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课件.ppt
《小麦病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害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小麦病害,小麦锈病及小麦赤霉病,1,xx,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黑穗病类、小麦全蚀病、小麦病毒病、小麦线虫病、毒麦等。,2,xx,小麦锈病,三种锈病的共同特点是在被害处产生夏孢子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3,xx,小麦锈病,症状,条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秆和穗部。夏孢子堆鲜黄色,长椭圆形,成行排列。冬孢子堆黑色,狭长形,埋于表皮下,表皮不开裂。,4,xx,小麦锈病,症状,叶锈病 主要为害叶片,很少危害叶鞘、茎秆。夏孢子堆橘红色,圆形至长椭圆形,排列不规,散出黄褐色夏孢子。冬孢子堆黑
2、色,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5,xx,小麦锈病,症状,秆锈病 主要发生在茎秆及叶鞘上,严重时,叶及穗上也可发生。夏孢子堆大,长椭圆形,深褐色,排列不规则,表皮很早开裂并外翻。冬孢子堆黑色,长椭圆形,表皮开裂,散出冬孢子。,6,xx,小麦锈病,症状,小麦锈病1条锈2条锈菌夏孢子3条锈菌冬孢子4叶锈5叶锈菌夏孢子6叶锈菌冬孢子7秆锈8秆锈菌夏孢子9秆锈菌冬孢子,7,xx,小麦锈病,症状(条锈病),夏孢子堆,冬孢子堆,8,xx,小麦锈病,症状(叶锈病),夏孢子堆,9,xx,小麦锈病,症状(杆锈病),夏孢子堆,10,xx,小麦锈病,病原,三种锈病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
3、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小麦叶锈病的病原菌为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Rob.ex Desm.f. sp.tritici Erikss.et Henn.;在我国转主寄主未得到证实,国外证实是唐松草和小乌头。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为禾柄锈菌Puccicinia graminis Pers.f. sp.tritici Erikss.et Henn.,转主寄主是小檗和十大功劳。小麦锈菌均为专性寄生,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11,xx,小麦锈病,发病特点,小麦锈病的病原菌只能在寄主上发育和繁殖,并通过
4、夏孢子传播为害,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当夏孢子成熟后,只要有轻微的气流,就会从夏孢子堆中向外飞散,可随气流上升到5000 km以上的高空,传送到几百km以外的地区,造成小麦病害的大流行。,12,xx,小麦锈病,发病特点,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锈病流行。小麦三种锈菌对湿度的要求基本相同,都需要有饱和湿度。小麦叶片及孢子表面必须有46h的水膜存在,病菌才能侵入寄主。故多雨、多雾或田间湿润、结露的情况下,锈病容易流行。,13,xx,小麦锈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而有效的办法。(2)精
5、耕细耙,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3)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冬小麦幼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14,xx,小麦锈病,防治方法,农业防治(4)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5)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减少损失。,15,xx,小麦锈病,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条锈病和叶锈病在病叶普遍率1%10%时,开始防治;秆锈病在病秆严重率在1%以上时,立即防治。,16,xx,小麦锈病,防治方法,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 在冬小麦苗期常发病区,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拌种。(2)药剂喷雾 冬小麦苗
6、期发病早的地区或地块,可用25%三唑酮,或萎锈散,或叶锈特可湿性粉剂喷洒幼苗。一般喷药12次,如果流行时间早,流行速度快,又是感病品种,则喷药23次。,17,xx,小麦锈病,小结,小麦锈病的种类:条锈、叶锈和杆锈小麦锈病的症状:夏孢子堆与冬孢子堆小麦锈病的病原:均为真菌 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小麦锈病的发生特点:以菌丝在病株内越冬,以夏孢子通过高空气流传播。专性寄生,叶锈与杆锈有转主寄生现象。条锈发生最早、叶锈发生最普遍、杆锈为害最重。小麦锈病的防治:关键是选用抗病品种.,18,xx,小麦锈病,作业,如何从症状上区别三种小麦锈病?小麦锈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调整小麦播种期能否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
7、为什么?小麦锈病的发生特点如何?,19,xx,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属于世界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使小麦品质下降,出粉率降低。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20,xx,小麦赤霉病,21,xx,小麦赤霉病,症状,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在苗期形成苗枯,在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危害最严重。,22,xx,小麦赤霉病,症状,苗枯 种子带菌引起苗枯,使芽鞘和根鞘变成黄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出土不久即死亡。,23,xx,小麦赤霉病,症状,基腐 小麦的茎基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穗腐 发病初期
8、在小穗基部产生水渍状斑点,后逐渐褪色失绿呈褐色病斑,潮湿时在颖壳合缝处及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病害可向上、向下蔓延扩展,使小穗甚至整个麦穗变黄枯死。后期在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的小颗粒。,24,xx,小麦赤霉病,症状,25,xx,小麦赤霉病,病原,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属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真菌。病菌腐生能力强。,26,xx,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病残体上越冬。此外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带病
