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造园手法调研分析课件.ppt
《狮子林造园手法调研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狮子林造园手法调研分析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州狮子林调研分析,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自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院起,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居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徜徉于狮子林中,游客既可以穿越六百多
2、年的时空观景赏古,又可在咫尺山林中感受山水之乐。,历史背景,现状,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呈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地理位置,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平面布置图,游览路线,门厅轿厅,燕誉堂,祠堂,小方厅,九狮峰,指博轩,见山楼,古五松园,真趣亭,暗香疏影楼,石舫,飞瀑亭,问梅阁,双香仙馆,扇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
3、,修竹阁,立雪堂,总体布局 疏密对比,狮子林中,除建筑布局外,其山石的分布也有极其明显的疏密对比:密的地方如千岩万壑,疏的地方仅数峰兀立。其他如花木的种植也多使丛植与孤植相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疏密对比与变化。,1狮子林,园东北建筑较密集,西南较稀疏。,2山石则以东部指柏轩前最集中、最稠密。,3.AA剖面示园的南部,建筑、山石都比较稀疏,能给人以松弛的感觉。,4.BB剖面示园的东部,建筑,特别是山石则相当密集,不仅变化的节奏快,而且起伏又十分强烈,与南部形成对比。,小方厅,位于燕誉堂北,为过度性建筑。面阔7.8米,进深10.79米,歇山顶,山尖饰如意图案,纹头脊。方砖铺地。南墙开一方窗,嵌彩色玻璃
4、。东西各开一方形砖细空窗。顶为木饰倒斗形。北内檐两侧各设一槅扇,几何图形装饰。 厅南有长方形小亭相接。亭宽4.96米,深3.64米,四角攒尖顶。亭两侧有廊与燕誉堂备弄相通。 厅北东西两侧有廊与打盹亭和住宅部分相通,合成一小院,院内筑湖石花坛,靠墙有湖石峰“九狮峰”。院北墙依次有棋、琴、画、书四扇漏窗。,小方厅 框景,小方厅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寒梅图”和“竹石图”,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寒梅图,竹石图,小方厅的北墙上的两个长方形的门洞也形成两幅框景。,小方厅 漏景,穿越小方厅,见院
5、中花台上的巨峰气势雄伟,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峰北院墙漏窗的框形各异,并分别套入琴棋书画图案,流畅明快。,具有文化意义的 “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绿,与粉墙漏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小方厅 框景,院内墙上的门洞,也形成独特的框景。,古五松园,坐西朝东,面阔10.71米,进深6.34米,硬山顶,纹头脊。东侧台基高0.23米,西侧台基高0.33米,均设一阶湖石台阶。因狮子林曾名“五松园”而得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狮子 造园 手法 调研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