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基础 课件.ppt
《油气集输基础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集输基础 课件.ppt(1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一三年十月,早上好!,油气集输基础,目 录,一、概述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三、油气水分离技术 四、原油脱水工艺技术 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 六、管线泄露与防盗检测技术 七、油气集输节能技术,油气储运、油气集输Oil & gas store and transportation,一、概述,1、油气集输主要范围,油气集输和储运就是油和气的收集、储存与运输,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站的储存与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等。,就是把分布在油田各处的油气井采出的油、气、水混合物,经管道收集、单井产量计量后,汇集到接转站,输到联合站(脱水站)进行集中处理的系统工程。,一
2、、概述,1、油气集输主要范围,一、概述,2、油气集输主要内容,(1)分井计量:测出单井产物中的原油、天然气、采出水的产量值,作为监测油藏开发动态的依据之一。(2)集油、集气:将分井计量后的油气水混合物汇集送到油气水分离站场;或将含水原油、天然气汇集分别送到原油脱水及天然气集气站场。(3)油气水分离:将油气水混合物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经几次分离成液体和不同压力等级、不同组分的天然气;将液体分离成含水原油及游离水;必要时分离出固体杂质,以便进一步处理。(4)原油脱水:将乳化原油破乳、沉降、分离,使原油含水率符合出矿原油标准。(5)原油稳定:将原油中的易挥发组分脱出,使原油饱和蒸汽压符合出矿原油标准。
3、,一、概述,2、油气集输主要内容,(6)原油储存:将出矿原油储存在常压油罐中,保持原油生产与销售的平衡(7)天然气脱水:脱除天然气中的饱和水,使其在管道输送或冷却处理时,不生成水合物。对含CO2及H2S天然气可减缓对管道及容器的腐蚀。(8)轻油回收:脱除天然气中的烃液(液化气、轻油等),使其在管线输送时烃液不被析出;或专门回收天然气中烃液后再进一步分离成单一或混合组分作为产品。(9)烃液储存:将液化气、轻油分别储存在压力容器中,保持烃液生产与销售平衡。(10)输油、输气:将出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轻油经计量后,用管道配送给用户。,一、概述,2、油气集输主要内容,油气分离,油井,计量,油气
4、集输与其关联系统框图,天然气去处理装置,采出液含水高,区块多,断块小,中石化开发区块特点,稠油,出砂多,滩海滩涂开 发,油气水处理工艺,陆上高含水油田,滩海油田,稠油,三次采油,边缘小断块油田,满足开发需求,3、中石化油气田主要特点,一、概述,4、原油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密度 0.8-1.004g/cm3粘度 12-40万mPa.s凝固点: -10-46油气比: 5-1000t/m3含水率: 80-95%,一、概述,5、矿场油气集输总体流程框图,一、概述,7、输油系统示意图,接转站,井排阀组,外输油,炼油厂,油站来水,原油集输系统,浮渣,浮油,分离器,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加热炉,电脱水器,净
5、化油罐,污水处理系统,注水系统,油井,油层,原油库,预脱水剂,破乳剂,注水井,一级气浮,二级气浮,注水泵,过滤器,聚合物驱泡沫驱复合驱等驱油体系,5、油田开发地上地下(油藏、井筒、地面)总体流程框图,8、集输技术指标,一、概述,目 录,一、概述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三、油气水分离技术 四、原油脱水工艺技术 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 六、管线泄露与防盗检测技术 七、油气集输节能技术,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4、油井计量,1、集输布站,2、集输工艺,6、增压站,主要内容包括,7、接转站,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3、密闭集输,5、计量站,河南油田稀油双河、下二门、魏岗油田采用二级布站;稀油小断块油田及
6、稠油油田采用三级布站方式。 中石化胜利油田以二级布站和三级布站方式为主;西北局塔河油田等以三级布站方式为主。,外输油,三相分离器,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加热炉,电脱水器,净化油罐,原油脱水站,脱水泵,油井,油井,计量站,计量站,接转站,1、集输布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1、集输布站,根据各区块的实际原油性持、油区范围,采用不同的原油集输布站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布站方式: 一级半(或一级)布站、 二级布站、 三级布站。,(A),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1、集输布站,(B),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布站,(B),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B)三级布站,1、集输布站,单管集
