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课件.ppt
《脊髓压迫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压迫症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髓压迫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1,概念,系指各种不同原因的病变压迫脊髓及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组以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营养障碍。病程的长短与病变的性质有关,但多数起病缓慢。,2,病因,先天性疾病:如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空洞症、脊膜膨出等。外伤:如脊柱骨折脱位、外伤性血肿等。炎症:如脊柱结核、硬脊膜外和硬脊膜下脓肿、粘连性蛛网膜炎等。肿瘤:包括脊髓、脊柱、邻近组织及转移的肿瘤和白血病等。其他:如脊髓寄生虫病、脊椎关节病及椎间盘突出等,3,脊髓压迫症的分期,根性神经痛期(简称根痛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完全受压期,4,根性神经痛的特点,是脊髓压迫症的早期症
2、状表现为脊髓的感觉传导束、神经根和马尾神经受刺激,出现相应部位的不适感和疼痛。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短暂,往往不引起病人的注意,若不在此期发现和治疗,将引起脊髓的压迫。,5,脊髓组织对压力的耐受性,灰质的压力耐受性比白质大,但在耐缺血方面,灰质却比白质差。传导束中的粗神经纤维(触觉和本体感觉)对压迫和缺血的耐受性比细神经纤维(痛、温觉)差,但解除压迫后,恢复也较快和较完全。,6,脊髓部分受压的特征性表现,即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综合征):病变以下同侧的深感觉、触觉减退及感觉性共济失调,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病变对侧12个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7,脊髓完全受压期的特点,
3、是由于病变发展而造成的脊髓实质横贯性损害。随着不完全横贯发展为完全性横贯,脊髓的病理改变也逐渐有可逆变为不可逆。病变以下出现肢体运动感觉丧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临床医师应该避免在此期才做出诊断。,8,脊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9,(一)感觉障碍,根性痛:最为常见,是由于脊神经后根受刺激而引起,夜间更明显感觉传导束性疼痛:呈一个肢体或半身的弥漫性、烧灼样或钻样疼痛脊柱痛:因椎体受累所至脊髓丘脑束受压时出现对侧23节段以下的痛温觉障碍脊髓后索受压造成同侧位置觉和本体感觉障碍,10,(二)运动障碍,病变损及脊髓前角、前根及椎体束时即可出现运动障碍。早期只有乏力、握力差,不能作精细动作或步行易疲劳等。晚
4、期可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其较之感觉障碍一般出现要晚脊髓损伤和卒中可立即出现全瘫,11,(三)反射的改变,各反射弧都通过相应的脊髓节段,当该节段受压时,该节段的反射弧中断,反射减弱或消失。受压水平以下的浅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反射。腰髓以上的完全性或近于完全性横贯性损害时,刺激腹部或胸部往往可出现下肢的屈曲性脊髓防御反射。,12,(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情况下比其他功能障碍出现的晚。骶段以上病变对直肠功能的影响主要是引起便秘,骶段以下大便失禁脊髓病变节段以下皮肤早期可有出汗增多,以后则出汗减少或无汗。颈髓的病变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13,不同部位椎管内病变的特点,(以脊髓的肿
5、瘤为例),14,(一)脊髓髓内病变,根性痛少见可有感觉分离感觉障碍从紧邻病变的节段开始,逐渐向下发展,常为双侧性、对称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出现较早。早期即可出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15,脊髓外病变,根性痛出现早且常由一侧开始脊髓半切综合征多见感觉障碍多是由下向上发展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少见椎管梗阻多见脊柱骨质可有改变,16,颈椎压迫的表现,高颈段(14)主要表现为四肢痉挛性瘫痪、枕颈部自发性疼痛,并可影响到病人的呼吸。下颈段(58)主要表现为下颈部、肩、臂及手等的自发性疼痛,上肢可表现为痉挛性瘫痪,下肢多为弛缓性瘫痪。,17,胸椎压迫的表现,此段最长,而椎管管腔小,故发生脊髓压迫症时,症状出现早
