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 完整版本课件.ppt
《恶性黑色素瘤 完整版本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黑色素瘤 完整版本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恶性黑色素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教研室 吴红洁,2,3,教 学 目 的,4,概 说,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中约90%发生于皮肤。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占全部恶性肿瘤1-3,占皮肤恶性肿瘤5,但构成其死亡的75。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澳大利亚发病率最高,我国低发。,5,病 因 学,紫外线辐射主要病因;白色人种高危人群;红头发、结构不良痣、家族史高危因素;皮肤黑痣 20个风险为3倍;既往有恶性黑色素瘤病史者,3-5会发生新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风险为900倍。损伤,尤其幼年时暴晒易感因素;慢性摩擦良性痣恶变的相关因素。,6,浅表播散型、结节型、雀斑样型、肢端雀斑
2、样型(黑色人种多发)四种。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通过淋巴道播散至原发病灶周围“卫星结节”及相应区域淋巴结,经血道播散到肺、骨、肝、肾上腺、脑、骨髓、软组织等,预后差。,7,文献概述,类似于“恶疮”、“黑子”、“黑疔”、“翻花”、“厉疽”、“脱疽”等 。灵枢痈疽篇“发于足旁,名曰厉疽,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大,不治,百日死。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活,不然则死矣。”,8,外科正宗“疽者,黑腐也。”“发者难生,多生于足,初生如栗,色似枣形,渐开渐大,筋骨伶仃,乌乌黑黑,痛割伤心,残残败败,污气吞人,延至踝骨,性命将倾
3、。古人有法,载割可生。”诸病源候论“翻花疮者,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则出血,便生恶肉,渐大有根,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凡诸恶疮,久不瘥者,亦恶肉反出,如反花形。”医宗金鉴“推之不动,坚硬如石日渐长大日久难愈,形气渐衰,肌肉削瘦,愈溃愈硬,色现紫红,腐烂津溃,渗流血水。疮口开大,胬肉高突,形似翻花瘤证。”,9,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黑痣候谓:“有黑痣者,风邪搏于血气,变化生也。夫人血气充盛,则皮肤润悦,不生疵瘕。若虚损则黑痣变生。”外科正宗黑子中曰:“黑子,痣名也。此肾中浊气混浊于阳,阳气收束,结成黑子,坚而不散。”,10,恶性黑色素瘤之基本病因乃在虚损的基础上,或外邪搏于血气,或阳气束结而致血瘀
4、气滞,瘀血结聚,乌黑肿块。瘀久化热,热毒瘀阻,则焮红溃烂,流污黑血水。病久气血亏虚,邪毒壅盛而常见正虚邪实之证。虚者,血气虚,肾气虚。实者,血瘀气滞,瘀毒壅阻。,11,临床表现,恶性黑色素瘤可以由黑痣恶变而来,也可以是新生长的痣样物。从色素痣恶变到恶性黑色素瘤常需要数月到数十年。常有黑痣增大、色素加深、隆起呈结节状,或色调不匀,或痣周围出现炎性反应或散在性深黑色斑点,黑痣易溃疡出血,溃烂处可流略带黑色的血性渗出物,周边皮下亦可见色素沉着。,12,腋窝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卫星结节灶;转移结节。远处脏器转移,如肺、脑、骨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黑色素尿。,13,肿瘤外观有以
5、下主要特征:,不对称性:将其一分为二,两半不对称。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样改变。颜色:常在棕黄或棕褐色的基础上参杂 粉红色、白色、蓝黑色等多种杂色。直径:常超过5mm。表面:常不光滑、粗糙不平,常有鳞形或 片状脱屑,或渗液、渗血。,14,诊断要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对临床有色素的结节或色素结节呈溃疡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15,凡临床出现黑色素痣在短期内突然增大,边缘不对称,色素明显加深,并向四周扩散,颜色变化或伴有出血,流黑色液体或黑痣毛突然自行脱落,或黑痣周围出现颗粒性卫星结节,所属区域淋巴结肿大等,均是本病的主要表现。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确诊依据。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黑色素瘤 完整版本课件 恶性 黑色素瘤 完整 版本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