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剖析课件.ppt
《《史通》剖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通》剖析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史学评论的系统自觉,刘知幾史通是史学评论的巨著。但钱穆对其评价很低,他在刘知幾一文中写道:“中国人做学问,只注重实际工作,很少写通论概论,史通则可说是中国一部史学通论,也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的一部史学史学通论。”随后笔锋一转,他论述道:“今天我们平心来看这两部书,由我的看法,文心雕龙之价值,实还远在史通之上。我曾讲过,史学当有三种工作,即考史、论史、著史。史通向来列为一部评史的书,但评史更重要是在评论这一时代的历史。而史通只是评论史书,不是评论历史。他只注意在几部史书的文字上,没有注意到史的内容上。他只论史法,没有真接触到史学。”11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2、005年2月第2版,第148-149页。,胡宝国不同意钱穆的观点,他说:史通的出现“极有意义”,“它标志着史学批评已经不再是一种对史学著作随意的、零星的评价,而是变成了一种自觉的、系统的学问。史学内部的一个新的领域由此而形成。”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也说:“他(指刘知幾)虽没有作史的成绩,而史学之有人研究从他始。这好像在阴霾的天气中打了一个大雷,惊醒了多少迷梦,开了后来许多法门。”,白寿彝在中国史学史一书中也说:“史通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瞿林东在中国简明史学史一书中也认为:“这(指史通
3、)是中国古代史学上一部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到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发展的新转折。”2李宗侗在中国史学史一书中也说:“对史学为批评讨论者,始于唐之刘知幾。”31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第125页。2 瞿林东著: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44页。3 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0年8月第1版,第79页。,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胡宝国等人的意见,认为汉唐时期史学发展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史学评论较以前有了很大发展。,史通,史通分内外两篇:内篇39篇,
4、论及史书结构、历史编纂法、历史文学、历史见识等;外篇13篇,论及史官建置、正史源流、杂评史家、史著得失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史通是对当时及其以前史学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所做的总结性认识。,一、史书“条例”的出现,晋代以后,史书中出现了“条例”。所谓“条例”,是指作者在撰写史书之前预设的关于史书书法、史书结构的规定,即作史方法的问题。,下面两条史料,对“条例”的论述有何矛盾的地方?,文心雕龙史传称:“按春秋经传,举例发凡,自史记、汉书以下,莫有准的,至邓粲晋纪,始立条例,又摆落汉魏,宪章殷周,虽湘川曲学,亦有心典谟。及安国立例,乃邓氏之规焉。”史通序例也说“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国无法则上下靡定
5、,史无例则是非莫准。昔夫子修经,始发凡例,左氏立传,显其区域。科条一辩,彪炳可观。降及战国,迄乎有晋,年愈五百,史不乏才,虽其体屡变,而斯文终绝。”直到东晋干宝“远述丘明,重立凡例,勒成晋纪”,“史例中兴,于斯为盛。”,按刘勰文心雕龙所说,史书中的条例是从东晋邓粲的晋纪开始的,而按刘知幾的史通所说,则是从东晋干宝晋纪开始的。二人说法虽稍有不同,但都认为史书中的条例始自东晋,而且他们提到的著作都是模仿春秋的编年体史书。,二、纪传编年二体优劣之争,1、断代纪传体的确立2、断代编年体的确立3、二体的优劣问题,1、断代纪传体的确立,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是传统史学奠定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史记是一部通史,通史
6、的体例并不符合古代家天下和一朝一姓的格局。班固的汉书,因袭纪传体,而改通史为断代史。这种断代纪传体则符合家天下、一朝一姓、皇朝更迭的周期性特点,所以被相继沿用垂二千年。后来的正史基本上就是一朝一史(除南北朝时期以外,全是)。对此,钱穆提出:“史书开始有纪传体,是司马迁的大功。而换了朝代立刻来写一部历史,这是班固的贡献。以后正史都是学的班固汉书,这就无怪乎要迁固史汉并称了。”11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月第2版,第96页。,关于“史汉”的评价问题,范晔在后汉书里对司马迁和班固评价道:“迁文直而事核,固文瞻而事祥。”这十字,十分有道理。不过,历史上对“史汉”的
