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程 自然美课件.pptx
《美学教程 自然美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教程 自然美课件.ppt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自然美,现实中的美,社会美 人的美,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自然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致用 比德 畅神,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一 从致用、比德到畅神,(一)致用,内涵: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初期。适用地域:中国、欧洲。,狩猎时代的原始人洞穴壁画马格德林时期,法国拉斯科洞窟,鹿,马、牛、鹿,狩猎时代的欧
2、洲和中国原始人岩刻,车战斗行猎图,中国,岩刻,挪威布斯克吕,普列汉诺夫:原始人不用花来装饰自己,他们只对动物有美感。格罗塞:从动物装璜到植物装璜,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中国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朱光潜:在起源阶段,美与用总是统一的。猎人在所住岩洞里画他们所获得的猎物,一则是庆功,一则是研究猎物形态,增进狩猎的技能和知识。,(二)比 德,内涵: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形成时期:春秋时代(儒家)意义: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功利相脱离。,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
3、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佳话。 明代神奇秘谱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巍巍泰山,汤汤流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屈原(前339?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
4、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茞。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橘颂是著名的比德篇章,也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三)畅 神,内涵: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盛行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点: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而是让自然景物来触动空明的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表现:清谈佛老,纵情山水,归隐山林。,文人逃避市朝而作山林隐逸,促进了畅神的自然审美观的形成。这时候欣赏山水自然,不是以社会人事去比赋山水,而是让山水的本来状貌触动空明的心境。欣赏自然
5、美所获得的快乐,不是因为心中预存的思想方式仿佛在山水景物上有某种映射,而是因为山水自然的存在方式与欣赏者澄明的心境有莫大的契合。,支遁:(314366)字道林,东晋高僧,陈留人。善草隶,好畜马。精通老庄之说,佛学造诣也很深,提出“即色本空”的思想,是一位典型的具有清谈家条件杂揉老释的僧人。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 支遁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境地。 宗白华,(四)兰亭集序和画山水序,兰亭集序,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雅俗:东晋时在每年阴历三
6、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称“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王羲之兴之所致,挥就千古名作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 书法平和自然,秾纤得体,遒丽天成,委婉含蓄,纵横自如,极尽和畅变化之美,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世说新语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关、董、巨等山水画境界的绝
7、妙写照么?中国伟大的山水画的意境,已包具于晋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中了! 宗白华,匡庐图荆浩 五代,潇湘图董源 五代,龙宿郊眠图董源 五代,洛神赋贴,王献之: (344一386年),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他的书法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体势秀逸,笔致洒脱,运笔英俊豪迈,饶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王羲之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 王献之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宗白华,画山水序,宗炳(375一443年),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他首先是一位高明的山水画家,然后才是一
8、位山水画理论家,也是我国的神游山水第一人。 (澄怀观道、澄怀味象)主张“畅神” 说,强调山水画创作是画家借助自然形象抒写意境的一个过程,使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力求将“万趣”与神志融合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与陶潜饮酒诗中的得意“忘言”、谢灵运游名山志中的“意得”有相通之处。“澄怀”审美主体,在自然美的欣赏中审美主体应该具有澄清、空明的胸怀,无杂念。同于康德所说的审美不涉利害。“味象”审美客体,指既要欣赏山水的形象,又要体味它们的灵趣。,溪山行旅图范宽 北宋,踏歌图轴马远 北宋,寒林图郭熙 北宋,画山水序,序曰:“峰岫峣嶷,云林森渺,贤圣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教程 自然美课件 美学 教程 自然美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