6、。常先有两下肢感觉异常,继以无力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8,腰椎和圆锥部的表现,腰膨大部(腰1骶2)常有大腿前部及外阴部的跟痛。腰12受压时表现为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腰3表现为膝腱反射消失、跟腱反射亢进,腰4骶2跟腱反射消失、膝腱反射正常。圆锥部受压表现为鞍区感觉障碍及明显的直肠膀胱功能障碍。,19,马尾受压的表现,与圆锥部表现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马尾受压时根痛明显,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出现晚且不明显,而小腿的肌肉萎缩较明显。,20,颈椎病,是目前我科在脊髓脊柱方面研究的重点,21,对颈椎病的认识,1934年Peet Echois提出椎间盘突入椎管内是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症状的直接原因1948年
7、Brain及Bull等首先将骨质增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综合起来,称之为颈椎病;并得到公认。1952年Brain等将颈椎病分为脊髓型和神经根型1960年Wilkinson对颈椎病所引起的脊髓、神经根的病理变化作了详细的描述。,22,颈椎病的概念,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临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23,病因,退变慢性劳损创伤颈部炎症发育性椎管狭窄先天性畸形,24,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椎间盘是人体最早、最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改变的组织与劳损、外伤有着明显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大,含水量逐渐减少,当椎间盘破裂或脱出后,含水量更少,使椎间盘失去弹
8、性和韧性及其支撑作用纤维环外层有神经根后支分出来的窦颈神经分布,纤维环受孙损可伤及此神经,引起颈肩痛、项肌痉挛等症状,25,椎体和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首先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后椎节不稳,致使椎体后缘应力点骨质增生;其次是由于韧带-椎间盘间隙的肉芽组织在反复创伤、劳损刺激下机化、骨化或钙化而不断增大变硬小关节的退变多为继发性改变,一是关节囊所受牵引力加大,产生充血、水肿,二是关节软骨损害退变,形成损伤性关节炎,26,韧带和颈部肌肉的退行性变,黄韧带:黄韧带的退变是在颈椎椎节稳定失常时的一种代偿性表现,早期韧带松弛,后期增生、肥厚,也可钙化或骨化。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这两个韧带对颈椎的
9、稳定起保护作用,在外伤或劳损后可反应性增生和肥大,甚至钙化和骨化。项韧带和颈部肌肉:参与颈椎的力学平衡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肌肉的反应性降低,肌肉的劳损和痉挛可影响颈椎屈曲度,27,慢性劳损的概念,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值时的各种超限活动所引起的损伤。它明显有别于意外创伤,是一种长期的超限负荷。,28,慢性劳损的分型,睡眠姿势不良:主要是枕头过高,在睡眠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良体位使椎间盘内部受力不均,影响涵水作用。日常生活习惯不良:长时间低头玩麻将、大扑克,使颈椎长期处于屈曲状态,颈后肌肉及韧带组织超时负荷,容易引起劳损。工作姿势不良:涉及计算机、显微镜、雕刻、刺绣
10、等长时间低头工作时,椎间盘压力大大高于正常体位,加速椎间盘的退变。,29,颈椎创伤,垂直压缩暴力: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使椎间盘的受力加大,而形成劳损。暴力直接导致椎间盘突出前纵韧带撕裂:造成颈椎不稳一过性颈椎脱位:虽然颈椎结构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但由于局部软组织的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30,颈部炎症,颈部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和韧带,致使韧带松弛,肌张力减低,椎节内外平衡失调,破坏了其稳定性,加速和促进退变的发生和发展。即使是象咽炎、扁桃体炎等咽喉部的炎症,同样可累及到颈部的肌肉和韧带,而继发炎性反应。,31,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病的发病与椎管的直径尤其是矢状径有着直接的关系。颈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髓 压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