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
《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全套ppt课件).ppt(5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史,汉语史 绪论,汉语史讲什么汉语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汉语史的几个分支,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汉语语音史唐作藩汉语语音史教程耿振生音韵通讲,第一节 汉语语音史的任务与意义,本课程讲授的内容从诗经时代的上古音,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汉语语音本课程的讲授顺序:现代音、中古音、近代音、上古音,第一节 汉语语音史的任务与意义,研究语音史的意义更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调查研究现代汉语方言,比较方言与普通话训诂学、文字学的基础推动汉藏语系的比较研究。,第二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依据,历代的韵文韵书、韵图形声字、古籍中的声训、通假、异文、注音,对音材料汉字记录的译音词非汉语文字记录的汉语词汉语方言语音汉藏亲属语
2、音的比较,第三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方法,归纳:从许多语言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比较:比较相关语言现象,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统计:对研究对象的某方面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的方法。实证。就是列举大量实例以证明某种语言现象的存在。,第三节 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方法,探源:就是探明某种语言事实的起源及其演变,以便了解它的发展线索和规律。转换。转换方法主要用于语法研究,就是通过句型的变换来解释某一语言现象。推演。利用一般存在的语言事实,推论出某种语言现象可能存在。,第四节 汉语语音史的分期,分期原则:汉语史的分期必须根据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等诸要素的实际情况,同一时期内的语言要素之间应大致相若,
3、而不同时期的语言要素则须有殊异。1.王力先生的“四分法”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经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公元四到十二世纪(南宋前期)为中古时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 18401919为过渡)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第四节 汉语语音史的分期,2.吕叔湘先生的“二分法”古代汉语晚唐五代以前近代汉语晚唐五代之后到现代3.现在比较普遍的分期1)远古期 殷商时代2)上古期 周秦两汉时期3)中古期 六朝隋唐时期4)近古期 晚唐宋元明清时期5)现代期 清末至今4. 教学用简单汉语史“三分法”1)古代汉语 晚唐五代以前;2)近代汉语 晚唐五至清
4、初;3)现代汉语 清初之后至现在,第五节 汉语史研究简史,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南北朝初期至明末,是语音研究阶段;清初至今,是全面发展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这一时期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东汉许慎的著名著作说文解字也出于这一时期,但在性质上与上述著作有所不同,它是后世汉字学的代表著作,其影响历近两千年而不衰。,语音研究阶段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那时还由于反切的发明而有了韵书,韵书实际上是按音编排的字典。我国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隋代陆法言的切韵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全面发展阶
5、段17世纪到19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这个时期由于满清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控制非常严苛,一般学者多被迫脱离现实而从事于古书的整理和考证,有关汉语的古义和古音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汉语的语言文字之学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大发展。,清代语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说文研究为代表的字义字形研究方面;音韵研究方面;训诂研究方面;辞典编撰方面;古文字研究方面。,老子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汉语史现代汉语语音系统和基本音韵术语,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普通