7、评价褒贬不一,但大致与时代背景有关。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中总结道:“若我们来讲人的话,则班固远不如司马迁多了。在后代中国,唐以前多看重汉书,宋以后始知看重史记。”“但下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崇尚骈文,便都看重班固汉书,不看重太史公史记。直要到宋代以后,才看重史记更在汉书之上。”“在魏晋南北朝唐初,群认汉书是部好书,正为那时人都讲究做文章。后来韩柳古文兴起,文学眼光不同,对史汉高下看法亦不同。”“汉书也有比史记对后来影响大,该说是写得好的,就是它的十志(郊祀志、食货志、地理志、沟洫志、艺文志等)。”,2、断代编年体的确立,荀悦汉纪发展了春秋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断代的规模具备的编年体。过去,春秋经记事
8、不记言,只能表示事件的发生而不能表示其发展的过程。左传克服了这样的缺点,但体例庞杂,对于无年月可考或不便分散于年月之下的史事没有能作出适当的安排,因而也没有能够把编年体的规模建立起来。,汉纪,汉纪对于主要的史事是一律按照年月日顺序来编排的。而对于无年月可考或不便分散于年之下的史事,作为补充的记事,用连类列举的方法作一些安排。例如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不可不记其生平,但他的生平就不好按年去记,汉纪便把这样的记载安排在沛公二年“迁张良于留”之下,这是张良第一次在汉纪出现的地方。这就避免了左传那样在体例上的庞杂,对于后来的编年史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编年体到司马光资治通鉴时发展到高峰。,3、二体的优劣
9、问题,张辅名士优劣论,不同意一般认为的班固优于司马迁的说法,认为“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敌,固不如迁,此真所以为良史也。”而干宝著书,盛誉左丘明,深抑司马迁。他说:“能以三十卷之约,囊括240年之事,靡有遗也。”这是言史贵约之论。由此出发,出现赞编年、退纪传的问题。范晔不同此说,认为:“春秋著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到史通时,专门有二体篇讨论这一问题。其实,二体的优劣问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编年体的优劣,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时、月、日顺序
10、记述史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续,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这是它的优点。但编年体史书不易于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也不易于写出同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事迹,这是它的缺点。,刘知幾论编年体的优劣,刘知幾评论编年体的长短说:“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有些重要历史人物,“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纪传体史书的优劣,纪传体史书的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它以
11、大量的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又增加了典制和年表,形成了整体性的历史撰述。基于此,可见纪传体史书的优点是以记述历史人物为中心,可以更多地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同时,因记述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和各种典章制度,便于通观一个时期历史发展的总相和趋势,这是编年体史书所不及的。纪传体史书的缺点是难以清晰地表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以及有关人物与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刘知幾论纪传体的优劣,刘知幾评论纪传体的长短说:“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若乃同
12、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三、人们对史学评论日益重视,从先秦到两汉,虽然已经有一些史学评论的萌芽,但毕竟是极初步、极简单的。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左传宣公二年)西汉“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卷62司马迁传赞)汉以后,文直、事核、实录仍是评价史书的主要原则。,从南朝开始,史学评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宋书卷69范晔传中提到,范晔对“古今著述及评论”大多不满意。对此胡宝国在汉唐间
13、史学的发展中提出:“对以往著述不满意的话在此前的史家言论中也可以见到,但对史书中的评论部分不满意却是初次见。从此以后,在史学批评中,对史书中的史论越来越关注。”11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第130页。,从南朝开始,史学评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南朝人编的文选卷49史论收干宝晋纪“论晋武革命”一首。李善注引何法盛晋书曰:“干宝撰晋纪,评论切中,咸称善之。”以史书的“评论”部分发论,成为评价史书优劣的标准之一。文选设史论一目,虽然主要考虑的是文采,但若没有南朝以来人们对史论的特别重视,或许他也不会这样做。影响所及,史论甚至有单行的趋势。 如隋书经籍志史部既
