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课件.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节 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一、 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的进化与自然的演化密切相关。大约距今7000万年以前,哺乳纲动物分化出了一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的灵长目。当时全球范围的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湿润期后,又有较长的干旱期,使热带雨林收缩,热带疏林草原等生物群落开始发育。灵长类中也相应分化出适应这种环境的半地栖古猿,它们开始直立行走。到第四纪,地球普遍发育冰川,森林大面积消失,很多生物死亡、灭绝。这时,形态结构适合于地面生活的古猿被自然选择保留了下来,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一般认为,被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古猿是距今1400万年
2、前的腊玛古猿,腊玛古猿大约进化到第四纪才过渡到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人类,从此,地球的历史开始进人了人类的历史。,自从人类产生之后,人类就同其栖息的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着。人类通过技术的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通过社会组织的形式来争取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被改造,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形式。如果以技术的发展为主要参考变量概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征,那么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各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特征可由下表概括。,各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特征,采集狩猎社会是指
3、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一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 采集狩猎社会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延续最长的一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完成了由猿-古人一现代人的转变。但就整体而言,当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人类使用最简单的石块和木棒进行采集狩猎活动,生存资源仅限于自然产品,人们只是靠采集天然的植物果实和根块以及捕鱼、狩猎为生,对食物生产的干预属于自然状态下生物链的一部分,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自然界完全能够吸收的东西。,二、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旧石
4、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相互合作和财富公有制的社会特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亲族群体是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在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是互相合作的,共同为生存而与自然抗争。这种合作不仅表现在社会活动上,在经济活动中也是如此,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分工协作和对食物及其他物品的共享等。,虽然采集狩猎社会的人类活动能力同其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距甚远,但从世界范围内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的分布来看,人类已基本具备了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能力。,如果古人类学家提出的“人类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潮湿地区”的假说(非洲一元说或非亚二元说)成立的话,那么在旧石器时代遍布欧洲、西亚、非洲等地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则说明当时的人类已具备了其他
5、生物所不及的大范围迁徙和生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漫长的。当初的人类迁徙只是为了简单的生存需求,当一个地方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快耗尽时,他们往往迁移到一个较近的新的地方。据研究发现,现今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广为分布着古河床,说明历史上应有茂密的森林和草原,生活着众多原始狩猎采集部落。大约2万年前发生的持续干旱使撒哈拉地区的地表水资源枯竭,森林和草原消失殆尽,尼罗河两侧的支流消失。因此,迫使那里的原始族团迁往尼罗河流域,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总体上看,在采集狩猎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技术原始,当时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天然食物链束缚的能力。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
6、力极小,是该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三、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农业社会是指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距今大约1万年-200年。其中,距今大约1万年到5 000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其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原始农业社会,距今大约1万年-200年,传统农业社会,200年-18世纪中叶,(一) 原始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在该阶段中,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当时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和打制的石器(如
7、石锤、石片石器等)为主。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原始农业社会,原始农业最初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所谓耕作或种植,不过是将种子撤在地里,任其自然生长,等到成熟以后再来收取果实而已。在此之后人们又发明了先放火烧荒再播种的“火耕”方法。紧接着又发明了先用石斧、石锛等工具将树砍倒,再放火烧荒的“刀耕火种”方法。但从本质上讲,以“刀耕火种”为主的耕作技术和以石刀、石铲等为主的生产工具并不能对自然系统造成大的干扰,也不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自然系统不能吸收的废物。由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简陋,当时人类生产的食物数量仍然有限,这也导致了人的消费水平极为低下
8、。极低的消费水平和不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原始农业社会的消费结构对自然系统的压力不会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极限,人地关系基本是和谐的,但这种和谐是以人的低消费和低密度以及人对自然的屈服为前提的。这种状况是由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造成的。,神农氏,由于原始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了定居生活,并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每个氏族公社都有自己的领地,在领地内有人们居住和生活的村庄,还有耕种的土地、放牧的草地和砍柴的林地等。氏族公社内部一般实行原始的共产主义,但氏族公社之间往往因生存的领地而发生争斗。在争斗的同时,人们也不断地开辟新的领地。从世界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来看,当时的人类已占领了除南
9、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也就是采集狩猎社会的末期(距今约35万年),人类的进化已到了现代人阶段,但当时的人类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大约在距今1万年到8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空间范围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可以说,除了条件极端恶劣的沙漠、高原、高山和大洋孤岛外,所有地方都已有了人类栖息。因此,有人把几乎遍布全球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称为“人类最大的史前成就”。因为这一切表明人类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这是任何一种动物都无法做到的,这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许多中外学者还认为,原始农业最初起源于山地,然后过渡到冲积平原。这种设想已得到了许多验证。如从中国黄河
