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课件.ppt
《肝内胆管细胞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内胆管细胞癌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内胆管细胞癌,1,病史简介,患者 男 72岁 入院时间2015年1月6日主诉:右上腹痛半年余主要阳性体征:肝缘位于右肋下4横指门诊彩超:肝左叶实质性占位灶,2,辅助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6.1*109/L,中性 77%,血红蛋白122g/L生化 碱性磷酸酶 187.5U/L,白蛋白31.8g/L r-谷氨酰转肽酶 210.7U/L肿瘤标记物 甲胎蛋白6.5ng/ml CEA100ng/ml,CA19-9 265u/ml,3,4,诊断: 原发性肝癌? 肝血管瘤? 胆管细胞癌?,5,6,定义,肝内胆管细胞癌指发生在包括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细胞癌的10%。在原发性肝脏恶性
2、肿瘤中占5%,7,胆管细胞癌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即左、右肝管第1级肝内分支以上)的癌肿,属原发性肝癌的一种 ,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肝细胞肝癌是指肝细胞表达了癌基因,由正常的肝细胞变成了癌细胞,8,9,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发病相关因素包括:囊性胆管疾病、肝内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炎、慢性寄生虫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可能与胆管的慢性炎症有关 与肝细胞癌不同:多无乙肝病史,HBsAg 阳性率低,肝功较好,不合并肝硬化,10,病理特点,目前根据日本肝癌研究会(the Liver cancer stud
3、y group Of Japan)分类,依据肿瘤大体表现可分为三型:肿块型、管周浸润型和管内型。其中肿块型最多见,管内型外科手术切除后预后好于其他类型,11,病理特点,肿块型胆管细胞癌常较大,直径520cm,质地较硬,坏死、出血范围小且少见,囊性变罕见,可有卫星灶 这些表现与典型的肝细胞癌的大体表现(质地较软,中心常伴坏死、出血及囊性变等)有所不同 组织学上,ICC为具有丰富纤维基质的未分化或分化很差的腺癌,与其他腺癌(如大肠癌肝转移、胆管硬化型肝癌)鉴别较为困难,12,临床表现,ICC多发生于6070岁,小于40岁发病者罕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但无明显优势 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不适、疲劳、
4、消化不良等非特异症状,晚期可出现腹痛、体重下降、腹部包块 伴有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时,常有腹痛、发热和黄疸,检查发现肝脏肿大、上腹部肿块等 血行转移较少而淋巴道转移多见,13,辅助检查,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B超 CTMRI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穿刺活检,14,生化检查,碱性磷酸酶(AKP) 和谷丙转氨酶(AST) 轻度升高, 肿瘤晚期可出现胆汁淤积的特征(如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增高) ,但均无特异性,对诊断的帮助不大 可有中度贫血、白细胞升高,15,肿瘤标记物,尚未发现一种特异性很高的肿瘤标志物: 血清AFP 值常为阴性 CEA升高较常见,可占46.2 % 血清CA199升
5、高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当CA199 100/ ml (正常值 40/ ml) 时,诊断敏感性为89 % ,特异性为86 %,16,B超,为诊断ICC 首选。具有诊断率高、无创、患者痛苦小、经济的特点。ICC 包块多显示回声稍高且杂乱不均,边界不清不规则增厚的声影,可见管状结构被挤压到周边为特征 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达 72%85.6%。本病由于 缺少血供,在彩色多普勒 超声中多呈乏血性表现,17,CT,是ICC 检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ICC 在螺旋CT 双期动态扫描中有特征性表现,因而对ICC的检出和定性都有很大帮助,18,平扫肿瘤多数表现为肝内单发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病灶于
6、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强化形式多样,不同程度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等 静脉期进一步强化 延迟扫描期持续强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充填式强化,强化范围逐渐增大,最后病灶强化密度等于或略高于肝实质三期增强表现为“慢进慢出”特点肝包膜回缩征,19,图1a 肝左叶低密度肿块,边缘示散在更低密度阴影,肿块边缘模糊图1b 动脉期病灶呈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图1c静脉期结节状及网格样强化更加明显,邻近肝内胆管扩张图2a 肝左叶及右前叶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边缘尚清晰,肿块前外侧肝内胆管扩张图2b静脉期病灶内呈线条样强化图2c 延迟3 min病灶仍持续强化且强化范围增大,20,A动脉期显示肝右叶类圆形肿块周边呈
7、环状强化(箭),中心呈片状强化;B门静脉期显示肿瘤中心呈高密度强化,21,图1CT增强显示左肝外叶肿块,边缘明显增强。 图2肝左叶外侧殷肿块延迟增强,其远侧胆管扩张。,22,23,24,MRI,可很好地观察肝实质、胆管树和血管结构的异常。肝内局部异常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在T1加权像上显示低密度肿块,在T2 加权像上显示高密度肿块,前者并可显示大血管与肿瘤间的解剖关系 在显示小的肝转移灶、淋巴结转移及肿块侵犯门静脉有一定的优势,25,PTC,PTC 可显示出肿瘤以上的胆管,狭窄呈不规则型或V 字型狭窄,或发现扩张的肝内胆管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表面不规则;同时,还可获得细胞学检查标本 浸润生长的
8、ICC 不易诊断,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 可显示正确的扩散程度,26,肝穿刺活检,在B超和CT检查的基础上,对可疑的病例及时行B 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诊断手段,能帮助在术前明确诊断 缺点:术前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可能引起出血、胆汁性腹膜炎、休克、感染、肿瘤针道转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故多不主张,27,诊断,临床早期诊断非常困难,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无高危人群和特异性临床表现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下列情况出现考虑此诊断:B 超、CT 检查提示肝内占位,并伴有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肿瘤血供不丰富,可合并肝门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少见较少合并肝硬化,多合并结石与化脓性感染
9、,而肝功能尚好CEA、CA199、碱性磷酸酶、胆红素、GT、胆汁酸可升高AFP、HBsAg 阳性率不高,28,鉴别诊断,肝细胞癌肝血管瘤肝脓肿肝转移瘤,29,肝细胞癌(HCC ),大多有肝炎、肝硬化病史 AFP常呈阳性一般质地较软,病灶中央可出血、坏死、囊变,周围肝包膜常表现外凸,很少合并胆管扩张,常伴门脉癌栓。肝内胆管细胞癌,质地较硬,常合并胆管结石及胆管扩张,周围肝包膜常内陷,易包绕门脉血管,不直接侵犯至管腔内 CT表现为肝表面波浪状、结节状,向外突出,而无肝包膜回缩征;病灶内密度不均,可见不同程度出血、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型。肿块周围胆管扩张少见 ICC较HCC更易肝门淋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胆 细胞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