14、有范晔后汉书,又有后汉书赞论4卷。隋朝魏澹著魏书,除12纪、78传外,还“别为史论及例一卷”(隋书卷58魏澹传)。,由于重视史论,在集体编修的史书中,主编者常常要亲自撰写史论内容。如梁武帝“又造通史,躬制赞序。”梁书卷3武帝纪唐初官修五代史,魏征“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征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旧唐书卷71魏征传唐修晋书,先后参与者达20多人,只因唐太宗为宣帝纪、武帝纪、陆机传、王羲之传写了史论,所以晋书就题为“御撰”。,关于晋书,有一则宋人笔记小说,记载道:“咸平二年(999)十月,诏选官校勘三国志、晋书、唐书。或有言两晋事多鄙恶,不可流行者。真宗以语宰
15、相毕士安,曰:恶以诫世,善以劝后,善恶之事,春秋备载。帝然之,故命刊刻。(蓬山志)”11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第1版,第187页。,刘知幾撰史通的原因,是因为“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j)龉(y)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沉。虽自谓依违苟从,然犹大为史官所嫉。嗟乎!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于时,而美志不遂。郁怏孤愤,无以寄怀。必寝而不言,嘿而无述,又恐没世之后,谁知予者。故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史通自叙,从南朝以后人们重视史论,在评价著作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史书是否做到了“文直事核”,而是对其中的
16、史论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史学评论的这个变化说明:史家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充当一名真实历史的客观记录者,而且也要努力在史书中展现自己对历史的认识。1即对史识和史论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刘知幾对历史家的要求有“史识”一项见旧唐书本传。蒙文通在其中国史学史讲义于六朝时期也专设“史识”一项(见蒙文通中国史学史第二章六朝至唐八史识)。1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第131页。,四、史书繁简问题的讨论,胡宝国在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中提出:“东汉以来,先有经学的简化,后有史学的简化。经学是汉代学术的重心所在,而史学当时只是经学的附庸。因此,史学的简化当是受到经学简化的影响
17、所致。”1 1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第88页。,随着两汉之际经学删减运动的发生,史学领域也出现了删减之风。,隋书经籍志史部杂史类,记有一本10卷的史要,为东汉初年人卫飒“约史记要言,以类相从”而成。之后又有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十余万言”(后汉书卷48杨终传)。最著名的当然是汉末荀悦删减汉书而成汉纪。还有很多例子。隋书经籍志史部杂史类总结说:“自后汉以来,学者多钞撮旧史,自为一书。”到晋朝“言史贵约”之风更盛。当时史家的删减工作更多地体现在对东汉历史的撰写上。很多人认为已完成的东观汉记部分过于烦杂,如傅玄、谯周、司马彪、华峤。对后汉书如此,对晋史也
18、是追求简约的,崇尚简约不仅表现在修史,也表现在史学评论上。,如晋书卷60张辅传以史记、汉书字数的多寡来评价班、马。晋书卷60张辅传:“又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足以鉴戒。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史通的“二体”、“烦省”二篇载东晋干宝以同样的标准来“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认为左传“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到南朝时,人们又开始追求繁复了。,如裴松之以三国志“失在于略”而大注其书,还有一些例子,“以不求简约、不避烦琐,以追求历史事实的尽可能丰富为目的。”1
19、注释如此,修史也如此,范晔所著后汉书,较三国志就增加了不少材料。范晔认为:“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之拟作,所以为短。纪传者,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述之。”(隋书卷58魏澹传)裴松之、范晔之后,篇幅较大的史书屡屡可见,如沈约宋书多达100卷。陈代顾野王所撰国史纪传200卷等。对此,史通书事说:“大抵近代史笔,叙事为烦。”刘知幾推崇春秋的“属词比事之言”、尚书的“疏通知远之旨”,进而把“意指深奥,诰训成义,微显阐幽,婉而成章”作为叙事的“师范”和“规模”。在具体原则上,他提出:“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工。”简要的标准是:“文
