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课件.ppt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眼部B超的检查方法与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一)、眼部超声检查方法探头要求:高频(7.5-10.0MHZ)病人体位:仰卧,眼朝向正前方轻闭常用方法:经角膜直接探测法(略) 经眼睑间接探测法扫查切面:轴位探测(垂直眼球横切、纵切) 非轴位探测(略),眼球水平位轴位切面示意图,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脉络膜为成人肿瘤、炎症等好发部位, 是眼超声扫查重点,但在正常情况下,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辨。,眼球壁超声特点,(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正常值眼轴长度:23 24 mm角膜厚度:0.5 1.0 mm前房深度:2 3 mm晶体厚度:3.5
2、 5.0 mm玻璃体长度:16 17 mm球壁厚度:2.0 2.2 mm最大流速:眼动脉:30 43 cm/s视网膜中央A:10 14 cm/s睫状后短A:11 15 cm/s,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左侧眼轴径约21.7mm,右侧眼轴径约21.5mm。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位置正常,透声好。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见异常回声。球壁光滑,连续性好。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经显示清晰。 :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正常眼,人工晶体眼,高度近视眼,上图即为高度近视眼改变,临床上称后巩膜葡萄肿,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眼内病: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疾病:
3、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一)、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病因: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炎症等 引起晶体囊膜损害,渗透性增加 or晶体 代谢紊乱,导致晶体蛋白质变性 晶体 混浊。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白内障超声声像图,双晶体前后皮质呈环晕状强回声,自中心向皮质逐渐减弱,以左侧明显。超声
4、提示:双眼晶体改变符合老年性白内障,以左侧明显。,白内障超声声像图,晶体前后囊膜线状强回声增厚增强,形成一完整的椭圆形强回声。晶体内见一环形强回声。,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一)、晶状体疾病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肿等 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 晶体位置改变。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脱位时间短者囊膜回声弱,反之回声强 脱位到玻璃体内可随眼球动而动。半脱位: 晶状体前后轴与视轴不平行。,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眼部 常见病 图像 诊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