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应注意的几点课件.ppt
《全麻应注意的几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麻应注意的几点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6,1/59,全麻应注意的几点,麻醉状态的定义,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药物引起的可逆性意识消失状态。它并不考虑病人实际是否感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开关”理论基于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有人提出麻醉是“全或无”的“开关”理论。,2022/12/6,2/59,哲学意义上的麻醉状态,全麻的基本要求(底线)首先应确保病人术中无意识,对术中刺激无记忆然后才是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生命体征平稳满足手术需要,2022/12/6,3/59,全身麻醉的四大要素,意识消失,无知晓,无记忆痛觉消失,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有适度的抑制肌肉松弛,以满足手术需要反射抑制,2022/12/6,4/59,概念
2、和思考,意识消失仅仅是麻醉的基础。(哲学定义的麻醉)意识消失后还需要抑制交感兴奋与体动反应。(临床定义的麻醉)所谓麻醉深度适宜与否,主要是指麻醉的临床定义。如没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都是过深的,如有伤害性刺激存在,则绝大多数麻醉状态又过浅。,2022/12/6,5/59,理想麻醉状态的概念,BIS:50-60,以确保术中无知晓,术后无记忆。HRVI:30-40,交感抑制适度。HR:50-80 bpm,以保证心肌负荷适度,氧供平衡。ST分析:30mmHg的脉压。Pleth:即容积脉搏图波形。反映交感神经紧张度、末梢灌注、组织器官灌注和有效循环血量。要求波形宽大、振幅高、无随机械呼吸
3、周期出现的波动。尿量:100 ml/h(成人)SpO2 和 PetCO2 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必备监测指标,但不是直接的“麻醉”指标。,2022/12/6,6/59,理想麻醉状态的建立,“理想麻醉状态”是麻醉后建立的一种新的稳态,与清醒状态有本质的不同。麻醉医生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快而平稳地将病人从清醒状态转到麻醉状态。苏醒期则相反。涉及到全麻诱导维持与苏醒;病人的因素;手术的因素,2022/12/6,7/59,麻醉的目标管理,麻醉的目标:安全、无意识、无痛苦、无记忆。麻醉也是治疗过程:麻醉同时应纠正一切内环境紊乱。麻醉前最需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各种信息,并无必要拖延时间去做术前准备,(麻醉
4、有无禁忌症?)每个麻醉医师在做每一例麻醉时,都应思考一个问题:我的病人是在充分“睡眠”吗?还是正在无意义地跑“马拉松”。,2022/12/6,8/59,肌松药所带来的问题,“浅麻醉”下,给予伤害性刺激,病人会有血压心率升高以及体动反应。肌松药使体动反应消失,但不能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上传及运动神经元的传出。从肌松药例子可以引出,意识消失后,如果能肯定病人不会形成痛觉记忆,是否也可以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来控制血压、心率,而不使用镇痛药呢?术中知晓肌松残余,2022/12/6,9/59,如何达到理想的目标,全麻诱导全麻维持全麻苏醒,2022/12/6,10/59,全麻诱导,全麻诱导前准备:设备、药品与病
5、情全麻药物的注射顺序: 镇静、肌松、镇痛加深麻醉的速度: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均可用咪唑安定2-3mg、芬太尼0.1-0.2mg、异丙酚1.0mg/kg、非去极化肌松药、异丙酚0.5mg/kg进行诱导,气管插管后即将异氟醚挥发器开至1.01.5吸入,氧流量2L/min。对于老年病人以及危重病人,缓慢诱导,选择对循环影响较小的药物气管插管的时机药物充分发挥作用,2022/12/6,11/59,诱导后手术前的处理,维持麻醉状态以及循环稳定:绝大多数情况下循环波动较大不要一味地停麻醉药物早期快速扩容:异丙酚诱导后常有血管扩张、相对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宜在诱导前后30min内输入代血浆或平衡液5001000
6、ml,直至血压平稳,指脉波宽大,指脉图无随呼吸而出现的波动现象。,2022/12/6,12/59,麻醉维持期常出现的状态,无意识的浅全麻:对全麻深度认识与掌握不足有意识的浅全麻:年老体弱、全身情况较差、危重病人等,为保证血流动力学尽量少受抑制,麻醉药用量过少,导致麻醉过浅有痛觉知晓 : 使用大量肌松剂,而镇静镇痛药不够。 无痛觉知晓:使用足量的肌松剂和麻醉性镇痛药,而忽略了意识抑制的作用,2022/12/6,13/59,麻醉维持的问题术中知晓,术中知晓是指全麻手术期间,病人对周围环境或声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感知与记忆。属于全麻并发症?医疗事故?麻醉的危险性在肌松药以前的100年间在于过深,而以后