10、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看,粟类的种植从较早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遗址,到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再到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遗址,地势也是由高到低。这或许就说明了人类从与山林相联系的狩猎采集经济向与低地平原相联系的定居农业经济的变化过程。一般说来,由于低地平原更宜于农业生产,因此世界历史上原始农业较发达的地带也都位于这些地区,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恒河一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等。 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
11、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二) 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有定居种植业的,也有游牧畜牧业的。但是其中种植业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根本区别是传统农业中单位土地上人为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和由此带来的单位土地上的生物产出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物质、能量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平衡的。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特别是植物燃烧时提供的热量是最主要的饮食与采暖能源;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生产和生活
12、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因此,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传统农业技术的出现如青铜器、铁器等,使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系统成为可能,当时的主要人地关系问题是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主要是由消费结构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它的消费结构特征是人口压迫人均消费水平,而不是导致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即技术结构改进和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是导致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不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据联合国有关组织估算,从原始农业初期到工业革命之前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由500万猛增到1650年
13、的5亿人。由于人口规模持续超过自然系统、尤其是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但人类所能做的主要是在劳动力持续增加的前提下,进行耕地扩张和精耕细作。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耕地扩张仍是解决人口压力的主要途径。其结果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一些区域农业的发展呈现“破坏森林发展农牧一重农轻牧破坏地力一地力下降农业崩溃”的过程模式,中国的黄土高原就是典型例证。,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其表现是: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向传统农业社会奴隶主所有制和农户(地主)个人所有制的转变。出现了国家这种社会组织来保护管理上述所有制和它
14、们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土地等自然资源。 当然,国家的出现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它反过来也成为自然资源所有人的保护者,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国家还是某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在东方公社制普遍存在的亚洲。,传统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类聚落城市的产生。“城市革命”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首先发生在美索不达来亚两河流域,稍后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恒河一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也出现了城市,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美洲和秘鲁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虽然这六大“城市革命中心”各有其不同特点。 城市的产生与大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系统所导致的传统农业的发达
15、有关。 首先,农业灌溉系统本身就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组织,而发达的传统农业所带来的过剩农产晶也造就了非农阶层的出现; 其次,土地的区域差异也造成了贫富分化,使不少人弃耕进“城”从工(手工业)从商,并用其换取农产品。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了城市的产生。 城市的产生可以说改变了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传统农业社会在人类的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工业革命出现而言)。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调控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
16、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的特征,1.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4.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 人地关系主要问题是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3.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四 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所形成的工业经济形态,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它昭示着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工
17、业社会。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度的向大自然索取。迄今为止,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人口增长最快、发展最迅速、财富积累最多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社会系统的结构乃至文明的模式。,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社会的形成和扩张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崩溃同步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支配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市场拓展到哪里,工业资本及其依赖的国家力量就扩张到哪里,传统农业社会也就在哪里崩溃。,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
18、集中,这是由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如果以工业经济形态开始在欧美国家确立算起,工业化的时间也不过200多年。但就在这200多年中,人类幸运的找到了工业社会所需的、自然界早已准备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从而使工业技术结构中的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得以满足和维持。,工业社会是以消耗能源换取其发展的。,由于工业社会所赖以需要的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因此工业社会是不可持续的。不可持续的另一点原因是工业化的集中也带来了废物的集中,而有些废物又是自然界不能吸收和降解的。工业化的集中和所使用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同农业活动的分散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另一本质区
19、别是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表现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生的多种后果上。这种对资源、环境的掠夺性利用除了工业技术结构的原因外,还在于人类很快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它们都被统一调动起来,共同强化人类不断开发利用资源进行财富积累的过程。其中包括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以公司制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等。,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比农业社会复杂得多,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诸多领域,如人口快速增长与规模扩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就业的压力,发达国家的人口老化,资源
