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过程与换热器的热计算课件.ppt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的热计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过程与换热器的热计算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在详细讨论了导热、对流、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后,本章将综合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一些典型工程传热问题。 本章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1. 首先分析与计算通过几种不同几何形状固体壁面的传热过程。2. 然后针对一种典型的实现两种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间壁式换热器。3. 本书以前一些章节中曾陆续介绍过一些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过程的方法,本章第四节将对其进一步归纳与总结。4. 本章最后将对几个复杂的热量传递过程的例子进行综合分析。,本章要点:1. 着重掌握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肋壁的传热) 2. 着重掌握临界热绝缘直径的概念和分析计算 3. 着重掌握顺流及逆流的对数
2、平均温差的分析计算 4. 掌握换热器的型式和分类以及换热器的热设计 5. 了解传热的强化和隔热保温技术及有关问题分析本章难点:临界热绝缘直径、对数平均温差的概念和分析计算,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第二节 换热器的类型第三节 换热器中传热过程平均温差的计算第四节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第五节 热量传递过程的控制(强化与削弱),10-1 传热过程的分析与计算,传热过程:一侧的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把热量传给另一侧冷流体的过程。 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基本关系为传热方程式,即 式中k为传热系数。1. 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计算,2. 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每米管长的传热量:,对于多层圆管,每
3、米管长的传热量:,3. 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计算,加肋侧的面积A2肋片表面积A2两肋片之间壁的表面积A2”,A2 A1,肋化系数 :,肋片越高,肋距越小,肋化系数就越大。,肋片与流体的换热量,f 为肋片效率,加肋侧与流体的换热量,肋壁总效率,肋壁的导热热量,加肋侧流体的换热量,不加肋侧与流体的换热量,肋壁的传热公式,以A1为基准的肋壁的传热系数,对于蒸汽加热的暖气包,由于蒸汽凝结换热系数h1远远大于暖气包对室内空气自然对流时的h2,使这一传热过程中的总热阻完全决定于h2一侧的换热热阻。因此在h2一侧加导热热阻较小的肋片是最有效的改进措施。 在表面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采用肋壁是强化传热的一种行之有效
4、的方法。,在冷热介质温度一定时,要增强传热可以加大h1、h2、A1、A2以及减小。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变上列某些值后,可减小各项分热阻中最大的那一个热阻值。,例1: 一平壁一侧加肋,加肋后面积为A2,肋化系数=13,肋壁总效率tot=0.9。壁的厚度=10mm,材料的导热系数=50W/(mK),相对应的换热系数为h1=200W/(m2 K)和h2=10W/(m2 K) ,流体温度tf1=75C和tf2=15 C。求以A1为基准,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q1,并与不加肋时的传热量q比较。,解:,q1 /q = 4347.6/570.3 = 7.623,例2:墙厚240mm,室内空气的温度为20 C ,室外
5、空气的温度为-10 C ;砖墙的导热系数=0.95W/(mK),室内空气对墙面的换热系数为h1=8W/(m2 K) ,室外空气的换热系数为h2=37W/(m2 K) (考虑了辐射换热的因素)。试求冬季室内、外空气通过砖墙传递的热量和砖墙内侧的温度。(不考虑门、窗的传热影响),4. 临界热绝缘直径(与热绝缘层经济厚度),在圆管外覆盖一层热绝缘材料时则每米管长的总热阻为:,即当 时,热阻值为最小。单位管长传热量ql为最大值。此时的dx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用d c r表示。 注意:1.当裸管的外径 d c r时,保温层越厚,保温效果越好Q 2.当裸管的外径 d c r时,保温层厚度要超过d3后才
6、起作用。 3.要考虑较小的2的保温材料,使d c r,热绝缘层经济厚度:每年的热损失与热绝缘投资最少时对应的热绝缘厚度称为热绝缘层经济厚度。,例:有一外径为0.015m的管道要作保温处理。现有两种隔热材料,其一A:的导热系数为0.209w/(m0c);其二B:的导热系数为0.058w/(m0c)。已知管的换热系数为13.96w/(m0c)。试问选择哪一种材料合适?,用热绝缘层的目的1. 节约燃料。2. 满足工程技术条件的要求。3. 改善劳动条件。,对热绝缘材料的要求 凡导热性低的材料都可以被用作热绝缘层。不过,通常将导热系数值小于 0.14W/(mK)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热绝缘材料具有下述性能
7、: (1)导热性。 (2)机械性能,如抗压和抗拉强度等。 (3)不吸水性和耐高热的能力。,10-2 换热器的类型,一、换热器的分类 1.换热器:把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热力设备。 2.按换热器操作过程分为:间壁式、混合式及蓄热式(或称回 热式)三大类。,1)间壁式:冷、热流体被间壁隔开,通过间壁换热。2)混合式:冷、热流体通过直接接触换热。3)回热式:冷、热流体周期性地流过固体壁面换热。,在三类换热器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本节将对其结构型式及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的计算方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热管换热器是一种有相变的间壁式换热器,其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特点第十章中有专门
8、介绍。,二、间壁式换热器的主要形式 1)套管式换热器。这是最简单的一种间壁式换热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总的来说,这类间壁式换热器适用于传热量不大或流体流量不大的情形。实际使用时,为增加换热面积可采用c所示结构。,图9-3 套管式换热器示意图,间壁式热交换器,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肋片管式热交换器套管式热交换器,板翅式热交换器平行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2)管壳式换热器。这是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主要形式又称管壳式换热器。化工厂中的加热器、冷却器,电厂中的冷凝器、冷油器以及压缩机的中间冷却器等都是壳管式换热器的实例。图9-4是一种最简单的壳管式换热器的示意图。一种流体(图中冷
9、流体)从封头进口流进管于里,再经封头流出。这条路径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从外壳上的连接管进入换热器,在壳体与管子之间流动,这条路径称为壳程。,图9-4 简单的壳管式换热器示意图,为了提高管程流体的流速,在图9-4所示的换热器中,一端的封头里加了 一块隔板,构成了两管程的结构,称为l-2型换热器(此处l表示壳程数,2表示管程数)。图9-5所示是一个1-2型换热器的剖面图。,图9-5 1-2型换热器剖面示意图,3)交叉流换热器。它是间壁式换热器的又一种主要型式。根据换热表面结构的不同又可有管束式、管翅式及板翅式等的区别,如图9-6所示,图9-6 交叉流换热器示意图,4)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 过程 换热器 计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