9、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分生孢子是下一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小麦抽穗至扬花末期是最易感病期。此时,越冬场所的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在麦穗上,萌发侵入花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27,xx,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菌源数量大;开花期雨日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造成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28,xx,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2)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3)在小麦扬花前尽可能处理完病残体;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促使病残体快速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4)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多雨地区要
10、注意排水降湿。,29,xx,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l00 kg种子用药100200 g湿拌。(2)喷药防治 小麦扬花达10%以上时选用25%施保克乳油,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常规喷雾。,30,xx,小麦赤霉病,小结,小麦赤霉病的为害:小麦赤霉病的症状:病状为穗腐;病征为前期为粉红色的霉层、后期为黑色的粒物。病原:1、真菌 担子菌亚门 赤霉属;2、粉红色的霉层为分生孢子;后期为黑色的粒物为子囊壳,内生子囊多个,子囊内生8个纺锤形多隔的子囊孢子。3、子囊孢子腐生性很强。发生规律:侵染循环 以菌丝在土表基物上越冬,春季产生子囊壳、子囊、子
11、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开花的花药、花丝上腐生,再形成菌丝寄生使之穗腐并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形成黑色粒状物。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土表基物上进行腐生,后越冬。综合防治:农业防治是基础,辅以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关键是抽穗扬花期。,31,xx,小麦赤霉病,作业,1、小麦赤霉病的病状是什么?病征是什么?2、小麦赤霉病的药剂防治关键是什么?3、为什么冬麦区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在抽穗扬花期?4、小麦赤霉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32,xx,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及麦类黑穗病,33,xx,小麦白粉病,症状,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以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病部产生黄色小点,以后逐
12、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在叶片上产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病斑多时常愈合成片,使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的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34,xx,小麦白粉病,症状,小麦白粉病1病株2闭囊壳萌发3子囊4串生的分生孢子,35,xx,小麦白粉病,症状,36,xx,小麦白粉病,病原,病原的分类地位:真菌 子囊菌亚门 白粉菌属 ;无性时期为粉孢菌 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真菌。病原生理特点:表面寄生菌,在寄主植物体上表生,无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细胞内吸收营养;专性寄生。,37,xx,小麦白粉病,病原,3、病原的形态,小麦白粉病
13、1病株2闭囊壳萌发3子囊4串生的分生孢子,38,xx,小麦白粉病,发病特点,在低温干燥地区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伏菌丝状态越夏。病菌越夏后,先侵染越夏区秋苗,产生分生孢子向附近麦田传播,分生孢子还可借助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到非越夏区。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上越冬。,39,xx,小麦白粉病,发病特点,1、品种的抗病性2、种植密度过大有利于发病3、田间湿度过大有利于发病。4、偏施氮肥有利于病害发生。,40,xx,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2)在病原菌越夏区,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
14、,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3)适期适量播种;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41,xx,小麦白粉病,防治方法,2.药剂防治 在春季病叶率达到10%以上时,选用20%三唑酮,或12.5%烯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42,xx,小麦纹枯病,症状,近年该病已成为我国麦区常发病害。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1.烂芽 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2.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3.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
15、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4.枯株白穗 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此外,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病部叶鞘内侧高湿时能产生菌核.,43,xx,小麦纹枯病,症状,44,xx,小麦纹枯病,病原,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柔膜革菌属菌落初无色,23天后表现产生白色絮状气生菌丝,810天后菌丝集结成菌核,菌核初无色,渐变黄白色,后成褐色,菌核小 菌丝体生长温限740,适温为2632,菌核在2632和相对湿度95%以上时,经1012天,即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生长
16、适宜pH值为pH5.47.3。相对湿度高于85%时菌丝才能侵入寄主。,45,xx,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1.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和越夏。2.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 冬前发病期 小麦中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 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加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增加。,46,xx,小麦纹枯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防相结合的综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 病害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