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借你一双慧眼,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任何一篇作文,符合题意都是基本要求。只有“符合题意”,文章才不至于文不对题,离题万里。,要使文章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审题关系到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行文措辞。审题一错,即使文字基本功再好,也难以挽救。因为它是一种根本性的错。,命题类型,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如肩膀他们季节熟悉等等。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踮起脚尖人之常情举手投足之间好奇心带着感动出发。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
2、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命题类型,1、完全式命题:如:人之常情、带着感动出发等等。,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2材料式命题,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都与好奇心相关联。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08年江苏卷,审题的内容,命题作文的审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审含义、审限制、审文体。,(一)审含义,审含义就是理解题意,把握文题的写作重点。准确深入地理解题目含义,要注意题目的表面义与深层义。表面义是指与语言本义有关的字面意思,深层义是与语言本义相关的隐含义,它或是引申义,或是象征义,或是比
3、喻义。,例:敞开那扇门,这一命题中的“门”就其表层义而言,是指房屋或用围墙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也指其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从这一层面来写作也可以,但立意不深。如果进一步联想,门也有象征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门,交往之门,学习、研究上的方法之门,大而言之,改革开放或闭关自守的国门,等等。其象征义是丰富的。,(二)审限制,审限制,就是要仔细揣摩审查文题中所提示的比较隐蔽的信息,限制性的条件。在这一方面提示大家要抓住“题眼”,吃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限制因素。题眼,即文中暗示透露的文章重点,寓意,范围的关键性字眼。题眼抓住了,记叙、议论、说明的重点就能确定了。,例:这也是课堂,题眼是副词“也”字。
4、显然,这里要求学生不是写平时的、老师在教室里上课的这个课堂,而是写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二课堂。如果写在大礼堂里听报告,那也只是“教室搬家”,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文题中的“也”字就没有得到落实,自然就偏离了题意。,(三)审文体,一是,作文要求中明确了对文体的要求。如1994年高考作文尝试,命题者明确要求只写记叙文,但当年各地都有不少考生写成议论文,这是审题马虎造成的重大失误。如2009的湖南高考作文踮起脚尖,明确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二是,作文要求中未明确对文体的要求,只是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例敞开那扇门(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从实用文体角
5、度看,可以写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体,略为抒情议论;可写抒情文,以情感抒发为主,略为穿插描述片断,;可写议论文,给题目加上表明态度的语词,构成鲜明的论点,再展开论述;可以写成说明文,但是,无论是实物说明还是事例说明,都要准确科学,这在考场上是难以做到,就此题而言,写说明文难!此题最佳的文体是记叙文或散文,议论文次之,最好不要写成说明文。,审题的方法,1:以 “问” 领 “想” 法,方法点拨,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自然界。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
6、08重庆卷,例1:,“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审题指导:,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 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审题指导:,2:增 补 信 息 法,你走过一棵树,树枝
7、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2008湖北卷,例2:,审题指导:,“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
8、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 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 民族的历史等等。 然后取其一点入题。,例3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2008浙江卷,第一步,找出隐含的中心词 触摸都市的什么?感受乡村的什么? 这里的“什么”,才是要触摸、感受的内容,也就是要找的
9、题眼。,审题指导:,审题指导:,第二步,明确限制。是谁触摸或感受?你、 我、大家都在可写之列。,我们可以触摸都市的现代文明:高大林立的楼群、宽阔的街道、先进的医疗条件和娱乐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们也可以感受乡村的宁静:淳朴的乡俗、新鲜的空气和泥土的气息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明确重心法,方法点拨,标题以偏正、并列或动宾等结构形式出现,如“诗意地生活”“好奇心”“人之常情”世界因你而精彩”等。这类文题往往有或隐或显的中心词的限制,在审题时要抓题眼,即抓中心词,以明确写作方向。,探究寓意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
10、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例4 :,题目:肩膀。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肩膀”是一道含有寓意的命题作文题,我们要去挖掘“肩膀”的深层次含义比喻义、象征义。,审题指
11、导:,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责任、勇气等。,还可以在它前面添加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添加法,肩 膀,肩膀担什么?,自己、亲人朋友、长辈,“巨人的肩膀”“铁肩”,谁的肩膀?,承诺 责任希望 依赖温馨 幸福,其它,自己,希望,亲人 朋友,依托 温馨 幸福,巨人的肩膀,前行和成就的阶梯,肩 膀,课堂小结,请以“走出这个圈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课堂作业,这个圈子是一个怎样的圈子?,题目中的圈子,指的是一个现实的环境、一种生活的状态。,为什么要走出这个圈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圈子于人们而言,更多时候是一
12、种困扰,一种束缚,制约、阻碍着人们的发展。,审题指导:,怎样走出这个圈子?,看清这个圈子,认识自己,须要理智的抉择。,走出这个圈子以后将会怎样?,走出这个圈子,是绝境后的柳暗花明;走出这个圈子,是迷惘时的茅塞顿开;走出这个圈子,将有另一片艳阳天空。,审题指导:,走出这个圈子的开头,1.张爱玲说过:“培养孩子是个危险的职业。”其危险就在于设定了一个圈子,一个想方设法让孩子跳不出的圈子,其实,这对于被设定者才更危险。生活、人生告诉人们:走出圈子是非常必要的。2. 上天赐予我们生命,我们应珍惜它,不是造恶于社命而是奉献于社会。回望我国五千年历史,在各个不同的年代,都有小人、奸人、卖国贼,但也不缺乏光
13、明磊落的志士,为国损躯的英雄。为什么前者遭人唾骂一世,而后者却被称颂万年。原因只有一个:你有没有走出私欲的圈子。,3.我很喜欢淮动了我们的奶酪中的这样一句话:“陈旧保守,不懂得创新,你永远找不到新的奶酪。”想想,这句话是多么正确啊!如果我们都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那社会怎能进步!怎会有生产力的提高?我们需要走出别人的陈旧的圈子! 4.演艺有演艺圈,体育有体育界,人与人之间谁都自己的生活的关系圈。但是总有一种力量迫使你走出这些圈子,建立新的生活生存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5.在一个灿烂喧嚣的官场中,或许灯红酒绿,或许荣华富贵,或许山珍海味,然而你不属于这个圈子,你只是你自己,你属于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走出这个圈子,你含着泪,可当你蓦然回首,你却微笑着 6.不知何时,我进入了一个圈子,一个嚼舌头的圈子。正所谓:“人在圈子,身不由己。”自从进了这个圈子后,我也开始了在背后说人坏话,我也学会了阳奉阴违。,写作实践,1、“异想”与“天开”2、明天的遐想3、我心中的那片绿地4、总有一条道路可以抵达5、梦想没有有效期5、洗礼7、一步,一步,又一步8、谈良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