7、油工艺,集油工艺,双管集油流程,单管串接流程,单管不加热,单管加热,双管掺稀油流程,双管掺液(活性水)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艺,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根据原油物性特点、集输半径,可分为以下几种:,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艺,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根据原油物性特点、集输半径,可分为单管、两管流程。,(A)单管集输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艺,(A)单管集输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3、集输工艺,(A)单管集输流程,(2)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适用于,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艺,(B)双管集输流程,蒸汽伴随双管流程掺液双管流程,两种,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
8、艺,(B)双管集输流程,(1)蒸汽伴随双管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2、集输工艺,(B)双管集输流程,(2)掺液双管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3、密闭集输技术,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3、密闭集输技术,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3、密闭集输技术,主要目的:测出单井产物中的原油、天然气、采出水的产量,为监测油藏开发动态提供依据。 主要计量方式:,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4、油井计量方式,两大类,集中计量,井口分散计量,计量站集中计量,撬块集中计量,井口示功图计量,井口流量计计量,活塞式容积计量装置(可单井也可多井),计量技术,液位计计量,手动液位计量油装置,双分离器往复交替式量油系统,智能TM卡油气
9、积算仪量油装置,三相分离仪表计量,两相分离仪表计计量,在线不分离多相流量计量,称重式油井计量,质量流量计直接计量,GPRS远程连续量油装置,三容器气替液连续计量装置,两相分离变压控制仪表计量装置,无源控制多相计量系统,柱状旋流式气-液分离器,从油田开发低含水初期的单管加热流程,逐步发展为高含水期单管不加热混输流程;从开发初期油气比高、含水低采用的玻璃管液位量油到两相分离仪表计量、三相分离仪表计量、在线不分离多相流量计量等多种方式。,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4、油井计量方式,优点: 流程简单直观; 对产量波动不大的油井,准确性较高。不足:对低产井、间歇出液井及产量波动较大的井,计量准确性低;以手动
10、为主,劳动强度比较大;对低伴生气井无法实现压液面操作。,单井产量液位计计量主要特点,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4、油井计量方式,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示功图法油井计量系统,4、油井计量方式,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示功图法油井计量系统,4、油井计量方式,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示功图法油井计量系统,4、油井计量方式,分队计量模式:脱水站、具有分水功能的接转站采用三相分离计量,其它采用两相分离计量,采用三相分离计量原油计量误差控制在5%之下;其它计量方式原油计量误差控制在10%之下。,联合站分队计量流程图,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简单介绍分队计量技术,接转站分队计量流程图,两相分离计量,质量流量计外输计量
11、,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简单介绍分队计量技术,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5、计量站,主要任务: 就是对油井单井产出液(油气水)进行计量和传输。,主要设施:,主要设施有计量分离器、阀门、流量计、加热器等。对于距离远的计量站配套降回压泵,稠油油田计量站还配套有提升泵。,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A)自动选井计量系统,5、计量站,工艺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A)自动选井计量系统,5、计量站,工作原理 该装置由多井分配阀组、油气分离计量系统、自动计量控制中心三个系统组成。装置系统包括圆型分配器、总线、切断阀(截止阀)、总干线、分干线及单井油气计量装置、PLC自动控制中心等构成。圆型分配器设有总管、分管
12、与旋转式中心分管。旋转中心分管旋转轴可将中心分管与各分干线单独导通,使单井计量装置与单独分干线形成同一密闭通道,实现单井油气计量功能。单井计量一定时间后,PLC控制中心记录单井瞬时流量与累计流量,完成单井计量。然后PLC发指令执行器自动转入下一口井进行油气计量。利用该系统与单井式油气计量器结合实现多井式油气全自动计量及数据存储、远传、报警等功能。使用条件 由于冬季该地区环境温度低,为方便单井计量,自动选井计量装置要求室内温度不低于10。,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5、计量站,(B)双容积计量系统,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B)双容积计量系统,5、计量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B)双容积计量系统,5
