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景观工程课件.ppt
《山石景观工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石景观工程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山石景观工程,1,2,3,4,5,6,山石在园林中,或展示个体的形态美,或展示群体的组合美,或展示掇叠艺术之美,自古以来就是造园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在园林中,用有限的山石或山石状的其它材料,艺术性地再造真山、奇石的景观,我们把这种创作过程称为山石景观工程。山石景观是中国园林艺术景观的一大特色,对形成中国园林的民族风格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山石景观工程是园林建设的专业工程,也是本课程重点内容之一。 重点提示 :本章主要讲述景观山石的材料种类与应用、景观山石的功能、置石的方法、假山掇叠施工与艺术处理手法、塑山与塑石技术,使学生了解山石景观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课
2、程设计和实习,对景观山石工程具有一定综合分析、设计改造和组织施工的能力。,1,2,3,4,5,6,第一节 概述,山石景观包括假山景观、自然石景观、石作景观和石玩景观四部分内容。假山景观,即通常说的假山景观,是指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自然石景观是指山石不加堆叠,零星布置形成的景观,即置石。主要表现自然裸岩的自然美;石作景观指经艺术雕刻或建筑砌石形成的具有一定工艺美的山石作品;石玩景观指选择天然形成的具有奇异造型和纹理的山石,加以艺术布局和修饰而形成的山石景观。几种景观的共同之处是自然山石材料,或自然山石造型。即山石的自然美。 山石景观在中国园林中,还具有独特的内容美。在中国
3、古典园林中,石是园之“骨”,也是山之“骨”,甚至一片石即是一座山。这是中国特殊而有趣的微观文化之一。和西方民族不同,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石头常常为人们扮演着种种不同的艺术文化“角色”,人们对石头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审美关系。我国远古流传的女娲炼石补天的美丽神话。它的产生,应该是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的时代相先后。它一方面寄寓了先民企求征服自然的愿望。朦胧地表达了对石器时代工具功能的不自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与先民在幻想中把自然物加以神化并进行崇拜的原始意识有关。我国考古学家就曾多次发现石头图腾崇拜的遗迹。人们在现实领域里和山,1,2,3,4,5,6,水建立着物质的交换关系,而且在
4、审美的领城里和山水建立着精神的交换关系。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意趣,给后人以无尽的品味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汉时的假山从“筑土为山”到“构石为山”;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南史载:“溉第居近淮水。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旧唐书载:“乐天罢杭州刺史,得天竺石一”,“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五”。可见,唐朝癖石之风甚盛。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纲”的名义搜罗江南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蔚成风气。
5、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纷纷置石景。明清两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把假山技艺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阶段。明代林有麟编绘的素园石谱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图。明、清时期,置石于园则更为广泛,有“无园不石”之说。明代的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张南阳,明清之交的张涟(张南垣)、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关于假山的论述。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假山艺术臻于完善。现存的假山名园有苏州的“环秀山庄”、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扬州的“个园”和北京北海的“静心斋”、中南海的“静谷”等。此外,在,1,2,3,4,5,6,工艺美术领城里,红木架上置一块玲斑多姿的英德石,就成了所谓文房清供室内陈设的古玩