20、短缺、能源危机、粮食紧张,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和盐渍化,森林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就是说,工业社会不仅包括了农业社会的全部问题,而且又增添了许多自己的“特产”,其中环境污染最为典型和突出。,综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却使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程度在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在不断激化,尤其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上。这与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是相关的。从局部上看,发达国家由于其工业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在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都具备了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能力,因而其产生的问题已经或正在向
21、好的方向转化。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面对人类共有的“一个地球”确实值得深思,它需要当今的人类在生产力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调控结构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发达国家也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的特征,1. 工业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协调。,4. 全球工业进程的地区差异明显。,2. 工业社会人地关系主要问题涉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诸多领域。,3.工业社会是以消耗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人口老化,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紧张,水土流失、土地的荒漠化
22、和盐渍化,森林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核放射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等,发展中国家,却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正在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五 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信息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一般认为,信息社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的以微电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步人信息社会时代。,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制造业经济
23、。 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线上的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 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 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 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信息社会是我们看到的最有可能取代工业社会的新的文明模式。这是因为: 信息资源的利用改变了我们对资源的狭隘认识,不仅丰富了资源的内涵,而且在各种资源之间建立起来了联
24、系。 信息社会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和系统网络,使网上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这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最大限度循环和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这种机制可以实现信息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危机。 信息技术是创新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加快创新的步伐,而且可能成为突破性变化的主体,迅速引起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和连锁反应,导致系统的变革,而变革的周期将大大缩短。,信息社会是美好的,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步人信息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程。但这并不能排除发展中国家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目前,世界上步人信息社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但其距未来学家描绘的信息社会特征还是存在相当的
25、距离。可以说,无论是步人信息社会的国家,还是其他国家,都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转变,尽管转变的内容不同。,第二节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一、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越来越大,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严重后果。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特点,在于人类活动的空间范围、技术手段都是空前的,又是历史积累的。如果说以往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局部的话,那么现在人类活动的规模和性质正在对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的物理、化学性质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采用技术:越来越高,不利后
26、果:越来越严重,空间范围:越来越广,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政治上的恐怖主义、经济的全球化、种族的文化冲突等无不打上全球性的烙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更是如此。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共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二是这些问题已产生跨国界的影响;三是有些问题已发展成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海洋污染等。,(一) 人口、资源问题的全球关注,1人口问题与世界的贫困,人口增长导致的后果,资源危机,粮食短缺,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水平下降,教育、就业压力增加,当前资源
27、问题,不可再生资源衰竭,2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减少,全球耕地资源减少情况,当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加剧,2环境问题,生存环境变恶劣生物多样性与人体健康受到威胁,环境改善难度加大,环境影响范围增大,(二)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通过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本国人民的福利,但1986年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及其放射云雾的扩散,打破了人们的这种幻想。随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更使世界震惊,人们开始认识到全球环境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自然系统中的空气、水、土地同生物群落的联系往往是全球性的。经济的竞争和世界贸易也可以造成对环境的跨国界影响。
28、伴随着世界性的产业梯次转移,发达国家的污染性工业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大量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和资源性产品则源源不断地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到头来留给发展中国家的则往往是同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令人吃惊的是发达国家为了转嫁其环境危机,往往通过贸易的形式把一些有害废弃物和(副)产品倾泻到发展中国家,而后者往往由于法律不完善而受到伤害,这又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负担。,1972年,瑞典政府给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报告穿过国界的大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硫的影响,引起各国政府关注,1973至1975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了专项研究,证实酸雨地区几乎覆盖了整个西北欧。
29、1974年和以后北美证实在美国东北部和与加拿大交界地区亦发现大面积酸雨区域,几乎北美有三分之二陆地面积受到酸雨威胁,甚至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迎风一侧,也出现酸雨。再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亦发现大面积酸雨。有位科学家到杳无人烟,且长年冰封雪盖的格陵兰岛,给冰层打钻,取出180年前的冰块,与现在的酸度相比,酸度增长了99倍。至此世人公认酸雨是当前全球性重要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三) 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据统计,矿物燃料提供了大约95的世界商业能源,这些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因
