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专题介绍课件.ppt
《《郭沫若》专题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沫若》专题介绍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保存的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的著作,郭沫若的著作,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
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嫈、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
3、(17卷)和郭沫若全集。1944年,郭沫若歌颂明末女军事家秦良玉咏秦良玉。他的代表作有星空女神等。,郭沫若,男,汉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泰戈尔、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
4、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家庭情况1912年,郭沫
5、若与张琼华(18901980)在父母的包办下结婚,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安娜(原名佐藤富子,18931994)同居,安娜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他们生有五个子女:长男郭和夫,次男郭博,三男佛生,女儿淑瑀,四儿志鸿。1937年,郭沫若不辞而别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抗日战争结束后,安娜带着孩子来到中国,当她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后,选择了离开,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他们提供了生活上的帮助。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19161979)同居,并于1939年夏补办婚礼。共生四男二女,儿子汉英、世英、民英,女儿庶英、平英,另一小儿子姓名不
6、详。1967年,郭民英自杀。1968年,郭世英年被北京农业大学的红卫兵抓去刑讯逼供,不久从四楼坠下而死。1979年,于立群缢死于北京故居。另外郭沫若还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兰、于立忱(19121937,于立群的胞姊)、黄定慧(黄慕兰,1907年生)等。郭沫若的女性关系,譬如先后与多人结婚,郭沫若与安娜所生之女郭淑瑀,后来与林爱信结婚,生一女林丛。林丛后留学日本,归化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现任日本国士馆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教授,参与创立日本郭沫若研究会。,著作集锦1、 诗集:女神、长春集、星空、潮汐集、骆驼集、东风集、百花齐放、新华颂、迎春曲;2,伟大的诗歌:1、天狗 2、笔立山头展望 3、凤凰涅
7、盘 4、战声 5、罪恶的金字塔 6、天上的街市 7、骆驼 8、晨安 9、夜步十里松原 10、黄浦江口 11、血肉的长城 12、太阳礼赞 13、春莺曲 14、莺之歌 15、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6、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17、诗的宣言 18、炉中煤 19、霁月 20、郊原的青草3、历史剧本 :屈原(已拍摄发行)、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嫈高渐离; 4、 回忆录:洪波曲5、评论集: 雄鸡集6、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7、翻译书目:茵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
8、胥合译,1921年,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年,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年,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年,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年,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年,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年,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著,1935年,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年,群益,著作书目年份及出版社介绍女神(诗集)1921年,泰东瓶(诗集)1927年,创造社前茅(诗集)1928年,创
9、造社恢复(诗集)1928年,创造社水平线下(小说、散文集)1928年,创造社我的幼年(自传)1929年、光华漂流三部曲(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山中杂记及其他(小说、戏剧集)1929年,新兴书店黑猫与塔(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后悔(小说、戏曲集)1930年,光华黑猫与羔羊(小说集)1931年,国光今津纪游(散文集)1931年,爱丽书店桌子跳舞(小说、散文集)1931年,仙岛书店文艺论集续集(论文集)1931年,光华创造十年(回忆录)1932年,现代沫若书信集1933年,泰东豕谛(历史小说)1936年,不二书店北伐途次(散文)1937,潮锋出版社甘愿做炮灰(剧集)1938北
10、新战声(诗集)1938、战士出版社创造十年续编(回忆录)1938,北新羽书集(散文、论文集)1941,香港盂厦书店屈原(剧本)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蒲剑集(散文、论文集)1942,重庆文学书店棠棣之花(剧本)1942,作家书屋虎符(剧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论文)1943,群益今昔集(论文集)1943,东方书社孔雀胆(剧本)1943。群益南冠草(剧本)1944,群益青铜时代(史论)1945,文治出版社先秦学说述林(论文)1945,福建永安东南出版社十批判书(史论)1945,群益波(散文集)1945,群益苏联纪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苏联五十天, 1949,大连新中国书
