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分析课件.ppt
《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分析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纲 要,概述农药残留与污染农药的环境毒性农药的降解与代谢农药的环境毒性几种重要农药的毒理效应,2,第一节 概述,概念: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分类:根据成分来源农药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 、生物源农药 、有机合成农药 ;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 、杀线虫剂、杀鼠剂、杀菌剂、除草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3,农药环境毒理学:是研究农药在环境(水、土、气等)介质中的行为和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有机体的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随着
2、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评价一种农药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它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和提高作用产量的经济效益,而更关注它有无损害环境质量的社会效益。,4,一、农药进入环境的途径二、农药残留与在生物体内富集三、农药对土壤、水体及大气的污染(一)农药对土壤的污染(途径,特点)(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途径,特点)(三)农药对大气的污染(途径,特点),第二节 农药残留与污染,5,一、农药进入环境的途径,农药的直接使用,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大气中的农药带入地表,6,二、 农药残留与在生物体内富集,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降解产物和杂质的总称,
3、残存的数量称残留量。农药残留是农药施用后的必然现象,但如果超过最大残留限量,将会对人、畜产生不良影响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环境中的生物造成毒害。,7,农产品与食品中的残留农药主要来自三方面: 施药后对作物(或食品)直接污染从污染环境中对农药的吸收通过食物链与生物富集作用而产生间接污染,8,生物富集与食物链是促使食品中农药残留富集的一个重要原因。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现象。食物链是指动物体吞食有残留农药的农产品或生物后,农药在生物体间转移的现象。,9,三、农药对土壤、水体及大气的污染,(一)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储藏库”与
4、“集散地”,研究表明使用的农药有80%左右将最终进入土壤。 1、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 (1)农药直接进入土壤; (2)为防治地上部分病虫草害而喷洒于农田的 各类农药落入土壤表面或水面而进入土壤,或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落入土壤中; (3)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动植物残体而进入土壤。,10,2、农药对土壤污染的特点,各类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短的大致次序:是含重金属农药有机氯农药取代脲类、均三氯苯类和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拟除虫菊酯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有机磷农药。农药对土壤污染还表现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污染,农药的移动性不仅与农药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胶体所带电荷性质和降雨情况
5、有关。 一般来说,水溶性强的农药极易在土壤剖面中下渗,从而污染地下水。而脂溶性强的农药易被土壤粘粒和有机质吸附,不易在土壤剖面中移动,使农药主要分布在土壤表面或施药层内。,11,(二)农药对水体的污染,1、水体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直接向水体施药农田施用的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向水体的迁移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 大气中残留农药随降水进入水体农药使用过程中,雾滴或粉尘随风漂移沉降进入水体,以及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12,2、农药对水体污染的特点,水体受农药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与农药品种和水体环境质量有关。一般来说,农药水溶性越大、性质越稳定,农药使用后进入水体的可溶解性就越大、在水体中的残留也就越
6、高。不同水体遭受农药污染程度的次序依次为:农田水田沟水径流水塘水浅层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自来水深层地下水海水。地表水体中的残留农药,可发生挥发、迁移、光解、水解、水生生物代谢、吸收、富集和被水域底泥吸附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13,(三)农药对大气的污染,1、大气中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地面或飞机喷洒农药时,药剂的微粒在空中漂浮。农药生产、加工企业排放的废气。残留于水体、土壤表面农药的挥发等。,14,2、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特点,农药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施用农药的品种、数量及其所处的大气环境状况 。一般情况下农药的挥发与农药品种结构、农药剂型、施药方式、环境状况因素关系密切。 影响大气中残留
7、农药迁移的主要因子有:风、上升气流、蒸气散发和对流 。农药的迁移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以上0-20km的对流层中。光解是大气中残留农药消解的主要途径。,15,第三节 农药的环境毒性,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农药对植物的影响 农药对环境有益生物的影响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农药对野生生物的影响,16,(一)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如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根际微生物,及对根瘤菌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这类农药不仅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17,(二)农药对植物的影响,农
