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示范工程创建技术指南课件.ppt
《优质示范工程创建技术指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示范工程创建技术指南课件.ppt(2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锡万达城优质示范工程创建技术指南,无锡万达城项目,目 录,目 录,目 录,目 录,第一章 组织管理措施,在创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样板引路制(见图1-2),按创建优质示范工程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每道工序应先做样板,经领导小组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同时依据创建优质示范工程作业指导书检查每一道工序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工程推行结构工程逐户(间)检查的方式,对出现的施工质量偏差及时纠正并整改。,图1-2 工程施工样板,第一章 组织管理措施,监理单位应按照优质示范工程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审查优质示范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创建优质示范工程的专项监理检查计划和平行检验方案,编制创建优质示范工程监理细则,
2、检查创建优质示范工程作业指导书的落实情况(见图1-3)。,图1-3 检查落实情况,第一章 组织管理措施,优质示范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实现标准化管理(见图1-4),保持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图1-4 标准化管理现场,第一章 组织管理措施,优质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影像和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通病防治措施和创新成果等均应摄制成录像,并制成光盘;文字资料要及时收集归档,并在主体和单位工程完工前分别写出总结报告。,第二章 现场标识,第二章 现场标识 (1、材料标识要求),钢筋、水泥、砖(砌块)、砂石等原材料进场后应分类堆放整齐,按批进行验收。现场所有原材料均应设置标识牌(图
3、2-1),标识牌应标明进场时间和数量、材料名称和规格型号、验收人员、验收结论(合格、不合格),图2-1 原材料现场验收标识,第二章 现场标识(2、检验批标识要求),砌体、混凝土等实体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验收,并在相应构件明显部位设置验收标识(图2-2),标明施工人员、验收人员、验收日期及验收情况(参加人员、时间、结论)。,图2-2 检验批验收标识实例,第二章 现场标识(3、标高轴线要求),建筑物出0.00后,所有外墙大角处均应用红油漆将标高、轴线清晰标出,每层应及时弹出50线或1m线(见图2-3)。,图2-3轴线标高控制标识点,第三章 桩基工程,一. 材料要求,预制桩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
4、场构件标识清晰,无外观缺陷。其标识、型号、外观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二. 施工要求 (1、钢筋笼制作及存放场地),钢筋笼制作、存放场地应采用混凝土硬化(见图3-1),成品钢筋笼应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防止泥浆污染钢筋。,图3-1 钢筋笼堆放场地,混凝土地坪,二. 施工要求 (2、预制桩施工要求),二. 施工要求 (3、桩头清理),(1).混凝土灌注桩破桩前,桩头应先弹出高于垫层标高30cm的控制线, 控制线以上采用机械破除,控制线以下应采用小型鎯头轻破,桩头修理平整、清理干净,并露出密实混凝土(见图3-2)。(2).预制桩应采用专业设备切割,严禁使用大锤硬砸,确保截桩后桩头质量。内壁清理干
5、净后,进行混凝土填芯,填芯混凝土面应与桩壁顶齐平,并清理干净(见图3-3)。,图3-2 灌注桩桩头清理,图3-3 预应力管桩桩头清理,二. 施工要求(4、桩顶嵌固、钢筋锚固),(1)桩嵌入承台内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嵌入承台部分的桩侧泥皮应清理干净(见图3-4)。,图3-4桩顶嵌固、钢筋锚固,桩侧泥皮一定要清理干净哦!,二. 施工要求(4、桩顶嵌固、钢筋锚固),(2)当桩顶标高略低于设计标高时,应将桩侧做成 “锅底”状,侧边用水泥砂浆粉刷,确保有效桩头伸出锅底大于5cm,(见图3-5、3-6)。,图3-5 桩顶标高不足的处理,图3-6 桩顶“锅底”的处理措施,“锅底”,二. 施工要求(4、桩顶
6、嵌固、钢筋锚固),(3)桩顶纵向主筋应调直,锚入承台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长度不足时,应焊接接长(见图3-7)。预应力管桩灌芯混凝土的锚固钢筋应与水平面成75度夹角(见图3-8)。,锚固钢筋接长,图3-7桩顶锚固钢筋接长,钢筋弯成与水平面呈75度夹角,图3-8预应力管桩灌芯锚固钢筋,二. 施工要求(5、现场标识),垫层上应标出桩位中心及桩位偏差,同时标出主体结构的构件位置(见图3-9),图3-9 桩及主体结构轴线标识,主体结构位置轴线,桩中心及桩位偏差,三. 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加工、成桩、桩头清理、现场标识等进行跟班检查和指导。完成后对桩头和现场标识等项目随机抽查3个点,结果应符合要求
