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及成长路径课件.ppt
《教师职业素养及成长路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素养及成长路径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素养及成长路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原陕西教育学院)王 瑜E-mail:,想一想、说一说,1.你认为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结构?2.如何才能成为专业化的教师?,目 录,一、教师的专业化(一)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结构(三)教师专业成长阶段二、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一)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二)基本平台校本研修(三)基本途径反思、互助、引领(四)基本方法行动研究(五)成果表达教育叙事三、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一)规划制定的步骤(二)规划撰写参考格式,一、教师的专业化,(一)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的,人
2、们赖以生存的不同的工作方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2.专业(Profession) 专业是社会学的概念。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专业的六大特征,专业道德强调服务理念与职业伦理专业知能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专业训练经过长期的培养与训练专业自主享有有效的专业自治专业垄断入围困难可替代性较弱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3.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潮流,(1)从兼职到专职:教师职业的产生(2)从专职到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
3、萨尔(La Salle)在兰斯(Rheims)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3)从数量到质量: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教师专业化运动。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卡内基工作小组1986年发表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霍姆斯小组1986年发表明天的教师、1990年发表明日之学校、1995年发表
4、明日之教育学院 ,这一系列的报告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地位,主张促进教师专业化。引起广大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前教师发展的国际潮流。,4.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也开始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
5、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结构,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要求,新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素质由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
6、“维度”构成。1.专业理念与师德对待职业: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对待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待自身:个人修养与行为,(1)职业理解和认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关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不偏爱、不歧视、不讽刺、不体罚)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关爱学生的深化与落实(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全面发展,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勇于创新,自主发展(4)个人修养与行为 人格修养,心态平和,勤于学习,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服饰仪表等,三个泥瓦匠的故
7、事有三个泥瓦工在建造一座教堂,一个行者路过这个工地,就问一个泥瓦工:“师傅,您在干什么?”,他回答说:“你看不见吗?我在砌墙,因为砌墙我才能拿到工资,才能养家糊口,解决我的生活。” 而第二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建造一座教堂,我们都是上帝的信徒,我要为我的家人,我的亲戚朋友,我们这一带的父老乡亲建造一个心灵的寄托所。”第三个泥瓦工回答说:“我在实现我的梦想,要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数年后,那三个泥瓦工都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第一个泥瓦工依然还是泥瓦工,而第二个泥瓦工成了一个牧师,第三个泥瓦工成了世界闻名的建筑师。启示:关注和境界的高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专业理念与师德的重要性);教师
8、要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和快乐,感受自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专业知识 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1)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即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知识主要包括:一是,有关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知识;二是,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的知识。,(2)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即所任教学科的知识。它是从事学科教学的前提。基本要求: 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和实践活动的联系,(3)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特定的主题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能力,将自己所掌握的
9、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并进行教学的知识,是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基本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4)通识性知识 通识性知识,是指教师拥有的有利于开展有效地教育教学工作的普通文化知识。 基本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谋求专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平衡 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辅助教育教学,提高修养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社会中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 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教育教学不脱离当下中国的教育实际,哈格里夫斯和富兰:教师发展“牵涉的不仅仅是改变教师的行为,它还涉及到改变教师这个人”,“只聚焦于行为技能而不
10、考虑其立足的基础及对态度和信念的影响,是误入歧途,且可能被证明为是无效的”。,3.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涵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 进一步归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核心沟通交往能力基础自我发展能力保障,(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导学设计能力(学生为本)。 (2)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有效教学能力;探究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强调“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等。(3)班
11、级管理与教育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建设班级;开展班级活动育人能力:结合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组织开展德育、健康教育、学生指导等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教育教学评价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的能力。(发展性评价;学生为本)(5)沟通与合作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6)反思与发展能力反思改进能力;研究能力;生涯发展规划能力。,(三)高素质教师的特点,1.热爱学生,富有敬业精神;2.终身学习与实践,不断反思与创新;3.自我监控力强;4.善于研究和激励学生;5.善于与学生交流,创造活跃的活动氛围;6.有高水平的教育
12、机智;7.有独特的教学风格;8.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四)教师专业成长阶段,1969年,美国学者富勒编制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的序幕。 富勒“关注”阶段论:职前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学生关注阶段;我们认为教师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求生阶段强化阶段求新阶段成熟阶段专家型教师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阶段性、连续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需要不同的支持。,教师成长历程与辅导要点,二、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一)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变,知识获得型,实践反思型,(二)基本平台校本研修,1.校本研修概念 校本:英文为 school-base, 含义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 以
13、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 在学校中 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基于学校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的潜力。 研修:通过研究的方式来自主进修。 校本研修:以学校为本,通过研究的方式来自主进修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2.校本研修与专业性教育科学研究的关系,3.校本研修的优越性,1972年英国詹姆斯将终身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师教育实践,他在詹姆斯报告中提出著名的:“培养、任用、培训”的教师教育“三阶段理论”,重点在第三阶段:培训,而培训以校为本来进行。校本研修的优越性表现:这是一种长效的、经济的途径;这种方式能立足本校实情,更富有针对性
14、和实效性;这种方式更能从“互动”中激发教师个体“自觉性”;这种方式可以全员铺开,大面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这种方式,能根据教师发展阶段和教师需求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最为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4.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研修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与专业机构合作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5.校本研修多样化的方式和方法,(1)方式:课题研究、网络教研、公开课研讨、集体备课、读书交流、师徒结对、经验分享、现身说法、案例分析、专家讲座、自我反思等;(2)方法:读书研修法、一人同课多轮法、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素养 成长 路径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