6、佳品,在盆景艺术领城里一块砂积石略略加工,置于白石水盆内就成了咫尺千里的山水。 外国园林也有假山布置。古代的亚述喜用人工造小丘和台地,并把宫殿建在大丘上,把神庙建在小丘上;日本也很重视用假山、置石和砾石布置园林。在山石命名和位置安排方面,受佛教的影响;欧洲一些国家在植物园中开辟的岩生植物园,以岩生植物为主体,用岩石和土壤创造岩生植物的生长条件,还在动物园中造兽山以展览动物。欧美现代园林中也出现不少用水泥或钢化玻璃等材料塑成的假山。 假山和置石在用料上是相同或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在造型与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假山是人工再造的山石景物的通称,一般地说,置石为山石不加堆叠,呈零星布置,形成可
7、观赏的独立性、组合性或附属性的景致。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美,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结合挡土、护坡、种植、或器设而具有实用功能;置石构成形式简单,体现较深的意境,能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如北京恭王府的“独乐峰”、颐和园东宫门内的对置石景、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等。现存江南名石有苏州清代织造府(在今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花圃中的皱云峰;而最老的置石则为无锡惠山的,1,2,3,4,5,6,“听松”石床,镌刻唐代书法家李阳冰篆“听松”二字。假山常常是以真山为蓝本,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组成单元丰富,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假山的
8、体量大而集中,在景观上足以引起其它要素的布局与造型。可共游人观赏、游览多方面的功能,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如苏州拙政园假山、沧浪亭假山。石景和山景都有大小、多少、材质以及单元组成等方面的区别,通常进行下列几种分类。 一、山石景观的种类: 山石景观包括山景观和石景观。山则大、可观可游可植,而石则小、可观可品;山有大小、多少、园内壁边之别,石也有个体多少、布置形式的不同。 (一)假山景观的种类 1、按构成材料的不同分按掇山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四种,即土假山、石假山、石土混合假山、岩石园(山)和塑山。,1,2,3,4,5,6,(1)土假山 堆假山的材料全部或绝对大的量为土。此种类型的假山
9、造型比较平缓,可形成土丘与丘陵,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平地外沿作为景色转折点,或用作障景、隔景、以丰富园林景观效果。堆筑土丘和丘陵的工程比较简单,土山工程投资较少,对改变园林风景面貌起一定作用。由于受土壤稳定性的限制,小面积土山不会造成较高山势更不易形成峰峦谷洞景观。如郑州紫荆山公园东区与周围道路的隔离,采用了高3m5m的带状土山。使挖湖与堆山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同时,土山又满足了周边防护性风景林的种植,利于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北京圆明园四十景,也正是利用土冈使不同主题空间达到了巧妙的转折。 (2)石假山 掇假山的材料全部或几乎全部为石。此类假山一般体型比较小,在设计与布局中,常常是用
10、于庭院内、走廊旁,或依墙而建,作为楼层的蹬道,或下洞上亭,或下洞上台等,古代园林中几乎都有这种假山的存在。由于山石不易工,所以石山多用当地所产自然山石堆叠而成。即苏州园林中多湖石假山。如怡园南区假山,以湖石砌为石屏、磴道、花台等,上建有金粟、小沧浪二亭,下构石洞,景观自然优美,宛若天成。北京园林中多青石或房山石,如北海濠濮涧、圆明园流云山、恭王府中部庭园的石山等。石山营造不受坡度限制,可雄伟挺拔,玲珑剔透 悬崖峭壁、峰峦谷洞。北京香山饭店,12米地基上叠9米高的主峰, 瀑布自7米高处,1,2,3,4,5,6,泻下,经溪流三跌入池,形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石山工程造价高,且不易栽植
11、大量的树木。因此,现代生态园林中除庭院中,小型单纯供观赏的石质假山外堆叠大规模石质假山较少; (3)石土混合假山 即假山由土石共同组成。有石多土少和石少土多之分。石多土少的假山一般是表层部分为石,此种类型在江南园林中多见,假山四周全用石构筑。由于有山石的砌护,可有峭壁挺拔之势;在山石间留穴、嵌土、植奇松,可增添生机活力;有时,也可构洞做窟。便于减少山石量和增添游赏内容如南京瞻园、扬州个园、上海豫园、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等。石壁与洞用石构筑,山顶和山后填土或堆土;或是四周及山顶全部用石。土多石少的假山,主要是以土堆成的,土构成山体基本骨架,表面适当点石 ,其特征相似于土山。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此
12、种类型不很多,特别是江南园林中甚少,而北方园林中较多见。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山林感较强。苏州的沧浪亭与留园西部的假山,北京北海的琼岛,恭王府花园前区假山等。把土山和石山的优点有机地融为一体,造价较低,又可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故是现代园林比较提倡的。 (4)岩石园(山) 包括较直立部分的植物山石墙和平缓的山石河床,再现高山上的多花草地,以及亚高山和深山里的大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岩石园是英国园艺的产物。1774年在伦敦的药用,1,2,3,4,5,6,植物园里,用冰岛的溶岩堆成岩山,并栽种阿尔卑斯山引种来的高山植物。后来英国的园艺家在欧洲风格的阶式组石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日本风格的石流