7、就变为过浅,易发生术中知晓,而给病人带来痛苦。全麻术中知晓发生率约为0.13%0.24%(美国),中国为0.4%,2022/12/6,14/59,术中知晓的可怕感觉,2022/12/6,15/59,医护议论,无法呼吸,灵魂脱窍,疼痛难忍,钻击脑部,术中知晓的不良后果,全麻术中知晓可引起手术病人的精神伤害、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 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以及有关的逆反心理。术中知晓病人在经受了精神创伤后,可引起神经官能症 创伤后应激紊乱综合征 。,2022/12/6,16/59,术中知晓的预防,麻醉前用药苯二氮卓类(BZ类)产生顺行性遗忘作用。药物作用期间保持清醒状态仍有遗忘作用。遗忘与镇静的时间过程也
8、不同,对BZ类药镇静作用耐药的病人仍有遗忘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浅麻醉,定时检查挥发罐、静脉输药泵的功能(麻醉给药系统) 合用强效吸入麻醉药加强药理学理解,麻醉中合理选择镇静剂和镇痛药:如异丙酚、芬太尼、吸入麻醉药等。合理应用肌松药 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肌松药 ,可明显减少记忆或知晓的发生率。 加强肌松监测必需浅全麻时加用健忘药物(咪唑安定)告之病人术中有知晓的可能性掌握麻醉深度的判断,2022/12/6,17/59,苯二氮卓类(BZ类)咪唑安定,2022/12/6,18/59,咪唑安定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抗焦虑、镇静、肌松和抗惊厥作用作用强度是安定的1.5-2倍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脂溶性和亲脂性起效迅速平
9、稳2分钟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系统影响小,适应证广泛健忘完善,可避免治疗期间不良刺激,2022/12/6,19/59,咪唑安定的特点,作用时间短,消除半衰期为安定的1/10,易于调控不良反应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使用安全,毒性极低,10倍治疗量只引起嗜睡中毒可用其拮抗剂 Flumazenil解救给药方便,可静注、肌注、直肠、鼻腔给药联合用药可增强其它镇静药、麻醉药、镇痛药、肌松药的作用(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副作用降低费用,2022/12/6,20/59,咪唑安定的适应证,术前给药麻醉诱导和维持清醒镇静 区域、局部麻醉的辅助镇静 内镜等短小操作检查、治疗的镇静ICU机械通气病人的镇
10、静,2022/12/6,21/59,咪唑安定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一),咪唑安定会增强镇静剂、精神神经安定剂、抗抑郁剂、止痛剂的中枢镇静效果与氯胺酮合用既快速镇静及诱导睡眠,增强作用时间,又能有效减轻或逆转由氯胺酮引起的不良反应与芬氟合剂联用能增强麻醉效果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可延长该药物的催眠时间与芬太尼-安氟醚复合麻醉具有心血管系统稳定,用药少,苏醒快而安静等特点,适于胸、腹部长时间手术,2022/12/6,22/59,咪唑安定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二),与吸入麻醉药合用,可降低吸入麻醉药物肺泡最低有效浓度(MAC)使麻醉稳定,对血管动力学影响小增强肌松药的神经阻滞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与剂量相关咪唑安定
11、与异丙酚联合用药麻醉更平稳,更安全,费用明显降低 2.55mg咪唑安定与异丙酚联合诱导可使异丙酚原剂量减少50左右, 联合维持则可使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剂量各减少一半左右,2022/12/6,23/59,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比较,M P M+P健忘 + + +催眠 + + +抗焦虑 + + +镇痛 + - +注射处痛 - + -甘油三酯 - + -镇静 + + +价格 + + +M=咪唑安定,P=异丙酚,M+P=咪唑安定+异丙酚,2022/12/6,24/59,咪唑安定应用注意事项,下列病人需慎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 体质虚弱 呼吸功能不全 肝功能受损重症肌无力 新生儿哺乳妇女,2022/12/6,25/
12、59,残余肌松作用,2022/12/6,26/59,残余肌松作用的原因,低体温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差异,2022/12/6,27/59,中效肌松药 45 780分钟 长效肌松药 73 820分钟 Ballantyne JC Anesth Analg 1998;86:1335,残余肌松作用,严重的残余肌松作用会影响呼吸功能轻度的残余肌松作用仍可影响到机体的正常反射活动部分神经-肌肉阻滞时,肌松药可能会损害颈动脉体的烟碱样受体,导致对缺氧性通气反应有显著抑制呼吸肌力降低,可引起无力咳嗽,不能有效清除分泌物,而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残余肌松作用可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20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麻 注意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3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