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九章急性中毒的救护课件.ppt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九章急性中毒的救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九章急性中毒的救护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危重症护理学,1,第九章 急性中毒的救护,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规划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王继彦,2,学习目标掌握急性中毒的概述、各种常见中毒的救治原则 及护理措施。2. 熟悉各种常见中毒的病情评估。3. 了解各种常见中毒的中毒机制。4. 具有尊重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人民卫生出版社,中 毒,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体液、组织液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功能,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为中毒(poisoning)。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之为毒物(toxicant)。根据来源和用途将毒物分。,化学性的,植物性的,动物性的,药物性的
2、,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节 概述,一、病因,二、毒物的体内过程,三、病情评估,四、救治与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节 概述,一、病因,职业性中毒,生活性中毒,误服、自杀、谋害,违反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人民卫生出版社,二、毒物的体内过程,(一)毒物进入体内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人民卫生出版社,(二)毒物的代谢,毒物的分布,毒物的转化,毒物的排泄,人民卫生出版社,(三)中毒机制,抑制酶的活力,麻醉作用,缺氧,竞争受体,局部刺激、腐蚀作用,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人民卫生出版社,三、病情评估,(一)病史 1职业史:工种、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时间、环境条 件、防护措施以及在相同的条件下
3、其他人员有无发病。 2中毒史 (1)生活性中毒。 (2)一氧化碳中毒者要了解室内的火炉、烟囱、煤气及 当时室内的其他人员情况。 (3)食物中毒者询问进餐情况、时间、其他同时进餐有 无同样的症状,同时搜集剩余食物、胃内容物和呕 吐物送检。,人民卫生出版社,(二)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症状:皮肤烧灼;发绀;樱桃红色;大汗潮湿;皮炎 2眼部症状:瞳孔缩小;瞳孔扩大;视力障碍 3呼吸系统症状:刺激症状;呼吸气味;呼吸加快;呼吸减慢 4循环系统症状:心律失常;休克;心脏骤停、中毒性心肌病变,人民卫生出版社,5消化系统症状:口腔炎呕吐、腹泻甚至胃肠穿孔和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呕吐物的颜色和气味;黄疸、转氨酶升高
4、,腹水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6神经系统症状: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7泌尿系统症状:肾小管坏死;肾缺血;肾小管堵塞8血液系统症状: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9发热,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辅助检查 1毒物检测:早期留取剩余毒物或可能含毒的标本尽 量不放防腐剂。 2其他检查:血液学检测、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 肝功、心电图等的检查。 (四)病情判断 1. 判断生命体征和意识等的变化。 2. 毒物的种类和剂量。 3. 危重病例的判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四、救治与护理,(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吸入性中毒的急救,将患者搬离染毒区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5、吸道通畅;及早吸氧;防寒保暖。,接触性中毒的急救,食入性中毒的急救,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眼部应采用清水或等渗盐水大量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分钟,直至石蕊试纸显示中性为止。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时,冲洗时间应达到1530分钟,并可选择相应的和剂或解毒剂冲洗。,常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和使用吸附剂等方法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应尽早进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二)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高压氧疗,利尿,透析,人民卫生出版社,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CO)俗称煤气,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可产生。比重为0.967,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人
6、体经呼吸道吸入空气中CO含量超过0.01时,即有急性缺氧,严重者可因为心、肺、脑缺氧衰竭而死亡,临床上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人民卫生出版社,(三)特效解毒剂的应用,依地酸钙钠,亚甲蓝,二巯丙醇,氟马西尼,亚硝酸盐,纳洛酮,碘解磷定,人民卫生出版社,(四)对症治疗,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积极防止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等,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人民卫生出版社,(五)护理措施,即刻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洗胃,病情观察,洗胃方法、胃管的选择、置入胃管注意点、 严格掌握洗胃的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一般护理,卧床休息、保暖、口腔护
7、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防毒宣传、预防日常生活中毒加强环境保护及药品和毒物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节 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一、病因和中毒机制,二、病情评估,三、救治与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中年男性,突然昏迷1小时,被人发现后紧急送入医院。以往患者身体健康。查体:皮肤湿冷,面部肌肉抽搐,双瞳孔呈针尖样,双肺底有少量湿罗音,呼吸有蒜臭味。请问:(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为进一步确定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3)如何进行急救?,情景导入,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有机磷杀虫药毒性大小分为四类,剧毒类,高毒类,中度毒性,低毒类,人民卫生出版社,一、病因和中毒机制,(一)病因 1
