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课件.ppt
《复合材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5 复合材料,精品资料,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我们住在复合材料里,燕子窝:泥土-草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材料通过适当的制备工艺复合在一起的新材料,其既保留原组分材料的特性,又具有原单一组分材料所无法获得的或更优异的特性。,复合材料的特征:非均相材料,组分材料性能差异较大,新性能,体积分数大于10%,固体材料。,3.5.1 概述,复合材料构成:,骨头
2、(由原胶纤维与无机材料复合),植物茎干(树木、竹)、叶(微纤维与木质素复合),吴王矛,越王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材料出现,是从上世纪40年代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开始,为了与天然的、古代出现的复合材料区分,称之为现代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技术要求制成飞行器材料高比强度、比模量,以减轻其重量,提高飞行速度、增加运载火箭有效负载、保证气动特性等。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现代国防工业中现代复合材料首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787客机(2007年7月首架飞机下线,复合材料占总质量50%,节省燃油20%) 技术参数: 翼展:50.3-51.8米;机长: 55.5米;高度:16.5米;最大起飞总重:163000
3、千克;巡航速度: 0.85马赫(马赫=1126公里/小时) ;载客量:289;最大航程:15700公里,B787复合材料机身,B787复合材料机身,A380客机(2007年10月,首次商业航行,复合材料占总质量25%)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全机身长度双层客舱,最先进、最宽敞和最高效的飞机。 技术参数:翼展:79.8米;机长:73米;宽度:7.14米;最大起飞重量:560吨;巡航速度:0.89马赫;载 客 量:555人;最大航程:15000公里。,我国研制的ARJ21 (Advanced Regional Jet)支线客机“翔凤”(复合材料占总质量2%)2007年12月21日下线,2008年上半
4、年首飞;载客量70100人;最大燃油航程: 4164 km.,美国F-22猛禽战机,机身材料重量比:42%钛合金,23%复合材料,15%铝合金,20%其它,在民用工业如机械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工业以及生物医学、体育等领域,由于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都已得到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图3-73 玻璃钢建筑材料用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堂装潢(左),复合材料(玻璃钢)制作的渔船 (右),复合材料与基体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1)比强度(强度/密度)和比模量(弹性模量/密度)高; (2)抗疲劳性能好; (3)高韧性和抗热冲击性,在PMC和CMC中尤为重要; (4)耐热性高; (5)减振性能好; (6
5、)耐烧蚀性、耐磨损、导电和导热; (7)特殊的光、电、磁性能等。,除其优异性能外,复合材料还具有可设计性,可以根据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在基体、增强材料的类型和含量上进行选择,并进行适当的制备与加工。,3.5.2 复合材料复合原理,由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分复合而成的,除工艺因素外,基体和增强材料的性能必然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此外增强材料的形状、含量、分布以及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结构也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就是反映上述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据此人们可以对所需要研究和开发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物理、化学性能等进行设计、预测和评估。在本节中,主要介绍
6、组分的作用、增韧机制和界面的影响。,3.5.2.1 混合法则,在复合材料中,在已知各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和物理性能(密度、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主要取决于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组分的体积百分比(vol.%),Pc 表示复合材料的某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密度、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Pi 表示各组分材料的对应复合材料的某性能;V表示组成复合材料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vol.%);下标i表示组成复合材料的组分数(包括基体、若干增强材料)。,(Rule of Mixtures),例:,连续纤维单向增强复合材料,当只采用一种纤维增强时,
