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课件.ppt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第二编 近代外国教育,近代外国教育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近代外国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重点掌握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和日本近代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史实,及主要教育改革法案等内容。,.,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有温彻斯特公学和伊顿公学等。,.,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学园”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
2、。开设了一些近代的课程如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史等。它为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1781年,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到19世纪初。星期日学校的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贝尔和兰开斯特创立了导生制。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19世
3、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伦敦大学。,.,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规定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等学校等。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试,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各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国民教育的要求。其中,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的教育改革计划具有代表性。,.,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帝国大学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部门。1808年,
4、法国被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各类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考试和升级规定等都是全国统一管理。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成为法国近、现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次颁布有关初等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要求学校与宗教脱离等。费里教育法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实行寄宿制,重古典学科,主要为学生升大学服务。市立中学的课程要求低
5、于国立中学,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担任国家官员。,.,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1718世纪的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是文科中学。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科中学演变而来的。它与初等学校无直接的联系,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般官员。,.,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满足了工商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巴西多。
6、,.,(二)十九世纪初洪堡德的教育改革,(1)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2)在中等教育方面,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3)在高等教育方面,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在他的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它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习的榜样。,.,四、俄国近代教育制度,彼得一世在其统治期间,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内容有:(1)实行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2)开办普通学校;(3)设立专门学校;(4)创建科学院。为改变俄国的落后局面做出了贡献。18世纪中期,俄国文化
7、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成就是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这所大学是在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倡导下设立的,具有世俗性的特点。,.,19世纪60年代是俄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教育家乌申斯基详细论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合理组织的国民学校是在国民日常生活中获得可靠的进步的基础,应按俄国民族特点和国情建立俄国的学校。,.,五、美国近代教育制度,184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教育厅长贺拉斯曼积极倡导由州政府举办公立学校,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贺拉斯曼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毛雷尔拨地法,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就拨给州3万
8、英亩公有土地,作为创办实施“自由与实用教育”学院的经费。由于这种学院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受到许多州的重视。,.,18751880年帕克在担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期间,提出了“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教学方法上,他废除了背诵法,强调领悟和理解,主张进行实物教学、观察教学。他强调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要把尊重学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帕克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昆西教学法”,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收到了普及初等
9、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18年,美国成立的“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7大目标。主要内容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做家庭的有作为的成员、具有就业能力、胜任公民职责、会利用闲暇时间、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美国中等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对个人和教育的影响,一直成为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一)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教育概况明治维新以前,对日本政治、思想文化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主要有:儒学、国学和兰学。幕府时期,日本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幕府直辖学校、藩学和民众教育
10、所三种类型。 藩学一般设在地方封建主“大名”的领地上,以培养武士为目的。,.,寺子屋是民众的初级教育机构,寺子屋的开办人多为僧侣、武士等。寺子屋的学生称“寺子”,以平民子弟居多。学习的科目主要是读、写、算和诵读佛经等。到明治维新前夕,寺子屋已发展到2万多所,为日本明治维新后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出现了一批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1858年,他创立的“兰学塾”(1868年改为庆应义塾)强调独立精神的培养,重视数理之学研究,为明治维新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主要著作有劝学篇等。,.,(二)明
11、治维新后日本教育的发展,1872年8月,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中央集权制,规定开办初级和高级两段各4年的小学校,实施普及义务教育。1890年,政府以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以儒家忠孝、仁爱为教育内容,掺杂近代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教育敕语。它的颁布,规定了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奠定了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直成为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第三编 现代外国教育,第六章 现代外国教育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现代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特点,重点认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前苏联教育
12、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对20世纪各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一、现代英国教育制度,(一)英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教育改革 1巴尔福法案1902年英国颁布了一项法案,规定每个地方教育当局设教育委员会,从而形成了中央控制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领导体制。该法案授权地方举办中等学校的权利,建立了公立中等教育制度。,.,2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通过了以文教大臣费舍命名的教育法案。主要内容:为2、5岁的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514岁等,.,3巴特勒教育法,1944年,英国通过了巴特勒教育法,主要内容:(1)设立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教育部,以加强中央对教育的
13、集中领导;(2)把义务教育年限从原先的9年延长为10年;(3)公立中学实行免费;(4)详细规定了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等。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法令,它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二)英国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改革,(1)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取消11岁考试,普遍设立综合中学;(3)在高等教育方面,60年代的改革宣布实行双重制。,.,80年后的英国教育改革,1983年雷弗休姆报告:扩大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将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和学位结构,加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等。它为英国的高等教育设计了未来发展蓝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教育史 发展 历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