30、为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不仅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促使大气中入射能量大于逸散能量,遂使气温升高。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80年全球CO2的排放量为136x108t,1995年为227 x108 t。,温室效应加剧了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又加剧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恶化。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CO2浓度已从280 mL/m3增加到350 mL/m3,使全球温度升高了0.3-0.6 。长此下去,预计到2050年时,CO2的浓度将高达560 mL/m3以上,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5-4.5。气温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冰川融化,海水升温膨胀,致使海平面升高,位于沿海的低
31、平地将被淹没,同时地下水位上升将导致土壤盐渍化。当然气温上升也有有益的影响,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使作物和森林增产,还可以使高纬度地区扩大种植面积等。但总体衡量,还是弊多于利,因为如果确实是人类的活动加速了气候变暖,或者阻止了气候变冷的自然周期,受到深刻影响的是地表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将因为无法适应迅速的环境变化而出现混乱。,2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臭氧在平流层的存在,能大量的减少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不幸的是20世纪人们制成了氯氟烃(CFCs)等稳定的合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冷、工业溶剂和火箭中。据1985年统计,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已向大气溢出65X104t此类化合物,
32、使大气中氯氟烃化合物所含的浓度增加了一倍,这些气体运动到平流层通过物理、化学的复杂过程,使臭氧遭到破坏。臭氧的耗损使大气中臭氧“罩”减薄,遂增加了地面的紫外辐射,导致皮肤癌病患者的增加和少见的恶性黑瘤病例的增多。据估计,1.1的臭氧层的减少将导致10万例皮肤癌。,臭氧层保护着地球,臭氧层空洞,3生物多样性锐减,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与生物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对于人类的意义十分重大,这其中既包括生物界可以提供的农业、工业原料等产生的直接价值,又包括陆地与海洋生物对大气产生氧、固定CO2、对土壤有机成分的供给等方面的间接价值。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扩展和对环境要求的增
33、加,已经使生物的栖息地在改变,生物多样性在丧失如热带雨林、湿地、滨海的红树林、森林、草原等;使物种的多样性在减少在过去的400年中,人类活动已经引起全球700多个生物物种的灭绝,到2000年时,地球上的植物物种已经减少了10-20。目前仍有3 956个物种处于濒危状态,3 647个物种为易危,7240个物种已被认定为是稀有的。许多专家认为,地球上全部多样性的1/4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面临消失的严重危险。其中有些物种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加以研究便灭绝了,这对全球人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生物多样性锐减,生境丧失,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4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森林、湿地等被公
34、认为大地之“肺”与“肾”,但人类对其并不珍爱。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热带森林砍伐每年几乎达1700X104hm2,比80年代估计的1 130X104hm2增加50。其直接后果是土壤肥力丧失、生物物种减少、土壤的日益侵蚀退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等。这种影响将从多方面影响人类的生活,也会引起全球性生态系统调节机制的变化。人类对湿地也广泛开发利用,滥垦滥围,使大地之“肾”的功能不断丧失。,5土地退化(森林退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正在加速,在过去的50年中,大致有12X108hm2的土地由于人类砍伐和过牧而处在中度或重度退化中,全世界受退化影响的耕地有4300X104hm2,其中,每
35、年有600X104hm2土地退化为荒漠、半荒漠。 此外,还有诸如病原体(疯牛病等)及疾病(艾滋病等)的扩散、环境难民等都带有全球性质。如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引起全球的关注,不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加以考虑,将必然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了国家间和各个民族一文化间的矛盾冲突,怀疑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思潮在发展,一些极端的行为,如恐怖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关。,二、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动向与任务,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社会形态在当今的社会中都存在着,表现出全球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从国家这个层次看,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基本类型。在发展中国家,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表现
36、为贫穷落后、发展不足、人口过剩、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而其他一些步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由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在发达国家,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同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人口老化、就业问题、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人地关系主导方面在于“发展”,而发达国家可能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控制。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由一国、一地区来实现,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下,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村”的理念经充分的平等协商来制定全球可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一) 全球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
37、的广泛讨论而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应具有可持续性。持续性的关键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是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观。此外,可持续发展还强调系统观、公平观与和谐观。系统观即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经济的生产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相互调适。公平观是一种广义的平等,包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力、技术转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以及义务的承担等的平等。它具有
38、三层含义:即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这种公平观是跨越时空的整体公平,以期达到系统内各组分的平等。和谐观即人地关系的和谐,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人地关系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持续观,和谐观,公平观,系统观,持续观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系统观即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公平观是一种广义的平等,包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力、技术转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以及义务的承担等的平等,和谐观即人地关系的和谐,在全球环境继续恶化、经济发展问题更趋严重的背景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39、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受到否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普遍接受。会议提出了环境与发展不可分割,要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主张。并在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提出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要促进发展,就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而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加以解决。这里提到的发展,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发展,而是指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