13、、计量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6、增压站,主要任务就是对各油井或各计量站来液(油气水)进行加热、增压输送至转油站或联合站。 主要设施有气液分离器、增压泵、加热炉、流量计、工艺阀门及配套系统等。,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7、接转站,主要任务:对各计量站或串接集输干线来液(油气水)进行分离、缓冲、加热、加压输送至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 主要设施有气液分离器、缓冲罐、提升泵、加热炉、流量计、工艺阀门,以及配套的供排水与消防、供配电、供热、控制仪表、通信系统等。,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7、接转站,进站阀组,外输泵,加热炉,流量计,外输,压力缓冲罐,油气分离器,变频调速,控制排量,密闭流程,油气分离器,进
14、站阀组,外输泵,加热炉,流量计,外输,原油罐,依托缓冲罐,控制排量,开式流程,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7、接转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主要任务:对各接转站或计量站或串接集输干线来液(油气水)进行加热、气液分离、油气水三相分离、油水沉降分离、缓冲储存、加热、加压、计量输送至原油储油库; 主要设施有气液分离器、三相分离器、沉降罐、缓冲储罐、加热炉、提升泵、流量计、工艺阀门,以及配套的供排水与消防、供配电、供热、控制仪表、通信系统等。,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联合站原油脱水典型工艺,“十一五”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为降低集输和处理过程中能耗,开展了分离器的改造,将传统的油气分离器更换为高效三
15、相分离器,实现脱水站的预分水工艺,形成了四种典型的脱水工艺 。,电化学压力脱水密闭流程,大罐热化学沉降+电化学脱水流程,掺稀油大罐热化学+电化学脱水流程,掺稀油大罐多级热化学沉降脱水流程,轻、中质原油(0.916 g/cm3),重质原油(0.916 g/cm3),特超稠油,四种典型的脱水工艺,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外输,进站阀组,三相分离器,净化油罐,加热炉,污水去污水站,分离缓冲罐,电脱水器,原油稳定,以商河四净站、广利联为代表轻质、中质原油采用的流程,原油脱水处理工艺典型工艺,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 :大罐热化学沉降+电化学脱水流程,孤岛脱水
16、站为代表的重质原油采用的流程,原油脱水处理工艺典型工艺,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进站阀组,单家寺稠油首站为代表的稠油掺稀油采用的流程站,原油脱水处理工艺典型工艺,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以陈庄油田、石油开发中心超稠油站为代表的超稠油掺稀油流程, :大罐多级沉降脱水工艺流程,原油脱水处理工艺典型工艺,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原油储存:将出矿原油盛装在常压油罐中,保持原油生产与销售的平衡。,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输油、
17、输气:将出矿原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轻质油经计量后,利用管道经过加压(泵或压缩机)或加热输送给用户。,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8、集中处理站或联合站,目 录,一、概述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三、油气水分离技术 四、原油脱水工艺技术 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 六、管线泄露与防盗检测技术 七、油气集输节能技术,油气水分离处理方法包括:,(1)旋流(离心)分离(2)重力沉降分离(3)机械处理(4)化学破乳(5)加热处理(6)电、磁聚结(7)超声波聚结(8)管道破乳(9)混凝沉降等,三、油气水分离技术,油气分离的三种基本模式: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和多级分离。,一次分离:是指油气混合物的汽液两相一直在保持接
18、触的条件下逐渐降低压力,最后流入常压储罐,在罐中一下子把气液分开。连续分离:指随着油气混合物在管路中压力的降低,不断地将逸出的平衡气排出,直至压力降为常压,平衡气亦最终排除干净,剩下的液相进入储罐。多级分离:是指油气两相保持接触的条件下,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把降压过程中析出的气体排出,脱除气体的原油继续沿管路流动、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再排出,如此反复,直至系统的压力降为常压,产品进入储罐为止。每排一次气,作为一级;排几次气,叫做几级分离。,三、油气水分离技术,在一台油气分离器与一台储油罐连用时,通常就认为是两级分离。当二台分离器相连,且在不同的压力下工作,再与一台储油罐相连用时,就获得了三级分离过
19、程。,三、油气水分离技术,油气水分离处理装备,油气分离处理设备,气体净化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原油脱水设备,三、油气水分离技术,分离设备形式,卧式分离器,立式分离器,球型分离器,三、油气水分离技术,油气分离设备的归类,低压,中压,高压,按操作压力分类,真空,生产分离器,按用途分类,试井分离器,计量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闪蒸捕集器膨胀分离器气体洗涤器滤气器过滤分离器,三、油气水分离技术,油气分离设备的归类,离心式,按分离原理分类,重力式,混合式,三、油气水分离技术,离心式分离器原理图,三、油气水分离技术,撞击、改变流向,改变流速,油气两相分离(气中除油),三、油气水分离技术,目 录,一、概述 二