6、语音学知识复习现代汉语语音的结构和系统,元音(一),特点:声带颤动, 气流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的肌肉紧张度相同, 发出的声音响亮。区分:舌位的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舌位的前后,唇型的圆展。,元音(二),元音位置及发音:,辅音(一),特点:声带不颤动或颤动, 靠发音器官对气流形成的阻碍发声, 构成阻碍的部位的肌肉比其它部位紧张, 发出的声音不响亮。区分: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辅音(二),音节(一),汉语音节结构:结构: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例:,必须有,宾,因,批,衣,音质,音高,可以没有,声母(一),声母和韵母的位置:音节: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一个音节可能没有
7、声母,此时该音节的声母可以叫零声母。,声母,韵母,普通话声母与国际音标,声母(二),韵母(一),韵母位置:音节:辅音 + 元音 + 辅音 + 声调韵母最多可以由3个音素构成,这3个音素分别称为韵头(或介音)、韵腹、韵尾。,声母,韵母,韵母(二),韵母结构:结构:韵头 + 韵腹 + 韵尾 韵头:安 烟 弯 渊 韵尾:阿 埃 熬 昂,可以没有,必须有,由i、u和n、ng充当,由i、u、y充当,普通话韵母和国际音标,韵母(三),韵母(四),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 在音韵学中,零韵尾、元音韵尾是一个大类,鼻音韵尾是另一个大类。 韵尾,零、元音,鼻音,阴声韵,阳声韵,韵母(五),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 韵母
8、的第一个音素(韵头或韵腹)与声母接触,常导致声母发生变化。反过来,声母也可以导致韵母的第一个音素(韵头或韵腹)发生变化。,声母,韵头,韵腹,韵尾,韵母(六),关于韵母的几个要点:辅音韵尾对韵腹有保护作用,可以使韵腹历经久远不变化或变化小。,韵头,韵尾,韵腹,声调(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调类:4个调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调型:平、升、曲、降调号:、(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调号实际上表示了普通话声调的调型。,声调(二),中古汉语声调:调类:4个调名:平、上、去、入调型:平、升、降、促调值:(不明)(33、35、41、3)(?)调号:(唐代以降,逐渐使用四角标圈法),声调(三),现代汉
9、语调名来自古代汉语 现代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入声,入声,入声,上声,入声,声调(四),古今声调的变化调类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西安,平声,阳平,去声,阴平,去声,阴平,阳平,去声,保留,分化,声调(五),古今声调的变化调值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西安,平声33,阳平35,去声51,阴平55,去声41,阴平21,阳平24,去声55,变化,变化,声调(五),古今声调的变化调值的变化:中古 现代北京 苏州,平声33,阳平35,去声51,阴平55,去声41,阴平44,阳平224,阴去513,变化,变化,阳去232,现代汉语的方言,关于方言语音的几点认识: 各方言的大
10、多数因素都可以在中古(隋唐)汉语的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中找到根据。 从各方言声调的来历能够很清楚地看出今方言与古汉语的继承关系。 各方言调类和调值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调类和调值的关系。,现代汉语的方言,现代汉语方言调类和调值的异同西安话阴平读21,阳平读24,上声读53,去声读55,因此: 西安话:我 是 西 安 人 。开封话阴平和上声的调值正好和普通话相反,因此: 开封话:妈 ,我 要 骑 马 !,214,53,55,21,21,24,55,第二节 音韵术语略解,(一)声母一.声、纽、字母二.宋人三十六字母三.五音和七音四.清浊,一.声、纽、字母,纽的图解:,江,支,模,灰,真,宵,先,唐,
11、帮,韵,声,一.声、纽、字母,字母的理解:帮滂並明,p,55,代表,p,b,m,可称为,帮母或帮纽,滂母或滂纽,並母或並纽,明母或明纽,代表,可称为,代表,可称为,代表,可称为,二.宋人三十六字母,分析:,帮组,非组,端组,知组,精组,照组,见组,影组,建议不要写“并”,读t35,不读t51,读an51,不读tan35,读ti55,不读i55,四字组,五字组,四字组,三.五音和七音(一),分析:,七音,五音,双唇,舌尖中,唇齿,舌面前,舌面前,舌尖前,舌面后,舌面后,舌尖中,舌面前,影,喻j,古人术语,今人术语,三.五音和七音(二),“五音”和“七音”的实质:“五音”、“七音”不仅指发音部位,
12、实际上含有发音方法的内容重唇 塞音:p帮组轻唇 塞擦音:pf非组舌音塞音:t端组、知组齿音 塞擦音、擦音:ts精组、t照组,(鼻音m、除外),四.清浊,不送气,清,浊,浊,清,送气,塞.塞擦,鼻.边.半,擦,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影,(全清),(全浊),分析:,(二)韵母,一.韵、韵部、韵目二.开合三.韵等四.洪细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六.舒促七.韵摄,一.韵、韵部、韵目(一),广韵韵例,广韵唐韵,一.韵、韵部、韵目(二),唐诗例: 杜甫蕃剑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虎气必腾踔,龙身宁久藏。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35,35,35,t,55,m,ts,平声,u,u