13、形式,使植物与岩石搭配更为协调。在东方,首次以植物园形式出现的,是191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内建造的岩石园。 (5)塑山: 我国岭南的园林中早有灰塑假山的工艺,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用水泥塑的景观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的一种专门工艺。塑山是用建筑构成材料来替代真山石,能减轻山石景物重量和随意造型。广州白云山公园有多处塑山之作。另外,根据组成材料位置不同有石包土、土包石之分。石包土用于小空间,适宜栽植乔木和灌木;土包石用于硬质环境的改造,如建筑垃圾。适宜栽植浅根性的灌木、藤本和草本。可见,按材料来分便于说明园林要素的生态性。 2按山体数量多少的不同分 (1)群山 在较大的园林中,山体数量较多,以
14、近次远,有近山、次山、远山,岗阜相连,重叠翻覆,即为群山。群山必然重重叠叠,互相压复,形成“土石交复以增其高,支陇勾连以成其阔。一收复一放,山欲动而势长,1,2,3,4,5,6,,山渐升而势展”。富有峰峦重叠之山景。在汉代以来就有这方面记载,记述较详的是北宋赵佶(徽宗)所建艮岳,艮岳有重山大壑之貌,其间错置崖峡洞穴,结合甚是复杂;明清时期圆明园中的假山,结合原有地形形成岗阜接连压复别具特色的四十景。此种类型的假山形体连绵不断,一脉相承,多为堆土点石而成,道路迂回、通幽,植物茂盛。 (2)独山 即一个假山单独成景。多出现在较小的园林空间或庭院中,占地面积小。可于外侧配置几块奇石以照应,或配以奇花
15、异草来装点,或结合水景以造奇。别有一番意境在其间。 由于环境大小的不同,园林中也有介于群山和独山之间的一些例子。如洛阳西苑公园松柏山,由两个不同走向的小山和冈阜形成一个具有弧形主脉的山群。从入口过来,横看为山势东西展开,群山连绵外延;而从牡丹廊、儿童广场向北望去,为一临水峭壁山,呈现独山效果。这也充分说明假山因环境造景。 3按假山规模大小的不同分 按山体规模大小的不同分为大假山、小假山和小品山。,1,2,3,4,5,6,(1)大假山 占地范围较广,形体高大而陡峭崎岖。往往是园林中的主景、或是园林的骨架并常有溪流、瀑布、洞窟等景观。这种假山仅在大园林中。一般以土代石或土石相间的方法较为合适。例如
16、北京景山公园的山,它主要用土堆叠形成,在山麓、山腰以及山径多用叠石,使山势增加。假山具有茂盛的植物景观。北京北海琼华岛的白塔山,也是园林中大山叠置的范例。以土为主,在缓升的山坡上,山石半露,尤如天然生就,上部的山石构置和散点的山石,都增加了山的自然气势。为了扩大视野和点景,在山上建塔亭阁,以俯视园内或眺望园外景物。同时也作为一个景致,来吸引游人游览。而后山部分则是外石内土,从揽翠轩而下,有断层山崖之势。又有宛转的洞壑,盘旋迂回的山径,仰望峭壁,其势高危。这种假山工程费用巨大,是一般造园者力所不能及的,多见于古代皇家园林中。这种造大山的手法可借用至风景区山体景观整合工程。 (2)小假山 低而范围
17、小的山。山体虽小也具有自然山体峭壁悬崖、洞穴涧壑之趣。在小型园林中,因面积有限,多以小山为园林建筑的对景。很难说以石为主,或以土为主。如以石为主,则用石不在多,而在于用的得当。李渔在闲情偶奇中论述:“小山亦不可无土,但以石作主而土附之。土之不可胜石者,以石可壁立,而土则易崩,必使石为萎篱故也。外石内土,此从来不易之法。”这即是说小山而欲形神兼备,用外石内土之,1,2,3,4,5,6,法。既可有壁立处,有险峻处,也可防冲刷而不致崩坍,也可适当栽植花木,以增加生气。达到山虽小,而有峭壁、悬崖、洞壑以及山林意境,匠心独运。园冶中的掇山篇说:“方堆顽夯而起,渐以皱纹而加;瘦漏生奇,玲珑生巧。峭壁贵于直
18、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洞、壑、坡、叽肌之俨是;信足疑无别境,举头自有深情,峭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多方胜景,咫尺山林”。也正是园林艺术中“步移景异”、“小中见大”手法的表现。 (3)小品山 用较少的山石勾勒出山景的轮廓,是一种相似而不是的山景,也称“山石小品”。常作为一些建筑空间的点缀品。在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山石小品之类,使景入画。这样便以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此景称为“无心画”。以“尺幅画”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看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石景以粉墙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如选石景与树景相结合,使人
19、有身居室内而犹如行于林中之感。如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道路转折处的障景山等。李渔在闲情偶奇中认为:“山之为地,非宽不可。斋头隙地,皆可为之”。散点堆叠山石,并配以松、竹、梅,从园窗望之,画意深长,意趣无穷,宛然镜游也。 大山重其环境,小山重其景致。,1,2,3,4,5,6,4 、按假山在园林的位置不同分 按假山在园林位置不同可分为园山、庭山、池山、楼山、壁山、厅山。 (1) 园山 顾名思义园子内的假山。在小型园林或宅园里,往往不可能容纳体量较大的山水,于是,就以泉石代山水。坐石品泉就具有游山玩水的性质,不过这是静观而不是游览罢了。 (2) 庭山 建筑院落或园区出入口处所堆叠的假山。其功能多
