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图基础课件.ppt
《列车运行图基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车运行图基础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项目4列车运行图,2,项目4 列车运行图,【项目描述】【学习目标】【技能目标】【教学任务】 任务1 列车运行图的认识 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 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 任务4 列车运行图编制 任务5 列车运行图核查与指标计算【项目小结】【思考练习】,3,项目4 列车运行图,【项目描述】 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的基础,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效益、能力和安全。本项目将从运行图的格式、分类、编制及指标计算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学习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 了解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 2. 熟悉列车运行图的格
2、式及分类; 3. 熟悉列车运行图基本组成要素; 4. 熟悉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流程及基本方法; 5. 掌握列车运行图相关指标的计算。,4,项目4 列车运行图,【技能目标】 1.能分析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及对运行图分类; 2.能掌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流程及基本方法; 3.能掌握列车运行图技术指标的计算与核查。【教学任务】,5,任务1 列车运行图的认识,【任务要求】 1、明确列车运行图的概念,认识列车运行图, 2、熟悉列车运行图在实际运营生产中的作用。【知识准备】1 、列车运行图的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来描述列车在轨道线路运行的时间、空间关系,直观地显示出列车在各车站(车辆段)停车或通过、在各区间运
3、行状态的一种图解形式。 运行图规定了列车运行交路、各次列车在车辆段和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折返时间、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及在车站停站时间等,是组织全线列车运行的基础。,6,任务1 列车运行图的认识,7,任务1 列车运行图的认识,2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 (1)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实现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和经济有效地组织运营生产工作的列车运营生产计划,它规定了轨道线路、车辆段、电客车、施工检修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相关各部门(如车站、车辆段、施工检修部门)的工作组织安排,并通过列车运行图把整个轨道线网的运营生产工作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严格按照一定运行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
4、作,保证按图运行。,8,任务1 列车运行图的认识,2 列车运行图的意义(2)列车运行图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面向社会提供运输能力和保证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它提供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服务时间、首末班车时间和运营时刻表,规定了不同季节、不同日子、不同时段客流需求的运能供给和运营服务能力指标。,9,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任务要求】 1、掌握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及种类 2、掌握不同类型列车运行图的特点【知识准备】 列车运行图运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在各站和区间运行计划的一种图解形式。,10,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1、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 1)横坐标:表示时间,按要求用一定的比例进行
5、时间划分。 2)纵坐标:表示距离,根据区间实际里程,采用规定的比例,以车站中心线所在位置进行划分。 3)垂直线:一簇平行的等分线,表示时间等分段。 4)水平线:是一簇平行的不等分线,表示各个车站中心线位置,一般称站名线。,11,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5)斜线:列车运行的轨迹,即运行线。一般以下斜线表示下行列车,上行线表示上行列车。 6)车次:列车运行图上每次列车规定有自己的车次。一般来说,上行为偶数,下行为奇数。 7)时刻:列车运行线(斜线)与车站中心线(横线)的交点即为列车到达、通过或出发的时刻。,12,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在列车运行图上,车站中心线的位置一般有下列两种
6、确定方法: 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例确定 指车站中心线的位置按整条线路内各车站之间实际里程的比例来确定。采用这种方法时,从运行图上可以直接看出各站间距离的实际情况和大小。但由于各区间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不一样,列车在各区间的运行速度也不同,所以列车在全线的运行线往往是一条斜折线。在实际运用当中,既不整齐,也不易发现列车在区间运行时间上的差错,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13,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按区间运行时间的比例确定 按照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时分的比例来确定站名线的位置。采用这种方法,虽然不能表示出站间距的大小,但是在列车运行图上的运行线基本上是一条斜直线,这样既美观,又可
7、以直观的发现列车在区间运行时分上的差错,因此大多数企业采用此种方法。,14,图4.2 按区间里程划分,15,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列车运行图的分类(1)按照使用范围分类 1)工作日运行图 2)双休日运行图 3)节假日运行图 4)其他特殊运行图,16,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列车运行图的分类(2)按照时间格式分类 1)一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1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划分,五分格用虚线,十分格和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一分格运行图主要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或轻轨)运行图上使用。,17,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图4.3 一分格运行图,18,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
8、)二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2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划分,常用于市郊铁路运行图的编制。 图4.4 二分格运行图,19,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3)十分格运行图 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划分,半小时用虚线表示,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十分格运行图主要用在铁路运行图上. 图4.5 十分格运行图,20,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4)小时格运行图 横轴以1h为单位用竖线划分。在铁路上,小时格运行图主要是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机车周转图时使用。 图4.6 小时格运行图,21,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3)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类 1)单线运行图 在单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都在同一正线上运行