7、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可以表示为:c fVf + mVm,式中下标c、f 和m分别表示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其中Vm (1Vf),图3-74 SiC/硼硅玻璃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纤维体积含量线性增加,由于纤维方向性,复合材料垂直纤维方向的弹性模量则表示为:1 / Ec Vf / Ef + Vm /Em此式的形式仍然是混合法则的形式。,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与颗粒体积分量的关系,混合法则简明表达了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基体、增强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但在应用混合法则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估算时,由于增强材料的形状、长径比、分布以及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结合等因素,还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修正。,3.5.2.2
8、增韧机制,复合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难免要受冲击载荷或发生高速变形,尤其是那些表观上不会使复合材料遭受破坏的低能冲击,往往会造成复合材料的内部损伤,从而使其性能大大下降。,特别是在热固性树脂为基体或脆性的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增加复合材料的韧性是改善材料性能的重要任务之一。,复合材料在受冲击载荷时材料发生破坏(断裂),其韧性大小取决于材料吸收冲击能量大小和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经过分析及研究,提出了许多增韧机制。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例,主要有纤维的拔出、纤维与基体的脱粘、纤维搭桥等增韧机制。,纤维脱粘韧化机理,在靠近裂纹尖端的纤维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它与基体的界面产生界面分离,形成新的表面,这需要
9、消耗外界能量。尽管单位面积的表面能很小,但所有脱粘纤维总的表面能则很大。,纤维拔出韧化机理,纤维拔出是指在靠近裂纹尖端的纤维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它与基体的界面滑出的现象。很显然纤维首先应发生脱粘和断裂才能被拔出。纤维拔出需要外力做功,因此起到增韧作用。,纤维搭桥韧化机理,在裂纹扩展时,如果紧靠裂纹尖端处的纤维并未断裂,裂纹在基体中扩展,因此在裂纹的两边纤维搭起了小桥,使两岸联在一起,称之为纤维搭桥,如图3-78所示。这会在裂纹表面形成压应力,以抵销外加拉应力的作用,使裂纹难以进一步扩展,从而起到增韧作用。,除了上述增韧机制外,在颗粒、短纤维和晶须增强复合材料中,由于增强材料的存在,阻碍了裂纹在基体
10、中的扩展,在增韧方面,还存在有裂纹偏转、微裂纹增韧等机制。此外,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利用氧化锆的相变产生的体积效应,引起基体产生微裂纹,从而增加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性,这种方法称之为相变增韧机制。,3.5.2.3 界面作用,复合材料是由性质和形状各不相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元复合而成的,在两种材料之间必然存在把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接触面界面。,复合材料的界面实质上是具有纳米级以上厚度的界面层,有的还会形成与增强材料和基体有明显差别的新相,称之为界面相。,在复合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评估时,研究界面作用和影响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复合材料中界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界面往往起到把
11、载荷由基体传递到纤维的传递作用。此外,复合材料的界面还起到诱导作用、阻断作用、散射及吸收作用等。,为了保证界面的作用,纤维与基体之间要有一定的粘结,并且两者之间的结合与增强材料及基体的性质有关。除此之外,复合材料界面的结合方式、界面结构和性质会直接影响和控制复合材料的性能。,界面的粘结强度是衡量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与基体间界面结合状态的一个指标。对于结构复合材料而言,界面粘结强度过高或过弱都不利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界面的粘结方式有:机械结合、静电作用、界面扩散和界面反应等。,机械结合是指增强材料与基体结合时,两种材料的表面相互接触,由于表面的粗糙而产生机械锚固,靠机械摩擦力保持表面的结合
12、。,静电作用则是指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与基体的表面带有异性电荷时,在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将发生静电引力,形成两者的结合。因静电作用距离有限,表面的污染会大大减弱这种作用。,基体与增强材料在复合时,由于复合的条件(温度、压力等)可以在两种材料表面发生原子或分子的相互扩散,甚至溶解,形成扩散或溶解结合。,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的表面原子,在一定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会发生界面反应,形成不同于原组元成分及结构的界面反应层,这种结合为界面反应结合。,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方式大都是以上述界面的粘结方式中的一种为主,并伴随以其它粘结方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数的界面结合是以扩散和反应结合为主。为了保证复合材料的界面粘
13、结强度和控制界面反应,往往需要对增强材料的表面进行处理。,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界面反应层的结构和性质对其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硼纤维增强钛复合材料中,由于硼纤维与钛基体在界面产生脆性的TiB2反应产物,如果反应生成TiB2的量大或界面层厚,就会严重影响其力学性能。,SiCf /Ti的界面及界面反应层,在复合材料设计和制备(复合)时,为保证复合材料的最佳性能,如何进行界面的控制和优化,这在复合材料研究中称之为界面工程。,3.5.3 增强材料,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就其形态而言,主要有纤维及其织物、晶须和颗粒。就其组成的性质而言又可分为有机增强材料、金属增强材料和无机非金属增强材料。,在复合材料
