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摄影课件.ppt
《建筑摄影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摄影课件.ppt(2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1. 图 1-1 透镜的光线汇聚(左图)与发散(右图)示意图,102. 图 1-2 尼康相机标准镜头AF50mm f/1.4 光学结构示意图,103. 图 1-3 光圈大小示意图,104. 图 1-4 单(镜头)反光相机光学结构示意,105. 图 1-5 双(镜头)反光相机光学结构示意,106. 图 1-6 配有顶视取景器和PC移轴镜头的尼康F3相机,107. 图 1-7 哈苏Flex Body 相机,108. 图 1- 8 哈苏Arc Body 相机,109. 图 1- 9 荷兰金宝广角相机(Cambo Wide),110. 图 1-10 胶片构造示意图,保护膜面层感光乳剂层结 合 层片
2、 基防 光 晕 膜 底 层,使用一台变焦倍率较大的连体数码相机也能满足建筑摄影的一般要求,但在拍摄时应利用取景构图的拍摄技巧来避免透视变形。111.住宅立面(数码相机广角端拍摄) 摄影/何惟增,使用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摄,只要注意构图、用光,同样会有不错的画面效果。112.住宅局部(数码相机长焦端拍摄)摄影/何惟增,使用专业的移轴相机拍摄建筑可以对影像的透视失真进行有效控制。113.上海秋水云庐(高层住宅,移轴相机拍摄) 摄影/何惟增,高质量的影像需要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 准确曝光能全面再现被摄景物的丰富影调和层次。114.上海名都城 摄影/何惟增,只要景物的反差在胶片宽容
3、度允许的范围内, 准确曝光就能全面再现被摄景物的丰富影调和层次。115.上海儿童福利院 摄影/何惟增,116. 彩图 03 夕照金茂大厦 摄影/何惟增,当景物的反差远远超过胶片宽容度时,我们就无法做到让被摄体的各个部位都在胶片上获得准确嚗光,这时我们就应该有所取舍,让需要重点表现的部位(如左图金茂大厦主体)获得准确的嚗光,而其他部分就有可能嚗光不足或嚗光过度。以下图“117、118、119、120”的嚗光均属这类情况。,117. 彩图 07 长城 摄影/何惟增,118. 彩图 22 Novell 摄影/何惟增,119. 彩图 19 太阳从这里升起 摄影/何惟增,120. 彩图 26 瑶池仙境
4、摄影/何惟增,建筑主体突出,没有透视变形,画面的用光和构图具有典型的建筑透视图效果,读者通过照片能真实地了解建筑的形体、空间、质感和色彩。201.图 2-1 上海江苏饭店 摄影/何惟增,拍摄时利用了广场喷水池的地面作为前景,地面的倒影烘托了建筑主体。202. 彩图 01 上海长寿商业广场 摄影/何惟增,203. 彩图 02 门 摄影/何惟增,为建筑专题而收集的资料照片,在选题、构图、用光上也应十分讲究。204. 图 2-2 住宅窗户装饰件 摄影/何惟增,205. 图 2-3 围墙 摄影/何惟增,金茂大厦在接近平射的侧向光线照射下,建筑的立体感得以增强,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产生了强烈对比的光影效果
5、。206. 彩图 03 夕照金茂大厦 摄影/何惟增,用于商业用途的照片应主体突出、构图严谨、用光讲究、对焦精细,特别是透视失真现象应该被严格控制。207. 彩图 05 住宅客厅 摄影/何惟增,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墙面装饰是楼梯设计的精华,选好拍摄点的位置对表现富有自然曲线美的楼梯十分重要。208. 彩图 04 上海文新大厦大堂楼梯 摄影/何惟增,反映城市特征的全景透视或鸟瞰是首选的拍摄对象。209. 彩图 08 大连城市鸟瞰 摄影/何惟增,210. 彩图 07 长城 摄影/何惟增,在拍摄住宅样板房的照片时一般需要组照,内容选择要突出设计的特点,使读者通过照片能对将要购买的房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6、。211. 图 2- 4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外景 摄影/何惟增,212. 图 2-5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外景特写 1 摄影/何惟增,213. 图 2-6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外景特写 2 摄影/何惟增,214. 图 2-7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外景特写 3 摄影/何惟增,215 .图 2- 8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内景客厅 摄影/何惟增,216 .图 2- 9 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内景餐厅 摄影/何惟增,217. 图 2-10上海意境雅苑住宅内景主卧室 摄影/何惟增,供建筑界使用的照片,建筑主体必须突出,用光和构图应有利于表现建筑主体,建筑的透视失真也应得到有效控制,以便能真实地把建筑的三维空间传递给读者。218
