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解读课件.ppt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解读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解读,1,目录,一、术前准备制度二、术前讨论记录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六、非计划再手术报告和监管制度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机和程序八、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因素九、其他,2,一、术前准备制度,1.术前病情评估2.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型、感染指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医患沟通:告知谈话4.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输血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术5.术前小结6.手术风险评估7.自付费项目、高值耗材等告知8.术前讨论9.外来手术器械,要求厂家术前一天上午11:30之前,将手术器械送到手术室10.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手术前一天15:00之
2、前发送至手术室,3,二、术前讨论制度,4,二、术前讨论制度,1.择期手术术前讨论应在术前72小时内完成,术前讨论意见记录在术前讨论记录中。2.凡三级及以上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二级手术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三级及四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5,二、术前讨论制度,3.术前讨论由医疗组长主持,本医疗组医务人员参加,特殊情况应提交科室讨论,由科主任或由科主任委托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医师主持,手术医师、本科室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必要时请麻醉医
3、师参加,并根据病情邀请相关专家参加。必要时或特殊病例请医务科派人参加或分管领导参加讨论。目的在于认证手术指征、确定手术方案、分析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技术困难及防范处理措施,提出术后观察和护理要求等,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6,二、术前讨论制度,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和诊断依据;术前准备情况:如特殊检查、血源准备等;手术指征和手术禁忌症;手术方案;手术难点;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及防范措施;麻醉选择;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手术人员、麻醉人员及有关人员的组织和安排等。,7,二、术前讨论制度,5.术前讨论要做好记录,并且要记录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发言内容要具体记录,
4、不能只记录综合意见。6.讨论情况记入病历。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术前讨论记录不必另立专页书写,在病程记录内接着书写。,8,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9,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1.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2.手术或主管医生、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3.手术或主管医师、麻醉师术前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对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包括病情轻重、缓急、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判断(评估表中没有的项目可记载于病程记录中)。,10,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5.术前对患者手术风险评估分级超过NNIS 2级(2分)时,应及时向
5、医疗组长和科主任请示,请医疗组长和科主任再次评估,组织科内会诊讨论,必要时报告医务处申请院内大会诊再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前评估级别超过NNIS 3级(3分)的,按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中四级手术相关规定进行。,11,三、手术风险评估制度,9.手术科室、麻醉科及手术室负责人是实施手术风险评估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手术医师或主管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是直接责任人。10.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加强对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实施情况的管理与监督,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并加以落实。,12,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3,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一、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
6、,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14,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三、手术患者均应配戴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以便核查。 四、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15,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五、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一)麻醉实施前:(二)手术开始前:(三)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16,四、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
7、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17,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18,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1.本制度主要适用于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等)、多平面部位(如脊柱)及其它需要标示的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参照执行。2.择期及限期手术,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急症手术,应在责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后于术前由手术医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进行标记。,19,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3.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
8、主刀进行确认。必须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如患者意识不清且无家属在场的情况下,须有至少2名手术医师共同确认标示。4.在手术操作开始前,手术医师应再一次根据病历资料,结合手术部位标示进行患者及手术部位核对,待准确无误后,手术方可开始。,20,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5.下列部位手术需进行手术部位识别标示(1)左右脑手术;(2)左右耳手术;(3)左右眼手术;(4)左右侧颈部手术;(5)左右侧乳房手术;(6)左右侧胸腔手术;(7)左右上肢手术;(8)左右下肢手术;(9)左右侧肾脏手术;(10)左右侧腹股沟手术;(11)脊柱手术;(12)周围血管手术 以
9、上手术部位,不论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进行手术部位标示。,21,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不需要或不宜进行手术部位标识的情况:单器官手术如剖宫产、心脏手术等;事前没有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如心导管手术等;口内手术,但对于牙齿的介入性操作,需在病历上记录或在相关的放射检查资料上做好记号;早产儿,因为其皮肤发育未成熟,手术标记会在其皮肤上留下永久的类似纹身的痕迹;已有明显的伤口。,22,五、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6.标示方法(1)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并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其余以L/R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
10、S”;右前臂手术,则在右前臂划手术切开线,并标明“R”。(2)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厘米左右(约2-3横指)处,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23,5.1手术部位标识管理制度,24,5.1手术部位标识管理制度,二、实施人员及职责(一)主刀医师或主管医师:负责手术部位标识的全部落实。(二)病房护士送手术前检查手术部位是否按要求标识。(三)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负责核对监督手术部位标识的情况。,25,5.1手术部位标识管理制度,三、工作流程及要求(一)主刀医师或主管医师在术前要核对患者的身份,明确手术切口位置、手术方式及手术目的。(二)手术部位标识必须在患者去手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管理制度 解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