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调理讲座课件.ppt
《脊柱调理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调理讲座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诊知识讲座,主 讲: 张玉虎,二十年来只做一件事中医养生,张玉虎 中国推拿协会理事 中原人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深造,曾三次参加全国骨伤,筋伤和手法研讨会,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九篇,自创张氏逆推正骨整脊十八式手法,手法厚重精辟。,概述第一章 脊柱基础知识第一节 脊柱西医基础知识第二节 脊柱中医基础知识第二章 脊柱疾病诊断第二章 脊柱的调理手法,内容提要,概述,一、涵盖 西医的解剖学 骨动力学 肌肉动力学二、中医的诊断学 经络学 心理学,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 西医基础知识,脊柱的组成,椎骨椎间盘韧带神经背部肌肉,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椎骨在幼年时期有
2、3234块,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及尾椎35块。随着年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一般为26块。,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的形态,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的 椎体和后方的 椎弓两部分组成。 椎体 约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是椎骨承重的主要部分。,椎弓 在椎体后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 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 切迹,分别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形成 椎间孔。椎弓的后部呈板状,叫椎弓板。左右椎弓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成
3、贯穿 脊柱的 椎管)以容纳保护 脊髓。 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 棘突,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 横突,棘突和横突都有 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突关节。,第一节 西医基础,第一节 阴阳学说,3. 阴阳的消长4.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的特殊形态,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的特殊形态,阳偏衰,阴偏衰,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的特殊形态,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骨的特殊形态,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一般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上
4、、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水平位;椎孔大,呈三角形。横突根部生有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第7颈椎棘突则长而水平,末端不分叉,容易扪到,故又名 隆椎(vertebra prominens),是 临床上计数椎骨序数和 针灸取穴的标志。 第2颈椎又称 枢椎(axis),椎体向上有指状突起,称 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在 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1颈椎椎体。枢椎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颈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胸椎,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
5、面叫肋凹,分为上肋凹和下肋凹。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呈瓦楞状排列。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 第1胸椎体的肋凹有一个圆形的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第一节 西医基础,胸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胸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腰椎(lumbar vertebrae)共5个。椎体粗壮, 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而呈三角形,关节突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几乎水平地伸向后。,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骶骨(sacrum)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骶骨
6、底前缘向前突出称骶岬,是 产科 骨盆测量的一个重要标志。骶骨前面有4对骶前孔。骶骨后面的骶正中嵴两旁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 孔均与骶管相通,分别有骶神经的前支和后支通过。骶管为椎管的下段,其下端的裂孔称 骶管裂孔(sacral hiatus)。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临床上,常以骶角作为确定骶管裂孔位置的标志进行骶管麻醉。骶骨的外侧面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关节,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尾骨(coccyx)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腰椎,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间盘,椎间盘(intervertebr
7、al disc):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间盘,第一节 西医基础,椎间盘,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韧带,三长一短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间韧带,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韧带,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神经,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四颈椎(C4)
8、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 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神经,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神经,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9、 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神经,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 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第一节 西医基础,脊柱神经,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10、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 骶 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 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第一节 西医基础,背部肌肉,第一节 西医基础,背部肌肉,在背部肌肉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竖脊肌;竖脊肌为背脊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起自骶骨背面的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止于椎骨和肋骨,并达到颞骨乳突。它的作用是:牵引脊柱实现后仰。竖脊肌深部为短肌,有明显的节段性,连于相邻
11、两个椎骨或数个椎骨之间,能够加强椎骨之间的连接和脊柱运动的灵活性。竖脊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很多时候竖脊肌的受伤往往会造成神经剧烈疼痛。,第二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第二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足太阳膀胱经,本经脉腧穴共有67穴,左右合134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第一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天柱 经穴【定位】
12、:在项部,大筋(斜方肌)之外缘后发际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作用】:疏风清头,通经活络。【主治】:头晕,目眩。头痛,项强,肩背痛。鼻塞,咽喉痛。大杼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祛风解表,疏调筋骨,宣肺降逆。【主治】:各种骨病(骨痛,肩、腰、骶、膝关节痛)。发热,咳嗽,头痛鼻塞。【类别】:八会穴(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第二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风门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宣肺解表,疏风清热。【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类别】: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肺俞 经穴【定
13、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养阴清热,调理肺气。【主治】:发热,咳嗽,咳血,盗汗,鼻塞。毛发脱落,痘,疹,疮,癣。【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类别】:肺的背俞穴,第二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第二节 中医基础,背部经络,厥阴俞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作用】:疏通心脉,宽胸理气。【主治】:心痛,心悸。咳嗽,胸闷。牙痛。【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类别】:心包背俞穴心俞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作用】:养血宁心,理气止痛,通络宽胸。【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癫痫。梦遗,盗汗。【归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柱 调理 讲座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