20、为主体建筑的附属景物,体量较小单独存在。如圆明园南入口的流云山,广场东西两侧为较高的植物景观,南为入口建筑,北为带状土山并密植侧柏,形成相对围合的空间。流云山在土山前,中心水池后,成为主体建筑的一个对景。青石片的横向纹理与雄伟的古建筑相协调;郑州海关(原花园路上)庭院假山处在一个三面高楼围合的空间,用青石片竖向掇叠,装饰竖向狭窄的建筑环境,有高耸挺拔之势;留园五峰仙馆南小院有湖石假山,人在内廷坐观有置身岩壑之感。 (3)壁山 山石嵌入墙壁或依墙堆叠的假山,其景观犹如一幅立体画,又叫壁山。即以墙作为背景,在墙上作石景或山景布置。这是中国园林传统的手法。北京紫竹院江南竹韵景区,依崖壁而建的壁山,崖
21、上崖下有数秆斑竹,崖下并有一股小流,有竹溪小径般的幽静。如图6-1- 。,1,2,3,4,5,6,(4)楼山、阁山 以自然叠石所构成的假山作为楼阁的基础。苏州沧浪亭公园的见山楼,如图6-1-a ;广东省顺德县清晖园的主体建筑后侧,如图6-1-b。 (5)池山 水中堆叠的假山,可以步石或园桥与池岸相连,池山最易形成“洞穴潜藏 ,穿岩迳水,峰峦缥缈,漏月抬云”的景观。颐和园的湖心岛,通过十七孔桥与岸相连,岛为一座嶙峋的小山,漂浮在昆明湖中。北海公园入口处的“仙鹤岛”坐落于水中,是中国传统园林“一池三山”的一个再现。 (6)室内山 是所有室内堆叠假山的总称。如书房山、厅山等。一些酒店、宾馆的门厅、楼
22、梯转角处,作一小型山水小景,具有屏障空间弊端,增加情趣的功能。 (7)兽山 为动物、飞禽提供栖息环境的假山。这些山有洞穴、流水,枯树以及藤条,锁链等。大多数动物园内都有这种类型的假山。通常说的猴山、孔雀山、狮虎山等。,1,2,3,4,5,6,5、按施工方式可分为 按施工方式可分为堆山、掇山、凿山和塑山堆山,也称筑山指篑土筑山;掇山指用山石掇叠成山;凿山指开凿自然岩石,所余之物成山;塑山是指用石灰浆(传统)塑成的,或是用水泥、砖、钢丝网(现代)等塑成的假山。 (二)置石景观的种类 置石景观简称石景,或置石。根据石的多少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叠石。 1、特置 指一块山石单独布置形成特别景致
23、,也称孤置。有立、卧之分。竖立的姿态者即“立峰”,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横卧者即“卧石”, 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北京中山公园的“卧云”。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以及漏窗或地穴的对景;或置于廊间、亭下、水边和园路转弯处,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多为整块体量巨大,造型、质地或色彩特殊的石材;也可以小拼大形成具有较强整体性的结合体。如图5-1- 1、图5-1-2。,1,2,3,4,5,6,图5-1-1 有基座的特置,图5-1-2 坐落在自然山石上的特置,1,2,3,4,5,6,2、 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规则布置形成的山石景观。两石对称布置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置,如北京可园中
24、对置的房山石,但在较大的建筑前或广场中,往往是以规则的行列式布置多块石景,即为“列置”。其作用同样是陪衬建筑,丰富景色。因此,“列置”也属于对置类型。如颐和园排云殿前行列式布置的十二生肖石景, 颐和园东宫门内大雄宝殿前的4块对称布置湖石。如图5-1-3。,图5-1-3 对置,1,2,3,4,5,6,3、散置与群置 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零星放置形成的景观,其实质为“攒三聚五”,自由散落的一组自然式石景,故又称散点。3-5块石散置,一般称为“小散点”,或散置;6-7块或更多时,占据空间也较大,称为“大散点”,也称“群置”。常用于山坡上,或缓坡草地,或坡地广场的边沿。既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
25、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使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达到协调的过度。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北京柳荫公园的西区小广场。群置山石的密度比散置要大些。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群置处理,以及北京颐和园后山桃花沟用青石作群置处理。如图5-1-4。,图5-1-4散置,4、土坡叠石 指土坡上叠石。石块密度较大,并且有局部垒叠的结构。园林中土石混合的假山主峰、次峰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山坡叠石来协调,那也难以成为好的山景。土坡叠石是群置向山顶的一种过渡。如图6-1-,1,2,3,4,5,6,(三)石作 山石作为建筑材料,通过雕或砌的方法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称为石作景观,有时也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石 景观 工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