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蚀剂机理和评价课件.ppt
《缓蚀剂机理和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蚀剂机理和评价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缓蚀剂技术,授课专业:材料物理071-2班任课老师:韩治德时 间:二零壹零年十月,上一次课回顾,表面分析的五大内容 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构、表面成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表面原子动态和受激态、表面电子结构表面分析仪器和测试技术 OM、TEM、SEM、AEM、STM、AFM、XRD、EPMA、ES(AES、RAMAN、XPS)、FEEM、AM、HVEM、HRTEM,本次课内容提示,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一、金属的腐蚀(?)1、腐蚀(corrosion)的概念:“腐蚀”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Corrodere”,其含义是“损坏或腐烂”“腐蚀是材料在各种环境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和变质” “金属在环
2、境介质的作用下,由于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或物理溶解而产生的破坏”“金属发生腐蚀需要外部环境”,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2、金属腐蚀的分类:按腐蚀过程的特点: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2、金属腐蚀的分类:按腐蚀过程的特点: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是一种金属和电解质溶液(多数是水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有电流产生的一种腐蚀。,钢铁在水中的腐蚀示意图,钢铁中另外一
3、种电化学腐蚀示意图,差异充气腐蚀,在微生物作用下,球状铁氧化物最终转化成六角片状的绿锈结构,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2、金属腐蚀的分类:按腐蚀过程的特点: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是一种金属和电解质溶液(多数是水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其过程中有电流产生的一种腐蚀。物理腐蚀(physical corrosion):是指金属单纯的物理溶解作用所引起的破坏。,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2、金属腐蚀的分类:按金属腐蚀的形式:全面腐蚀(general corrosion):腐
4、蚀分布在整个金属的表面上,它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局部腐蚀(localized corrosion):这种腐蚀发生在金属表面的某一个区域,而金属表面的其他部分则几乎未受到破坏。,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3、影响腐蚀的因素:两个大方面金属材料因素: 本性、杂质、第二相、热处理、金属的表 面状态、变形和应力等 环境因素: 包括大气、土壤、海水、工业酸碱盐、有机溶剂等。,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4、腐蚀控制方法 合理选用耐蚀材料阴极保护阳极保护介质处理金属表面覆盖(表面工程)金属的氧化和磷化(表面工程)缓蚀剂(*),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二、缓蚀剂的定义 (Corrosion inhibitor)
5、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缓蚀剂就是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的某些化学药品,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三、缓蚀剂的技术特点1、哪些物质可以选作缓蚀剂?这个问题尚无定论。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化合物都具有成为缓蚀剂的可能性。 无机化合物中,那些可使金属氧化并在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的物质,以及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难熔沉积膜的物质,都有可能成为缓蚀剂。,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三、缓蚀剂的技术特点2、技术特点:直接投加 协同效应(Synergism)非常高的选择性用于循环和半循环系统为宜 注意对环
6、境的污染和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中等或较轻系统的长期保护以及对某些强度腐蚀介质的短期保护,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三、缓蚀剂的技术特点3、优缺点:基本上不改变腐蚀环境,有时很少的用量就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用量少)基本上不增加设备投资,就可达到防腐蚀的目的;(无需特殊的附加设施)缓蚀剂的效果不受设备形状的影响;对于腐蚀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缓蚀剂的种类或浓度来保持防腐蚀效果;同一配方有时可以同时防止多种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缓蚀剂只适用于腐蚀介质有限量的系统,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三、缓蚀剂的技术特点4、工业生产对缓蚀剂的要求 具有较高缓蚀效率,价格合理,原料来源要广泛 投入腐蚀介质后,能立即产生缓蚀效
7、果 在腐蚀环境中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维持必要的使用寿命在预处理浓度下形成的保护膜可被正常工艺条件下的低浓度缓蚀剂修复 不影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具有良好的防止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的效果 毒性低或无毒,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四、缓蚀剂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缓蚀剂:亚硝酸盐、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钼酸盐等 有机缓蚀剂:醛类、炔醇类、有机磷、硫化合物、羧酸及其盐类、杂环化合物、硫磺及其盐类等,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四、缓蚀剂的分类 2、按电化学机理分类: 阳极型缓蚀剂: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化,增加阳极极化 阴极型缓蚀剂: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腐
8、蚀电位向负移动,通常是阳离子移向阴极表面,并形成化学的或电化学的沉淀保护膜 混合型缓蚀剂:对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同时起抑制作用,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四、缓蚀剂的分类 3、按物理化学机理分类: 氧化膜型缓蚀剂:氧化膜缓蚀剂直接或间接氧化金属,在其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薄膜,阻止腐蚀反应的进行。沉淀膜型缓蚀剂: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形成防腐蚀的沉淀膜。吸附膜型缓蚀剂: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金属表面性质,从而防止腐蚀。,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四、缓蚀剂的分类 4、按应用介质分类:可分为10多种 酸性介质、碱性介质、中性水溶液、盐水溶液中、气相腐蚀介质中、混凝土中、微生物环境中、防冻剂中、采油炼油及化工
9、厂、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及油船等各种环境介质 5、按所使用的金属分类: 钢铁缓蚀剂、有色金属缓蚀剂等,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五、缓蚀剂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介绍1、缓蚀剂发展历史 缓蚀剂的出现始于金属酸洗及酸洗缓蚀剂的应用早在1845年,美国的钢铁企业在铁板除锈的酸浸工艺中,向酸液中加少量添加剂英国1860年Baldwin的专利(B.P-23701860)。糖浆与植物油的混合物 早期较多使用动植物原料及其加工产品20世纪初 缓蚀剂的有效组分逐渐从天然植物转向矿物原料加工产品(如煤焦油)20世纪初到30年代含氮、硫、氧有机化合物 、1930年,石油磺酸钡油溶性缓蚀剂问世,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五、缓蚀剂的发
10、展和研究情况介绍1、缓蚀剂发展历史 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工合成有机缓蚀剂获得成功,一大批有机物被用于酸性介质中 从20世纪中期到现在,缓蚀剂深入研究,包括一些有机物缓蚀剂的分子设计、无机物生态缓蚀剂的研究、各种有色金属铜、铝等缓蚀剂的研制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缓蚀剂的品种、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一节 缓蚀剂概述,五、缓蚀剂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介绍2、我国缓蚀剂的研究和开发 始于1953年,天津市重工业局化工实验室,邻甲苯硫脲,“五四牌”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进展较快,中国科学院腐蚀和防护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兰州化工机械研究院、天津大学等 我国的缓蚀剂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缓蚀剂 机理 评价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