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ppt课件—05其他新能源技术.pptx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ppt课件—05其他新能源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ppt课件—05其他新能源技术.ppt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生物质能转化技术风能技术海洋能技术地热能技术页岩油气技术,其他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转化技术,2,5.1,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将太阳辐射能量以一种生物质形式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源,也称为“绿色能源”,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物产生的排泄物和代谢物所具有的全部能量。生物质能的种类 世界上生物质能种类繁多,包括农作物与农业有机残余物(秸秆、果核、玉米芯、蔗渣等)、木材与森林工业残余物(木屑、树枝、树叶、树根等)、动物排泄物、江河湖泊沉积物与水生植物(藻类等)、农副产品加工后的有机废物、油料作物(棉籽、马籽、油桐等)、城市生活与工业有些废弃物(垃圾和食
2、品、屠宰、制酒、造纸工业的排泄物等)等。,生物质能转化技术,3,5.1,生物质能的开发价值 生物质能号称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据推算: 地球上每年由陆地植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有1.9171021J 海洋植物储存的太阳辐射能有9.211020J 相当于当今世界一年耗能总量的10倍多。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全世界陆地和海洋每年可产生1.71011t的植物。1kg绿色植物的发热量为1.67107J,因而生物质能每年产生的热量是极其可观的。 生物质能就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最重要的能源。全世界约有25亿人依靠生物质能取暖、烹
3、饪和照明。科学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既可获得干净无污染的新能源,又能利用城市垃圾和各类有机废物。,生物质能转化技术,4,5.1,5.1.1 直接燃烧法,生物质能的转换技术主要有三种:直接燃料、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1)直接燃烧 直接燃烧获取热量是最简单的方法,但转换效率很低,且污染环境。我国农村传统的烧柴灶热效率5%10%。大力推广节柴灶可使热效率提高到20%30%,省柴30%50%,是一种技术简单、易推广、效果明显的节能措施。目前研制的生物质压块燃料可以提高热效率并能减少污染。,生物质能转化技术,5,5.1,5.1.2 生物化学转化,(2)生物化学转化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方法将
4、生物质能转换成液体或气体燃料。它包括生物质-沼气转换技术和生物质-乙醇转化技术。生物质-沼气转换技术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广泛推广和使用的“沼气”,就是通过这种生物转化技术得到的。有机物质在一定温度和隔绝空气的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甲烷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混合气体(沼气)。产生沼气的原料是秸秆、杂草、垃圾和粪便等。甲烷菌有嗜热菌(45 60)、嗜温菌(30 45)、喜冷菌(0 30)三种。产生沼气的装置主要是沼气池。,生物质能转化技术,6,5.1,沼气能的应用沼气可用作优质燃料、动力能源、烘干、养殖等。产生沼气后的渣料还可用来种蘑菇,沼液、沼渣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沼气的开
5、发,有利于农村燃料、肥料和饲料的解决,也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生态平衡。,5.1.2 生物化学转化,沼气发电,生物质能转化技术,7,5.1,生物质-乙醇转换技术 生物质-乙醇转换技术是将生物原料在密闭容器内经高温干馏分解制造乙醇等干净的液体燃料。生物质-乙醇转换技术所用的原料有糖质、淀粉和纤维素等。 巴西采用甘蔗渣为原料,每年可生产乙醇120亿升,占其全国汽车燃料的62%,有800万辆汽车使用掺22%酒精的汽油。我国用甜高粱杆为原料,增殖细胞技术三段锥形流化床转化技术已获成功,年产3000t的工业化装置即将建成。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为合理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开拓
6、了广阔前景,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是当代人类新能源技术革新的重要任务。,5.1.2 生物化学转化,生物质能转化技术,8,5.1,(3)热化学转换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换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通过化学方法使生物质气化、炭化、热解和催化液化,生产燃料(气态、液态)和化学物质的技术。其方法有气化法、热分解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等。,5.1.3 热化学转化,风能技术,9,5.2,5.2.1 风能的特点,风能(Wind Energy) 空气流动所形成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 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引起大气层中压力分布不平衡,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形成
7、风。 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低(只有水能的1/800),并且不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利用。风能利用是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通过风力机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能和热能等。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全球的风能约为1300亿干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能技术,10,5.2,5.2.1 风能的特点,能流密度: 能流密度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单位面积(如平方米)所能取得的或单位重量(如公斤)能源所能产生的某种能源的能量或功率。是评价能源的主要指标之一。风速为v的流动
8、空气的动能: E=1/2mv2能量密度:P=1/2v3(风速越大、可获得风能P越大),风能技术,11,5.2,5.2.1 风能的特点,风能开发的原因: 1)经济驱动力化石能源的枯竭,经济最优化,能源产业升级。2)环境驱动力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3)社会驱动力可创造很多就业机会4)技术驱动力空气动力学的不断进步以及高强度、轻质材料的出现,风能技术,12,5.2,5.2.1 风能的特点,优点: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风力发电节能环保。,风能技术,