8、药由于使用不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对农作物的药害,轻者减产,重者可使作物绝收。农药对作物是否产生药害,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药剂本身的性质,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18,农药的性质 :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药剂除非使用对象、使用浓度和次数超出正常范围,一般不会产生药害。农药是否产生药害可用安全性指数(K)来表示,K值越小,说明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K值越大,则越安全。植物的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状态:不同种类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组织形态和生理的差别所致。 环境条件:一般情况下高温较易产生药害,
9、高湿有时(如喷粉法施药时)也易引致作物产生药害。,19,(三)农药对环境有益生物的影响,1、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是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农药对蜜蜂危害的途径主要有: (1)、是农田喷药时,药粒或药液与蜜蜂直接接触造成的危害; (2)、是蜜蜂采蜜时,摄入了受农药污染的花粉; (3)、是某些挥发性农药经气门被吸入蜜蜂体内。,20,蜜蜂发生急性中毒时,会突然出现大批采集群死亡,到第二天骤增,强群死亡量大,弱群死亡量少,中毒时在巢门前有大批采集蜂抽筋、打滚、肢节麻痹,迅速死亡。死蜂吻伸出,翅后翻,肢节内弯及中肠皱缩。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可分为三类:LD5011.0g/
10、蜂为低毒 。,21,2、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家蚕作为环境生物来评价农药的环境毒性,是我国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因素。 农药对家蚕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桑园或附近农田使用农药,造成桑叶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家蚕;(2)蚕室、蚕具的药剂消毒以及防治蚕病药物使用不当,直接影响家蚕;(3)某些家用卫生杀虫剂在蚕室附近使用不当造成间接污染危害。,22,3、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农药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毒性随药剂品种、天敌种类及其发育阶段而有较大差异 4、农药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 农药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危害与昆虫的敏感性有关。如瓢虫、草蛉等。,23,(四)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农药的急性毒性
11、 急性毒性是指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或呼吸道进入人体,在短期内(24h)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主要发生于高毒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24,急性毒性是衡量农药毒性强弱的常用指标,在测定农药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时,国际上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大鼠、小鼠、兔、狗和养。中国农药急性毒性共分三级 :高毒、中毒、低毒。,25,2、亚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较长时间连续接触一定剂量的农药,中毒症状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测定亚急性毒性,一般以微量农药长期(至少3个月)饲喂动物,观察和鉴定农药对动物所引起的各种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的变化,包括动物中毒症状、体重的增减
12、、取食与饮水量的变化、血相的改变、全血胆碱酯酶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全血脲氨水平等生理生化指标检查。,26,3、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农药慢性中毒者主要是有可能较长时间接触农药的人群,如农药厂工人、农药仓库看管员和农村植保施药人员等。 慢性毒性的测定,主要对农药的致癌变、致畸变、致突变(“三致”)作用等作出判断。,27,(五)农药对野生生物的影响,农药对野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在施药后间接引起的毒害。如稻田
13、中生活着大量的蛙类,除施用农药直接中毒外,大多数是在喷药后它们吞食有毒昆虫中毒,或农药进入水体杀死蝌蚪。,28,一、非生物降解水解、光解、物理化学降解二、生物降解微生物降解 途径、方式、影响因素三、农药在植物体中的迁移代谢与转化代谢、转运,第四节 农药的降解与代谢,29,一、非生物降解1、水解 农药的水解作用有生物水解和化学水解两大类,生物水解是农药在生物体内通过水解酶作用产生的反应;化学水解是农药在环境中由于酸碱的影响所引起的化学反应,化学水解属非生物降解中最普遍的反应之一。,30,2、光解 农药分子在光诱导或光催化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按光化学反应的过程可分为直接光解和间接光解,直接
14、光解是农药分子吸收光能呈激发态后发生的光化学反应;间接光解是由于环境中存在的某些物质吸收光能呈激发态再激发农药分子的光化学反应,间接光解包括光敏化降解,光猝灭降解。,31,按光化学反应的类型,将农药分子的光解分为光氧化、光水解、光还原、分子重排、光异构化、光亲核取代反应等。(1)光氧化反应:主要是在光氧化剂存在发生的氧化反应。(2)水解反应:在光照下对有酯键或醚键的农药,存在于水或水气中发生的水解反应。(3)光还原反应:(4)分子重排:一些农药分子在光作用下,形成更加稳定异构体的饿过程。农药在环境中光分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光的波长、光敏剂、光猝灭剂、光照时间、介质或溶剂性质、溶液pH、湿度、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药 环境 毒理学 研究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7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