11、店,归去来(散文集)1946,北新筑(剧本)1946,群益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少年时代(自传)1947,海燕革命春秋(自传)1947、海燕盲肠炎(杂文集)1947,群益今昔浦剑(散文、杂文集)1947,海燕历史人物(史论)1947,海燕沸羹集(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天地玄黄(散文、杂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地下的笑声(小说集)1947,海燕创作的道路(理论)1947,文光抱箭集(小说、散文集)1948,海燕蜩螗集(诗集)1948,群益雨后集(诗集)1951,开明海涛(散文集)1951,新文艺奴隶制时代(史论)1952,新文艺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12、雄鸡集(诗集)1959,北京洪波曲(自传)1959,百花蔡文姬(剧本)1959,文物潮汐集(诗集)1959,作家骆驼集(诗集)1959,人文武则天1962,中国戏剧李白与杜甫1972,人民沫若全集(文学编l5卷)1982一1987,人文翻译书目:茵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
13、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47,群益,郭沫若主要笔名的来历与含义郭沫若的母亲杜邀贞说她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左手的虎口,所以给郭沫若起的乳名叫“文豹”。他在家排行第八,母亲称呼他为“八儿”。郭沫若四岁半上私塾。家里给他起学名叫郭开贞,号尚武。“郭沫若”是他常用的笔名。为什么取名“沫若”呢?他家乡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有两大河流,大渡河(古称沫水)以及流入大渡河的雅河(古称若水)。汉朝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有关“沫若”一句,指的就是大渡河与雅河的汇流。郭开贞于1919年9月11日
14、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早期诗作时首次用“沫若”笔名,随着女神诗集的出版,“郭沫若”为人们所熟悉。郭沫若一生使用过的名、号、别名与笔名多达五十余个。计有:郭开贞、尚武、文豹、八儿、汾阳主人、竹君主人、定甫、沫若、夏社、郭沫若、沫、爱牟、郭鼎堂、鼎堂、高浩然、麦克昂、吴诚、林守仁、杜顽庶、杜荃、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石沱生、陈启修、李季、阿和乃古登志、蒙其外史、王假维、郭爱牟、蒙其生、蒙侄、谷人、高汝鸿、郭石沱、佐藤和夫、安娜、鼎、杨伯勉、杜衍、白圭、戎马书生、牛何之、羊易之、丁汝成、龙子、克拉克、江耦、有孤、藤子丈夫、佐藤贞吉、郭麦弱、高鸣以及和夫人于立群合撰文章所用的于硕等。,郭沫若几个主要
15、笔名的含意是:麦克昂:“麦克”是英文maker(作者)的音译,“昂”者我也,麦克昂就是“作者是我”的意思。南昌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他在创造月刊一卷八期上发表文艺论文英雄树时,第一次启用这一笔名。杜衎(kn):郭沫若母亲姓杜,性格衎直(即刚直),取此名以纪念其母。郭沫若在留亡期间思念老母,1929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有关论文,署用此名。杜顽庶:郭沫若母亲是侧室,自己是“庶出”。他发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等重要史学研究著作,署名“杜顽庶”,纪念母亲。坎人、易坎人:郭沫若少年时得过重症伤寒,留下听觉半聋的后遗症。易经上的坎卦,说其“于人也为聋”,坎人、易坎人即为聋子之意。郭沫
16、若从1928年起翻译美国作家辛克莱的石炭王、屠场、煤油等书,用的都是易坎人的笔名。鼎、鼎堂、郭鼎堂: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说文解字上说,“古文以贞为鼎。”贞、鼎两字通用。鼎而附之以堂取其音为“丁当”,取其义“鼎当”。1931年郭沫若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毛公鼎之年代,即署名鼎堂。石沱、石沱生、郭石沱:与鼎有关,周代末期的鼎铭中称鼎为石沱,这是鼎的别名。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郭沫若译作生命之科学,即署名石沱。郭沫若笔名、化名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杨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
17、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五四狂潮激荡下,受惠特曼草叶集豪放诗风影响,他的创作激情如火山爆发,进入诗创作的爆发期,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内容辑要(梗概) 提示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虽然略迟于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它
18、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新诗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从而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奠基作。 女神共分三辑。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第二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凤凰涅盘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盘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 第三辑在一九二一年女神初版本上分为三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第一辑 女神之再生 湘累 棠棣之花 第二辑 凤凰涅盘 天狗 心灯 炉中煤眷念祖国
19、的情绪 无烟煤 日出 晨安 笔立山头展望 浴海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三个泛神论者 电火光中 地球,我的母亲! 雪朝 登临 光海 梅花树下醉歌 演奏会上 夜步十里松原,我是个偶像崇拜者 太阳礼赞 沙上的脚印 新阳关三叠 金字塔 巨炮之教训 匪徒颂 胜利的死 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 夜 死 第三辑 Venus 别离 春愁 司健康的女神 新月与白云 死的诱惑 火葬场 鹭 鸣蝉 晚步 春蚕,蜜桑索罗普之夜歌 霁月 晴朝 岸上 晨兴 春之胎动 日暮的婚筵 新生 海舟中望日出 黄浦江口 上海印象 西湖纪游 雷峰塔下 赵公祠畔 三潭印月 雨中望湖 司春的女神歌,主要内容概括: 女神是“五四”狂飚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
