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民俗课件.ppt
《服饰民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民俗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 服饰民俗概述2.2 中国汉族服饰民俗2.3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2.4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服饰民俗,2.1 服饰民俗概述,2.1.1服饰及服饰民俗的概念 服饰-服装和饰物,是装饰人体的物品的总成,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遮阳伞、发饰等。 服饰民俗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有关穿着、佩戴和装饰等方面所形成的共同行为和文化习惯。,2.1 服饰民俗概述,2.1.2服饰民俗的形成及功能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服饰除用于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第四阶
2、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2.1 服饰民俗概述,2.1.2服饰民俗的形成及功能 1.实用功能 2.标志功能 3.审美功能,2.1 服饰民俗概述,2.1.3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的因素 2.人文环境的因素 3.生产、生活方式的因素,2.1 服饰民俗概述,2.1.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2)求吉心理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2.2 中国汉族服饰民俗,2.2.1古代汉族服饰的发展,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朝时期,元朝时期,明朝时期,清朝时期,2.2 中国汉族服饰
3、民俗,2.2.2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1.民国时期 2.现当代时期,中山装,中山装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很多著名人物如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都常穿着中山装。由于中国著名政治人物毛泽东经常穿着中山装示人,所以西方人称呼中山装为“毛装”(Mao Suit),但中国却从未有如此称呼;日本人称呼中山装为“人民服”。这种服装及其衍生的变化服装,成为1980年代以前中国民众的主要服装样式。今天中国和朝鲜的领导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也会穿中山装。时至今日中山装更多代表的是中国共和与宪法精神。,2.3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民俗,满族,选择保暖性较好的袍装旗头是妇女头上配饰男子留发梳辫,夏天戴凉帽,冬季
4、戴皮制马虎帽,蒙古族,生活在塞北草原,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妇女喜穿三件长短不一的的衣服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的特色服装,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穿短衣长裙,短衣“则高利”,长裙“契玛”,回族,回族男子喜欢带白色的圆帽妇女常戴盖头,维吾尔族,花帽维吾尔族美的标志维吾尔族男装以“袷袢”式服饰为主要款式,哈萨克族,服装多用动物皮制作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未出嫁的姑娘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冬天戴绒布硬壳圆顶帽。新娘戴一种尖顶帽,上有绣花和金银珠宝装饰,前方有串珠垂吊在脸前,壮族,壮族妇女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裤脚有绲边,俗称“牛头裤”,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苗
5、族,苗族是我国和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民族,有200余种,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家姑娘圣传的服饰常常重达数公斤,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藏族,藏族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藏族妇女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用棉线皮革做的。藏族同
6、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彝族,彝族男子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彝族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男子一旦触摸就表示向该女子求婚。居住在山区的彝族人,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傣族,傣族妇女的服饰像孔雀开屏一样,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傣族男子用白布、绯布或青布包头,有的戴呢帽。,土家族,土家族服饰有“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的习俗。由于受到封建王朝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土家族男女服饰均为满襟款式。,毛南族,毛南族衣饰基本上与附
7、近的汉族、壮族相同,过去毛南族男女都喜欢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妇女喜欢戴“顶盖花”(花竹帽)。男装称为五扣衣,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毛南语叫做“骨娥妮”。青年妇女戴上耳环,表示已出嫁或已订婚。小孩则戴银锁驱邪避灾。,2.4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服饰民俗,2.4.1亚洲国家服饰民俗,日本,和服在19世纪末期以前偶尔也称作吴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称谓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与西洋文化接触中兴起的概念。吴服(,gofuku)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经传入日本的缘故。昔日吴服与和服两种概念是分别的(因贵族所穿的和服样式大多不是源自东吴而是源于唐朝,而该类服装以前
8、亦被称为“唐服”),但今天这两种概念已几乎重叠。很多卖和服的商店,招牌上会写着“吴服屋”(吴服屋),可见两词已经基本上同义化。和服种类繁多,无论花色、质地和式样,千余年来变化万千。不仅在男女间有明显的差别,而且依据场合与时间的不同,人们也会穿不同的和服出现,以示慎重。和服本身的织染和刺绣,还有穿着时的繁冗规矩(穿和服时讲究穿木屐、布袜,还要根据和服的种类,梳理不同的发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种艺术品。设计师不断在花色和质地上推陈出新,将各种大胆的设计运用在花色上,使现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日本传统服饰-和服,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是在仿照中国隋唐服装和吴服的基础上,按照日本人的传统习惯和
9、审美观改造而成的。特点:宽袍、阔腰带,背后扎个“小枕头”,木屐、草鞋相配套。男式色彩单调,偏重黑色,腰带较细,款式较少。女式较复杂,色彩缤纷艳丽,腰带很宽,种类、款式、附属品多种多样,韩国,特征:以白色或浅色为主,优雅且有品位。女性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男性短上衣、裤子、袄、坎肩和长袍,衣服必须上下同一色系,多用白色衣料缝制。,越南传统服装奥黛,奥黛(Ao Dai),是越南的传统服装,在现代越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它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类似中国旗袍,胸袖剪裁非常合身,突显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而两侧开高叉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饰 民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