20、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史通叙事)1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1版,第89页。,对于史书繁简问题,李宗侗中国史学史提出:“时代愈晚,史料愈多,此事实也。论者盖昧于此理,可不必深讨论矣。”11 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10年8月第1版,第34页。,五、史学著作内部的分类日益受到重视,在七略和汉书艺文志那里,仅仅在六艺略的春秋经下著录廖廖数本史学书籍,因而也就不存在分类问题。后来随着史书数量的激增,史书独立成一部,自然也就有了分类了。,史书的分类,西晋荀勗编中经新薄,史书独立在丙部:包括史记、旧事、皇览部、杂事4类。南朝梁武帝时阮
21、孝绪撰七录,有经典志、记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技术录、佛录、道录。由于“史家记传,倍于经典”,特“分出众史”,立为记传录。它分“众史”为12类: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等。隋书经籍志分经籍为经、史、子、集四部,史书独立为史部,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13类。(隋书经籍志二史部后序。)这一分法后世多遵守,而时有修改。,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提出:“史书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而且必须按其所记内容进行仔细分类,这是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11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2、4年11月第2版,第81页。,六、对文与史不同评价标准的认识,由汉迄唐,文风极盛。反映到文史关系上,就是文对史的影响非常大。按照魏晋人的观点,能否有资格修史,首先要看文才。甚至出现了重文轻史的风气。在史学著作中炫耀文采,基本是从魏晋以后开始的,到南朝则愈演愈烈。甚至文选收录的史论,也是以文采为标准的。南朝人裴子野对此不满,逆风而行,“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梁书卷30裴子野传裴子野撰写有宋略,有人评价道:“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美,亦质不宜慕。”梁书卷49庾肩吾传沈约初撰宋书,论及裴松之时竟说“松之已后无闻焉”。南史卷33裴松之传附裴子野传。,刘知幾史通对一些史著专门追
23、求文采的做法也有尖锐批评。举其一例,如刘知幾认为史书记述“当时口语”应“从实而书”、不失“天然”,反对“妄益文彩”、“华而失实”。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提出刘知幾关于史文文采的辩证思想是;一方面强调“史之为务,必籍于文”,要重视史文的文采;一方面反对“虚加练饰,轻事雕彩”、“体兼赋颂,词类俳优”的文风,以避免走上“文非文,史非史”的歧路。1。1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第130页。,第四节 刘知幾与史通,一、对刘知幾及其史通的评价二、关于史才三长:才、学、识三、史德四、史法、史意(史义)和史情五、关于史书三志:都邑、氏族、方物,一、对刘知幾及其史通的
24、评价,刘知幾史通是史学评论的巨著。但钱穆对其评价很低,他在刘知幾一文中写道:“中国人做学问,只注重实际工作,很少写通论概论,史通则可说是中国一部史学通论,也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唯一的一部史学通论。”随后笔锋一转,论述道:“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有两种新的学问,一是史学,一是文学,于是乃有经史子集之四部分类。宋人黄山谷曾说:文心雕龙和史通,二书不可不观。今天我们平心来看这两部书,由我的看法,文心雕龙之价值,实还远在史通之上。我曾讲过,史学当有三种工作,即考史、论史、著史。史通向来列为一部评史的书,但评史更重要是在评论这一时代的历史。而史通只是评论史书,不是评论历史。他只注意在几部史书的文字上,没有注意到
25、史的内容上。他只论史法,没有真接触到史学。”11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2月第2版,第148-149页。,在钱穆之前,柳诒徵对刘知幾的评价也不是很高。他在国史要义一书中写道:“吾国言史学之专书有二,曰刘知幾之史通,章学诚之文史通义。此尽人所知也。然二书同为治史学之要籍,而二人之主旨不同。刘氏自以所志不遂,郁怏孤愤,多讥往哲,喜述前非。章氏立论,主于敬恕,故著史德文德二篇,畅论其旨。”11 柳诒徵著:国史要义,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00页。,对于刘知幾和他的史通,除了柳诒徵和钱穆的评价偏低外,一般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如:,唐代学者徐坚1评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通 剖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