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受力分析专题总结课件.ppt
《初中受力分析专题总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受力分析专题总结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受力分析专题,专题,1.知识2.公式及变形3.解题方法4.基本题型5.变式训练6.训练提高,初中物理中的物体受力有关知识是最为基础性的,仅仅是研究常见的、简单的受力现象,且限于平衡状态下物理受力的研究,在数量上一般在四个力以内.如此编排内容,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接受和更好的接触力学.“受力分析”虽然不是基本概念,也非基本规律,但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解决对策.,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整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
2、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隔离研究对象,按顺序找力,把研究对象从实际情景中分离出来,按先已知力,再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最后其它力的顺序逐一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并画出各力的示意图。,(1) 已知力(2)重力(3)弹力(4)摩擦力 (5)浮力(6)其它力,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二、典型例题,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
3、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2)在力F作用下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球,(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4)在力F作用下行使在路面上小车,(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接触面光滑),(3)在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4)各接触面均光滑,(5)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物块A,重难点典型问题分析,一、研究对象不明确,分析错误 学生在进行力学学习中,往往把施力对象和受力对象相混淆.原因在于学习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总结成“一个物体即是施力
4、对象,同时还是受力对象”.这一总结并无差错,但往往会让学生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时产生较大困惑.,在实际分析中,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某个物体在充当受力物时所受的力.但是学生通常会理解成,既然力是相互的,那么物体受力同时也会给对方施加一个力,因此,再将研究对象作为施力对象再加上一个施加于相应物体的力.,例如:静止于水平面的一个物体A,请准确作出其受力情况(如图1):,图1中的示意图是错误答案,为正确答案.对于该题,学生错误的把物体A对地面的力看作成物体A自身受到的力.物体A对地面压力C虽存在,但并不是A所受的一个力.该题是最具代表的问题就是学生未能对“受力分析”中的“受力”有全面理解,实际上受力是针对具
5、体研究对象而言的,往往认为关于受力分析,就要把一切力纳入分析中.为出现此种错误,就要让学生明确研究对象,抓住其一核心不变,才可正确的分析它的受力情况.,二、主观臆断受力,分析错误,1.弹力分析 从课堂教学和学生作业看,学生对受力物体是否受或不受到单个或多个力的判断不清楚.对于某些具体力的概念和理解不够明确、透彻,以致于学生进行实际问题分析时,不能根据实际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凭感觉去分析,进而出现一些基本的概念性错误.如此也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受力分析中,时常出现多力或少力的情况,这也是学生容易错题的主要原因.,例如:1小球静止于以某个面(图2),请你作出准确作出其受力情况:,图2中,为错误标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分析 专题 总结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