7、. 上海奥林匹克花园会所 摄影/何惟增,用于个人收集资料用的建筑照片,拍摄就随意得多,选题、视角、构图、用光只要自己满意就可以。219. 墙面装饰 (收集资料照片) 摄影/何惟增,220. 屋面节点(收集资料照片) 摄影/何惟增,221. 线脚(收集资料照片) 摄影/何惟增,用于参加影赛的照片,一般来说应该视角独特、用光构图富有创意。222. 楼中楼 (参赛作品) 摄影/何惟增,一般来说,以真实表现建筑的素材片参赛会明显吃亏,在视角、构图、用光上带有些创意会取得较好的参赛成绩。223. 倒影(参赛作品) 摄影/何惟增,廊子中与相机焦平面平行的横向水平线在画面中均保持水平,而与相机焦平面垂直的纵
8、向水平线确在画面中向一点透视的中心消失点汇聚。301. 图 3-1滴水湖出海闸观光廊(一点透视) 摄影/何惟增,拍摄点虽然很低,但拍摄距离较远,使用长焦镜头拍摄后的透视失真现象也就较小。302. 图 3-2上海申美饮料食品公司 (二点透视) 摄影/何惟增,在近距离拍摄高层建筑时,使用移轴相机很容易拍摄到没有透视失真现象的画面。303. 彩图 23 上海世纪同乐住宅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具有二点透视效果。304. 彩图 13 浦东张杨路建筑群 摄影/何惟增,305. 图 3-3天津四十三中学教学楼,近距离仰视拍摄能拍摄到三点透视效果的建筑全景。处理不好会使建筑倾斜,产生不稳定的感觉,
9、但如果构图得当,可以利用这种倾斜线来加强视觉的冲击。,306. 纽约证券交易所 (仰视) 摄影/何惟增,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利用数码相机向上仰拍也会有不错的视觉效果。307. 图 3-4纽约帝国大厦 摄影/何惟增,308. 彩图 09 南通八仙商厦 摄影/何惟增,309. 彩图 11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 摄影/何惟增,由高处向下俯视拍摄,建筑物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会向下倾斜汇聚,形成另一种三点透视的视觉效果。310.从纽约帝国大厦屋顶俯瞰(三点透视) 摄影/何惟增,拍摄时只要保持相机水平并处理好画面中的前景,使用全自动袖珍相机也能拍摄出没有透视失真现象的建筑照片。311. 美国旧金山 国会大厦 摄
10、影/何惟增,取景构图时利用了栏杆的影子作为前景。312. 图 3-6美国加州住宅一瞥 摄影/何惟增,利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可以使建筑的透视变形几乎没有。313. 上海湖畔佳苑(建筑局部 ) 摄影/何惟增,提高拍摄点可以直接得到几乎没有透视失真现象的画面。314. 图 3-7大连瑞士酒店 摄影/何惟增,315. 图 3-5施工中的上海某高层住宅,拍摄点也不能太高,否则由高处向下俯视拍摄时,建筑物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会向下倾斜汇聚,形成另一种三点透视的视觉效果。,316. 图 3-8 大连百年城店(原作),在很多场合我们可以使用焦距更短的镜头平视取景拍摄,画面中的地面肯定显得空旷,但建筑物在画面中均
11、保持垂直。在后期制作时再把多余的地面部分裁掉(317)。,317. 图 3-9 大连百年城店 (二次构图) 摄影/何惟增,使用135单反相机配置移轴镜头拍摄,门廊内所有垂直地面的柱子和墙面在画面中均保持垂直。318. 彩图 14 上海第一八百伴门廊内景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319.图 2-1 上海江苏饭店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20. 彩图 02 门 摄影/何惟增,相机在平视取景时,视点的高度接近画面的中心高度, 在近距离拍摄高层建筑时会使建筑的顶部进不了画面,而地面又在画面中显得过大。 321. 图
12、 3-10 平视取景(未移轴)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可以把取景器中的建筑按构图需要往下移位,而建筑物中原本垂直地面的线条在画面中仍保持垂直。322. 图 3-12 平视取景(移轴) 摄影/何惟增,相机向上仰视取景时,垂直地面的线条会向上倾斜,形成绘画中的三点透视效果。 323. 图 3-11 仰视取景(三点透视) 摄影/何惟增,324. 图 1-7 哈苏Flex Body 相机,325. 图 3-13 尼康PC28移轴镜头,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26. 浦东时代广场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27. 悉尼大桥
