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二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无题二首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李商隐诗三首,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3,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B阳)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yn)齐名,世称“温李”。为朦胧诗鼻祖。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梦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
2、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其名。,.,4,李 商 隐 诗 风,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婉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 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或以诗中两字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其实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隐晦朦胧的爱情诗。诗人的对象和恋情在当时是不能公开的,写相思又无法直说,所以写得迷离恍惚。另一种则是借恋情而寄托激愤,抒
3、发感慨,就象他自己所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 作为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的七律常用回环往复的咏叹来渲染某种情绪,而很少讲述具体的事实,叫人难于把握。他喜欢用典,但又只是用来制造气氛,牵引情绪,就是知道了典故的出处,也很难搞清他到底想说什么,增加了人们理解的难度。总说:李商隐诗歌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5,写作背景,课文无题这首诗大约写于开成四年(839),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诗人与自己所爱的一位贵家女子,在一个美好的春夜相见,第二天自己就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校书郎生活。一切美好,都成难
4、以追寻的记忆,于是作者写了这首诗抒发自己的情怀。,.,6,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 “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巳。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题解,.,7,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由角
5、端直通大脑,感应异常灵敏,此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与暗通 。【送钩】也称藏钩。古代宴席间的游戏,又称藏钩,以猜中此钩藏于何人手中为胜。【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应官】犹上班。【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转蓬】蓬草无根,随风飘转,喻身不由己的处境。 补注:【鼓】指更鼓。 【类】像。【嗟】ji。,.,8,【韵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
6、感情息息相通。,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9,【韵译】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10,鉴赏第一步读懂,一、有感情地朗读无题二首(其一)二、借助注释,初读诗句。三、把握“意识流”般的思路:(破“起承转合”)1.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2.颔联:今宵心中引发
7、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3.颈联:写宴会之热闹。4.尾联:感慨官场奔波,身不由己的惆怅。,.,11,四、结合思路,精读诗句。首联:对昨夜相会的追忆。昨夜的相会对作者来说是美好的还是惨淡的?作者有没有直接具体叙写相会的情事?那么,你是如何感知到它是美好的?包含了什么艺术手法的运用?借助于星辰好风的点染,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旖旎、令人沉醉的环境氛围。第一句中连用“昨夜”好不好,为什么?好!“昨夜”复迭,构成圆转叠唱的美感,提示诗人是在今天回想往事,“昨夜”二字的情感含量大,说明诗人的记忆刻骨铭心,使追忆的抒情性更浓郁。,美好!,没有!,鉴赏第二步形象、语言、表达技巧,.,12,首联“昨夜星辰
8、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对昨夜相会的追忆。星光闪烁,阵阵轻风,诗人与意中人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相会。而席间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基本解读,.,13,首联,由追忆写起。昨夜:星辰、风 幸福时光 追忆往事 画楼、桂堂 (蕴涵着诗人对韶光易逝、盛筵难再的感慨),.,14,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今宵诗人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尽管自己身上无彩凤那样的双翼(飞去与对方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
9、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2022/12/5,.,15,.,16,颔联:今宵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颔联中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比喻:彩凤比翼双飞,比喻美满爱情;“身无翼”比喻爱情的阻隔;“心有通”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对照:“身无”与“心有”对照,组成一个包蕴丰富的矛盾统一体。对偶。为什么说这种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见而心却通,这不是单纯的因阻隔而
10、苦闷或因契合而欣喜,而是阻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安慰,更显痛苦与甜蜜相交织的爱情的珍贵。,.,17,颔联,写相思之情。无飞翼 突出身受阻隔的痛苦 比兴手法 悲喜交集有灵犀 表明心有默契的喜悦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体验与理解。彩凤比翼双飞,是美满爱情生活的象征;以灵犀比喻双方情感的相通,展现心灵的感应和情意的契合,虽然二人各在一方,但心却是息息相通。,.,18,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写宴会之热闹。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诗人想象意中人在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该是何等热烈!“春酒暖”
11、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而且倾注了诗人的倾慕之情和“身无彩凤双飞翼”的感慨。而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自在言外矣。,.,19,颈联:写宴会之热闹。有人说该联是写作者今夜所处的环境,有人说是回想昨夜的情景,还有人说是作者在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你怎么看?前者显然是不对的,作者不可能在此环境下写出本诗。而后两者都是可能的情况。那么,不论是回想昨夜还是想象意中人今夜的处境,它所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吗?都一样。都表现了诗人此刻的凄清寂寞,昨夜的笑语喧哗或正在进行的觥筹交错,无不反衬出诗人现在的孤独寂寞、凄苦清冷。,.,20,颈联,描写昨晚宴会情景隔座送钩、分曹射覆 宴会游戏酒
12、暖 暖度感觉 环境气氛 温和安逸灯红 色调热烈 暗示当时诗人的甜蜜欣漾的情态。,(亦可理解为今晚的宴会,以热闹情景反衬诗人内心的寂寞.),.,21,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的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22,尾联:感慨官场奔波,身不由己的惆怅。此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自己比作飘转不定的蓬草,“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
13、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在终宵的追忆中,晨鼓已响,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有人认为尾联与前三联感情不一致,你如何评价?看似不一致,前三联写爱情阻隔的惆怅,尾联写身世漂泊的慨叹,但诗人将两者连缀后,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含有自伤身世的意味。,.,23,尾联,叙述 天亮分别“应官”也就是应付官差,包含着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心境。一个“嗟”字写出了人居下位,身不由己之感,充满了理想破灭之感。“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所以,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飘零的生活,李商隐在这里也通过这一意象揭示了自己的人生境况。,.,24,鉴赏要点,这首诗写出
14、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诗人与情人心心相印,可欢会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这是多么令人痛苦而又无奈的现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千载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此诗构思巧妙,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全诗看起来以赋体写诗,但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诗中时空的转换当中,有虚有实,富有想象张力。,.,25,艺术精华,1.虚实相生、富于变化 这首诗,首联明写昨夜,实际上是由今宵到昨夜的情景联想与处境联想。颔联似应紧承而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今夕相隔的现境,颈联又转道对对方处境的想象,尾联
15、再回到自身。这样大幅度的跳跃,加上实境虚写(如次句)、虚境实写(如颈联)等手法的运用,就使得这首用赋法写成的无题诗显得断续无端、变幻迷离,使读者感到困惑。其实这可看作古代诗歌中的“意识流”。,.,26,2.用语清新,比喻新奇 整首诗语言流畅,不用奇字,不用新词。如首联用平淡的语言写出一个美好的春夜,星光闪烁,和风习习,充满着温馨的气息。星辰和风的点燃,画楼桂堂的映衬,烘托出一种温馨美丽、富于暗示性的环境。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运用新奇而贴切的比喻。前句暗示爱情受阻隔,是常语翻新。后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相通,则完全是诗人的独创和巧思。这种联想更带有象征色彩。诗人要表达的不单单是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喜悦,而是间隔中契合、苦闷中欣喜、寂寞中的安慰。结句又以“转蓬”来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十分贴切而生动。,.,27,完,谢谢!,2022/12/5,.,2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557250.html