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
《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原产于北美洲,适于在温带地区种植,现在全世界种植面积己达到0.26亿hm2,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 在我国,向日葵主要种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和油菜。近些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公顷,总产230万吨/年,其经济价值超过玉米和大豆。,向日葵种植概况,向日葵病害危害,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发生了病害,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对向日葵影响严重的病害主要是向日葵菌核病、褐斑病、黑斑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等病害,这些病害
2、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造成向日葵籽实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已成为限制向日葵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向日葵主要病害,病原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白粉病,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向日葵列当,向日葵根结线虫病,向日葵菌核病,分布危害: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 等 向日葵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 但不同地区发病的类型不同,一些地区根腐型菌核病较为严重,有的地区则以盘腐和茎腐为主。 危害:向日葵感染菌核病后不仅造成产量降低甚至绝产,而且使籽仁的
3、蛋白质减少,含油量降低,油质有苦味,对产量质量影响都很大。,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杆、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盘腐型4种类型。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在开花后发病为多。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发病,根或根茎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到茎基部和茎上。病斑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在病斑部密生白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后期病斑中央呈黄白色,表皮破裂露出纤维。重病株萎蔫枯死,剖开茎在内腔有白色菌丝,并有黑色粒状或细短条状菌核。,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
4、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由土壤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的菌丝侵染,茎腐型:病斑在茎杆的各部位都可发生,以中上部居多。病斑椭圆形,褐色,逐渐扩大,略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萎蔫死亡,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向日葵菌核病茎腐症状,由子囊孢子侵染,向日葵菌核病茎腐症状,叶腐型:发病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为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或脱落。,向日葵菌核病叶腐症状,由子囊孢子侵染,盘腐型:开花后常在花托部位出现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部可蔓延到花盘正面,菌
5、丝密生于籽实间,形成“井”形黑色菌核网覆盖花盘。籽粒症状不明显,为害严重时果皮白色,易裂碎,籽仁褐色。有的在果皮内或外面有黑色菌核。,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症状,由子囊孢子侵染,向日葵菌核病菌: 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核诱导萌发,菌核,子囊盘,子囊孢子,向日葵菌核病病原,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的侵染,病菌侵染形式,侵染途径,菌核,菌丝,菌核,子囊盘,孢子,芽管,孢子,菌丝,附着胞,表皮(气孔),组织病理学,向日葵菌核病病害侵染循环,病害侵染循环,影响向日葵菌核病发病因素,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
6、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2-22,湿度为80%以上;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6 湿度为100%。所以在向日葵开花至成熟期如遇连续低温多雨天气,则盘腐发生严重。连作或前茬为豆类、瓜类等的地块发病重;低洼潮湿、通风不良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也重;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晚播发病轻。,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将地面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将病株和落地的病花盘、籽粒等病残体清除出田 间深埋或烧掉,收获后深翻士地,以减少菌源。适期晚播,避开发病高峰期。种植抗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种子处理 5-37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
7、层种子晾干。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 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用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防治花盘期喷洒40%菌核净WP或40%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向日葵黄萎病,分布危害分布 在世界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温带地区经常发生。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甘肃、内蒙古西部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寄主 十分广泛,除向日葵外,还有棉花、芝麻、番茄、茄子等大
8、田作物和蔬菜。 危害 向日葵黄萎病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在一些地区发病率达10%左右,严重的最高可达100%,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减产50%甚至绝产。,向日葵黄萎病症状,多发生在苗期和开花期,发病初期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转褐,发病初期叶片常在被侵染一侧表现出萎蔫,俗称“半身不遂”。后期病情逐渐向上位叶扩展。横剖病茎维管束褐变。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中位叶呈斑驳状,严重的花前即枯死,湿度大时叶两面或茎部均可出现白霉。,向日葵黄萎病症状,发病植株茎部、茎基部维管束变褐,向日葵黄萎病症状,生长前期发病症状,花期发病症状,向日葵黄萎病为害症状,开花后期发病为
9、害症状,向日葵黄萎病病原,病菌为黄萎轮枝菌(或称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报道称大丽菌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也是该病病原。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病原菌在土壤、病株残体及种子中越冬。种子、果皮带菌,胚和胚乳均不带菌。 播种后,病原菌直接从根毛、根表皮和伤口侵入幼苗,沿维管束向上扩展蔓延,直到植株的花盘和子实。潜育期随温度和生育期而异,一般为7天。 凡地势低洼发病重,春播比夏播发病重,向日葵在开花成熟期间,平均气温23左右,雨水多,发病重。重茬年限越长,