13、,一.韵、韵部、韵目(三),韵、韵母、韵部、韵目示意图,唐,荡,宕,韵,韵母,韵目,韵部,一.韵、韵部、韵目(四),韵、韵母、韵部、韵目示意图,幽,黝,幼,韵,韵母,韵目,韵部,iu平,iu上,iu去,一.韵、韵部、韵目(五),韵、韵母、韵部、韵基关系图,韵母,韵,韵部,韵头,韵尾,韵腹,声调,韵基,一.韵、韵部、韵目(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部,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她,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i,u,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u,iu,u,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
14、女子纺织在家园。,ian,ian,uan,yan,u,二.开合(一),开合区分韵母唇形的圆展韵头(或韵腹):有u则圆,卽为合口,如: uan、iuan无u则展,卽为开口,如:an、 ian,二.开合(二),在中古,i和u可以同时作韵头,如: iuan中古没有“齐齿呼”的说法,有i-的韵母也不叫“齐齿呼”。 iuan 是合口呼,二.开合(三),开合的要点:开合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尾中u的有无与开合无关。练习:判断下列韵母的开合 uau uiuieu,开口,合口,开口,合口,合口,二.开合(四),中古只有“开合”两“呼”“撮口呼”的术语是在y-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明朝末年北方
15、话: iu- y- y-产生之后,才有了“四呼”的术语。,三.韵等(一),韵等区分韵母开口度的大小古人把韵母分为四个等:,三.韵等(二),守温“四等轻重例” ,开口,合口,古肴反,古宵反,古萧反,古删反,古仙反,古先反,三.韵等(三),守温“四等轻重例” 由于明清之际:于是:古 今娇 kiu tiau 勬kiun tyan,ki- ti-,三.韵等(四),韵等的要点:韵等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头或韵腹中如果有i一定是三等或四等,但韵尾中i的有无与韵等无关。,四.洪细(一),洪细也区分韵母开口度的大小: 洪细把韵母开口度的大小区分为两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洪细实际上区分了韵头或
16、韵腹中i 的有无。,洪音,i-,i-,细音,四.洪细(二),洪细的要点:洪细是对韵母的前面音素(韵头或韵腹)的分析,韵尾中i的有无与洪细无关。练习:判断下列韵母的洪细。 u i iuaiuai,洪音,细音,洪音,细音,洪音,iai,un,iun,细音,洪音,细音,四.洪细(三),洪细与四呼: 近现代汉语的“四呼”也可以用洪细来划分。开口合口齐齿撮口在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中,洪细起的作用比韵等大。,洪音,i-,y-,细音,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一),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区分韵尾中古有9种韵尾:,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零、元音,鼻音,双唇,舌尖中,舌面后,塞音,后高,前高,五.阴声韵、阳声
17、韵、入声韵(二),现代汉语方言保留中古韵尾的情况北方话一般只剩下5种韵尾:南方话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入声韵。,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m,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m、-p、-t、-k韵尾的发音:阴、阳、入三声不是声调的术语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也可以称为“阴、阳、入三声”,但它们与声调中的阴平、阳平无关。,am,ap,at,ak,五.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四),词曲家分析韵尾的一套名称明末沈宠绥在度曲须知里把韵的收尾分为 “鼻音”(江阳)、“抵颚”(真文)、“噫音”(皆来)、“呜音”(萧豪)、“闭口音”(寻侵)五类清代戈载词林正韵又根据韵尾分成“直喉”、“展辅”、“敛唇”、“闭口”
18、、“抵颚”、“穿鼻”六种。,六.舒促,舒促区分韵尾 舒促只把韵尾区分为两类:舒促是根据韵尾发音的响亮度来区分韵尾的。,舒声韵,促声韵,七.韵摄(一),韵摄是按照音近原则归并韵得出的大类 归并的原则是:不计声调、不计韵头、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相近)。,效摄,七.韵摄(二),韵摄是按照音近原则归并韵得出的大类 归并的原则是:不计声调、不计韵头、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相近)。,宕摄,-k,-,七.韵摄(三),广韵的韵摄名称广韵一共有16个韵摄:,1.通摄2.江摄3.止摄4.遇摄5.蟹摄6.真摄,13.曾摄14.流摄15.深摄16.咸摄,7.山摄8.效摄9.果摄10.麻摄11.宕摄12.梗摄,七.韵