13、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28. 旧金山街景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29. 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加拿大馆 摄影/何惟增,使用移轴相机拍摄,画面中的建筑完全没有透视失真现象。 330. 南京路(上海车墩影视基地) 摄影/何惟增,取景构图时,只要保持相机水平,画面中的建筑就可以避免透视失真现象。 331. 纽约中央公园 摄影/何惟增,在正面光照射下的建筑没有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缺少阴影,立体感也显得较为平淡。401. 图 4-1 鲁伯森广场(受正面光照射) 摄影/何惟增,402. 彩图 03 夕照金茂大厦
14、 摄影/何惟增,403. 彩图 12 受正面光照射的建筑 摄影/何惟增,在侧向光照射下,面对相机的两个墙面中会有受光面和背光面之分,从而产生阴影,立体感增强,是拍摄建筑的常用光线。404. 图 4-2 鲁伯森广场(受侧向光线照射) 摄影/何惟增,405. 彩图 01 长寿商业广场 摄影/何惟增,406. 彩图 02 门 摄影/何惟增,407. 彩图 13 浦东张杨路建筑群 摄影/何惟增,408. 彩图 10 亚拉河畔建筑群(澳大利亚墨尔本) 摄影/何惟增,409. 彩图 37 浦东小陆家嘴建筑群 摄影/何惟增,黄昏时光线柔和,影像反差小,亮部和暗部中的层次都有很好的表现。410. 图 4-3美
15、国加州住宅车库 摄影/何惟增,黄昏时的侧向光线有很好的光影效果,建筑的立体感和材料质感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411. 彩图 15 天津四十三中学教学大楼 何惟增,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背面,能把被摄体的轮廓线清晰地勾画出来,因此也称为轮廓光。412. 彩图 19 太阳从这里升起 摄影/何惟增,逆光不仅能为被摄体提供轮廓光,还能使表面光滑的水面和路面产生明亮的反光。413. 图 4-4 受侧向逆光照射的路面 摄影/何惟增,漫射光的特点是光线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感,没有清晰的投影,建筑物的各个面都没有阴影,立体感较差,但影像表现得清晰细腻。414. 图 4-5 受漫射光照射的威尼斯广场 摄影
16、/何惟增,黄昏时的光线色温明显低于胶片的平衡色温,所以在黄昏时拍摄就能得到暖色调的影像。415. 彩图 16 城市风光(暖色调) 摄影/何惟增,太阳一旦落下,光线的色温立刻升高, 并高于胶片的平衡色温,影像的色调也就由暖调转为冷调。416. 彩图16 城市风光(冷色调) 摄影/何惟增,拍摄时在镜头前加上一片琥珀色平衡滤光镜,可以进一步降低光线的色温,强化影像的独特色彩。417. 彩图 17 游艇俱乐部(加拿大温哥华) 摄影/何惟增,418. 山西五台山白塔(清晨) 摄影/何惟增,419. 山西古建筑 (黄昏) 摄影/何惟增,阴天的光线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感,没有清晰的投影,建筑物的各个面都没有
17、阴影,立体感较差,但影像表现得清晰细腻。 420. 美国加州丹麦小镇 (阴天) 摄影/何惟增,黄昏时的光线色温明显低于胶片的平衡色温,所以在黄昏时拍摄就能得到暖色调的影像。 421. 上海车墩影视基地老街(黄昏) 摄影/何惟增,后向侧逆光能使被摄体中光滑材料的表面产生明亮的反光。422. 上海湖畔佳苑会所休息外廊 摄影/何惟增,在侧向光线的照射下,背光面有明显的附着阴影,加强了建筑的立体空间感。501. 图 5-1上海明都城幼儿园 摄影/何惟增,受正面光照射的建筑物没有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区分,建筑物缺少阴影,立体感差。502. 图 4-1鲁伯森广场(受正面光照射) 摄影/何惟增,受侧向光线照射的
18、建筑,阴影浓重,立体感强,是拍摄建筑的常用光线。503.图 4-2鲁伯森广场 (受侧面光照射) 摄影/何惟增,在侧向光线的照射下,立柱的背光面产生渐变的附着阴影,立柱和其基座投射在墙面上的影子把立柱和基座与墙面的空间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504. 图 5-2 住宅门廊立柱 摄影/何惟增,建筑师常常喜欢在朝阳的墙面上作突出的装饰构件,并利用它的影子作为一种装饰,我们在拍摄时需要敏锐地发现建筑师的这种设计意图。505. 图 5-3住宅墙面的“影子装饰” 摄影/何惟增,506. 图 5-4住宅窗户的“影子装饰” 摄影/何惟增,在一般情况下,逆光照需要天空出现引人注目或喜剧性变化时拍摄,避免因背景单调而