8、. 生产或使用不当。 2. 生活性中毒。(二)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 主要经过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吸收后迅速分布全身各脏器,其中以肝内浓度最高。(三)中毒机制 主要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人民卫生出版社,二、病情评估,(一)中毒史 有口服、喷洒或其他方式有机磷杀虫药接触史,应了解毒物的种类、剂量、中毒途径、中毒时间和中毒经过。患者污染部位或呼出气、呕吐物中闻及有机磷杀虫药所特有的大蒜臭味更有利于诊断。(二)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种类、剂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人民卫生出版社,1.毒蕈碱样症状:恶心、呕吐、腹痛、多汗,上有流泪、流汗、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
9、慢和瞳孔缩小。可有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促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可用阿托品对抗。2.烟碱样症状:肌速颤动、牙关禁闭、抽蓄、全身紧束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吸收机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这类症状不能用阿托品对抗。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等表现。,人民卫生出版社,4.中毒后“反跳”:某些有机磷农药急救后临床症状好转,而后重新出现有机磷急性中毒的症状,甚至发生肺水肿或突然死亡,此为中毒后“反跳”现象。5.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个别急性中毒患者在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后可发生迟发型神经损害,称为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6.中间型综合症:少数病
10、例在急性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 经病变发生前,约在急性中毒后14天突然发生死亡,称“中间型综合征”。,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辅助检查 1.全血脂胆碱酯酶测定:是诊断有机磷中毒的特异性试验指标对中毒程度轻重、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均极为重要 2.尿中有机磷农药分解产物测定。 (四)病情判断 1.轻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力为7050。 2.中度中毒:血胆碱酯酶活力为5030。 3.重度中毒: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呼吸衰竭表现,少数患者有脑水肿,血胆碱酯酶活力为30。,人民卫生出版社,三、救治与护理,(一)救治原则1. 迅速清除毒物(1)立即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运送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2)清洗:用
11、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外耳道、手部(先剪去指甲),然后用微温水冲洗干净,不能用热水洗,以免增加吸收。,人民卫生出版社,(3)洗胃: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并保留胃管24h以上,直至洗清为止。(4)导泻:从胃管注入硫酸钠2040g(溶于20ml水)或注入20%甘露醇250ml进行导泻治疗。2. 紧急复苏 (1)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心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人民卫生出版社,3. 解毒剂的应用 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药。(1)阿托品:一般每1030min或12h给药一次,直到毒
12、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患者出现“阿托品化”表现再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2)胆碱酯酶复能剂:常用药物: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和双解磷等。复能剂与阿托品合用,可取得协同效果。需要早期、足量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3)复方解毒剂:解磷定是一种含有抗胆碱剂和复能剂的复合剂。它用药方便、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肌注和静脉注射均可。4. 对症治疗。(二)护理措施1. 即刻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机械辅助呼吸2. 洗胃护理(1)洗胃要早、彻底、反复进行,直到洗出的胃液无农药味并澄清为止.,人民卫生出版社,(2)对于不能确定杀虫药种类的则用清水或0.45%盐水洗胃(3)敌百虫中毒用清水洗胃,
13、忌用碳酸氢钠溶液和肥皂水洗胃。(4)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停止洗胃并进行急救。3. 药物的观察及护理(1)应用阿托品的观察与护理:不能作为预防用药;阿托品应用时充分吸氧;及时纠正酸中毒;大量使用低浓度阿托品输液时易发生溶血性黄疸。,人民卫生出版社,(2)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的观察和护理:早期用药,边洗胃边应用特殊解毒剂,首次应足量给药。轻度中毒可用复能剂,中度以上中毒必须复能给予阿托品并用但避免发生阿托品中毒。复能剂应稀释后缓慢静推或静滴为宜。复能剂禁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碘解磷定药液刺激性强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射给药,不宜肌注用药。4.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
14、察,人民卫生出版社,(2)神志、瞳孔变化的观察:瞳孔缩小为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特点之一。(3)密切观察防止“反跳”与“猝死”的发生。5. 心理护理。6. 健康教育 (1)加强好个人防护。(2)农药器具要专用。(4)患者出院后不要独自外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病因和中毒机制,二、病情评估,三、救治与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一、病因与中毒机制,(一)病因,工业中毒,生活中毒,室内门窗紧闭,意外事故,人民卫生出版社,(二)中毒机制 CO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小时b)结合,形成稳定的COHb。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与Hb的亲和力大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护理 第九 急性 中毒 救护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