20、,它燃烧着对一切旧秩序、旧传统、旧礼教的大胆否定和无情诅咒,海啸般的呼喊着创造与光明,民主与进步。通观整部女神,反抗、爱国、创造是贯穿诗集的基本思想内容: 第一,追求个性解放的彻底反抗精神。 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他对长期封建社会中利用“忠”、“孝”观念禁锢人们思想,使人们完全丧失个性而沦为君主的奴仆的封建道德规范极为反感。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重个性、以自我内心表现为本位,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这种呼声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显得强烈、热切、无所畏惧,从而构成女神的一个突出特色。天狗篇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旧世界
21、叛逆者的典型形象。诗中的“我”是一条把日月等一切星球和全宇宙都要吞了的天狗,具有“全宇宙底能底总量”。“我”不仅要摧毁一切枷锁而且要毁灭掉旧我,在改造旧世界的同时还要改造自己。“天狗”这种冲破一切罗网,破坏一切旧物的强悍形象,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极度夸张。浴海中那个“血和海浪同潮”、“心和日火同烧”、要决太平洋之水“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全盘洗掉”的自我形象,同样是实现自我个性解放的宣泄。,第二,向往理想社会,无限思念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五四”运动激发起诗人巨大的爱国热情,由于诗人旅居国外的独特经历而使这种感情表达的格外强烈,诗人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
22、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像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眷恋祖国的情绪”的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沫若文集第七卷)。女神中抒情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表现为对祖国的爱慕和怀念,而且充满着对黑暗现实的强烈诅咒和对光明前途的热切向往以及为祖国而献身的坚定信念。女神不仅对旧制度作了坚决的否定和猛烈的反抗,而且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急切的向往和热切的追求。这种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既基于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炉中煤是女神中表达爱国激情的代表作,是一首爱国主义的绝唱,正如诗的副标题所言,他表达的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诗人把祖国
23、喻为心爱的女郎,把自己比作狂烧的煤块,它“为我心爱的人儿燃烧到这般模样!”感情真挚而浓烈。棠棣之花中为反抗强敌而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是出自爱国之心。盼望一个强盛的新中国的诞生,是与对旧中国无情的诅咒相联系的,凤凰涅槃中是烧毁了那死期已到了的旧凤凰,才在烈火中飞出永生的华美凤凰。女神之再生因对残破的旧中国的愤恨,才产生了再造一个新太阳的要求。五四运动本来就是反帝的爱国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所激发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通过诗的形式被反映在女神中了。,第三,歌咏自然风光,充满向上进取的不断创造精神。 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和摧残,在很大程度上损失了人的活力和创造性。经过五四运动
24、的震撼,压抑的活力和创造力爆发出来了。诗人从中外泛神论思想中吸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动因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的唯物主义成分,相信自然和社会永远处在变动的状态之中,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法则。郭沫若在女神中塑造了积极主动、生气勃勃的创造者形象,表现了时代巨人“不断创造”的精神。它告诉人们,革命不仅是反抗和破坏,同时也有创造。而这种创造精神,首先表现在描写与歌颂自然的诗篇中,如太阳礼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金字塔、日出、光海等。诗人描写和歌颂自然,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而是把自然高度人格化,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感情。在诗人笔下,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具有常动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量。这实际上是
25、表现人、肯定人的价值。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和“自然”俨然是合为一体的神圣巨人,具有恢宏的气魄和伟大的创造力:“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呦!啊啊!力呦,力呦!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呦!”在日出中,把人类创造的摩托车前的明灯,比作二十世纪的亚波罗,表示要与太阳神一道驱除黑暗,迎来“凯旋的鼓吹”、“田野的鸡鸣。”地球,我的母亲中,诗人把地球当作哺育自己、哺育人类、哺育万物的“母亲”来写,而自己则是“地之子”。地球“母亲”的形象实际上是五四时代爱和美的理想的象征,是无限创造力的象征,是不断变革、蓬勃进取的时代精神的象征。诗人塑造地球“母亲”的形象同时,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郭沫若 专题 介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