10、发病越重。,向日葵黄萎病发病规律,种植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病残株应清除出田间烧毁。药剂拌种 :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按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用80抗菌剂402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晾干后播种。还可用农抗120水剂50倍液,于播种前处理土壤,每667m2用兑好的药液300L。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ml。,向日葵黄萎病防治方法,向日葵霜霉病,分布向日葵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 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地区。寄主 向日葵及其他菊科植物。危害 向日葵霜霉病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11、,发生严重时能使70%80%的植株枯死,并严重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含油量。,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化,不能结盘或死亡。苗期染病,2-3片真叶时开始显症,叶片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开始出现褪绿斑块,叶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株生长缓慢或朽住不长。成株染病初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玫瑰花状,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空秆。,向日葵霜霉病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系统性侵
12、染,半系统性侵染,局部侵染,向日葵霜霉病田间为害症状,田间发病为害情况,向日葵霜霉病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霍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Plasmopara halstedii),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向日葵霜霉病病原,向日葵霜霉病发病规律,向日葵霜霉菌随带菌的种子传播蔓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夹杂的病残体也带菌,春季气温回升,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入向日葵,形成全株侵染症状。该病有潜伏侵染现象,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常不表现症状,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当年只有少数出现系统症状的病株,相当多的植株为无症带菌。该病发生程度与播种及出苗期
13、间温湿度有关, 16-26适其发病,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冷凉)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病区引种;怀疑有霜霉病的种子要检测向日葵的内果皮和种皮,明确带菌率。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播种不宜过迟过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药。发病重的地区可用25%甲霜灵拌种。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增效瑞毒霉
14、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72%霜脲.锰锌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向日葵霜霉病防治方法,向日葵褐斑病(斑枯病),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的一种主要病害。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发生。 寄主 向日葵。危害 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对籽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向日葵褐斑病症状,该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 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成株叶片染病的病斑呈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
15、。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茎和叶柄染病, 病斑褐色狭长条状。,向日葵褐斑病症状,田间发病危害情况,向日葵褐斑病病原,向日葵壳针孢(Septoria helianthi Ell.et Kell.),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球形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内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4-5年。残留在田间或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残叶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 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后,散出大量的针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下部叶片。下部叶片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向上部扩展。病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最适为22-28。连续降雨、湿度连续多日达80%-90
16、%,发病重。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 低洼地发病重。连作地、黏土及追施氮肥过早过多发病重。,向日葵褐斑病发病规律,向日葵褐斑病防治方法,选用种植抗褐斑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度种植;秋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铲除自生苗,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集中销毁。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10天,防治2次。,向日葵黑斑病,分布 世界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普遍发生。寄主 向日葵、小花葵、银叶向日葵、菊芋、尖苍茸、刺苍茸等。
17、危害 向日葵主要病害。有的年份减产10%2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向日葵黑斑病症状,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为害叶、茎和 花瓣。叶片染病,呈暗褐色圆形病斑,大小5-20mm,边缘常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有时现同心轮纹,中央生出灰色至灰白色的霉状物,邻近病斑常相互融合。 叶柄染病,圆形至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严重的叶柄干枯。茎部染病,生椭圆形至梭形长斑,黑褐色,由下向上蔓延,互相接连,长的可达140mm,使茎杆全部变褐。花托染病,生凹陷圆斑。花瓣染病,通常产生小褐色斑。葵盘染病,生圆形至梭形具同心轮纹的褐色至灰褐色斑,中心灰白色。,向日葵黑斑病症状,花托染病症状,茎部染病,
18、向日葵黑斑病病原,向日葵链格孢Alternaria helianthi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向日葵黑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内安全越冬,并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能保持34年的生活力。植株初次感染发病后,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进行多次再浸染。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为5-35,最适温度为25-30,潜育期2-13天。病害流行与雨水有直接关系。8月份温暖且多雨的年份有利于向日葵黑斑病的流行为害。连作地、播种早的向日葵易发病。,向日葵黑斑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秋季深翻地,消灭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采用向日葵配方施肥技术,施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向日葵 主要 病害 识别 技术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