7、。,第四章 基坑工程,一. 施工要求(1、围护桩桩顶清理、桩顶嵌固、钢筋锚固),冠梁钢筋绑扎前,桩、墙顶混凝土面应修理平整,清理干净,桩、墙顶嵌入冠梁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调直,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见图4-1)。,图4-1 围护桩桩顶清理及锚固,围护桩桩顶清理,一. 施工要求(2、混凝土水平支撑模板),混凝土水平支撑梁应采用木质模板(包括底模)(见图4-2),图4-2 水平支撑模板示意图,一. 施工要求(3、水平支撑的轴线及标高控制),(1)水平支撑应在对应支撑点拉通线控制轴线,实际轴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见图4-3)。,图4-3混凝土水平支撑控制效果,一. 施工要求(3、水平支撑
8、的轴线及标高控制),(2)混凝土冠梁及支撑中心标高、同层支撑顶面标高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每四米用短钢筋焊接水平标高控制点,并做好标高控制标识(见图4-4)。,图4-4水平标高控制点,水平标高控制点,一. 施工要求(4、成 品 保 护),基坑土方开挖机械施工作业时不得损伤支护结构。机械行走位置应采用覆土、加盖钢板等措施进行保护,在工程桩及降水设施位置应设置保护警示标志点,防止挖土机械开挖过程中损伤工程桩及降水设施。,二. 基坑监测(1、监测点要求),监测点的数量、埋设方法、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等应与经备案的监测方案一致。监测项目所用元器件应采用标准元器件,埋设应牢固,并在监测点位置悬挂或喷涂监
9、测点的类型和编号标识牌,监测点应加盖或套保护。,二.基坑监测(2、变形基准点),变形测量基准点应采用标准测量控制点,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扰动坚实的位置,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埋设(见图4-5)。,图4-5基准点埋设及标识,二. 基坑监测(3、裂缝观测点),裂缝观测仪应采用40mm的膨胀螺丝固定在裂缝两侧(见图4-6)。,图4-6 裂缝观测仪固定及标识,二. 基坑监测(4、基坑顶部冠梁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基坑顶部冠梁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应采用钻孔埋设标准件。钻孔孔径应大于标准件直径5cm,周边采用M7.5的水泥砂浆填塞(见图4-7)。,图4-7 水平竖向位移观测点埋设与标识,二. 基坑监
10、测(5、深层位移监测点),深层位移监测点埋管孔径应大于测斜管径10cm,管侧应采用中细砂填塞密室,关口应采用金属盖板保护(见图4-8)。,图4-8 深层位移点埋设及标识,二. 基坑监测(6、轴力监测点),采用铅丝绑扎轴力监测传感仪,传感仪及与感应线的连接应牢固,混凝土中感应线应设套管,伸出混凝土面长度大于500mm,且设定保护盒或固定钢筋。,二. 基坑监测(7、监测成果公示),现场应在显著位置公示监测汇总成果及结论(见图4-9)。,图4-9 监测成果汇总,三. 检 查,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施工过程、监测等进行跟班检查和指导。完成后对桩头和桩身、监测标识、支撑外观等随机抽查3个点,结果应符合要求
11、。,第五章 钢筋工程,一. 材料要求,1.盘圆钢筋加工应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不得冷拔、冷挤压和外加工(见图5-1)2.采用冷拉调直的,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检不应少于一次;检测物理力学性能及重量偏差等参数,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3.外加工钢筋进场时,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对加工前后钢筋外观、直径、肋间距等进行检查验收,并按同一规格型号的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进行抽检,一. 材料要求,具有拉伸功能的调直设备,图5-1 严禁使用的拉伸加工机械,二. 施工要求(1、钢筋翻样、加工和下料),施工前,钢筋工程应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与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翻样,并编写下料单、绘制大样图
12、。型钢柱与钢筋交叉连接且每根钢筋与对应的型钢柱孔均预编唯一号码,一一对应;穿筋孔与钢筋位置矛盾处,钢构加工即进行调整 (见图5-2)。,图5-2 钢筋翻样示意图,现场无气割扩孔,位置准确合理,开口箍错开规范焊接,二. 施工要求(2、钢筋保护层垫块),二. 施工要求(2、钢筋保护层垫块),图5-3现浇板专用垫块,钢筋专用垫块,二. 施工要求(2、钢筋保护层垫块),(3)基础承台钢筋保护层垫块应采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制作(见图5-4),基础保护层垫块,图5-4 基础专用垫块,二. 施工要求(2、钢筋保护层垫块),(4)剪力墙采用定型的带卡槽的混凝土支撑,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模板的空间尺寸(见图5
