场应急预案,防止误揭断层或破碎带等导水地质构造。带压开采方案需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批。,第七十八条:当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开采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能允许的安全水头值以下,并制定安全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批准。总结适合本矿区(井)的安全水头值,指导安全生产。
24、矿井排水考虑与矿区供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广应用矿井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二)承压含水层的集中补给边界已经基本查清情况下,可以预先进行帷幕注浆,截断水源,然后疏水降压开采。 (三)当承压含水层的补给水源充沛,不具备疏水降压和帷幕注浆的条件时,可以酌情采用局部注浆加固底板隔水层和改造含水层为弱含水层的方法,但应当编制专门的设计,在有充分防范措施的条件下进行试采,并制定专门的防止淹井措施,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批准。 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公式见附录五。,释义本条是关于矿井疏水降压开采的规定。,1疏水降压开采。根据附录五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如果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
25、间的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就要进行疏水降压开采,防止突水淹井。 2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在疏水降压开采过程中,应积极推广应用矿井排水、供水、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有效解决由于煤矿大流量、大降深疏排地下水而导致的矿区所在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供水困难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根据矿井所在区域的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取水建筑物选型中,要多方面考虑,不仅选择在井下打专门疏(放)水孔,也可选择在矿井地面打抽水孔,或在承压含水层的浅部隐伏露头补给区处打地面浅排孔。排、供、生态环保三位一体优化结合管理模型是在矿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基础上,应用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治水 规定 全面 解释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