20、、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三、油气水分离技术 四、原油脱水技术 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 六、管线泄露与防盗检测技术 七、油气集输节能技术,1、原油脱水主要目标将乳化原油破乳、沉降、分离,使原油含水率符合出矿原油标准。,四、原油脱水技术,高效原油脱水技术采用旋流脱气、体内加热、水洗破乳、油水界面控制等特殊技术。原油经一段三相分离处理后指标: 稀油: 净化原油含水0.5% 污水含油 500mg/l 稠油: 净化原油含水 1.0% 污水含油1000mg/l 我国稀油大多数油田 应用了这种高效原油脱水技术。,2、高效原油脱水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三相分离器是采出液处理的关键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油、气、水的分
21、离效率。,四、原油脱水技术,采用热源供给和化学沉降脱水一体化技术,是一种自带热源的多功能油气水分离器,并设置内、外胆分离室和折流板消除温度梯度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油气水的分离质量,降低脱水温度;其效果相当于油气水分离器和加热炉二台设备的合一功能,占地少,投资省,能耗低。 主要应用于东北局、大庆油田等高寒地区。,3、加热-分离多功能一体化原油脱水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是一种专门用来针对含砂原油,尤其是高含砂稠油脱水的新技术。该设备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对设备内流场进行了优化,获得稳定的分离流场。,C ENatco游离水脱除器,优化结构模型流场,四、原
22、油脱水技术,二是对设备主要构件,如入口件、布液件、集液件、聚结件等进行了优化,采用了入口旋流预脱气、单向流道微孔压延波纹板整流、斜板聚结分离、出口隔板式溢流等关键新技术,提高了三相分离效果。 三是通过对设备内沉砂规律的研究,采用了槽式负压除砂技术,既有利于砂沉积于槽内,又能够对积砂进行多种方式排放,而不会对设备内流场造成大的影响。,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结构模型,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结构模型,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四是应用了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DCS),对四相分离器的温度、压力和液位等多个参
23、数进行检测,并对压力和油水室液位进行了控制,使设备运行更加平稳。,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在河南油田稠联应用,使得高含砂稠油一段脱水达到了原油含水3.0%,污水含油1000mg/L,实现了设备不停产除砂,大大简化了含砂稠油脱水、集输、处理流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油气水砂四相分离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四、原油脱水技术,5、沉降脱水罐结构,四、原油脱水技术,5、沉降脱水罐结构,目 录,一、概述 二、油气集输基本知识 三、油气水分离技术 四、原油脱水工艺技术 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 六、管线泄露与防盗检测技术 七、油气集输节能技术,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土壤电阻率低,
24、土壤腐蚀速率是大庆的8倍,四川的3倍左右,加重管道内腐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高矿化度和强腐蚀性的污水,以及较高流速泥砂的冲刷,注水管线腐蚀穿孔情况,水井管柱腐蚀穿孔情况,加重管道外腐蚀,某油田现状,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强腐蚀区新建的钢管道: 36个月就开始腐蚀穿孔; 12年就报废重建。 初步统计,全油田金属管道因腐蚀造成的年更换率2.5%,每年至少更换400多公里管线,因管线腐蚀更换,年少产原油1.6104吨,两项合计,每年损失6000万元。油水罐因腐蚀而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腐蚀危害,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腐蚀危害,腐蚀伴随在油气采输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井下油管腐蚀开裂
25、,污水管线投产3个月腐蚀穿孔,沉降罐6个月腐蚀穿孔,埋地输油管道腐蚀泄漏,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油气采输过程中的腐蚀危害,事故 伤亡,火灾爆炸,腐蚀穿孔开裂,人为破坏,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管道设备频繁更换、无效消耗,腐蚀危害,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内腐蚀由介质及工况条件联合作用引起 介质:CO2、H2S、H2O、溶解氧、HCO3-、Cl-、矿化度、多相流、细菌。工况条件:温度、压力、流速。外腐蚀 土壤腐蚀、大气腐蚀、杂散电流腐蚀。施工质量,人为破坏主要腐蚀区域: 原油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五、腐蚀与控制工艺技术,内腐蚀,混输及污水管道输送介质腐蚀性强,管道内防腐层缺陷处形成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集输基础 课件 油气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