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张 皓,1,血细胞分析是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做的检验项目,血细胞分析仪广泛用于全血细胞计数,随着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和仪器性能的提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存在着内在缺陷,由于血细胞形态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只能提供血细胞多少、大小、分布及相互间比例,得出正常或异常的提示,不能直接提供血细胞质量改变的确切信息,如过度依赖会出现漏诊和误诊。对于发热、贫血和血细胞异常的标本,在鉴别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等必须做外周血的形态学检查。,2,血液涂片制备 取末梢血1滴,置于载玻片的一端,以边缘平滑的推片(推片两端应平
2、整光滑,比载片稍窄或磨去两角)的一端,放在血滴前方,逐渐后移接触血滴,血液立即沿推片散开。然后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度角,平稳地向前推动至载玻片的另一端,载玻片上便留下一薄层血膜。血涂片制成后,立即在空气中挥动,迅速干燥,以免血细胞形态改变。血膜干燥后,用铅笔在厚血膜处写明病人姓名或编号。 血液涂片制备是血液学检查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一张良好的血片,厚薄要适宜,头体尾要明显,细胞分布要均匀,血膜边缘要整齐,并留有一定的空隙。,3,试剂配制1、瑞氏染液 将瑞氏染料0.1g粉放在清洁干燥的乳钵里,加少量甲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巳溶解的染料倒入棕色试剂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
3、料全部溶解,60毫升甲醇全部用完为止。或将瑞氏粉和甲醇直接置于棕色瓶中,加适量碎玻璃,立即振荡混合5分钟(一般600 ml甲醇加瑞氏粉1.21.5g),置37水浴中3天,每天振摇混合23次,促其溶解,待一周后方可使用。新配染料的染色效果较差,放置愈久天青愈多,染色效果愈好。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3.0ml,防止甲醇挥发,使细胞染色较清晰。2、磷酸盐缓冲液(pH6.46.8) 磷酸二氢钾(KH2P04)0.3g,磷酸氢二钠(Na2HP04)0.2 g,蒸馏水加至1000.0ml。 配好后用磷酸盐溶液校正pH,塞紧瓶口贮存。,4,染色方法1、将制备好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2、先加瑞氏染液数滴,覆盖整
4、个血膜,固定细胞0.51min。3、按1:1或1:2加磷酸盐缓冲液,与染料混匀,染色10 min左右。4、用接近中性的水冲去染液,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后,用油镜观察。5、染色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血膜外观为淡紫红色。在显微镜下红细胞染粉红色,在厚薄均匀处略有碟状感,白细胞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细胞核染天青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辨。,5,一、外周血中白细胞形态检查 1、正常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正常白细胞可自然退化变性,正常的血涂片上也可以见到变形或破裂的细胞,数量极少,6,7,8,9,10,11,12,2、异常白细胞形
5、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小体;退行性变, 2)棒状小体; 3)中性粒细胞胞核的异常形态;常见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4)其他异常形态粒细胞,多于遗传性疾病有关注意:中毒颗粒、嗜碱性粒细胞、染色偏碱的中性颗粒的鉴别,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2)淋巴细胞1)异形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毒性感染时或过敏原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
6、正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不超过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时,可高达10%。形态特征分为3型:I型(空泡型):最多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34,型(不规则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伪足。核形状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粗糙致密。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35,2)放射线损伤后
7、淋巴细胞形态变化 3)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形态学变化(3)浆细胞: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疟疾、黑热病、伤寒等。 莫氏细胞;火焰状浆细胞;拉塞尔小体,36,37,38,39,40,41,42,43,44,二、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检查 各种病因作用于红细胞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引起红细胞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红细胞产生特殊的形态改变,与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5,1、正常红细胞形态:69m 2、异常红细胞形态(1)红细胞大小不一 1)小红细胞:直径6m 2)大红细胞:直径10m 3)巨红细胞:直径15m 4)红
8、细胞大小不均:同一患者的红细胞之间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大红细胞直径可达12m,小红细胞直径仅2.5m。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的增生性贫血等,46,47,48,(2)红细胞形态异常 1)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靶形细胞:缺铁贫,其他溶血性贫血等 3)椭圆形红细胞:杆状,长度大于宽度34倍,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缺铁贫,巨幼贫等 4)镰形细胞:镰形红细胞性贫血 5)口形细胞: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溶贫等 6)棘状红细胞:酒精性肝病,脾切除 7)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残缺不全,体积大。见于溶血性贫血,49,8)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9)泪滴形红细胞:
9、贫血、骨髓纤维化10)裂红细胞:红细胞碎片,DIC、严重烧伤11)红细胞形态不整:某些感染或严重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2)有核红细胞:病理情况有溶血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脾切除后,50,51,52,53,54,55,56,57,58,59,60,61,(3)红细胞染色反应异常 1)正常色素性: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2)低色素性:见于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 3)高色素性:见于巨幼贫,球形红细胞 4)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正常人外周血中约占1%,其增多反应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见于溶血性贫
10、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5)细胞着色不一:双形性贫血,多见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62,63,64,65,(4)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变性的核糖体凝集而成,多见于铅中毒 2)染色质小体:一个或多个紫红色圆形小体,是核的残余物质,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 3)卡-波环:淡紫红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提示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脾切除术后、白血病 4)寄生虫:疟原虫、微丝蚴等,66,67,68,69,70,71,72,三、外周血血小板形态检查(一)正常血小板形态 两面微凸圆盘状无核细胞,直径23m,约为红细胞的1/3 1/2。年轻的血小板体积大,成熟的体
11、积小。(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1、大小异常 (1)大血小板:直径47m,巨型血小板7m,大小不均和大血小板增多是血小板生成活跃的证据。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MDS和脾切除后等。,73,(2)小血小板:直径1.5m,骨髓受抑制,如再障、缺铁性贫血时,血小板常偏小。2、形态异常 影响因素多,不规则血小板和畸形血小板比值10%,才有临床意义。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间接反应血小板功能,74,75,76,77,78,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当造血系统出现各种疾病,造血功能出现紊乱时,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的质和量均会出现变化,产生幼稚细胞、有核红细胞、细胞内部出现异常结构等,因此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提供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预后状况,从中发现许多线索或证据,对于常见的贫血、白血病、不明原因的出血、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79,8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