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课件.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借景抒情类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冲刺专题复习精讲精练,目 录,明确考点,01,考试依据,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学段目标内容,考试要点,(一)能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二)能在反复品味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三)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2019年古诗阅读中考题,(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810题。(共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
2、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诗歌内容,2019年古诗阅读中考题,9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诗歌内容,2019年古诗阅读中考题,(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0-11题。(共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10.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宽
3、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3分) 诗歌内容 诗人情感 人生态度,2019年古诗阅读中考题,1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 答:_【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
4、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诗歌内容+艺术手法+诗人情感,2019年古诗阅读其他样题,19年西城一模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句,除渔家傲秋思中的以外,你读过的此类诗句还有“ ”。(填出一句即可)(1分) 19年海淀二模 9.古代诗歌中常出现“月”,有时是自然之月,有时是借月感叹时光流逝,寄托思念之情,象征哲理的启迪下列诗句中,与“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月”表意相近的一项是(1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5、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积累+理解+运用,比较18年和19年古诗阅读样题,古代诗歌阅读考查重点1.诗歌内容 2.诗人情志3.艺术手法 4.迁移运用,专题复习,02,写景抒情类古诗,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2020年中考范围内的写景抒情诗,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望岳黄鹤楼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饮酒春望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景抒情诗复习要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写景抒情诗中,诗人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诗人在写景的过程中,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表达了自己的
6、某种情感。阅读写景抒情诗首先要把握景物及其特征,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情感、明确诗歌主题。,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方法,分析题目,找出题目和诗句的关联,从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意象,理清诗人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深入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知诗人情感。捕捉诗人表达情感倾向的词语,深入体会诗人情感。知人论世,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把握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了解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还有用典、意象组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示例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7、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通过分析题目,可知诗歌写的是春游西湖的所见所感。2.通过把握意象,可知诗人笔下的景物是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渐迷人眼的乱花和才没马蹄的浅草,是生机盎然的早春之景,初步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3.再通过“最爱”“行不足”这种表现诗人情感倾向的词语,能更明确地体会到诗人对西湖春景的喜爱之情。,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示例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通过分析题目,可知诗歌所写是诗人观赏大海
8、的所见所感。2.通过把握意象,可知诗人笔下是浩茫的海水、耸立的岛屿、茂盛的草木、萧瑟的秋风和翻涌的浪潮,还有日月星辰,能初步感知到诗人的豪迈之情。,写景抒情诗阅读鉴赏示例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通过知人论世,了解到曹操写作这首诗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临的碣石,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于是就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这便是本诗的主题。4.诗中的“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是作者想象的内容,和诗中诗人所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借景抒情类古诗词赏析 最新 部编人教版 语文 中考 专题 复习 借景 抒情 古诗词 赏析 精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