13、-5)。,带钢筋卡槽的混凝土支撑,图5-5 剪力墙带卡槽的混凝土专用支撑,带钢筋卡槽的混凝土支撑,二. 施工要求(3、钢筋绑扎),钢筋应满扎,扎丝规格不小于22#(钢筋直径大于18mm时不小于20#),扎丝头向内(见图5-6),钢筋满扎,图5-6 钢筋满扎,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1)板面钢筋与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交叉处必须加设防止竖向钢筋位移的固定筋,并点焊牢固(见图5-7)。,根部固定筋,图5-7 竖向钢筋根部固定,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2) 柱子和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应采用梯子筋控制主筋位置。竖向钢筋上端应有限位措施(
14、见图5-8)。,图5-8 剪力墙梯子筋,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形式一:剪力墙梯子筋纵向采用12的钢筋,横向采用8的钢筋进行焊接,其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钢筋的间距和几何尺寸确定。,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形式二:柱梯子筋(见图5-9)四边采用4根12以上的钢筋,主筋位置控制限位采用8的钢筋进行焊接,其间距根据实际设计钢筋的间距和几何尺寸确定,钢筋端头切割平整。,图5-9 柱梯子筋,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剪力墙梯子筋的固定以楼层为相对点,在剪力墙高度1.5m的位置固定梯子筋,首先在端头绑扎定位竖向钢筋,然后将
15、梯子筋固定在定位钢筋上,按梯子筋的间距和位置绑扎竖向钢筋(见图5-10)。,图5-10 剪力墙梯子筋固定,二. 施工要求(4、墙、柱竖向构件钢筋的固定措施 ),柱子梯子筋的固定固定在1.5m高的位置,首先四角确定固定筋,然后进行绑扎。梯子筋固定好后,在进行其他筋的固定(见图5-11)。,柱子梯子筋,图5-11 柱梯子筋固定,二. 施工要求(5、剪力墙、柱水平筋间距控制),剪力墙、柱水平筋间距控制柱箍筋、剪力墙水平筋按设计间距用油漆分色标划在皮数杆上,柱箍筋或剪力墙水平筋绑扎时将皮数杆立在构件的对角处,绑扎箍筋和水平筋时按皮数杆进行绑扎;剪力墙设置竖向梯子限位钢筋,控制水平钢筋的位置和间距(见图
16、5-12)。,剪力墙皮数杆,柱皮数杆,图5-12 水平筋皮数杆,二. 施工要求(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1) 弹线或画线控制在模板上每隔五根钢筋弹一道或画一道钢筋位置线,以控制现浇板底层水平钢筋的间距(见图5-13)。,弹线,图5-13 水平筋位置弹控制线,二. 施工要求( 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2)皮数杆控制现浇板上层钢筋间距采用皮数杆控制(见图5-14),皮数杆,图5-14 现浇板钢筋皮数杆控制,二. 施工要求( 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二. 施工要求(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 ),形式一用长约700mm12的钢
17、筋,弯成“Z”字型的马镫(见图5-15)。,图5-15 “Z”字型的马镫,“Z”字型马镫,二. 施工要求( 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形式二 上部纵向采用一根12以上的钢筋,底部间隔800mm焊接三角形的底座的专用钢筋支撑(见图5-16)。,图5-16 三角形的底座的专用钢筋支撑,底部三角形的专用支撑,二. 施工要求(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形式三用12以上的钢筋,中间焊接立柱形成的“十字”支撑(见图5-17)。,十字支撑,图5-17 “十字”支撑,二. 施工要求( 6、现浇板钢筋水平间距的控制措施),形式四用两根约700mm长8的钢筋弯成半圆形,中间焊接三根立柱形成的专
18、用支撑。(见图5-18),圆形专用支撑,图5-18 半圆形专用支撑,二. 施工要求(7、楼面筋成品保护),二. 施工要求(7、楼面筋成品保护),网栅成品保护通道,图5-19 钢筋网栅成品保护,二. 施工要求(7、楼面筋成品保护),图5-20 钢筋成品保护角钢架,角钢焊接的马道,三. 检 查,1.施工过程中应对钢筋,垫块,钢筋加工、绑扎及定位,保护层厚度等进行跟班检查和指导2.完成后随机对钢筋间距、成型、定位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抽查5个点,结果应符合要求。,第六章 模板工程,一. 材料要求,一. 材料要求,图6-2 成套的支撑体系,图6-1 双面树脂膜板,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
19、1)模板工程必须先翻样(见图6-3),应有大样图和节点详图。对所有模板按规格进行编号、标明尺寸和安装位置,并按模板组装图进行安装。剪力墙与楼梯必须设计出详细的节点大样图,并在木工车间加工试拼,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模板支撑体系必须计算确定,并制定模板支撑专项方案,按方案进行支撑。,图6-3 模板翻样,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2)固定模板的背衬宜选用不小于50100 mm的方木或不小于50503mm的方钢管(见图6-4),间距不大于250mm;与已完成构件的搭接不少于200mm,并与已成型构件的最上一道对穿螺栓进行固定;,图6-4 模板背衬,二.施工