40、式和消费方式,从发展中寻找可行的途径。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指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也就是当今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及所达成的共识,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国际社会在这一领域中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本次大会是人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全球可持续发展动向,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考虑本国的可持续发展
41、问题,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的制定了本国的21世纪议程,几乎所有的国际组织都在对21世纪议程作出反应。据联合国估计,到1996年上半年,全球已有约100个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 600个地方政府制定了当地的21世纪议程。这反映出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推进21世纪议程的全面实施,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专门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自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每年都举行会议,审议21世纪议程的执行情况。从目前情况看,各国在设立机构、制定规划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规定,以及公众教育和意识方面
42、也做出了努力。,从各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侧重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改变消费模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通过关心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企图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其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自然资源而作各种尝试。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则主要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和人口健康、教育、安全等社会问题,提高保护环境与生态的能力。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发达国家不肯履行在
43、1992年环发大会上关于资金援助的承诺,即应拿出各工业化国家0.7的GDP作为海外援助资金(ODA)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贫困。只有北欧等少数几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发达国家1993年的ODA只占GDP的0.29,比1992年占GDP的0.33还有所下降。 (2) 在技术转让方面,发达国家还没有提供更多减让的、非市场机制的优惠条件,致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短缺的前提下,难以得到足够的环境无害化技术。,(3)发达国家把环保作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利用其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对进口产品制定种种严格的“环境标准”,其结果是将抵消发展中国家的优势,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
44、市场,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披上“绿色”外衣。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过程中,发达国家力主将其写进“环境条款”,由于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未能得逞;但在发达国家的坚持下,世界贸易组织中将在专门设立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中审议有关问题。,(4) 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既无经济实力,又无技术来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以占世界人口5的首富和南方赤贫的人均收人为例,1960年,两者相差30倍,1970年32倍,1980年45倍,1990年60倍。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994年底,发展中国家的总债务已达1.95万亿美元。面对这种现实,发展中国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各国公平、合理、互惠、没有
45、歧视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各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发展。,(三)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1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从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转变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转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过程。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该是首位的。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克服贫困的压力使它们必须有工农业产品的迅速增长,但是它们却难以承担为开发“环境友好”、“生态友好”产品所必需付出的技术成本,以及治理自然环境所要求的巨额资本。高产的绿色农业产品、对森林的养护、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对污水、烟尘、其他排放物的治理以及使用无公害的材料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连解决温饱都有巨大困难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
46、能的。因此,观念转变以后的实际行动将是一个逐渐的过程。,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地理环境是开放的,地球表层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并不因为有国界的划分而局限在国家的范围内。干旱、沙尘、大气污染物的增加、地表覆被性质变化后引起的水和各种元素的循环变化(如区域性气候的变化、CO2的平衡、O2的循环等),都会跨越国界而影响到其他国家。另外,发达国家对工业制成品的消耗是以发展中国家大量开采矿物和生物资源为前提的,发达国家实际上是在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外部化”。而目前在国际社会却没有一种要求发达国家的政府向发展中国家向别的国家支付治理费用的有效制度。而且,即使发达国家愿意支付,在技术上
47、确定支付金额和支付对象也是相当困难的。,3与贫困作斗争,目前,所能做到的主要是通过对教育的投资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得以开发,使那里的居民接受正确的人口观、接受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推广先进的农牧业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通过区域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地处偏远的地区可以享受卫生、电力、交通等的方便;通过发展经济为更多的居民创造就业的机会,等等。,4确立“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发展方式 包括开发环保产业,如绿色农牧业、开发无公害或可以回收的产品、植树造林、恢复草场、处理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固体废弃物等;开发生态产业,如“完全循环”和“零排放”的产业系统、“零排放”的产业区域、使用可以为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吸收的材料等。 5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通过减少碳的排放(即碳源,如工业燃烧和城市排放)和增加碳的吸收(即碳汇,如森林、草场、湿地的陆地生态系统)来减少温室气体;通过改革制冷技术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开发洁净能源(太阳能、地热、潮汐和风能)来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对森林退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发展城市绿化和生态小区建设改善城市系统的人居环境;建设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区,等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