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预防控制课件.ppt
《狂犬病预防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预防控制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畜共患病防治能力培训班,狂犬病预防控制,1,每年的9月28日是什么日子?,世界狂犬病日,2018年9月28 日是第12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分享信息, 挽救生命”。,2,3,4,一个真实的故事。,5,主 要 内 容,基 本 知 识流 行 病 学疫 情 概 况预 防 控 制应 急 处 置,6,基 本 知 识,7,基 本 知 识,狂犬病(rabies virus )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人兽共患病传染病。属于自疫源性疾病,病兽可为钝拙感染,不发病。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方式传染给人。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水、恐风、恐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达10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2、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概 述,8,基 本 知 识,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属于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理化特性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温,100 2 分钟或56 30-60 分钟即失去感染力。pH 8 易被灭活。易被苯扎溴铵、碘酒、高锰酸钾、乙醇和甲醛灭活。病毒对紫外线、日光和超声波敏感。,病原学,9,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通过周围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分离
3、到病毒,每小时移动1-3毫米,发病机制,基 本 知 识,10,基 本 知 识,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临床表现,一般为1-3 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长短不一与下列因素有关:伤口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毒株的种类与病毒量;伤口的处置情况;衣服提供保护;免疫缺陷病,11,基 本 知 识,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临床表现,持续2-4天。主要表现为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较为敏感;伤口及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感,具有诊断意义,12,基 本 知 识,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临床表现,持续1-3天。主要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
4、恐怖表情,恐水,怕风;典型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见水、闻流水声或提及饮水均会引起咽喉肌痉挛;因声带痉挛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流涎(泡沫嘴)、多汗、心率快、血压高;神志清楚,可有精神症状如幻觉等。,13,基 本 知 识,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临床表现,相当短暂,持续6-18个小时。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迟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14,基 本 知 识,狂躁型主要表现:机能亢进、躁动、恐水占病例总数的2/3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麻痹型临床表现不剧烈、肌肉麻痹、昏迷而死无恐水及兴奋期表现吸血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分 型,15,诊断依据流
5、行病学史:有被病兽咬伤或抓伤史, 未愈合伤口的感染史( 舔、舐)。临床表现:恐水、怕风、咽喉痉挛, 怕光、怕声、多汗、流涎或伤口蚁走感等。实验室检查:直接荧光抗体法、细胞培养方法和脑组织检测。诊断原则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例确诊需要实验室证据。详见狂犬病诊断标准 WS281-2008,临床诊断,基 本 知 识,16,基 本 知 识,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无特殊治疗 仅能对症处理加强监护、镇静、解痉、吸氧、纠正酸中毒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心律失常稳定血压、脱水(脑水肿)、气管切开,治 疗,17,流行病学,18,流行病学,野生和家养犬科动物,包括
6、狗、猫、狐狸、狼和豺, 还包括臭鼬;浣熊、猫鼬以及其它啮齿类哺乳动物。发展中国家犬为主,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 墨西哥、中南美洲吸血蝙蝠、食果和食虫蝙蝠为主。加拿大、美国和欧洲食虫蝙蝠为主。一些貌似健康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带病毒,造成传染不形成人传人,因狂犬病患者唾液中病毒含量较少。,传染源,19,流行病学,传染源,20,2013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台湾鼬獾感染狂犬病。,传染源,流行病学,21,流行病学,通过皮肤粘摸感染:动物直接咬伤;舔舐伤口或肛门感染;宰杀、剥食病犬、病猫时感染;和犬、猫亲吻时,口腔黏膜破损导致感染;呼吸道感染:通过气溶胶吸入感染(蝙蝠洞穴)。垂直感染:
7、据报道孕妇被咬伤2个月后发病,剖腹产,婴儿出现抽搐口吐白沫,被诊断为狂犬病,认为系垂直感染。器官移植会导致传播。,传播途径,22,流行病学,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尤其易感,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被咬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咬伤部位 头、面、颈、手指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咬伤的严重性 创口深而且大者发病率高。局部处理情况 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着发病率低。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者发病率低。被咬伤者免疫力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易感性,23,流行病学,气候因素狂犬病也被称为是热带病。非洲赤道周边的热带地区是全球狂犬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流浪狗在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很难生存、繁衍和
8、相互传播狂犬病,狂犬病在北方的狗群中很难持续存在。北方地区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穿的衣服很多很厚,人被狗咬伤的机会较少。在中国北方和西部高寒地区,基本无狂犬病存在。,影响因素,24,流行病学,狗群密度( 人口密度) 狗的密度对狂犬病传播有显著的制约作用。在非洲肯尼亚农村狂犬病传播的现场研究数据显示,只有在狗的群体密度超过 4.5只/km2时,狂犬病才可能在当地的狗群中持续存在。狗的数量和狂犬病发病率决定人狂犬病的发病率。如果狗的数量低于这个阀值,该地区狗群中的狂犬病通常会在数年内自然消亡。,影响因素,25,流行病学,每个月均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夏秋季高发, 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7-10月。监测数据
9、分析显示,不同地区的季节性特征存在差异,纬度越高季节性越明显,病例发病的时间相对集中。,季节分布,26,流行病学,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农民一般占病例总数的65%以上;男性病例居多,发病数约为女性的2 倍;青少年发病较多,约占40%人群分布有一定职业性,以野外考察、旅游者等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群多见;,人群分布,27,疫情概况,28,疫情概况,除南极洲外,狂犬病在世界各大洲广泛存在;150 余个国家存在人间病例;全球每年约有60,000人死于狂犬病,平均每 10 分钟就有一人因该病死亡;99%人间狂犬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亚洲病例数居全球首位,印度最为严重,我国次之;挪威、瑞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预防 控制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