20、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3)为确保外墙边、楼梯间内侧等临边部位上下层接缝处砼产生涨模、漏浆现象,采用夹底螺杆固定模板根部(见图6-5),图6-5 夹底螺栓及埋设示意,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3)为确保外墙边、楼梯间内侧等临边部位上下层接缝处砼产生涨模、漏浆现象,采用夹底螺杆固定模板根部(见图6-6),图6-6 夹底螺栓安装使用,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4)竖向构件内墙(侧)模板底部位置控制1)根部切模板控制槽(见图6-7)2)用水泥钉或膨胀螺丝固定控制板条(见图6-8),图6-7 根部切槽,图6-8 根部固定板条,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
21、装),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1)梁、柱节点模板应根据实际尺寸在车间制作专门定型模板(见图6-9),图6-9 定型模板,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2)卫生间等有高低差的部位、有高低差的房间(室外与室内,厨卫间与房间等)应在高低差处采用方钢制作定型模板,或采用3号角钢与钢筋焊接,确保高低差处的边角整齐(见图6-10),图6-10 高低差处定型模板,角钢定型模板,完成后实际效果,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3)门窗洞口、二次构件的上端、楼梯踏步、后浇带等位置应使用专用定型模板。4)楼梯施工缝处模板预留抽屉式清扫口(见图6-11)。,清扫口,可抽动板条,图6
22、-11抽屉式清扫口,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8)模板支撑底部必须设置垫木及扫地杆,竖杆间距及步距符合方案设计要求(见图6-12);,图6-12 模板支撑体系,二.施工要求(1、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9)后浇带的支撑应采用分离式独立体系(见图6-13),避免周边模板拆除时对该部位产生影响,从而消除了后浇带两侧结构悬臂造成混凝土开裂等现象发生。,图6-13后浇带分离式独立支撑体系,二.施工要求(2.模板的拆除),梁板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按方案要求拆除; 梁、柱、墙侧模板,夏季48小时后、冬季72小时后方可拆除。侧模拆除前不得松动螺杆。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
23、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后浇带两侧的梁板底模不得拆除。,三. 检 查,除严格按照模板安装方案检查外,应对模板制作安装和拆除的质量严格进行检查验收,泼水检查不得形成水线。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拆除等进行跟班检查和指导。完成后随机对模板拼装、支撑等抽查5个点,结果应符合要求。,第七章 混凝土工程,一. 材料要求,二. 材料要求,二 .施工要求(1、混凝土的浇筑、抹压及板厚控制),(1)混凝土振捣必须专人负责,振捣要均匀充分,气泡基本排出,但也不得过振(见图7-1)。,图7-1 混凝土浇捣,二 .施工要求(1 、混凝土的浇筑、抹压及板厚控制),(2)楼板混凝土
24、表面质量控制楼面混凝土初凝前应派专人从节点(柱、剪力墙、楼梯等周边)开始向中间用1.53.0m长的铝合金刮尺抽平;初凝后用铁抹收平压实,再用木抹打平;或者采用电动磨光机进行收浆、打平处理。终凝前在柱和剪力墙周边用铁抹压成半光面(见图7-2)。,图7-2 收浆、打平处理,二 .施工要求(1、混凝土的浇筑、抹压及板厚控制),(3)板厚控制现浇混凝土楼板应每隔6m设置板厚控制点(焊接短钢筋或金属管)。板厚应采用预埋薄壁金属管进行测量,每一层不少于5点(见图7-3)。,图7-3 板厚控制点,二 .施工要求(2 、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的处理),施工缝、后浇带的浮浆、浮石及垃圾应认真清除,浇水湿润后,先浇
25、适量去石砂浆,再浇捣混凝土(见图7-4)。,图7-4 施工缝处理,二 .施工要求(3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件留置),(1)试块留置及养护应符合要求。在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内配空调、水池、喷水管、温湿度计 。现场标准养护室初步养护后,及时送检测机构标养。同条件试块脱膜后应装在钢筋焊接笼中,放在相应的楼层位置养护。试块标识清晰规范,标识应明确试块代表的部位。(2)施工过程严格检查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以及标养和同养试块的留置;龄期到后及时检测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图7-5现场标养室及同养试块,二 .施工要求(4 、混凝土的养护和成品保护),(1)混凝土养护 应编制混凝土专项养护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质 示范 工程 创建 技术 指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6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