14、设计中,选择增强材料的原则主要是:,1)增强材料的强度、模量和密度;2)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物理相容性(湿润性、热膨胀系数匹配、互溶性等);3)化学相容性(极性、化学位等)4)性能/价格比。,对结构复合材料而言,第一考虑的是增强材料的强度、模量和密度。其与基体物理及化学相容性主要反映界面作用和影响。,为了使得复合材料既轻又强、既轻又不易变形(即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增强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就非常重要。 因此首先考虑的是高强度的晶须和纤维。但晶须和纤维,特别是晶须的价格昂贵,在一些民用领域,尤其是要求专门性能如耐磨损性能的部件中,一般选用价廉物美的颗粒作为增强材料。 从增强材料的性质上考虑,由于有
15、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密度低,一般所用的增强材料多数为这两类材料。,3.5.3.1 纤维增强材料,在现代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中,纤维增强材料是最大的功臣,也可以说是现代复合材料的支柱。最早使用的复合材料就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至今在高技术新材料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玻璃纤维、芳纶纤维(kevlar纤维)、尼龙纤维、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以及金属纤维(如钨、钼、不锈钢丝等)。其中在各类复合材料中得到大量使用的是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等。,1. 玻璃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应用最早和最为广泛的无机纤维是玻璃纤维。,玻璃纤
16、维是19世纪末美国康宁公司研发成功的,但直至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后才得到大量使用。,玻璃纤维的直径一般为59微米,生产或使用时大多为纤维束。,无捻玻璃纤维,(1)玻璃纤维的组成 玻璃纤维是由SiO2及各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硅酸盐类混合物,属无定形离子结构物质。SiO2:主要组分,形成基本骨架,有高的熔点金属氧化物:(Al2O3 ,CaO ,MgO ,BeO ,Na2O,K2O,B2O3)改善制备玻璃纤维的工艺条件(Na2O,K2O为助熔剂,降低熔点) 和性能(BeO,模量 ;B2O3,耐酸 ),(2)玻璃纤维的制备,坩埚拉丝法,玻璃球d=1518mmM10g,拉丝,
17、玻纤,(3)玻璃纤维的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较高,但模量较低),d10mm, s玻纤=1000MPa; d5mm, s玻纤=2400MPa s玻璃40100MPa,弹性模量在70110GPa(与铝和钛合金模量相当),微裂纹理论: 玻璃在制造过程中引入许多微裂纹,受力后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当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裂纹扩展,玻璃被破坏。微裂纹尺寸越大,越多,应力集中越严重,导致强度越低。 块状玻璃比玻璃纤维尺寸大,其内部和表面存在微裂纹的概率更大,所以块状玻璃比玻璃纤维的强度低得多。,玻纤直径越小,长度越短,强度越大;存放时间越长,负荷时间越长,玻纤强度下降。,分子取向理论: 玻纤在制备过程中,受到
18、定向牵引力作用,分子排列更规整,所以玻纤强度更大。, 热性能,Tg600,Tf 1200;T250 ,温度 ,强度 ,具有短时耐高温特性;300 ,24h, s 20%; 400 ,24h, s 50%;导热系数k低(20100 ,0.86Kcal/m.h. ),良好的绝热性能;热膨胀系数a低(20100 ,4.810-6/ )。, 耐腐蚀性能,玻璃除了氢氟酸、浓碱、浓磷酸外,对酸、碱、盐以及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能力。, 电性能,电绝缘性好:含碱量越高,绝缘性越低; (碱金属离子迁移,成为载流子) 湿度、温度提高,绝缘性降低良好的高频介电性能(介电常数较小,介质损耗低),玻璃纤维与其它纤维
19、相比,其价格便宜,品种多,适合编织制成各种玻璃织物如玻璃纤维布,因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在民用领域,如建筑材料、交通工具、体育用品等方面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用的很多。,2. 芳纶纤维,芳纶纤维是目前主要用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一种有机纤维,是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在1968年研制成功的,并在1973年正式以Kevlar作为其商品名。,芳纶纤维的密度仅为1.44 g/cm3,其抗拉强度高达3.4GPa,模量为59190GPa,因此其比强度和模量均优于玻璃纤维,特别是比强度甚至高于一般碳纤维和硼纤维。和其它的有机纤维(如聚乙烯、尼龙和聚酯纤维)相比,耐热性较高,象Kevlar49纤维的抗
20、拉强度长期在150下几乎不变,在427下不分解,在190低温下不变脆,并且在高温下不易变形,尺寸稳定,特别是其柔韧性好,抗冲击,耐酸、碱。但芳纶纤维制成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间抗剪强度较低。,芳纶纤维作为纤维可直接用于登山绳索、传送带、降落伞、防弹服、背心等。,作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可单独或与碳纤维混合使用,主要用于航天飞机、大中型客机、汽车和船舶,替代钢、铝等金属的结构件,减重效果显著。,如用于波音757可减重454kg,用于轿车车身,可减重40,在船舶中采用时比用玻璃纤维还可减重2030。,军工上可用于火箭壳体、防弹头盔等。此外芳纶纤维还可替代石棉纤维用作无石棉摩擦材料的增强纤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5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