9、13,5.2,5.2.1 风能的特点,缺点: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更糟糕的情况是如台湾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等储能技术发展。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兴建。现在的风力发电还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风能技术,14,5.2,5.2.1 风能的特点,限制和弊端:风能利用存在一些限制
10、及弊端1)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定;2)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3)风能的转换效率低;4)风能是新型能源,相应的使用设备也不是很成熟。5)在地势比较开阔,障碍物较少的地方或地势较高的地方适合用风力发电。,风能技术,15,5.2,5.2.2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Wind Resource)风能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界的风能。又因为风能具有“周而复始,可以再生”的特点,因此,又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资源在地球各地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风速大小,其次与该地区上空空气密度有关。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因为风的流动性大,风速时空变化复杂,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1、在风能资源丰富区中,个别地方风能却很贫乏。,风能技术,16,5.2,5.2.2 风能资源,全球陆上风速分布呈如下普遍规律:赤道地区风速普遍较小,基本都处于3m/s以下;南北回归线附近是全球风资源丰富地区,该区域风速普遍较高,基本都处于6-7m/s以上;沿海风速高于内陆。,风能技术,17,5.2,5.2.2 风能资源,全球风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整个欧亚大陆,东亚、中亚、以及西亚阿拉伯半岛地区;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南非;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岛屿;北美特别是美国大陆、南美中部、中美加勒比海地区。,风能技术,18,5.2,5.2.2 风能资源,欧洲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常丰富。欧
12、洲沿海地区风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4至5m/s以下),其他大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基本在6至7m/s以上。,风能技术,19,5.2,5.2.2 风能资源,中亚地区:草原,大部分地区都在6至7m/s.蕴含的风能十分丰富阿拉伯半岛及其沿海:沙漠大部分地区部在6至7m/s蒙古高原:风速能达到9m/s,但空气密度低,风功幸密度很低南亚次大陆沿海: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气候复杂
13、多变,不利于风能开发关,亚洲,亚洲东部及其沿海地区: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甚至部分区域的风速甚至达到8到9m/s。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部及共害较多,不利于风能开发,风能技术,20,5.2,5.2.2 风能资源,非洲,撒哈拉沙漠:沙漠及以北地区风速基本在6-7m/s以上沙漠以南风速较低,大部分地区均在5m/s以下,部分地区甚至不到3m/s,只有南非陆上风力资源较好,其风速可以达到7m/s,沿海:南部沿海风速很大,达到8-9m/s以上中东部沿海风速也较大,达到6-7m/s,具有较大资源储量,风能技术,21,5.2,5.2.2 风能资源,南美洲,阿根廷:全境均处于风资源丰富区,风速均在6m/s以
14、上;其南部地区的风速甚至达到8至9m/s巴西:东南部的高原地区风速在7m/s以上;安第斯山脉地区风速达到9m/s以上沿海:东部沿海以及南部沿海地区的风速普遍达到8至9m/s,澳洲,陆地:风速均在7m/s以上沿海:风速都在8至9m/s,风能技术,22,5.2,5.2.2 风能资源,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根据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结果,我国陆上50m高度年平均风功率密度300瓦/平方米的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73亿干瓦。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里。第一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第二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另外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成为内陆风能丰富地区
15、。,风能技术,23,5.2,5.2.2 风能资源,我国风能资源分布,风能技术,24,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由于石油短缺,现代化帆船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到了宋代更是中国应用风车的全盛时代,当时流行的垂直轴风车,一直沿用至今。,风能技术,25,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在蒸汽机发明以前,风能曾经作为重要的动力,用于船舶航行、提水饮用和灌溉、排水造田、磨面和锯木等。公元前3000年,古埃
16、及人很早就已经学会了驾驶帆船,在尼罗河上驭风而行。,风能技术,26,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立式风车是一种由风力驱动使轮轴旋转的机械,旋转的轮轴带动磨或水车,从而达到磨麦或取水灌溉的目的,它发明于宋代。,风能技术,27,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1888年,美国人查尔斯布鲁斯(CharlesBrush)在克里夫兰建成第一座可以发电的风力发电机。它高17米,使用了144个时片,发电能力为12千瓦。,风能技术,28,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1891年,丹麦物理学家Poul La Cour发现,叶片较少但旋
17、转较快的风力发电机效率高于叶片多但转速慢的风力发电机。应用这一原理,他设计建造了一座使用4个叶片、发电能力为25干瓦的风力发电机。这成为现代风力发电机的模本。,风能技术,29,5.2,5.2.3 风能的应用与历史,人类使用风能历史:1980年左右,商业风力发电机不断增大,发电能力50干瓦的发电机逐渐成为主流。北欧国家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风力发电市场迅速扩张。90年代之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清洁能源被许多政府加以推广,尤其是在欧洲。现在德国、丹麦和西班牙成为全球风能业的三巨头,仅丹麦的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便控制了全球风力发电机近40%的市场份额。但是,风能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能源 材料 器件 教学 ppt 课件 05 其他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