9、。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单线运行图使用较少,通常只在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调整时而采用 。 图4.7 单线运行图,22,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双线运行图 在双线区段或线路,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各自的正线上运行,因此,上下行方向的列车运行互不干扰,在车站或区间均可交会。 图4.8 双线运行图,23,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3)单双线运行图 此类情况主要运用在铁路上,在有部分双线的单线区段或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网中只有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时使用,如图4.9所示。 图4.9 单双线运行图,24,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4)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类 1)平行运行图
10、在同一方向,同一区间内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如图所示。,25,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4)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类 2)非平行运行图 在同一方向,同一区间铺画不同运行速度的列车,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不同,因而列车运行线间不平行,如图所示。,26,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5)按照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分类 1)成对运行图 该运行图是上下行方向的列车数相等的运行图。 2)不成对运行图 该运行图是上下行方向的列车数不相等的运行图。,27,6)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分为连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11、,连发运行图 追踪运行图,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28,任务2 列车运行图的格式与分类,(7)按照列车运行方式分类 1)单一交路运行图 该运行图是线路客流分布不存在差异、全线各区段客流量较均衡、列车采用单一运行交路的运行图。 2)非单一交路运行图 该运行图是因城市轨道线网中部分线路结构形式,或线路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性而采用的共线交路形式的列车运行图,主要包括大小交路嵌套运行图、环形交路运行图和衔接交路运行图等。,29,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任务要求】 掌握列车运行图各项组成要素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知识准备】 列车运行图其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方面:时间要素、数量要素和相关要素。
12、,30,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5)列车运行周期 列车运行周期(T周)指列车在指定运行交路的始发站、终点站间往返运行一次所花费的总时间。该时间由列车上下行单程运行时间、始发站和终点站的折返时间四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T周=t上单程+ t下单程+ t始折+t终折 t上单程列车上行单程运行时间(min) t下单程列车下行单程运行时间(min) t始折列车在始发站折返时间(min) t终折列车在终点站折返时间(min),31,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1 时间要素 (1)区间运行时分 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它通过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定。 T运=t纯
13、运+ t起+ t停 T运列车区间运行时分(min) t纯运列车不停车通过两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min) t起起车附加时分(min) t停停车附加时分(min),32,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2)停站时间 停站时间指车站办理乘客乘降所必须的停车时间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停站作业可分解为:进站停稳至屏蔽门、车门打开,乘客上下车,关闭车门和屏蔽门至列车起动三部分。 t停站= t门t上下t(s) t停站每列车在车站上的停留时间(s) t门开关门时间(s) t上下乘客上下车时间(s) t一定程度的富裕时间(s),33,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3)折返作业时分 折返作业时分指列车到达终点站
14、或在具有折返能力的中间站进行折返作业所必需的时间总和。该时间一般设计部门通过通过牵引计算和实际查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折返作业时分主要包括:确认信号时间、列车驶入(出)折返线时间、司机交接班时间、办理进路时间等,主要受折返线折返方式、列车长度、列车制动能力、信号设备水平、司机操作水平等多因素影响。 以站后折返为例: t折= t清客+ t进线+t作业+ t出线+ t上客 图4.11 折返作业过程,34,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4)运行间隔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是根据一天当中客流特点来确定的。 t间隔i第i时段的列车运行间隔时间(min); m列车编组数量(辆/列); p列车定
15、员数量(人/辆); 第i时段的列车满载率; Mi第i时段的最大断面客流量(人/h)。,35,(6)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在查定车站间隔时间时,应遵守有关规定及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最好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车站间隔时间的大小,与车站邻接区问的行车闭塞方法、信号和道岔的操纵方法、车站类型、接近车站的线路平纵断面情况、机车类型、列车重量和长度等因素有关。,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36,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a)一列停车、一列通过;(b)两列都停车,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不)。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个列车在
16、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的大小,根据以下条件确定: 进行有关作业的时间; 对向列车通过进站距离的时间。,37,2)会车间隔时间(会)。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这个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会车时间间隔(a)列车通过车站;(b)列车到达车站,任务3 列车运行图要素,38,3)同方向连发间隔时间(连)。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列车 运行 基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