19、摄(四),汉语方言调查字表的韵摄排列顺序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三)声调,一.四声二.舒促与声调三.平仄四.四角标圈法,一.四声,四声即中古汉语的四个声调调类:4个调名:平、上、去、入调型:平、升、降、促调值:?(33、35、41、3),二.舒促与声调(一),声调的舒促舒促可以指韵母,也可以指声调。舒促区分声调的舒缓和急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因此,“舒声”、“促声”的说法有时指韵母,有时指声调。,舒声调,促声调,二.舒促与声调(二),声调和韵母(韵尾)的联系:因此,入声韵总是具有入声调,不可能有平、上、去声调;阴声韵、阳声韵具有平、上、去声调,但不可能有
20、入声调。,韵母韵尾,声调,三.平仄(一),平仄区分声调调型。“仄”,小篆作 ,本义为“倾侧”,即“不平”,与“平”相对。,平声,仄声,三.平仄(二),平仄在古诗中的运用。古人让平仄在诗句中交替出现,以求得诗歌的抑扬之美。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于中古平声字多,所以可以和上、去、入三声相对使用而不匮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三.平仄(三),今天写格律诗难以再调平仄古今声调演变很大,有调类方面的,也有调值方面的。,仄,平,仄,仄,四.四角标圈法(一),数字法、五度法标示调值:汉语拼音调号标示普通话的调类,也表示了调型:,四.四角标圈法(二),需要标示调类的符号中古汉语
21、声调调值不清楚,只知道调类。现代汉语方言调值相同,调类不一定相同: 214 ta214,四.四角标圈法(三),还需要标示调类的符号分析古今声调的演变需要标示调类,四.四角标圈法(四),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中古:现代:,四.四角标圈法(五),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中古:现代:,四.四角标圈法(六),四角标圈法标示调类王之焕登鹳雀楼中古:白日 依山尽 , 黄河 入 海流 。今京:白 日 依山 尽, 黄河 入 海流 。,三.韵等与声母的关系(一),1.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与四呼的拼合关系,三.韵等与声母的关系(二),2.古代(宋)汉语声母与韵母的拼合关系,帮滂並明,精清从心邪,帮滂並明,帮滂並明,帮滂並明,
22、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知彻澄娘,开,合,精清从心,精清从心,见溪群疑,照穿床审禅,照穿床审,影晓 喻,见溪 疑,见溪 疑,见溪 疑,来,影晓匣,影晓匣,影晓匣,日,来,来,来,一.反切各部分的名称,同 徒 红 切,被切字,切上字,切下字,反切下字,下字,切语,反切上字,上字,二.反切注音的方法,同: 徒 红 切,哀: 乌 开 切,tu,xu35,ki55,u,+,tu35,+,i55,拼写时不必标出,汉语史中古汉语语音系统 1,第一节 切韵音系与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切韵的成书切韵序 陆法言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
23、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该)颜(之推)多所决定。魏著作(渊)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处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要,博问英辩,殆得精华。于时岁次辛酉,大隋仁寿元年。,切韵系韵书唐代的修订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唐韵宋代的修订大宋重修广韵礼部韵略和集韵其它同系韵书同用与独用平水新刊韵略和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切韵音系的性质一时一地的方音:长安,洛阳洛阳方音为主,参以其它方言金陵邺下雅言为主,参考通用读书音综合南北,吸收古音的综合音系,根据同时代的文献分析颜氏家训
24、,南方从、邪两母已经相混,北方部分方言部分鱼、虞,不分支、脂。同时代曹宪博雅音音系与切韵基本一致。王仁煦的小注说明切韵参考诸家韵书从分不从合。,当时的诗文用韵分析东冬钟的分合、支脂之的分合、鱼虞模的分合,在不同时期,不同诗体都略有差异韵文押韵有差异,但大类一致,宽严有别。切韵的语音系统以隋唐时期的洛阳金陵读书音为基础,少量吸收了南北方音和古音成分,1.分卷、和小韵(一),广韵层次:,卷,韵,小韵,韵,韵,小韵,小韵,广韵的体例,1.分卷、韵和小韵(二),分卷:方式声调卷,平,上,去,入,上平声卷,下平声卷,上声卷,去声卷,入声卷,1.分卷、韵和小韵(三),分卷:广韵标示,卷,1.分卷、韵和小韵
25、(四),韵:标示,上平声卷各韵目录,韵目反切,东韵,1.分卷、韵和小韵(五),韵:东韵,东韵,1.分卷、韵和小韵(六),小韵:东韵中的小韵,东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七),小韵:东韵中的小韵,同小韵,中小韵,东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八),小韵的含义,音节,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韵,小韵,1.分卷、韵和小韵(九),小韵:声母不同东: 德 红 切通: 他 红 切同: 徒 红 切蒙: 莫 红 切,u平,u平,u平,u平,t,t,d,m,切下字表示韵母和声调,切上字表示声母,1.分卷、韵和小韵(十),小韵:韵头不同蒙: 莫 红 切瞢: 莫 中 切,u平,iu平,m,m,1.分卷、韵和小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全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