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课件.ppt
《心肌梗死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梗死 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肌梗死,主讲人:黄艳艳,1,左室心肌常用16段分段法,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时,出现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我们人为地将左室壁进行分段以便判定心肌缺血或梗死部位与范围,2,3,4,5,6,7,8,9,10,11,心肌梗死超声综合特征,1. 室壁厚度:病变部位室壁边薄,局部略向外膨出。2. 室壁运动:病变室壁明显减低或消失,甚至呈矛盾运动,正常室壁运动可代偿性增强。3. 心肌回声:早期减低,以后逐渐增强。4. 左室功能:心梗范围较大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5. 右室梗死:右室游离壁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室间隔与左室可呈同向运动。6. 部分患者可有心包积液。7. 室壁运动明显减低,或无运动,矛盾运动,运动
2、延迟,8. 彩色多普勒二尖瓣反流。,12,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在心肌梗死的超声诊断中,除常规判断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观察分析心脏基本形态结构及功能改变外,更应注意诊断有无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如真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左室附壁血栓等,为临床及时制定治疗决策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信息。,13,一、室壁瘤,室壁瘤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多发生于较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真性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心肌梗死后,局部室壁坏死、纤维化,室壁变薄,运动消失或呈矛盾运动,收缩期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因瘤内血流缓慢,易并发血栓形成。室壁瘤形成后,常
3、出现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低,即左心衰。,14,1、真性室壁瘤,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年内出现,因梗死区心肌扩张变薄,心肌发生坏死及纤维化,心室内压力过大而逐渐向外膨出所致,是梗死心肌在愈合过程中左心室重构的结果。80%的室壁瘤位于左室前侧壁和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后易导致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心绞痛、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及体循环栓塞等后果。 超声心动图表现:心肌梗死区心室壁变薄、膨隆,室壁各层结构存在,心室腔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呈瘤状局部膨出,膨出室壁不运动或呈矛盾运动,瘤口较宽,大于瘤深。有时可观察到瘤体内有血栓形成。,15,心尖部真性室壁瘤。心尖部室壁变薄,向外膨出,呈矛盾运动,左室下壁真性
4、室壁瘤。左室下壁室壁变薄,向外膨出,运动消失。,16,正常人左心室形似“子弹头”,基底部内径最大,愈靠近心尖愈小。如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内径反而超过基底部,应考虑室壁瘤的诊断,17,2、假性室壁瘤,是一种较少见的心肌梗死并发症。多由于心梗后心壁破裂、出血,局部心包和凝血块包裹血液形成与左室腔相通的囊腔。假性室壁瘤较真性室壁瘤更凶险,瘤壁极不牢固,随时可发生破裂,患者常因瘤壁破裂及发生难治性心力衰竭死亡。 超声心动图表现:左室腔外一囊状无回声腔,瘤壁由心包和凝血块组成,瘤体通过一个较细的瘤颈与左室腔相通,瘤口小于瘤深。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在破口处探及往返于左室腔和瘤体之间的双期双向血流信号。,
5、18,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左室下壁基底部假性室壁瘤,形态不规则,瘤口小于瘤深,19,鉴别诊断,真性室壁瘤又称解剖性室壁瘤(1)多在透壁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发生,坏死心肌由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2)瘤体壁薄,由心肌构成。分界清楚,心内膜肌小梁消失的向外呈囊状、或不规则的瘤样膨出,瘤壁可有钙化;(3)膨出的室壁运动可消失或反向运动;(4)瘤径宽,瘤颈与最大囊腔径比值大于0.5(0.5-1);(5)瘤内可伴血栓形成。,假性室壁瘤心室游离壁破裂后由心包及血栓包裹血液形成一个与左室腔相交通的囊腔。特点如下:(1)室壁连续性突然中断;(2)心腔外囊状无回声区,瘤体为心包、血栓等组织构成;(3)瘤径狭窄,瘤颈与
6、最大囊腔径比值小于0.5;(4)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在破口处往返于心室腔与瘤腔之间;(5)收缩期左室腔变小而假腔常常增大。,真性室壁瘤与假性室壁瘤的区别是:前者的瘤壁为心肌,后者的瘤壁为心包和血凝块;前者的瘤颈较宽,后者的瘤颈较窄。,20,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心尖部向外膨出,呈矛盾运动,形成室壁瘤,瘤颈较宽,室壁瘤与正常心肌之间有明显界限,21,另一例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收缩期心尖部向外膨出,呈矛盾运动,形成室壁瘤,瘤颈较宽,室壁瘤与正常心肌之间有明显界限,22,短轴切面显示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室壁变薄、可见矛盾运动,形成室壁瘤,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壁瘤的几
7、率较低,23,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尖部室壁瘤并附壁血栓(箭头处),24,短轴切面可以单独显示左室心尖部室壁瘤,表现为室壁变薄、无运动,此患者室壁瘤内合并高回声的附壁血栓,25,心尖部室壁瘤并血栓,室壁瘤和正常室壁之间(白色箭头)有明显界限,血栓和室壁之间(绿色箭头)也可见明显界限。此类情况易把心尖部血栓误认为心室壁而漏诊,需仔细辨别,26,另一例心尖部室壁瘤并血栓,室壁瘤和正常室壁之间有明显界限,血栓和室壁之间也可见明显界限,27,二、室间隔穿孔,室间隔穿孔是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约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1%。室间隔穿孔常发生于左
8、室前壁或下壁心肌梗死的室间隔近心尖处。 超声心动图可见肌部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室间隔局部变薄,运动消失或矛盾运动,彩色多普勒可见室间隔中断处左向右分流血流信号,其血流动力学表现相当于室间隔缺损。发生在左室下壁心肌梗死的后室间隔穿孔,于左室短轴切面可见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和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较小的室间隔穿孔及迂曲的穿孔容易漏诊,应结合彩色多普勒仔细检查。,28,病理改变,梗死区心肌因缺血、坏死,在心腔血液冲击下发生的游离壁心肌断裂即心脏破裂。若破裂较大,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超声很少有机会诊断;若破裂口较小,则可见心包腔内少量积液,但患者预后仍然很差。室间隔心肌层断裂则为室间隔穿孔,前壁心梗时多发
9、生在室间隔心尖部,下壁心梗多发生在室间隔后段。室间隔穿孔可表现为左向右分流或双向分流、左心大等室间隔缺损的表现,心脏破裂的超声表现室间隔肌部(梗死部位)回声脱失,边缘不规则,彩色多普勒可见收缩期左向右分流或双向分流,频谱多普勒可见高速左向右分流频谱或低速的双向分流频谱。室间隔穿孔的超声表现室间隔肌部(梗死部位)回声脱失,边缘不规则,彩色多普勒可见收缩期左向右分流或双向分流,频谱多普勒可见高速左向右分流频谱或低速的双向分流频谱。,超声表现,29,近心尖部室间隔明显变薄,运动消失,有两处穿孔,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左室下壁基底部假性室壁瘤,形态不规则,瘤口小于瘤深,30,同一患者,后室间隔穿孔处左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肌梗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