19、使画面平淡无味。507. 彩图 38 上海东外滩 摄影/何惟增,没有日出的天空同样能震撼人心,动感的云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508. 图 5-5风从东方来 摄影/何惟增,在顺光照射下,利用光影的对比同样能表现建筑的形状。509. 彩图 03 夕照金茂大厦 摄影/何惟增,顺光拍摄时以建筑的亮部作为测光依据,主体建筑的影像就显得十分明亮,而未被阳光照射的部分则因嚗光不足而变暗。510. 彩图 18上海海仑宾馆 摄影/何惟增,在阳光明媚,空气清晰,能见度很高的环境中拍摄出来的景物远近都会很清楚,也就是说影调透视的现象很弱。511. 图 5-6影调透视弱的画面 摄影/何惟增,在能见度较差的环境中拍摄
20、,景物由近至远层层淡化,影像透视现象很强。512. 图 5-7 影调透视强的画面 摄影/何惟增,日落时,根据光线照射在平面物体上时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我们只要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位置寻找合适的拍摄点,就能使被摄主体明亮而有光感。513. 图 5-8 上海国贸大厦 摄影/何惟增,514. 科学世界(加拿大) 摄影/何惟增,一般来说,拍摄表面粗糙、凹凸起伏的材料时,只要有足够强度的光线从侧向射来,材料的质感就会得到表现。515. 图 5-9地面 砂盘“装饰” 摄影/何惟增,用光来表现住宅外墙面的材料质感。516. 彩图 33 住宅局部 摄影/何惟增,在拍摄表面光滑、反光强的材料质感时,不但要注
21、意光照的角度,还要特别注意光线的强度。517. 图 5-10科学世界 摄影/何惟增,用光表现金属铜质材料的质感。518. 彩图 22 Novell 摄影/何惟增,一种光线,一种影调与特定的内容相结合,就能给画面营造一种特殊的气氛。519. 彩图 19太阳从这里升起 摄影/何惟增,夜幕降临,画面中既没有都市中“华灯初上”的繁华景象,也没有色温差异形成的色彩效果,但画面的气氛确给徽州古村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520. 图 5-11山村夜色静悄悄 摄影/何惟增,在侧向光线的照射下,构件的背光面产生附着阴影,其投射在墙面上的影子把构件与墙面的空间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 521. 光与影 摄影/何惟增,用光
22、表现轮廓剪影时,被摄体应有优美的轮廓。522. 商铺装饰挂件 摄影/何惟增,用照片来表现建筑的立体空间时,其表现的力度除有赖于线条的透视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用阴影来增强立体感。523.上海车墩影视基地里弄 摄影/何惟增,侧向光线最易表现材料的质感。524.上海车墩影视基地 老街 摄影/何惟增,投射阴影也称影子,只要有光照射,物体就会产生影子,我们在拍摄时要充分利用形状简洁,鲜明的阴影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525. 上海新中高级中学小品 摄影/何惟增,景物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我们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光在表现建筑形式美时的重要作用。526. 上海新中高级中学柱廊 摄影/何惟增,
23、用光突出主体就是运用影调对比来突出主体,吸引读者的视线,集中读者的注意力。527. 金殿 摄影/何惟增,用光营造画面的气氛。528.车间 摄影/何惟增,用光营造画面的气氛。529.环球影城 摄影/何惟增,拍摄建筑时要重视阴影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建筑的立体空间感。530. 住宅门廊 摄影/何惟增,在拍摄建筑群体或建筑城市风光时,正面拍摄 能使被摄主体保持水平,画面具有稳定感。601. 图 6-1上海人民广场 摄影/何惟增,在建筑物的前侧向拍摄能使画面具有二点透视效果。602. 图 6-2 新加坡高等法院 摄影/何惟增,低视点拍摄可以理解为在地面拍摄,是最常见,最容易选择的拍摄高度。被摄建筑显得高大
24、,但是在近距离拍摄高层建筑 时, 一 般 需 要 使 用 移 轴相机才能获得较好的透视效果。603. 彩图 37 浦东小陆家嘴建筑群 摄影/何惟增,高视点拍摄有利于表现地面上由近至远的建筑群体和建筑环境,善于表现大场景的纵深感,使画面一览无遗。604. 彩图 08 大连城市鸟瞰 摄影/何惟增,标准镜头所摄取景物的透视比例关系接近人眼观看景物的透视效果,在视觉上几乎没有“压缩”或“夸张”的感觉。605. 图 6-3美国加州住宅 摄影/何惟增,使用长焦镜头拍摄能将视角收缩得很小,本来看上去很远很小的景物在画面中可以显得很大、很清晰,画面中的纵深感也被压缩。606. 图 6-4柱头装饰 摄影/何惟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摄影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